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在紫金冰銀神座的神人透過神國壁障看著過來查探情況的十數位仙家,這些地仙人物在四處轉了轉,又很快離開。
神人輕輕一笑,不再理會。
此世,或者說赤縣神州上的大宗派都是這個論調,喜歡側麵影響凡世,不論是對普通人的保密,還是對於低層次的修行者,都是側麵影響,並不直接幹預。
最有體現力的,就是對大洪帝朝。
或者說每一代的凡間統治勢力,一方麵是壓製、監督,另一方麵就是任之不管。
壓製帝朝勢力的膨脹,實力的增長。
就比如現在的二王一公二伯四候,就是這樣,壓製這些明麵勢力的擴張,但又一方麵籠絡這些勢力,就好似嶽家,當代家主嶽昭被元華道長老收作弟子,嶽家的實力確實在幾十年來增長了許多,但另一方麵,也讓帝朝其他勢力忌憚,從而排斥。
這是明謀,一切意圖都擺明了,但是無法拒絕,也無從拒絕,甚至不敢拒絕。
就像嶽昭拜師元華道,當時不管情況如何,他是情願還是不情願,都無關緊要。
當那位長老提出意圖的時候,就隻能有答應或者說雀躍應聲這一個結果。
這些事,或許記憶還未恢複的嶽峰還看不出來,但現在的他,卻是心知肚明。
側麵影響,盡量不沾染因果業力,即便沾染了,那就靜待時機,等待合適的時候動手。
至於濫殺無辜,嗬嗬,玄門道德仙人又怎麽會濫殺無辜呢?
隻要一個合理的解釋就夠了。
比如針對帝朝公候之家,把主事的殺掉,一了百了,算是了斷因果,一句我殺你就是為天道清理渣子,所以就是有功德的人。
殺人明目張膽不說,還條理有據。
這些主事的家眷婦孺以及親族等就是有罪之人,需要教化悔過,一句話,就可以把這些人壓入鎮魔塔,然後沒過多久,就接連受不住煞氣死去了。
所謂的後人報仇什麽的,根本不可能發生。
玄門仙人,大體都是如此做事。
所謂殺你就是積累外功,就是斬妖除魔,就是還天地之朗清,而所謂的你,一定是十惡不赦,無惡不作的魔頭。
處處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製裁別人,這是玄門仙人慣用的手段。
嶽峰目中閃過幾絲冷光,望著這些玄門仙家離去的身影,心中升起濃鬱的殺機。
但眼神閃了閃,最後還是放下了手,並沒有動手。
之前朱家兄妹雖然修為實力不俗,也加入了太上宮做客卿,但本質上還是散修,隻不過是在天河洞天獲得傳承的幸運兒,因為沒有天蓬嫡傳這個身份,所以不存在靠山這個說法。
嶽峰可以很放心的對二仙動手。
就因為知道這點,所以哪怕動手的時候不是很迅速,也不算什麽。
朱家兄妹心中另有打算,不會傳信給太上宮,同時,更不會告知他人。
在他們的心中,是早已定下了對九齒釘耙的歸屬,自然不願意讓他人摻上一手。
而這些過來查探情況的仙家就不是這樣了,這些人背後都有著宗派存在,隨時可以引得數名天仙的目光注視,嶽峰根本不想在這個時候招惹注意,因為這會對他的計劃產生巨大的變數。
無論是他想走什麽道路,神道也好,仙道也罷,甚至是他自己推算過的真魔道,但無論哪一個道路,他都有心在現在這個層次圓滿四門天關,不讓任何一麵疏忽。
否則任何一點的破綻,都會成為未來的絆腳石。
現在他擁有天仙一級的神魂,天仙一級的真靈,天仙一級的心念,在四門天關中,心、神兩道已經接近圓滿了,差的是氣和體。
實際上,他早已有了想法。
借助此時斬出神道化身,以這裏的變故吸引仙神兩道的目光,借機打入兩道。
首先他那神道化身需要應付的,不是玄門仙道,而是在赤縣神州上有著廣泛信徒的三位上神。
這三位神靈把持了赤縣神州全部的信仰,並且除了接受人道祭祀外,一直約束屬下,很少與玄門、魔門、佛門、儒門等修行勢力接觸。
“看來,也是化身在這裏鎮壓啊。”
嶽峰眉目緊鎖,但慢慢的舒展開來,這個想法,並不突兀。
不說其他,就說玄門仙道何等勢力,每一家,最少都有著數件天仙一級的靈寶以及最少三四位天仙,如玄門三宮之中的太上宮,天仙的數量會達到二十開外。
可神道三位神尊,都隻是天仙級別,可卻能把持住整個赤縣神州的信仰祭祀,這個不反常嗎?
