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第一大劫,開啟了修行道路的爭鋒。


    仙族失利,慢慢融入了道祖開辟的玄門,共稱玄門仙道。


    正是這寰宇第一劫,讓諸天四大神鏡開始了億萬年的因果糾纏。


    嶽峰頗有些神思不屬,因為他終於知道諸天四大神鏡的作用了。


    宇宙演化末期生出的那一次劫數,正是因四大神鏡而起。


    因為宇宙將要成型,那個時候還存在著為數不少的先天,哪怕如仙道、魔道、神道、鬼道、妖族、龍族、鳳族等等道脈和族群已經劃分開來,但先天自詡高貴,有多少願意托庇這些勢力之下?


    哪怕新的修行道路已經產生,可沒多少先天願意改換門庭。


    也正是因此,這些道脈和諸多族群合力算計坑殺了一批先天。


    坑殺先天,為了什麽呢?


    為了宇宙成型後占據先機大勢,為了成型的宇宙更適合他們修煉生存。


    正是那個時候,諸多道脈和眾多族群開始了明爭暗鬥。


    神道在當時勢力最強,進入此道的先天非常多。


    他們主張三九之數,也就是成型後的宇宙是上九天、中九天和下九天的劃分。


    每一天,設一位天神,也就是神主。


    這樣劃分的宇宙便於神道管理。


    可對於神道便利,對於其他道脈和族群自然就不便利了。


    仙道當時也提出了幾個方案,那個時期道祖並未證得大羅果位,還不是至高無上的人物,仙道之中有著不少派係,還有著投靠過來的仙族,自然意見不一。


    當時仙道提出的幾個方案中有兩個方案最為突出,甚至還一度獲得了不少道脈和族群的認同。


    那就是三十三天和三十六天的劃分。


    那個時候宇宙就快要成型,是動手的最好時機。


    但卻爭執不休,哪個也不肯讓步。


    甚至他們內部也紛爭不斷。


    就拿三十三天來說,有人認同三十三天就是三十三個圓滿的大千世界,在整個宇宙中以垂直形態鼎立即可。


    這樣的三十三個世界不設通道,斷絕往來,除去太乙層次的大神通者,無人能夠跨越世界往來。


    這樣的提議當然有人支持。


    可也有人反對。


    比如有的人認為三十三天的結構可以劃分成四方八天,在南北西東四方各設置八天,也就是八個世界,然後在最上層開辟一方大羅之界,大羅之界囊括所有的太乙大神通者和大羅始祖。


