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迴應之時,霍維華的腦海裏閃過一抹亮光,頓時就明白了崇禎的用意,為何要求自己講述這件好消息?
“各位大人,根據熊大人和朱元帥等人上報兵部的軍情,報備的消息,那些洋人已經答應了朝廷新製定的貿易條件,要想到大明經商,在進入大明的近海以前,必須到指定的島嶼,交出火炮的彈藥,解除遠程攻擊能力。”
“在登陸之前,在進入相應的港口碼頭之前,必須交出全部的火器。所有的槍支彈藥,都有朝廷的軍隊暫時保管,等到他們離去之時,再如數返還。”
漸漸地,大殿裏變得極為寂靜起來,唯有霍維華的聲音還在迴蕩,除了崇禎以外,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掛滿著震驚之色,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張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
自廢武功,洋人居然就這樣屈服了,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同時,也更加佐證了崇禎的那個觀點,雖然頂著國家的名頭,但更多的還是商人屬性。
就好像沒有看到眾人的反應一般,霍維華依舊那麽的平靜,聲音不急不緩的繼續講述著,條理很清晰。
“尤其是盤踞在香港島的英國人和澳門島的葡萄牙人,自從朝廷發動了幾次東南海戰之後,不僅很是老實,還非常地配合,按照朝廷製定的貿易新條件,已經解除了他們的武裝,交出了全部的武器。”
“而且,廣東的衙門,還派出了相應的官員,前往英國人和葡萄牙人的聚居之地,進行相應的管理,進行相應的約束,實行郡縣製,而非是那些洋人自治。”
沒有人會置疑霍維華的話語,其中的真實性,不僅僅是因為消息是出自於熊文燦和朱一馮等人之手,還有就是崇禎此時的態度,很明顯,皇上很清楚這件事情,早就知道了,並得到了證實。
畢竟,錦衣衛和東廠的情報網遍布於天下,可不是吃白飯的,就算是熊文燦等人弄虛作假,想要哄騙朝廷,但也瞞不住錦衣衛和東廠的耳目,這不是一件小事兒,很容易就能得到驗證。
畢竟,英國人和葡萄牙人有沒有聽從管束,有沒有交出火器,一看便知,並不是多麻煩的事情。
話說到這種份兒上,眾人那種群情激奮的樣子,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卻而代之的是遲疑,猶豫不決,實在是,由於對洋人認識的缺失,讓他們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進行反駁?
如果隻是一味地反對,毫無理由地進行辯駁,那與潑婦罵街、不講理何異?
盡管是一副風輕雲淡之態,始終都是笑吟吟的樣子,但是自始至終,崇禎都在留意著眾人的反應,將他們的情緒波動都是盡收眼底,了若指掌。
等到霍維華說完之後,崇禎再次開口了,語氣愈發地具有親和力。
“各位愛卿,根據戶部的不完全統計,僅僅是廈門和金門的稅收,今年就有數百萬兩銀子,是朕登基之前,朝廷一年的全部財政收入的兩到三倍。”
“試想一下,如果將整個福建都劃為對外貿易的地區,擴大貿易的規模,朝廷在東南的財政稅收,也會隨之劇增,將會達到千萬兩白銀的級別。”
“有了這麽一大筆驚人的稅收,莫說隻是一個陝西,就算是再加上河南與山東,都是大旱,朝廷又有何懼?完全有那個財力,進行賑災,安撫災民。”
之前的所有話語,都是一種籠統性的表述,缺少一種說服力,“千萬兩白銀”這個詞語一出,極具衝擊力,使得眾人的內心很受震動,一時沒有緩過神來。
這個數字就像是一塊大石,狠狠地砸在了眾人那恢複平靜的心海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場之人,都是經曆過四朝三代的老人,僅僅是一年,來自於一個省,何曾見過如此之多的地方財政稅收?