在正常的情況,一個玄門大宗派,就足以鏟除這三位神尊了。
可數千上萬年來,各個時期的人道朝廷換了又換,甚至神州之上有著大宗派起起伏伏,但三位神尊的信仰從未斷絕過。
這,已經說明了什麽。
能讓玄門三宗認可,能讓魔道、佛門不敢招惹,能讓佛門中那些修煉應身、報身的家夥忍住不吸納發展信徒,這已經是最明顯的信號了。
佛門八萬四千法,除去外道佛法,在正統的應身和報身修煉法門中,是有著吸納信徒,發展教派,然後以信仰香火凝結淨土,最後發誓願印證佛國果位的,這種需要信仰香火之力的法門,往往是佛門弟子修煉的捷徑。
在其他世界,就嶽峰知道的,舉凡佛門中人都會這麽做。
如果不想受誓願束縛,不想讓誓願結成的應身和報身牽絆自己修為的進步,許多佛門弟子都會斬出這方麵的化身。
化身不影響本體,但卻能以捷徑獲得的實力幫助本體修煉。
大多數的佛門中人,都有著幾個甚至更多的馬甲。
比如很多人都十分清楚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這個擁有著大菩薩果位地位超然特殊的大神通者,其實就是一位佛陀的化身。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號稱西方三聖之一,擁有著三十二法相,三十二身,在佛門的解釋,也各不相同。
比如按照最早時期,這位菩薩的三十二身,被解讀為:佛身,獨覺身、緣覺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國太子身、人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藥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緊那羅身、摩唿羅伽身、人身、非人。
這個意義,表明了佛法‘隨類應化’。
但在法華經·普門品中,就與楞伽經的解釋不一樣了,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獨覺和緣覺)、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女、童男、童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及非人等身、執金剛神身。三十二及三十三都不是定數,實則應化無量。
這還隻是三十二相,三十二身的解釋。
所謂觀世音,觀自在,所有的外相,都是幻化之相,幻化二字,已經表明了這位大慈大悲觀世音的身份。
所謂莊嚴報身,千手千眼,隨類應化,兩道六觀音,四臂觀音,二十一度母,三十三觀音,都是一類不同的表現。
西方佛國,極樂淨土中,最早有一位正法明如來,這是一位破開了十二因緣、度過了八地菩薩境的佛陀。
正法明如來修煉的是古老的小乘佛法,講究自渡。
在實力上,也就是初入太乙的層次,因為其大道精義,按照玄門的說法,正法明如來介於駐世道君和羅天道君之中,但這位佛陀自身的精義圓滿,也可以說,自此之後,修為也就到頂了,無法進步,無法繼續修煉。
日後,隻能做個逍遙自在的佛陀。
這樣的佛陀,不管事,也不接受朝拜,甚至不會有門人弟子,所謂的證道,就是在諸天宇宙邊緣化。
大神通者的地位和實力的確受人尊崇,可正法明如來自身的精義證道圓滿之後,完全就是個地位尷尬的佛陀。
小乘佛教講究自渡,他不需要淨土,故而佛門五方淨土世界沒有他的位置。
他不需要傳道,故而沒有門人,也沒有傳承。
甚至這樣的佛門精義推廣有限,別看是個大神通者,也是佛陀果位,但卻實在沒什麽名聲可言。
