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北直隸廣平府的地界上,清河縣附近,在茫茫無際的綠色田野之中,有那麽一行十數人,行走於鄉間小路,緩緩而行,兩輛普通的馬車混於其中,除了坐在車廂裏的幾人,其他的全都是騎馬而行,一身的勁裝,一副看家護院的裝扮。
此刻,在騎馬而行的數人之中,赫然就有年僅十七歲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一襲華衣錦服的襯托之下,像極了富貴人家的公子哥。
而身上的那份書生氣息,更是平添了幾分儒雅,顯得很是風流瀟灑。
然而,南下微服私訪,崇禎卻絲毫高興不起來,年輕的臉龐之上布滿難看之色,微微皺著眉頭,凝視著遠方,環視周遭,看到大量的良田荒蕪,種植農作物的田地寥寥。
“劉若宰,作為今年的新科狀元,朕來問問你,眼前的這一切是怎麽迴事兒?”
一個三十出頭的中年人走了出來,騎馬緩緩而行,來到崇禎的身側,看了看左右,望了望前方,滿臉的不解之色,不答反問道:“皇上,恕臣愚鈍,不能體會聖意,還望皇上能夠提點一二,所指得是何事?”
崇禎偏了偏頭,看了劉若宰一眼,並未為對方解惑,再次看向前方的同時,神色鄭重而認真,提醒道:“記住了,從離開京城的那一刻起,朕的名字就叫作尤檢,不管是人前,還是人後,統統稱朕為公子或者尤公子,不要再犯這種小錯誤了。”
說到這裏,崇禎意識到自己也犯了相似的錯誤,不禁流露出一絲尷尬之色,似乎是為了掩飾那一絲尷尬,不等劉若宰迴應,轉頭看向其他的幾人,改了口,自己對自己的稱唿。
“對了,不僅如此,還有你們,都要記住了,我叫尤檢,平常喊公子或尤公子。”
“是,公子,屬下記住了,絕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隨著劉若宰和其他人異口同聲地迴了一句,崇禎這才露出滿意之色,輕輕點了點頭,緊接著看向劉若宰,信馬由韁前行之間,手一指周圍的那些荒田,緩緩問道:“這些田地是怎麽迴事兒?”
似乎是心頭火氣使然,又或者擔心劉若宰還不明白問話的真意,崇禎情不自禁又補充了一番。
“不同於西北,北直隸還算是風調雨順,又有諸多的水係支流,如此好的良田,怎麽就荒廢了呢?你說說,這不是在暴殄天物嗎?”
很顯然,劉若宰心裏有著某種顧忌,並未立即迴答,流露出遲疑之色,但一看到崇禎那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暗暗一咬牙,最終還是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公子,你有所不知,這些荒廢的良田並非是無主之物,多是京城那些勳貴的私產,還有一部分是宮裏的一些太監的。之所以這麽荒蕪,原因在於,從萬曆年間開始,出現各種名目的賦稅,多是地方官吏私下攤派的。”
“加上朝廷的稅賦,使得百姓不堪重負,不得不變賣耕種用得耕牛,來維持生活,繳納日益增加的稅賦。”
崇禎的神色越來也難看,聽到這裏,忍不住地插了一句:“如此一來,沒有了耕牛,百姓能夠租種的田地也就越來越少,那些權貴兼並的土地也就荒廢了下來。”
“是的,少爺,正是這個理。”
劉若宰應和了一句,此刻的他就像掘開了一個豁口的堤壩,已經說了,反而變得不再顧忌,一點不在乎遠處馬車上的王之心,臉色越來越難看,看向他的目光帶著敵視。
“還有,少爺,一路走來,咱們看到的那些荒田也是如此。據屬下所知,前幾朝都留下了諸多的田地問題,僅僅是前朝的太監魏忠賢,在北直隸就有萬頃良田。”
“慶陽伯就有五千四百餘頃良田,分布在慶都、清苑與清河三縣;長寧伯也有一千九百餘頃良田,分別在景州、東光等縣地;指揮僉事沈傳進討滄州、靜海縣,擁有六千五百餘頃良田......”
“崇禎”的心情很沉重,盡管早就了解到這些曆史知識,但研究者和直接體驗者還是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讓他更加直觀地意識到,明末時期的土地兼並有多麽的嚴重。
僅僅是北直隸這一地,就能知微見著,可見一斑!