    除此之外,金字塔形、梯形等等的三十三天結構都被討論了個遍。


    誰都不服誰。


    而到了三十六天的結構,更是被仙道內部分成了十數個方案,為此各派係爭吵不休。


    這還隻是仙道內部的,若是放大到整個宇宙,當時提出的對於宇宙結構的討論方案最少出現了上前個。


    便是大神通者,也無比的頭疼。


    九幽鏡,就是那個時期參與其中的。


    先天靈寶,等同先天。


    那個時候純粹的先天已經不多了,神道之中古神一脈算是保存最完整的。


    九幽鏡理所當然的加入了神道一脈。


    作為先天靈寶,當時已經生出神智,隻是沒有化形,可也有太乙境大神通者的實力。


    為此,他是讚同三九結構的。


    上九天,中九天,下九天,當時的九幽鏡就瞄準了下九天。


    隻要用自己的本體架設下九天,他就能借此淬煉本體,升華到更高的層次。


    到時,很可能會借此更進一步。


    九幽鏡的靈智就瞄準了這點,所以大力慫恿神道支持三九的宇宙結構。


    隻是先不說別的道脈和族群不會同意,神道內部也有著分歧。


    靈寶修煉,先天就不如軀體,九幽鏡生出的靈智就有心脫離器靈這個身份。


    正是寰宇第一大劫的前期,道祖、魔祖等大人物證道之前,生死輪迴歸位,九幽鏡器靈就起了心思。


    但祂起了心思,別的大人物也盯上了九幽鏡。


    要知道先天靈寶比先天稀有多了,先天出世,很大一部分哪怕先天而生,也不是出世就是太乙大神通者,很多先天按照實力來說,也就真仙和金仙的層次。


    但先天靈寶一但成型,必然就是太乙境的層次。


    由此可見珍貴之處。


    九幽鏡器靈有心投胎,自然被諸多大神通者注意。


    然後,就開始了截殺。


    九幽鏡品階下跌,器靈身死,但也進入了輪迴轉生。


    這一次截殺出手的大神通者共有五位,但暗處應該還有著至少三四位大神通者的窺伺。


    甚至還有著別的大神通者引誘、算計。


    太過詳細的內容,嶽峰也沒有在九幽神輪中得到。


    寰宇第一次大劫,道祖、佛祖、魔祖等大羅存在的證道,徹底鼎定了宇宙上層人物的劃分。


    那就是太乙境的大神通者和大羅境的始祖。


    然後,就是億萬年的歲月。


    接著,就是寰宇第二次大劫。


    這一次大劫,九幽鏡的器靈轉生歸來,號幽闕神君,乃是九幽鏡主。


    同樣謀求著自身證道。


    但再度陷入了算計,在大劫中死亡。


    出手的有幾人,算計的有幾人,完全不知。


    寰宇第二次大劫,宇宙被打碎,化為了諸天萬界。


    自此,小世界如恆河沙海數之不清,小千世界或獨立於虛空宇宙或靠攏大千世界,自此,出現了無數的世界,以及特意的維度。


    那些道脈以及眾多的古老族群各自挑選世界或是維度棲息,劃作地盤。


    正是這第二次大劫,玄門壓下了其他道脈和勢力,有了大興之兆。


    因為玄門勢大,自此諸天對於實力的劃分就有了統稱。


    人仙,地仙,天仙,真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這七個籠統的層次被諸天認同。


    而在玄門內部,對於太乙境的大神通者,也有了詳細的劃分。


    古老的先天,尤其是不願意改換門庭的存在,這些人被稱為寰宇大聖。


    這些大都是先天而生,十分古老,後進者,也都複返了先天,都屬於太乙境的層次。


    隻是有強有弱。


    最強的,怕是已不下半步大羅,在道祖等人失蹤已久的時代便是最強者之一,故而先天一脈傳承不斷。


    隻是再也沒有大興昌盛過。


    玄門之中,因修煉陰陽、五行、風雨雷電等等屬於天地自然這一類的太乙金仙,因為與天地或者世界運轉有關,太乙境達到之後,已經算是諸天宇宙的基石,故而稱之為駐世道君。


    駐世道君不需要爭奪氣運,不需要看顧傳承後輩,因為他們的存在對諸天有益,隻要不主動摻和麻煩事,結下因果,完全可以算是無災無劫,故而駐世道君又稱為與天同壽莊嚴道君。


    駐世道君,完全可以一直活到諸天宇宙終結。


    另一類道君修煉的道則並不是諸天宇宙的基石。


    比如一位道君修煉太上忘情法證道太乙,那麽這一門太上忘情法便算是眾生修煉的一道無上大法,又因為不是諸天宇宙的基石,需要留下傳承,以供諸天宇宙汲取道則碰撞的火花。


    傳承一留下,就有著因果牽連。


    傳承存亡與否,氣運興衰幾何,等等等等,這樣的道君便算是俗世纏身了。


    需要與同道下棋切磋,互相算計爭奪勝負。


    當然,道君的層次與非道君的修行者不同。


    一位道君輸了,也就是丟了麵皮,億萬年後再找迴來就行。


    可下麵的傳承門派就要滅亡了。


    彼此能夠接受的後果也是不同的。


    這類道君不必駐世道君瀟灑,但威勢不凡,聲明更廣,故而稱為羅天道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真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月上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月上官並收藏諸天真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