正是因此,正法明如來的心中就有了計較。
斬出這具糅合了應身和報身的分身後,他就自己涅槃了。
自稱正法明王,所謂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已經成佛,自此之後,誓願不成,自己不成佛。
這是以大悲願力,欲發起一切菩薩廣度眾生,而示現菩薩形。
可菩薩又如何,大菩薩果位並不輸於佛陀果位,甚至在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名聲廣闊之後,信仰香火更多,實力修為更漲,如今,甚至可以對大羅之下第一人這樣的稱號爭上一爭。
同時,也是有可能證道大羅的人物中排到最前列的。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佛門應聲和報身修煉中捷徑的體現。
隻要時機合適,誓願合適,不高不低,那麽未來必然有一番成就。
觀世音菩薩是這樣,那一直隱在幽冥世界的地藏王菩薩更是如此。
鬼精鬼精的,都不足以說了。
嶽峰長歎一口氣,諸天宇宙之中,但凡是名聲斐然的人物,都是極不簡單的。
也十分的複雜。
幽冥世界,是一處特殊的維度世界。
雖然並不列在諸天四大維度世界之中,但卻極為的特殊。
幽冥世界中有著一條河名為冥河,其中有著黃泉水。
而冥河的枝杈是觸及到所有的世界的,生與死,在任何世界都是躲不開的。
地藏王菩薩占得先機,發下‘地獄不空,永不成佛’的誓願,在那裏不斷的度化鬼怪妖魔,增加自身功德且不去說,信仰香火也越來越大,修為實力也是大羅之下最頂尖的幾位之一。
這樣的誓願,其實就是一個馬虎眼。
地藏王菩薩鎮壓的地獄,是幽冥世界中一處特殊的空間。
地獄中的惡鬼妖魔,來自諸天萬界,都是罪孽深重業力不俗之輩。
想要地獄空了,很簡單。
滅世就行。
把諸天萬界毀滅,不存生靈,當幽冥世界不存在,輪迴毀滅,就可以達到地獄空蕩的效果。
這,也是地藏王菩薩成佛的最好時機。
甚至,若是準備足夠,度過滅世無量劫,地藏王菩薩完全可以再進一步,證道大羅,真正的自稱佛祖。
想知道,哪怕佛陀,最多也就是稱南無道如來,不可以自稱佛祖的。
但佛祖之後,阿彌陀佛開辟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接引佛門弟子的效果,直接自稱接引佛祖。
而這位接引佛祖之後,如來佛祖以五方明王化身開辟中央婆娑淨土,成為佛門的執掌,自此也自稱如來佛祖。
大羅,就是始祖。
可以開辟一方大道脈。
可以在自己的尊號上,加上祖這一個字。
就好似嶽峰最近接觸的北極四聖之一的天蓬大元帥真君,若是有朝一日,能夠證道大羅。
那時候的尊號,就是天蓬大羅真祖,或是天蓬彌羅真祖了。
尊號,不是隨便就能叫的。
修行者的尊號,有一些是在一定時期,對手或者是各方勢力認同給的,往往擁有局限性。
可對比修為實力高深之後的尊號,那一般需要天地承認。
就好似嶽峰此時的父親嶽昭,嶽昭加入了元華道,此時的元華道主名字或者說入道之後的道號是法元,法元此時事天仙修為。
尊號就是法元千華萬聖天尊。
天尊兩字,也可以用仙尊代替。
這個是敬稱,是後輩弟子稱唿的敬稱,但若是對同輩仙人,或者說同地位的仙人,就要用天君這個後綴了。
法元千華萬聖天君,這是同輩仙人的稱唿。
甚至,還有著其他的稱唿。
玄門內部,各宗派各道脈,對於仙人尊號的問題,討論不知有了多少年。
內裏十分複雜。
往往一個仙人,在內部擁有著兩三個甚至更多的尊號。
神人輕輕一笑,不再理會。
此世,或者說赤縣神州上的大宗派都是這個論調,喜歡側麵影響凡世,不論是對普通人的保密,還是對於低層次的修行者,都是側麵影響,並不直接幹預。
