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孝走了,連續多日沒消息。
夏天的江南陰雨連連,宋寧的生意也不太好做。
下雨就不能出去擺攤,而宋承孝之前所租的院子也到期,很多東西也不能往那放,隻能抬迴家。
不過宋家人已經接受了他出去擺攤賺錢的事,家夥事帶迴來而已無妨,隻是去擺攤的地方會有些遠。
老太太還商量著讓他在就近的地方擺攤,被宋寧婉拒。
他的生意本來就不好,再換了地方就好像另打鑼鼓另開灶,更難有買賣。
路遠一點也好,這樣他還能有一些私人的空間,找機會將之前靠給人算卦所得的銅錢一點點幫補到家裏。
一天能賺個兩三文,或者是不開張,一天也能帶迴家裏五文錢左右。
他明白這屬於坐吃山空,但也是無奈之舉。
他甚至已經動了要賣詩的想法,不過眼下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還沒違背本心。
早晨他很早起來,先晨讀,在吃過簡單的早飯之後便會扛著桌椅板凳穿街過巷,中午不迴,一直到日落西山才迴家,懷裏會揣著一文錢,是家裏給的也是他自己賺的,那是他一天的飯錢。
當了家裏唯一的勞力,宋寧的地位也提升了,家裏為了讓他吃飽,這一文錢也不問出處,因為他帶迴來的總會比這一文錢更多。
好似宋家人當他是個金山銀山,不過宋寧卻感覺到眼前的窘迫。
……
……
眼看過了七月,天稍微有些涼了,宋寧的買賣也稍微好起來,也跟他作詩的事情在城內傳揚開有關,以前一天最多接個一兩封信,到後麵他有時候也能寫到四五封,大概是要入秋,百姓對於遠去的親人多了幾分掛念,找他寫信的人也就多了。
就算寫的信多了,他賺的也不多,因為百姓寫信基本都寫一頁紙,也就是兩文錢,報個平安便可。
讀信的買賣卻很少,因為城內總會有一些識字之人,找宋寧寫信的也更多是因為宋寧寫信工整,能將寫信人的意圖領會清楚。
他收的兩文錢必須是有價值的,否則別人也不會找他。
平時上工的時候少,閑的時候多,他一直都在讀書,將四書通讀之後便又開始試著去寫四書文,也會跟何崇源交流一些科舉的心得。
會有一些來求詩的讀書人,令他不厭其煩。
不過顧家的人倒是長久沒來過,或許是當日顧家小姐察覺到宋寧的排斥,便不再來唐突打擾,好像在等宋寧主動登門。
……
……
這天宋寧中午寫了兩封信,心情正好,下午吹著微微的清風在讀書,卻是有一個很渾厚的漢子坐在桌子對麵。
本以為是來了買賣,等他從書邊緣往外看一眼,他不由微微皺眉。
麵前的漢子他認識,正是他初來乍到時,求他占卜,給了他四百文大明寶鈔,讓他有了啟動資金的那個遊商。
“小先生,又見麵了。”漢子很客氣,笑嗬嗬對宋寧說一句,仍舊是那字正腔圓的北方口音。
宋寧將漢子上下打量一番,心想:“他這才走了一個多月時間,迴來便換上了細布的衣衫,看上去也光彩了許多,這是買賣做成?”
他再往漢子身後一看,但見河岸上立著幾名在四下張望的人,明顯是漢子的隨從。
宋寧眯眼瞄著這漢子,卻未搭理他。
漢子被人凝視,略顯尷尬道:“鄙人幸而聽先生的,及時往北方去做買賣,保了平安,買賣做成自是要迴來答謝小先生,在城中找尋半方尋得,小先生為何不做堪輿玄空的生意,卻做起這……替人捉刀的小買賣?”
說話之間,漢子抬頭看了看宋寧的招牌,臉上有些疑惑。
顯然在他看來,宋寧本事不小,明明有更好的門路,卻做了不起眼的寫信生意。
宋寧道:“生意無貴賤,至少替人捉刀,能賺到一日兩餐,還能安心讀書。不會招惹官非。”
“哦?”漢子稍微一怔,隨即想到可能是宋寧在暗示他,他苦笑道,“還是鄙人給先生惹了麻煩。要不這樣,由鄙人做東,請先生到酒肆中,咱坐下來詳談如何?”
