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輕琴的穿越有兩種途徑,一是等待紅書能量儲備滿,選擇書頁當中的指定對象,這個對象的文字含義無法辨別,但一定和神雕宇宙有關。
這種穿越消耗的能量比較多,而且出現的位置似乎是隨機性質的,在她一開始使用的時候就是呈現這樣的狀況。
第一次是到了終南後山,第二次則是在襄陽城外。
但大小姐後來開發出了第二條途徑,紅書的能量可以和具備通訊信號的手機產生幹擾,並且分離一部分在目標手機上。
這是她在一次拍照過程中發現的,韋輕琴那次打算用手機將紅書形成的傳送門拍下來做個研究,結果一拍之後保存下來的圖片居然是一個密密麻麻數不清字符的符文陣。
手機在擁有了這個符文陣之後似乎就可以溝通到自己的位置,而她的穿越也就多了一個定點的選項——傳送到手機所在的位置。
這個發現讓她十分高興,但卻為如何保存好手機犯起了仇,左思右想之下就決定委托傻姑來做保管。
這老丫頭心智雖然和五六歲小孩一樣,但也因此不會多想多問,韋輕琴輕而易舉的用一些零嘴、玩具收買了傻姑,之後她的穿越地點就基本固定在了桃花嶼上。
如果江清波沒有發現這個手機並且給它衝上電,韋輕琴估計下一次就得再度使用第一種傳送方法來開啟自己的冒險了。
其實現在對江清波來說算是一件好事,大小姐的戰力不算頂尖,但自保還是沒問題的,而且她的到來也給大家增添了一條後路,等玉書的能量夠了就可以試著迴去聯係一下白總管。
可這種未知的玩意江大少總覺得心裏沒底,穿越有風險,怎麽能讓媳婦來趟這條渾水?
當務之極還是先好好研究一下這小玉書到底是個什麽玩意。
這後世的人不知道三個字是啥那是時日太久了,咱們這考古大家可是不少,江清波拿定了主意帶著大小姐找上了老黃。
黃耀師伸手揉了揉眉心,放下了手裏的大號放大鏡。
這件玩意是當初韋輕琴去桃花嶼時帶給他的禮物,老黃對之視若珍寶,要知道他這些年收集的玩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蓋一兩個博物館都綽綽有餘。
黃老邪得了這放大鏡之後把這些古玩玉石挨個都翻來覆去的把玩了一遍,造成的後果就是他足足有三年都宅在家裏未曾出門,連一澄大師都聞言跑上門蹭了一年。
老黃又拿起桌上的小玉書,對著燈光仔細看了看,搖頭晃腦道:“奇怪,奇怪。”
“怎麽,黃島主也分辨不出這字的意思麽?”江清波看他的做派心裏涼了半截,以為沒戲了。
“不不不,這字我因該是認出來了,我是好奇這玉書本身。。。”
黃耀師喝了杯茶,反複將玉石翻來覆去地查看來查看去。
“若是換了十年錢你們來問,恐怕我還真給不了你們答案,但當初紅樹告訴我這龍骨乃是古人占卜、祭祀的物品,上麵有先民文字,我就去收集了一批,順帶找著幾個知交好友仔細研究了一番,你這玉書上的文字可比先秦還要早,確實與龍骨文字同出一源,甚至比這更早。”
老黃從書案上拿出了一張宣紙,平平鋪開,又取過一支狼毫,曲靈生在一邊迅速磨好了一硯濃墨,黃耀師筆走龍蛇,在紙上寫下了幾排文字。
“爹爹這字筆鋒輪轉,似乎已經又成一家風格了。”
這會圍在桌邊的除了江清波、曲三和韋大小姐之外,黃榕、程英師姐妹也在其中,可以說就文化層次而言江大少是妥妥的墊底人物。
除了他和韋大小姐,其餘幾人都對著這幾個字讚賞不已,而他隻能從後麵文字當中辨認出老黃寫的有一個“坤”字,筆力雄渾,至於這前麵的一係列,都和道士畫的符一般幾乎辨認不出來。
老黃摸了一把胡子,笑地樂嗬嗬的,點著這排字說道:“我這些年鑽研古人文字花了不少功夫,而今行文當中不自覺會帶上了金文、骨文當中的一些變化,這些文字都是雕刻、冶煉所用,筆勢運轉用在紙上自然不同,你們看,這一排都是‘坤’字。。。”
聽了他的解釋江大少才明白,這排字自下而上分別是“坤”字的楷書、行書、隸書、小篆、大篆、鍾鼎文、甲骨文、水書、先民刻符這九種變化!