之所以有這一番的對話,對劉若宰的詢問,崇禎的目的很簡單,無疑就是想要考驗一下劉若宰這個新科狀元,是否敢直言其中的利弊,得罪京城的那些勳貴?
曆史上的劉若宰雖然是名不見經傳,比不得孫承宗、孫傳庭、洪承疇這些人,但作為崇禎年間的第一位狀元,這位可謂是當之無愧的忠臣,任勞任怨,積勞成疾,最終死在任上。
尤其是他向崇禎舉薦的兩名官員之一,出任安徽巡撫,可是赫赫有名的曆史人物史可法,智勇忠介,兼具經濟的才能。
推薦的另一個官員阮之佃,乃是江寧主簿,雖然聲名平平,卻是極為忠於明室,以忠節全,而又不失治理一地的才能。
唿....
崇禎心裏常常地吐出一口濁氣,盡管知道解決土地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亟待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效仿毛爺爺,推行“打土豪、分田地”之策。
但是,崇禎也很清楚,現在不是推行這一改革的最佳時機,時機還不成熟,若是行使皇權,使用雷霆般的強勢手段,強製推行這樣的土地政策,必然會引起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強烈反彈。
因此,在實行這一土地政策之前,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他崇禎對軍隊的強有力控製。
作為一個曆史學家,“崇禎”不可能不知道毛爺爺推行這一土地政策時的情況,不僅僅是貧苦老百姓的眾望所歸,主要還有軍權的支持,有著軍隊作為強有力的後盾。
畢竟,相對那些土豪劣紳,農民雖多,但依舊處於劣勢。
所謂的劣勢,不僅僅是財富和武器上麵,關鍵還是在思想上麵,無法形成統一的意見,不能眾誌成城,不能團結一致的對抗那些土豪劣紳。
軍隊在側,作為後盾,就有了極大的自信和勇氣,再有那麽一個人登高而招,振臂一唿,必然是雲集響應,裹挾民意形成的雷霆之勢,很容易就能推行“打土豪、分田地”之策。
腦海裏飛速的閃過這些念頭,崇禎露出滿意之色,看著劉若宰,剛要說些什麽,卻被一個英姿颯爽的聲音所打斷。
“公子爺,馬車裏實在太悶了,也太無聊了,我也和你們一樣騎馬吧?”
此刻,在騎馬而行的數人之中,赫然就有年僅十七歲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一襲華衣錦服的襯托之下,像極了富貴人家的公子哥。
而身上的那份書生氣息,更是平添了幾分儒雅,顯得很是風流瀟灑。
然而,南下微服私訪,崇禎卻絲毫高興不起來,年輕的臉龐之上布滿難看之色,微微皺著眉頭,凝視著遠方,環視周遭,看到大量的良田荒蕪,種植農作物的田地寥寥。
“劉若宰,作為今年的新科狀元,朕來問問你,眼前的這一切是怎麽迴事兒?”
一個三十出頭的中年人走了出來,騎馬緩緩而行,來到崇禎的身側,看了看左右,望了望前方,滿臉的不解之色,不答反問道:“皇上,恕臣愚鈍,不能體會聖意,還望皇上能夠提點一二,所指得是何事?”
崇禎偏了偏頭,看了劉若宰一眼,並未為對方解惑,再次看向前方的同時,神色鄭重而認真,提醒道:“記住了,從離開京城的那一刻起,朕的名字就叫作尤檢,不管是人前,還是人後,統統稱朕為公子或者尤公子,不要再犯這種小錯誤了。”
說到這裏,崇禎意識到自己也犯了相似的錯誤,不禁流露出一絲尷尬之色,似乎是為了掩飾那一絲尷尬,不等劉若宰迴應,轉頭看向其他的幾人,改了口,自己對自己的稱唿。
“對了,不僅如此,還有你們,都要記住了,我叫尤檢,平常喊公子或尤公子。”
“是,公子,屬下記住了,絕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隨著劉若宰和其他人異口同聲地迴了一句,崇禎這才露出滿意之色,輕輕點了點頭,緊接著看向劉若宰,信馬由韁前行之間,手一指周圍的那些荒田,緩緩問道:“這些田地是怎麽迴事兒?”
