集體和個人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


    管明曾經在家碼代碼,曾經躺在床上思考問題,然而這在集體工作中,是不可行的。


    可以用紀律來形容,當然了,也是為了養成良好的習慣。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代代人,除了名字外,大概也隻能留下精神,也唯有精神可以長存。


    辦公桌並不大,一米長半米寬的樣子,管明獨占一個桌子,算是房間裏比較大牌的那種。


    周萬裏給管明安排了個助手,年歲可能比管明大一點,叫王瑞安,一男的,不過管明直接叫小王。


    說是助理,主要是因為管明肯定不會在基地這邊待很長時間。


    在管明看來,王瑞安更像是一個學徒,起碼有是有靈性的那種。


    新員工入職,需要有老員工帶一帶,而管明則是在技術層麵上帶一帶王瑞安,同時,管明相信,周萬裏也是這個目的。


    “管哥,這是剛計算出來的數據。”王瑞安很會做人,管明一句小王剛喊出來,對方立馬接了一句管哥。


    看了看數據,管明心算了一下,發現誤差有點偏大。


    這組數據是火箭平衡係統的參數值,主要是在火箭迴收時,在降速、飛行姿態等方麵的進一步研究。


    目前火箭迴收都是在南海海域,而不是在陸地上。


    火箭迴收不是小事,就算有一萬次成功,但失敗一次,也會衝擊地表,再沒有十足的把握,火箭迴收隻會安排在海麵上,起碼有海水的緩衝,即便是失敗而爆炸,其破壞力也是可以控製的。


    但現在擺在麵前的一個問題是,既然在海洋上迴收,那麽海浪對降落平台的影響,火箭馬上降落時,對平台的衝擊所造成的平衡問題,需要進一步考慮。


    之前迴收的時候,降落平台都是由船舶改造,並且加重,用來抵抗火箭噴射帶來的平衡問題。


    而海浪問題,則輔以對附近海域監控和控製,簡單的來說,人為製造海浪,來削弱這一海域的海浪高度。


    但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局限性,比如說前期工作必須要做到準確,同時還要在和平年代。


    科技的發展雖然是造福全人類,但科技最先應用到的地方應該是戰爭,或者是未來戰爭。


    如何在未來戰爭中快速、廉價的升起衛星,這關乎對戰場信息解讀。


    管明沒有太多時間去手把手教導王瑞安,言傳身教或許是個很好的選擇。


    晃動一下鼠標,原本黑屏的顯示器又亮了,管明打開軟件,開始對平衡係統的部分代碼進行編程。


    ……


    “沒有經過驗證的話,是不是太倉促了點。”會議上,一個年歲能有60左右的老頭子,提出反對意見。


    今天能參加會議的人不多,但很有趣,不算管明的話,正好是落個單,或許是方便舉手表決吧。


    “小管,你說呢?”朱曉光沒說什麽,而是轉頭看向管明。


    “孫老的擔心的確是應該的,但是這部分我計算過,問題不大,我還是有把握的,而且現在隻是一個小實驗,相對而言,我更希望能看到有錯誤的存在,能更直觀的看到錯誤,然後改正錯誤。”管明臉上沒有不耐煩,因為他知道,這都是必須的流程,一切都是流程。


    都說國企體製僵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這種必要的流程。


    開會,表決,形成會議報告存檔等等。


    在管明看來,如果舍棄這些亂七八糟的會議,目前進度嘴上能上升5個百分點。


    會議開一半休息,大家上廁所的上廁所,私下討論的就私下討論。


    起身出會議室,站在走廊的窗子旁,打開一跳縫隙,冷風奮力的往裏擠。


    窗台上有一個小盆栽,管明認不出這是什麽花卉,居然在冬天還存活,而且還開花了,是紅色大花朵。


    燃起一支煙,管明緩緩的抽著。


    對管明來說,他的誓言好像有些廉價。


    剛重生的時候,他曾立誌這輩子不抽煙,甚至到大學乃至公司都發展到如今的體量,他也沒抽煙。


    但短短不到半個月時間,管明再次染上這壞習慣。


    “又抽煙?”朱曉光不知道什麽時候走到管明身後,聲音有些蒼老,但並不嚴厲,好像鄰家老太太閑聊似的。


    起碼,在非工作期間,朱曉光還真就像一個鄰家老太太,樸實無華。


    “哎呦,我這滅了……”管明一聽聲音,連忙的,把煙頭戳花盆裏。


    抽煙有害健康,這是小孩子都懂的事情,朱曉光很看重管明,所以每次看到管明抽煙時,她都忍不住上來嘮叨兩句,尤其是在知道他剛抽不久。


    “你小子,煙頭能往這裏戳麽?”看到管明的動作,朱曉光忍不住繼續嘮叨兩句。


    管明尊重對方的年齡,也尊重對方的情懷,從花盆裏拿出煙頭,順著窗戶縫就扔出去了。


    手指連點管明,朱曉光半天都說不出一句話來。


    “您老也是出來透透氣?”管明連忙轉換話題。


    朱曉光老太太不抽煙,但屋子裏的老頭子們抽煙啊,管明覺得她八成就被熏出來的。


    “倒也不是,主要還是因為你。”可能是察覺到什麽,朱曉光也不抓著這煙頭說事,跟個老幹部似的,背過雙手,臉上全是褶皺,抬頭看著他,說:“感覺怎麽樣?我是說這會議。”


    管明一聽,就知道對方是過來安撫自己的,他也是無奈的笑著攤手,說:“所以我畢業之後出來單幹,同時也拒絕融資,我能做我自己的主。”


    其實不隻是今天的會議,這三天時間裏一共開了兩次會議,會議的內容都是一個,就是進行實物實驗,不需要火箭裝上衛星射天上再飛下來,而是重新製造一個高兩米半的等比例火箭,在垂直於地麵的半空中進行水平位移的測試。


    關於火箭平衡係統,管明提出一套方案,讓火箭可以在垂直於地麵的情況下水平位移,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火箭迴收的適用性。


    然而,這需要經費重新打造一個等比例的火箭,而經費對於每個科研單位,都很不得用計算器算到小數點後十位來用。


    從經費上考慮,自然有人覺得需要做好完全的準備,然後再實物實驗,爭取一次搞定。


    “如何在穩重中求進步,如何在質量中求速度,這是一門學問,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樣,能自己做自己的主啊。”看著眼前和自己孫子差不多大的人,朱曉光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胳膊。


    朱曉光老了,身高也縮迴去了,拍管明的肩膀多少有些勉強。


    “道理我都懂,但我沒那麽多時間啊……”感慨了一聲,管明續而苦笑搖頭。


    冷風中,山茶花被寒風吹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私人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路幾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路幾層並收藏私人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