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貴英恰那憂慮的神情,迫不及到的模樣,以及匆匆離去的背影,崇禎當然明白對方為何那麽著急?為何那麽急於促成結盟,聯手對付建奴,讓林丹汗早些收複遼東的失地?
原因很簡單,貴英恰心裏清楚地知道,明軍與卜失兔等人的軍隊聯合在一起,林丹汗絕不是對手,幾乎沒有絲毫的勝算,而關外的氣候不僅惡劣,寒冬還要比關內來得早得多,更加的寒冷。
也就是說,關外地區,尤其是距離遼東越近,那裏的寒秋與中原的隆冬差不多,若是不能早日收複失地,有一個棲息場所,非得凍死許多人。
時間無多,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在整個早朝過程中,接見林丹汗的使臣貴英恰,誰也沒有注意到,相比於平時,大殿裏還多了一名官員。
為官期間,這個人以清廉厚德、剛正不阿著稱,還是有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極為受百姓的愛戴,朝廷的明公巨卿,多出自其門下,更是江西二十八名文學星宿之一,名震海內的豫章社主要成員。
早朝結束了,百官懷揣著複雜的情緒,不知道該對今天的早朝說些什麽,既佩服於皇上的魄力,居然直接就免去了對外族的封賞,安撫那些人的方式;又驚訝於皇上對關外形勢的了解,並將借力打力運用地非常嫻熟,駁斥的林丹汗使臣默然無語,神色慘白,再無進京時的囂張氣焰模樣。
尤其是那越來越強烈的氣場,讓他們都膽戰心驚,畏懼三分。
文華殿後殿,崇禎平時處理奏折的地方,內閣就在其西南的方向,兩者的距離不過百餘步。
此刻,崇禎正在處理著奏折,一臉的平靜之色,不時地發生著變化,時而微微蹙眉,時而舒展開來,而對麵站著十幾名官員,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如今的朝中重臣,囊括了六部尚書與內閣成員。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後殿裏越來越安靜,刑部尚書王在晉最先按耐不住,上前一步,躬身行禮的同時,雙手交叉在一起,看似頗為稟直,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率先打破了平靜。
“皇上,為了減輕財政壓力,朝廷可以除去那些蒙古各部落的市賞,救援順義王卜失兔也合乎情理,將林丹汗趕迴遼東,也是明智的選擇。”
“可是,皇上,微臣以為,朝廷不必與林丹汗結盟,助其收迴失地。隻要大軍與順義王等人的聯合在一起,擺在宣府之外,就能將其逼迴遼東,即可。”
“而且,臣曾經經略遼東一段時間,深知這些蠻夷之輩的性格,尤其是林丹汗這樣極具野心的首領,絕不會甘於屈服人下,與黃豬皮勾結在一起,一旦被逼迴遼東,收複失地之時,勢必是兩虎相鬥,與蒙古各部落以及後金將會有一場惡戰,朝廷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節省不少的餉銀。”
......
這個時候,崇禎已經停止了批閱奏章,抬頭看著王在晉,神情古無波瀾,眸子中閃過絲絲點點光芒,心中卻是在暗想,也不知道朱由檢怎麽想的,才登基不久,剛一改元,就立馬啟用了王在晉,還委以刑部尚書之職。
要是換作自己,莫說重新啟用,沒有重罰、罪責,就已經是這個小老兒的幸事了。
遼東局勢的急轉直下,不斷惡化,就是在王在晉督師薊遼之時,相比於袁崇煥的防守思想,構築寧錦防線,不主動招惹建奴,這孫子的防守更加消極,對於寧錦一帶的防禦有著極大的破壞。
這孫子的主張,完全就是放棄山海關以外的所有地方,以長城的各個關隘為防守點,再建造城池,放任建奴不管,任由其發展。
如果不是孫承宗後來的極力反對,憑著他帝師的身份,教過天啟皇帝,恐怕就沒有現今的寧錦防線,後金的勢力範圍將會更大。
想到這些,崇禎對王在晉愈發地反感,有意無意間,眼角的餘光不時地飄過兵部尚書霍維華,這位也是問題多多,絕非是良善之輩的忠臣。
可以毫不客氣的講,這位就是魏黨的餘孽,尤善逢迎,可謂是牆頭草一般的人物,又極為自私,袁崇煥的含冤而死,也與他不無關係。
可以說,在大是大非麵前,他更在乎個人的私利。
刹那間,崇禎的腦海裏閃過一絲明悟,大概猜到了那個朱由檢的用意,之所以任命霍維華為兵部尚書,就是眾多的平衡之策之一,不僅是為了穩住魏黨餘孽,更是壓製東林黨。
畢竟,一下子重新啟用了那麽多的東林黨,中立的官員又是少之又少,若無魏黨餘孽的從旁掣肘,進行牽製,改元之後,大肆清算魏黨的話,那個時候的朱由檢,將會被東林黨所架空。
崇禎這樣想著,對於年僅十七歲的那個朱由檢,那是由衷的佩服,如此年輕,就能做到左右逢源,在東林黨與魏黨之間,遊刃有餘,處置得當,最起碼是在最初的數年,他才是坐收漁翁之利的人。
畢竟,翻開曆史,不難發現,從即位之初,越往後的幾年,朱由檢的皇權得到了極大的鞏固,借助著東林黨與魏黨的爭鬥,嫻熟地收迴了大部分兵權和官員任免權力。
否則的話,在朱由檢當政的時期,也不會出現那麽多的年輕將領和官員,若是放在以往,那將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一時間,“崇禎”反而理解了那個朱由檢,為何猜忌之心那麽的重?為何六部尚書與內閣成員,換得那麽頻繁?