在後世的文字研究當中,極限的追朔基本上就是到鍾鼎文為止,考古過程所發掘的甲骨文、水書和先民刻符基本上少有連句,更不要提整段的文字記載了。
許多西方學家和香蕉常常以此攻擊考古文化,質疑殷商之前的文明存在,其實這說到底都是文明的覆蓋所帶來的斷層遺失。
華夏文明的傳承相當久遠,並且先後更替當中進行了多次演變,每一次新的政權建立之後都會造成對前朝文明巨大的破壞,當然這裏麵也會有傳承。
遠了咱們不提,近一點的就這一百來年裏麵,有多少繁體字已經失去了用途,在輸入法裏都找不到了?放在先古時期更是如此,什麽焚書坑儒或者大規模的燒城拆遷那是屢出不窮。
就連墳墓也都成了各路軍閥擴充軍資的目標,中原地區可以說不知道已經被推平了多少次了。
所幸南宋離後世還有個八百年,這也給了老黃充足的考古材料來源,他這幾年不知道找了多少金石學家,不但在殷墟裏麵淘到了不少好玩意,而且居然連斟鄩的遺址都發掘了出來,成篇的水書(夏朝文字)都有!
“這幾個字分別是坤、坎、王、命,我這些年收集到的大多數先民文字都和祭祀有關,其中又以易經相關的東西為最多,可見所謂文王演易是一個繼承過程。”
黃耀師又提筆寫下了三個字,和小玉書上的文字一般無二,他左右看了看問道:“你們覺得這三個字和哪一係的相近?”
幾人探頭仔細對比了一下,大篆之後的直接都被他們無視了,都聚焦在最後幾種文字上麵。
“嗯,不是鍾鼎,看著和龍骨文字和水書都有點像,和刻符。。不是一個體係的。。。”程英先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女兒來看,此書和水書相似度最大,可是夏朝的?”黃榕點頭基本附和了程英的看法。
曲靈生的學識沒有二女高,也就沒發表意見。
“你們看的都差了點,這字可比水書還要早上一些,根據老夫考究,這是水書之源,洛書的文字!”
老黃不賣關子,用筆杆子敲了敲給出了答案。
這種穿越消耗的能量比較多,而且出現的位置似乎是隨機性質的,在她一開始使用的時候就是呈現這樣的狀況。
第一次是到了終南後山,第二次則是在襄陽城外。
但大小姐後來開發出了第二條途徑,紅書的能量可以和具備通訊信號的手機產生幹擾,並且分離一部分在目標手機上。
這是她在一次拍照過程中發現的,韋輕琴那次打算用手機將紅書形成的傳送門拍下來做個研究,結果一拍之後保存下來的圖片居然是一個密密麻麻數不清字符的符文陣。
手機在擁有了這個符文陣之後似乎就可以溝通到自己的位置,而她的穿越也就多了一個定點的選項——傳送到手機所在的位置。
這個發現讓她十分高興,但卻為如何保存好手機犯起了仇,左思右想之下就決定委托傻姑來做保管。
這老丫頭心智雖然和五六歲小孩一樣,但也因此不會多想多問,韋輕琴輕而易舉的用一些零嘴、玩具收買了傻姑,之後她的穿越地點就基本固定在了桃花嶼上。
如果江清波沒有發現這個手機並且給它衝上電,韋輕琴估計下一次就得再度使用第一種傳送方法來開啟自己的冒險了。
其實現在對江清波來說算是一件好事,大小姐的戰力不算頂尖,但自保還是沒問題的,而且她的到來也給大家增添了一條後路,等玉書的能量夠了就可以試著迴去聯係一下白總管。
可這種未知的玩意江大少總覺得心裏沒底,穿越有風險,怎麽能讓媳婦來趟這條渾水?