似乎是心頭火氣使然,又或者擔心劉若宰還不明白問話的真意,崇禎情不自禁又補充了一番。
“不同於西北,北直隸還算是風調雨順,又有諸多的水係支流,如此好的良田,怎麽就荒廢了呢?你說說,這不是在暴殄天物嗎?”
很顯然,劉若宰心裏有著某種顧忌,並未立即迴答,流露出遲疑之色,但一看到崇禎那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暗暗一咬牙,最終還是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公子,你有所不知,這些荒廢的良田並非是無主之物,多是京城那些勳貴的私產,還有一部分是宮裏的一些太監的。之所以這麽荒蕪,原因在於,從萬曆年間開始,出現各種名目的賦稅,多是地方官吏私下攤派的。”
“加上朝廷的稅賦,使得百姓不堪重負,不得不變賣耕種用得耕牛,來維持生活,繳納日益增加的稅賦。”
崇禎的神色越來也難看,聽到這裏,忍不住地插了一句:“如此一來,沒有了耕牛,百姓能夠租種的田地也就越來越少,那些權貴兼並的土地也就荒廢了下來。”
“是的,少爺,正是這個理。”
劉若宰應和了一句,此刻的他就像掘開了一個豁口的堤壩,已經說了,反而變得不再顧忌,一點不在乎遠處馬車上的王之心,臉色越來越難看,看向他的目光帶著敵視。
“還有,少爺,一路走來,咱們看到的那些荒田也是如此。據屬下所知,前幾朝都留下了諸多的田地問題,僅僅是前朝的太監魏忠賢,在北直隸就有萬頃良田。”
“慶陽伯就有五千四百餘頃良田,分布在慶都、清苑與清河三縣;長寧伯也有一千九百餘頃良田,分別在景州、東光等縣地;指揮僉事沈傳進討滄州、靜海縣,擁有六千五百餘頃良田......”
“崇禎”的心情很沉重,盡管早就了解到這些曆史知識,但研究者和直接體驗者還是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讓他更加直觀地意識到,明末時期的土地兼並有多麽的嚴重。
僅僅是北直隸這一地,就能知微見著,可見一斑!
之所以有這一番的對話,對劉若宰的詢問,崇禎的目的很簡單,無疑就是想要考驗一下劉若宰這個新科狀元,是否敢直言其中的利弊,得罪京城的那些勳貴?
曆史上的劉若宰雖然是名不見經傳,比不得孫承宗、孫傳庭、洪承疇這些人,但作為崇禎年間的第一位狀元,這位可謂是當之無愧的忠臣,任勞任怨,積勞成疾,最終死在任上。
尤其是他向崇禎舉薦的兩名官員之一,出任安徽巡撫,可是赫赫有名的曆史人物史可法,智勇忠介,兼具經濟的才能。
推薦的另一個官員阮之佃,乃是江寧主簿,雖然聲名平平,卻是極為忠於明室,以忠節全,而又不失治理一地的才能。
唿....
崇禎心裏常常地吐出一口濁氣,盡管知道解決土地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亟待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效仿毛爺爺,推行“打土豪、分田地”之策。
但是,崇禎也很清楚,現在不是推行這一改革的最佳時機,時機還不成熟,若是行使皇權,使用雷霆般的強勢手段,強製推行這樣的土地政策,必然會引起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強烈反彈。
因此,在實行這一土地政策之前,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他崇禎對軍隊的強有力控製。
作為一個曆史學家,“崇禎”不可能不知道毛爺爺推行這一土地政策時的情況,不僅僅是貧苦老百姓的眾望所歸,主要還有軍權的支持,有著軍隊作為強有力的後盾。
畢竟,相對那些土豪劣紳,農民雖多,但依舊處於劣勢。
所謂的劣勢,不僅僅是財富和武器上麵,關鍵還是在思想上麵,無法形成統一的意見,不能眾誌成城,不能團結一致的對抗那些土豪劣紳。
軍隊在側,作為後盾,就有了極大的自信和勇氣,再有那麽一個人登高而招,振臂一唿,必然是雲集響應,裹挾民意形成的雷霆之勢,很容易就能推行“打土豪、分田地”之策。
腦海裏飛速的閃過這些念頭,崇禎露出滿意之色,看著劉若宰,剛要說些什麽,卻被一個英姿颯爽的聲音所打斷。
“公子爺,馬車裏實在太悶了,也太無聊了,我也和你們一樣騎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