最有體現力的,就是對大洪帝朝。
或者說每一代的凡間統治勢力,一方麵是壓製、監督,另一方麵就是任之不管。
壓製帝朝勢力的膨脹,實力的增長。
就比如現在的二王一公二伯四候,就是這樣,壓製這些明麵勢力的擴張,但又一方麵籠絡這些勢力,就好似嶽家,當代家主嶽昭被元華道長老收作弟子,嶽家的實力確實在幾十年來增長了許多,但另一方麵,也讓帝朝其他勢力忌憚,從而排斥。
這是明謀,一切意圖都擺明了,但是無法拒絕,也無從拒絕,甚至不敢拒絕。
就像嶽昭拜師元華道,當時不管情況如何,他是情願還是不情願,都無關緊要。
當那位長老提出意圖的時候,就隻能有答應或者說雀躍應聲這一個結果。
這些事,或許記憶還未恢複的嶽峰還看不出來,但現在的他,卻是心知肚明。
側麵影響,盡量不沾染因果業力,即便沾染了,那就靜待時機,等待合適的時候動手。
至於濫殺無辜,嗬嗬,玄門道德仙人又怎麽會濫殺無辜呢?
隻要一個合理的解釋就夠了。
比如針對帝朝公候之家,把主事的殺掉,一了百了,算是了斷因果,一句我殺你就是為天道清理渣子,所以就是有功德的人。
殺人明目張膽不說,還條理有據。
這些主事的家眷婦孺以及親族等就是有罪之人,需要教化悔過,一句話,就可以把這些人壓入鎮魔塔,然後沒過多久,就接連受不住煞氣死去了。
所謂的後人報仇什麽的,根本不可能發生。
玄門仙人,大體都是如此做事。
所謂殺你就是積累外功,就是斬妖除魔,就是還天地之朗清,而所謂的你,一定是十惡不赦,無惡不作的魔頭。
處處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製裁別人,這是玄門仙人慣用的手段。
嶽峰目中閃過幾絲冷光,望著這些玄門仙家離去的身影,心中升起濃鬱的殺機。
但眼神閃了閃,最後還是放下了手,並沒有動手。
之前朱家兄妹雖然修為實力不俗,也加入了太上宮做客卿,但本質上還是散修,隻不過是在天河洞天獲得傳承的幸運兒,因為沒有天蓬嫡傳這個身份,所以不存在靠山這個說法。
嶽峰可以很放心的對二仙動手。
就因為知道這點,所以哪怕動手的時候不是很迅速,也不算什麽。
朱家兄妹心中另有打算,不會傳信給太上宮,同時,更不會告知他人。
在他們的心中,是早已定下了對九齒釘耙的歸屬,自然不願意讓他人摻上一手。
而這些過來查探情況的仙家就不是這樣了,這些人背後都有著宗派存在,隨時可以引得數名天仙的目光注視,嶽峰根本不想在這個時候招惹注意,因為這會對他的計劃產生巨大的變數。
無論是他想走什麽道路,神道也好,仙道也罷,甚至是他自己推算過的真魔道,但無論哪一個道路,他都有心在現在這個層次圓滿四門天關,不讓任何一麵疏忽。
否則任何一點的破綻,都會成為未來的絆腳石。
現在他擁有天仙一級的神魂,天仙一級的真靈,天仙一級的心念,在四門天關中,心、神兩道已經接近圓滿了,差的是氣和體。
實際上,他早已有了想法。
借助此時斬出神道化身,以這裏的變故吸引仙神兩道的目光,借機打入兩道。
首先他那神道化身需要應付的,不是玄門仙道,而是在赤縣神州上有著廣泛信徒的三位上神。
這三位神靈把持了赤縣神州全部的信仰,並且除了接受人道祭祀外,一直約束屬下,很少與玄門、魔門、佛門、儒門等修行勢力接觸。
“看來,也是化身在這裏鎮壓啊。”
嶽峰眉目緊鎖,但慢慢的舒展開來,這個想法,並不突兀。
不說其他,就說玄門仙道何等勢力,每一家,最少都有著數件天仙一級的靈寶以及最少三四位天仙,如玄門三宮之中的太上宮,天仙的數量會達到二十開外。
可神道三位神尊,都隻是天仙級別,可卻能把持住整個赤縣神州的信仰祭祀,這個不反常嗎?