即便是萬曆初期,張居正主持內閣的時候,大明最為鼎盛的階段,所有的各項收入加在一起,朝廷的財政收入才是堪堪兩千萬白銀。
然而,現在這個時候,崇禎居然說,隻要開放福建的海禁,將其作為對貿易的地區,僅福建一地,就能為朝廷帶來至少一千萬兩白銀的稅收,對於他們這些老臣而言,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難以置信。
不過,眾人依舊無法反駁什麽,事實勝於雄辯,崇禎給予的這個數字,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著相當有力的根據,單單是今年的財政稅收,福建道就貢獻了數百萬,要想達到千萬級別,好像並不是什麽難事兒。
有著曆史學家的靈魂印記,給出這個數字之時,崇禎的依據當時不是簡單的推論和引申,進行一定的估計,而是有著更加有力的依據。
根據曆史的記載,滿清的時候,雖然實行著閉關鎖國之策,但也存在著對外的通商口岸,而其負責的機構,就是廣東十三行,每年上繳內務府的稅銀,幾乎支撐了滿清皇室的全部支出。
滿清之時,最為掙錢的兩處,一個是兩淮的鹽政,另一個就是廣州十三行,而後者所帶來的財富,遠超過鹽稅。
廣州十三行,孕育出了好幾個富商巨賈,比如當時最為有名的伍秉鑒,個人的家產就在兩千六百萬兩白銀左右,將近是滿清朝聽一年的稅收,被西方稱之為“天下第一首富”。
還有就是,廣州十三行的商館區,又一次發生了一場大火,單單是其中的一處倉庫,被大火淹沒之後,流了一地的銀水,將近一裏地,據當時的人估計,價值至少在四千萬兩白銀。
諸如此類,足可見一斑,廣州十三行有多麽的富庶,可以帶來多高的稅收,有著驚人的製造財富能力。
想到這些,崇禎的心裏愈發的興奮起來,更加地自信,更加的躊躇滿誌,開放東南的海禁,福建等地將會是大明的經濟龍頭,將會是大明的經濟引擎,為朝廷提供源源不斷的大量的財政稅收,從而可以應對小冰河時期的各種天災大爆發。
漸漸地,巨大的財政稅收,成為了一種契機,成為了崇禎與眾人的一種潛在共識點,共同默認的存在。
“各位大人,根據熊大人和朱元帥等人上報兵部的軍情,報備的消息,那些洋人已經答應了朝廷新製定的貿易條件,要想到大明經商,在進入大明的近海以前,必須到指定的島嶼,交出火炮的彈藥,解除遠程攻擊能力。”
“在登陸之前,在進入相應的港口碼頭之前,必須交出全部的火器。所有的槍支彈藥,都有朝廷的軍隊暫時保管,等到他們離去之時,再如數返還。”
漸漸地,大殿裏變得極為寂靜起來,唯有霍維華的聲音還在迴蕩,除了崇禎以外,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掛滿著震驚之色,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張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
自廢武功,洋人居然就這樣屈服了,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同時,也更加佐證了崇禎的那個觀點,雖然頂著國家的名頭,但更多的還是商人屬性。
就好像沒有看到眾人的反應一般,霍維華依舊那麽的平靜,聲音不急不緩的繼續講述著,條理很清晰。
“尤其是盤踞在香港島的英國人和澳門島的葡萄牙人,自從朝廷發動了幾次東南海戰之後,不僅很是老實,還非常地配合,按照朝廷製定的貿易新條件,已經解除了他們的武裝,交出了全部的武器。”
“而且,廣東的衙門,還派出了相應的官員,前往英國人和葡萄牙人的聚居之地,進行相應的管理,進行相應的約束,實行郡縣製,而非是那些洋人自治。”
沒有人會置疑霍維華的話語,其中的真實性,不僅僅是因為消息是出自於熊文燦和朱一馮等人之手,還有就是崇禎此時的態度,很明顯,皇上很清楚這件事情,早就知道了,並得到了證實。
畢竟,錦衣衛和東廠的情報網遍布於天下,可不是吃白飯的,就算是熊文燦等人弄虛作假,想要哄騙朝廷,但也瞞不住錦衣衛和東廠的耳目,這不是一件小事兒,很容易就能得到驗證。
畢竟,英國人和葡萄牙人有沒有聽從管束,有沒有交出火器,一看便知,並不是多麻煩的事情。
話說到這種份兒上,眾人那種群情激奮的樣子,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卻而代之的是遲疑,猶豫不決,實在是,由於對洋人認識的缺失,讓他們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進行反駁?