當務之極還是先好好研究一下這小玉書到底是個什麽玩意。
這後世的人不知道三個字是啥那是時日太久了,咱們這考古大家可是不少,江清波拿定了主意帶著大小姐找上了老黃。
黃耀師伸手揉了揉眉心,放下了手裏的大號放大鏡。
這件玩意是當初韋輕琴去桃花嶼時帶給他的禮物,老黃對之視若珍寶,要知道他這些年收集的玩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蓋一兩個博物館都綽綽有餘。
黃老邪得了這放大鏡之後把這些古玩玉石挨個都翻來覆去的把玩了一遍,造成的後果就是他足足有三年都宅在家裏未曾出門,連一澄大師都聞言跑上門蹭了一年。
老黃又拿起桌上的小玉書,對著燈光仔細看了看,搖頭晃腦道:“奇怪,奇怪。”
“怎麽,黃島主也分辨不出這字的意思麽?”江清波看他的做派心裏涼了半截,以為沒戲了。
“不不不,這字我因該是認出來了,我是好奇這玉書本身。。。”
黃耀師喝了杯茶,反複將玉石翻來覆去地查看來查看去。
“若是換了十年錢你們來問,恐怕我還真給不了你們答案,但當初紅樹告訴我這龍骨乃是古人占卜、祭祀的物品,上麵有先民文字,我就去收集了一批,順帶找著幾個知交好友仔細研究了一番,你這玉書上的文字可比先秦還要早,確實與龍骨文字同出一源,甚至比這更早。”
老黃從書案上拿出了一張宣紙,平平鋪開,又取過一支狼毫,曲靈生在一邊迅速磨好了一硯濃墨,黃耀師筆走龍蛇,在紙上寫下了幾排文字。
“爹爹這字筆鋒輪轉,似乎已經又成一家風格了。”
這會圍在桌邊的除了江清波、曲三和韋大小姐之外,黃榕、程英師姐妹也在其中,可以說就文化層次而言江大少是妥妥的墊底人物。
除了他和韋大小姐,其餘幾人都對著這幾個字讚賞不已,而他隻能從後麵文字當中辨認出老黃寫的有一個“坤”字,筆力雄渾,至於這前麵的一係列,都和道士畫的符一般幾乎辨認不出來。
老黃摸了一把胡子,笑地樂嗬嗬的,點著這排字說道:“我這些年鑽研古人文字花了不少功夫,而今行文當中不自覺會帶上了金文、骨文當中的一些變化,這些文字都是雕刻、冶煉所用,筆勢運轉用在紙上自然不同,你們看,這一排都是‘坤’字。。。”
聽了他的解釋江大少才明白,這排字自下而上分別是“坤”字的楷書、行書、隸書、小篆、大篆、鍾鼎文、甲骨文、水書、先民刻符這九種變化!
在後世的文字研究當中,極限的追朔基本上就是到鍾鼎文為止,考古過程所發掘的甲骨文、水書和先民刻符基本上少有連句,更不要提整段的文字記載了。
許多西方學家和香蕉常常以此攻擊考古文化,質疑殷商之前的文明存在,其實這說到底都是文明的覆蓋所帶來的斷層遺失。
華夏文明的傳承相當久遠,並且先後更替當中進行了多次演變,每一次新的政權建立之後都會造成對前朝文明巨大的破壞,當然這裏麵也會有傳承。
遠了咱們不提,近一點的就這一百來年裏麵,有多少繁體字已經失去了用途,在輸入法裏都找不到了?放在先古時期更是如此,什麽焚書坑儒或者大規模的燒城拆遷那是屢出不窮。
就連墳墓也都成了各路軍閥擴充軍資的目標,中原地區可以說不知道已經被推平了多少次了。
所幸南宋離後世還有個八百年,這也給了老黃充足的考古材料來源,他這幾年不知道找了多少金石學家,不但在殷墟裏麵淘到了不少好玩意,而且居然連斟鄩的遺址都發掘了出來,成篇的水書(夏朝文字)都有!
“這幾個字分別是坤、坎、王、命,我這些年收集到的大多數先民文字都和祭祀有關,其中又以易經相關的東西為最多,可見所謂文王演易是一個繼承過程。”
黃耀師又提筆寫下了三個字,和小玉書上的文字一般無二,他左右看了看問道:“你們覺得這三個字和哪一係的相近?”
幾人探頭仔細對比了一下,大篆之後的直接都被他們無視了,都聚焦在最後幾種文字上麵。
“嗯,不是鍾鼎,看著和龍骨文字和水書都有點像,和刻符。。不是一個體係的。。。”程英先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女兒來看,此書和水書相似度最大,可是夏朝的?”黃榕點頭基本附和了程英的看法。
曲靈生的學識沒有二女高,也就沒發表意見。
“你們看的都差了點,這字可比水書還要早上一些,根據老夫考究,這是水書之源,洛書的文字!”
老黃不賣關子,用筆杆子敲了敲給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