在正常的情況,一個玄門大宗派,就足以鏟除這三位神尊了。
可數千上萬年來,各個時期的人道朝廷換了又換,甚至神州之上有著大宗派起起伏伏,但三位神尊的信仰從未斷絕過。
這,已經說明了什麽。
能讓玄門三宗認可,能讓魔道、佛門不敢招惹,能讓佛門中那些修煉應身、報身的家夥忍住不吸納發展信徒,這已經是最明顯的信號了。
佛門八萬四千法,除去外道佛法,在正統的應身和報身修煉法門中,是有著吸納信徒,發展教派,然後以信仰香火凝結淨土,最後發誓願印證佛國果位的,這種需要信仰香火之力的法門,往往是佛門弟子修煉的捷徑。
在其他世界,就嶽峰知道的,舉凡佛門中人都會這麽做。
如果不想受誓願束縛,不想讓誓願結成的應身和報身牽絆自己修為的進步,許多佛門弟子都會斬出這方麵的化身。
化身不影響本體,但卻能以捷徑獲得的實力幫助本體修煉。
大多數的佛門中人,都有著幾個甚至更多的馬甲。
比如很多人都十分清楚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這個擁有著大菩薩果位地位超然特殊的大神通者,其實就是一位佛陀的化身。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號稱西方三聖之一,擁有著三十二法相,三十二身,在佛門的解釋,也各不相同。
比如按照最早時期,這位菩薩的三十二身,被解讀為:佛身,獨覺身、緣覺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國太子身、人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藥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緊那羅身、摩唿羅伽身、人身、非人。
這個意義,表明了佛法‘隨類應化’。
但在法華經·普門品中,就與楞伽經的解釋不一樣了,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獨覺和緣覺)、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女、童男、童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及非人等身、執金剛神身。三十二及三十三都不是定數,實則應化無量。
這還隻是三十二相,三十二身的解釋。
所謂觀世音,觀自在,所有的外相,都是幻化之相,幻化二字,已經表明了這位大慈大悲觀世音的身份。
所謂莊嚴報身,千手千眼,隨類應化,兩道六觀音,四臂觀音,二十一度母,三十三觀音,都是一類不同的表現。
西方佛國,極樂淨土中,最早有一位正法明如來,這是一位破開了十二因緣、度過了八地菩薩境的佛陀。
正法明如來修煉的是古老的小乘佛法,講究自渡。
在實力上,也就是初入太乙的層次,因為其大道精義,按照玄門的說法,正法明如來介於駐世道君和羅天道君之中,但這位佛陀自身的精義圓滿,也可以說,自此之後,修為也就到頂了,無法進步,無法繼續修煉。
日後,隻能做個逍遙自在的佛陀。
這樣的佛陀,不管事,也不接受朝拜,甚至不會有門人弟子,所謂的證道,就是在諸天宇宙邊緣化。
大神通者的地位和實力的確受人尊崇,可正法明如來自身的精義證道圓滿之後,完全就是個地位尷尬的佛陀。
小乘佛教講究自渡,他不需要淨土,故而佛門五方淨土世界沒有他的位置。
他不需要傳道,故而沒有門人,也沒有傳承。
甚至這樣的佛門精義推廣有限,別看是個大神通者,也是佛陀果位,但卻實在沒什麽名聲可言。