如果隻是一味地反對,毫無理由地進行辯駁,那與潑婦罵街、不講理何異?
盡管是一副風輕雲淡之態,始終都是笑吟吟的樣子,但是自始至終,崇禎都在留意著眾人的反應,將他們的情緒波動都是盡收眼底,了若指掌。
等到霍維華說完之後,崇禎再次開口了,語氣愈發地具有親和力。
“各位愛卿,根據戶部的不完全統計,僅僅是廈門和金門的稅收,今年就有數百萬兩銀子,是朕登基之前,朝廷一年的全部財政收入的兩到三倍。”
“試想一下,如果將整個福建都劃為對外貿易的地區,擴大貿易的規模,朝廷在東南的財政稅收,也會隨之劇增,將會達到千萬兩白銀的級別。”
“有了這麽一大筆驚人的稅收,莫說隻是一個陝西,就算是再加上河南與山東,都是大旱,朝廷又有何懼?完全有那個財力,進行賑災,安撫災民。”
之前的所有話語,都是一種籠統性的表述,缺少一種說服力,“千萬兩白銀”這個詞語一出,極具衝擊力,使得眾人的內心很受震動,一時沒有緩過神來。
這個數字就像是一塊大石,狠狠地砸在了眾人那恢複平靜的心海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場之人,都是經曆過四朝三代的老人,僅僅是一年,來自於一個省,何曾見過如此之多的地方財政稅收?
即便是萬曆初期,張居正主持內閣的時候,大明最為鼎盛的階段,所有的各項收入加在一起,朝廷的財政收入才是堪堪兩千萬白銀。
然而,現在這個時候,崇禎居然說,隻要開放福建的海禁,將其作為對貿易的地區,僅福建一地,就能為朝廷帶來至少一千萬兩白銀的稅收,對於他們這些老臣而言,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難以置信。
不過,眾人依舊無法反駁什麽,事實勝於雄辯,崇禎給予的這個數字,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著相當有力的根據,單單是今年的財政稅收,福建道就貢獻了數百萬,要想達到千萬級別,好像並不是什麽難事兒。
有著曆史學家的靈魂印記,給出這個數字之時,崇禎的依據當時不是簡單的推論和引申,進行一定的估計,而是有著更加有力的依據。
根據曆史的記載,滿清的時候,雖然實行著閉關鎖國之策,但也存在著對外的通商口岸,而其負責的機構,就是廣東十三行,每年上繳內務府的稅銀,幾乎支撐了滿清皇室的全部支出。
滿清之時,最為掙錢的兩處,一個是兩淮的鹽政,另一個就是廣州十三行,而後者所帶來的財富,遠超過鹽稅。
廣州十三行,孕育出了好幾個富商巨賈,比如當時最為有名的伍秉鑒,個人的家產就在兩千六百萬兩白銀左右,將近是滿清朝聽一年的稅收,被西方稱之為“天下第一首富”。
還有就是,廣州十三行的商館區,又一次發生了一場大火,單單是其中的一處倉庫,被大火淹沒之後,流了一地的銀水,將近一裏地,據當時的人估計,價值至少在四千萬兩白銀。
諸如此類,足可見一斑,廣州十三行有多麽的富庶,可以帶來多高的稅收,有著驚人的製造財富能力。
想到這些,崇禎的心裏愈發的興奮起來,更加地自信,更加的躊躇滿誌,開放東南的海禁,福建等地將會是大明的經濟龍頭,將會是大明的經濟引擎,為朝廷提供源源不斷的大量的財政稅收,從而可以應對小冰河時期的各種天災大爆發。
漸漸地,巨大的財政稅收,成為了一種契機,成為了崇禎與眾人的一種潛在共識點,共同默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