尤其是兵部尚書,幾乎每一年都換一個,最短的任職不到兩三個月,還有內閣首輔。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鞏固皇權!
頻繁的換臣子,也就意味著,他們很難形成黨派,剛結成一個團體,他們的頭頭腦腦,領軍人物,就被朱由檢以各種由頭處理掉了,或是被罷官處斬,或是被流放戍邊,亦或是削職為民。
同樣地,如此一來,官員的頻繁更換,頻繁地進行調動,也造成了朝廷官場上的動蕩,人心惶惶,無法專心於做事。
然而,在做這些事情之時,那個朱由檢卻忽略了一點,人力有時窮,一個人再如何的能幹,做得事情也有限。
如果朝廷動蕩,官場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也會使得他們變得保守起來,不敢去做事兒,深怕被問罪,被追責。
而在對待外敵,在麵臨各種天災人禍,對於大明朝而言,卻需要君臣同心,彼此信任,共渡難關,如此才能化解一個個危局,使得大明恢複國力,實現中興。
很顯然,朱由檢就是忽視了這一點,將皇權看得比大明的生死存亡還重要,深陷與臣子耍心思而不能自拔。
原因很簡單,貴英恰心裏清楚地知道,明軍與卜失兔等人的軍隊聯合在一起,林丹汗絕不是對手,幾乎沒有絲毫的勝算,而關外的氣候不僅惡劣,寒冬還要比關內來得早得多,更加的寒冷。
也就是說,關外地區,尤其是距離遼東越近,那裏的寒秋與中原的隆冬差不多,若是不能早日收複失地,有一個棲息場所,非得凍死許多人。
時間無多,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在整個早朝過程中,接見林丹汗的使臣貴英恰,誰也沒有注意到,相比於平時,大殿裏還多了一名官員。
為官期間,這個人以清廉厚德、剛正不阿著稱,還是有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極為受百姓的愛戴,朝廷的明公巨卿,多出自其門下,更是江西二十八名文學星宿之一,名震海內的豫章社主要成員。
早朝結束了,百官懷揣著複雜的情緒,不知道該對今天的早朝說些什麽,既佩服於皇上的魄力,居然直接就免去了對外族的封賞,安撫那些人的方式;又驚訝於皇上對關外形勢的了解,並將借力打力運用地非常嫻熟,駁斥的林丹汗使臣默然無語,神色慘白,再無進京時的囂張氣焰模樣。
尤其是那越來越強烈的氣場,讓他們都膽戰心驚,畏懼三分。
文華殿後殿,崇禎平時處理奏折的地方,內閣就在其西南的方向,兩者的距離不過百餘步。
此刻,崇禎正在處理著奏折,一臉的平靜之色,不時地發生著變化,時而微微蹙眉,時而舒展開來,而對麵站著十幾名官員,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如今的朝中重臣,囊括了六部尚書與內閣成員。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後殿裏越來越安靜,刑部尚書王在晉最先按耐不住,上前一步,躬身行禮的同時,雙手交叉在一起,看似頗為稟直,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率先打破了平靜。
“皇上,為了減輕財政壓力,朝廷可以除去那些蒙古各部落的市賞,救援順義王卜失兔也合乎情理,將林丹汗趕迴遼東,也是明智的選擇。”
“可是,皇上,微臣以為,朝廷不必與林丹汗結盟,助其收迴失地。隻要大軍與順義王等人的聯合在一起,擺在宣府之外,就能將其逼迴遼東,即可。”
“而且,臣曾經經略遼東一段時間,深知這些蠻夷之輩的性格,尤其是林丹汗這樣極具野心的首領,絕不會甘於屈服人下,與黃豬皮勾結在一起,一旦被逼迴遼東,收複失地之時,勢必是兩虎相鬥,與蒙古各部落以及後金將會有一場惡戰,朝廷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節省不少的餉銀。”
......