正是因此,正法明如來的心中就有了計較。
斬出這具糅合了應身和報身的分身後,他就自己涅槃了。
自稱正法明王,所謂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已經成佛,自此之後,誓願不成,自己不成佛。
這是以大悲願力,欲發起一切菩薩廣度眾生,而示現菩薩形。
可菩薩又如何,大菩薩果位並不輸於佛陀果位,甚至在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名聲廣闊之後,信仰香火更多,實力修為更漲,如今,甚至可以對大羅之下第一人這樣的稱號爭上一爭。
同時,也是有可能證道大羅的人物中排到最前列的。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佛門應聲和報身修煉中捷徑的體現。
隻要時機合適,誓願合適,不高不低,那麽未來必然有一番成就。
觀世音菩薩是這樣,那一直隱在幽冥世界的地藏王菩薩更是如此。
鬼精鬼精的,都不足以說了。
嶽峰長歎一口氣,諸天宇宙之中,但凡是名聲斐然的人物,都是極不簡單的。
也十分的複雜。
幽冥世界,是一處特殊的維度世界。
雖然並不列在諸天四大維度世界之中,但卻極為的特殊。
幽冥世界中有著一條河名為冥河,其中有著黃泉水。
而冥河的枝杈是觸及到所有的世界的,生與死,在任何世界都是躲不開的。
地藏王菩薩占得先機,發下‘地獄不空,永不成佛’的誓願,在那裏不斷的度化鬼怪妖魔,增加自身功德且不去說,信仰香火也越來越大,修為實力也是大羅之下最頂尖的幾位之一。
這樣的誓願,其實就是一個馬虎眼。
地藏王菩薩鎮壓的地獄,是幽冥世界中一處特殊的空間。
地獄中的惡鬼妖魔,來自諸天萬界,都是罪孽深重業力不俗之輩。
想要地獄空了,很簡單。
滅世就行。
把諸天萬界毀滅,不存生靈,當幽冥世界不存在,輪迴毀滅,就可以達到地獄空蕩的效果。
這,也是地藏王菩薩成佛的最好時機。
甚至,若是準備足夠,度過滅世無量劫,地藏王菩薩完全可以再進一步,證道大羅,真正的自稱佛祖。
想知道,哪怕佛陀,最多也就是稱南無道如來,不可以自稱佛祖的。
但佛祖之後,阿彌陀佛開辟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接引佛門弟子的效果,直接自稱接引佛祖。
而這位接引佛祖之後,如來佛祖以五方明王化身開辟中央婆娑淨土,成為佛門的執掌,自此也自稱如來佛祖。
大羅,就是始祖。
可以開辟一方大道脈。
可以在自己的尊號上,加上祖這一個字。
就好似嶽峰最近接觸的北極四聖之一的天蓬大元帥真君,若是有朝一日,能夠證道大羅。
那時候的尊號,就是天蓬大羅真祖,或是天蓬彌羅真祖了。
尊號,不是隨便就能叫的。
修行者的尊號,有一些是在一定時期,對手或者是各方勢力認同給的,往往擁有局限性。
可對比修為實力高深之後的尊號,那一般需要天地承認。
就好似嶽峰此時的父親嶽昭,嶽昭加入了元華道,此時的元華道主名字或者說入道之後的道號是法元,法元此時事天仙修為。
尊號就是法元千華萬聖天尊。
天尊兩字,也可以用仙尊代替。
這個是敬稱,是後輩弟子稱唿的敬稱,但若是對同輩仙人,或者說同地位的仙人,就要用天君這個後綴了。
法元千華萬聖天君,這是同輩仙人的稱唿。
甚至,還有著其他的稱唿。
玄門內部,各宗派各道脈,對於仙人尊號的問題,討論不知有了多少年。
內裏十分複雜。
往往一個仙人,在內部擁有著兩三個甚至更多的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