這個時候,崇禎已經停止了批閱奏章,抬頭看著王在晉,神情古無波瀾,眸子中閃過絲絲點點光芒,心中卻是在暗想,也不知道朱由檢怎麽想的,才登基不久,剛一改元,就立馬啟用了王在晉,還委以刑部尚書之職。
要是換作自己,莫說重新啟用,沒有重罰、罪責,就已經是這個小老兒的幸事了。
遼東局勢的急轉直下,不斷惡化,就是在王在晉督師薊遼之時,相比於袁崇煥的防守思想,構築寧錦防線,不主動招惹建奴,這孫子的防守更加消極,對於寧錦一帶的防禦有著極大的破壞。
這孫子的主張,完全就是放棄山海關以外的所有地方,以長城的各個關隘為防守點,再建造城池,放任建奴不管,任由其發展。
如果不是孫承宗後來的極力反對,憑著他帝師的身份,教過天啟皇帝,恐怕就沒有現今的寧錦防線,後金的勢力範圍將會更大。
想到這些,崇禎對王在晉愈發地反感,有意無意間,眼角的餘光不時地飄過兵部尚書霍維華,這位也是問題多多,絕非是良善之輩的忠臣。
可以毫不客氣的講,這位就是魏黨的餘孽,尤善逢迎,可謂是牆頭草一般的人物,又極為自私,袁崇煥的含冤而死,也與他不無關係。
可以說,在大是大非麵前,他更在乎個人的私利。
刹那間,崇禎的腦海裏閃過一絲明悟,大概猜到了那個朱由檢的用意,之所以任命霍維華為兵部尚書,就是眾多的平衡之策之一,不僅是為了穩住魏黨餘孽,更是壓製東林黨。
畢竟,一下子重新啟用了那麽多的東林黨,中立的官員又是少之又少,若無魏黨餘孽的從旁掣肘,進行牽製,改元之後,大肆清算魏黨的話,那個時候的朱由檢,將會被東林黨所架空。
崇禎這樣想著,對於年僅十七歲的那個朱由檢,那是由衷的佩服,如此年輕,就能做到左右逢源,在東林黨與魏黨之間,遊刃有餘,處置得當,最起碼是在最初的數年,他才是坐收漁翁之利的人。
畢竟,翻開曆史,不難發現,從即位之初,越往後的幾年,朱由檢的皇權得到了極大的鞏固,借助著東林黨與魏黨的爭鬥,嫻熟地收迴了大部分兵權和官員任免權力。
否則的話,在朱由檢當政的時期,也不會出現那麽多的年輕將領和官員,若是放在以往,那將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一時間,“崇禎”反而理解了那個朱由檢,為何猜忌之心那麽的重?為何六部尚書與內閣成員,換得那麽頻繁?
尤其是兵部尚書,幾乎每一年都換一個,最短的任職不到兩三個月,還有內閣首輔。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鞏固皇權!
頻繁的換臣子,也就意味著,他們很難形成黨派,剛結成一個團體,他們的頭頭腦腦,領軍人物,就被朱由檢以各種由頭處理掉了,或是被罷官處斬,或是被流放戍邊,亦或是削職為民。
同樣地,如此一來,官員的頻繁更換,頻繁地進行調動,也造成了朝廷官場上的動蕩,人心惶惶,無法專心於做事。
然而,在做這些事情之時,那個朱由檢卻忽略了一點,人力有時窮,一個人再如何的能幹,做得事情也有限。
如果朝廷動蕩,官場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也會使得他們變得保守起來,不敢去做事兒,深怕被問罪,被追責。
而在對待外敵,在麵臨各種天災人禍,對於大明朝而言,卻需要君臣同心,彼此信任,共渡難關,如此才能化解一個個危局,使得大明恢複國力,實現中興。
很顯然,朱由檢就是忽視了這一點,將皇權看得比大明的生死存亡還重要,深陷與臣子耍心思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