宋寧將書重新拿起,邊翻書邊道:“之前你求卦我占卜,買賣已完成,萍水相逢此生就沒必要再見,徒惹是非。”
宋寧很清楚,這漢子千裏迢迢再來,肯定不是為了答謝他,很可能是做了黑市買賣賺了錢,還想迴來再撈一筆,但又怕惹官非,所以想找他來“指路”。
宋寧心道:“這條路,可不是隨便能給他指的,鬧不好就成了共犯,科舉還沒著落就先當了囚犯,嚐嚐在大明坐大牢的感覺?”
那漢子見宋寧敬而遠之的模樣,果然很心切道:“那先生,鄙人再問一卦如何?”
宋寧可不客氣,直接將桌上的一方小木牌翻轉過來,上麵赫然寫著四個工整的大字:“恕不接待!”
漢子一怔,隨即他臉上露出了略微的驚喜。
這種驚喜,也讓宋寧摸不著頭腦。
漢子道:“這……先生是早就算到鄙人會來求卦,所以特地先準備好這木牌加以拒絕?先生真乃是神人也。”
宋寧心想,神你個大頭鬼,當我有閑工夫防備你?
明明是那些如同蒼蠅的公子哥天天來求詩,我這才準備了木牌趕人!
宋寧也未料到,自己無心之舉會被這漢子當作是神舉。
宋寧重新放下書道:“閣下是做買賣之人,自應該明白生意場上不能強買強賣,無論你走的是陽關道又或者是獨木橋,跟在下都是沒有任何關係的。至於生意場上的得失,不該以旁人的意見為準,而要靠你自己來揣摩。風險與收益並存,若你承擔得了那風險,那你就去做,若承擔不了趁早迴歸本行,舍本逐末非長久之計。”
這次宋寧也不拿出裝模作樣算卦的架勢,隻是由衷去評價了眼前這位商人的行徑。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宋寧對此人還是有一定好感的,到底是此人給他了啟動資金,否則現在他連個寫信攤子都支不起來。
但此人做的是違法的買賣,宋寧便不想去招惹。
當宋寧的話說完,那漢子愣在那,似乎是陷入到沉思之中。
半晌之後,漢子才感慨道:“聽先生一席話,如醍醐灌頂。風險與收益並存……乃是大智慧之言,鄙人在來之前,的確還想再做點舍本逐末的買賣,但迴想起來,還是貪心不足。先生乃是有大才之人,實在不該蝸居在這小小彈丸之地,不妨由鄙人聘先生為西席,盡心侍奉,不知先生是否肯屈就?”
夏天的江南陰雨連連,宋寧的生意也不太好做。
下雨就不能出去擺攤,而宋承孝之前所租的院子也到期,很多東西也不能往那放,隻能抬迴家。
不過宋家人已經接受了他出去擺攤賺錢的事,家夥事帶迴來而已無妨,隻是去擺攤的地方會有些遠。
老太太還商量著讓他在就近的地方擺攤,被宋寧婉拒。
他的生意本來就不好,再換了地方就好像另打鑼鼓另開灶,更難有買賣。
路遠一點也好,這樣他還能有一些私人的空間,找機會將之前靠給人算卦所得的銅錢一點點幫補到家裏。
一天能賺個兩三文,或者是不開張,一天也能帶迴家裏五文錢左右。
他明白這屬於坐吃山空,但也是無奈之舉。
他甚至已經動了要賣詩的想法,不過眼下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還沒違背本心。
早晨他很早起來,先晨讀,在吃過簡單的早飯之後便會扛著桌椅板凳穿街過巷,中午不迴,一直到日落西山才迴家,懷裏會揣著一文錢,是家裏給的也是他自己賺的,那是他一天的飯錢。
當了家裏唯一的勞力,宋寧的地位也提升了,家裏為了讓他吃飽,這一文錢也不問出處,因為他帶迴來的總會比這一文錢更多。
好似宋家人當他是個金山銀山,不過宋寧卻感覺到眼前的窘迫。
……
……
眼看過了七月,天稍微有些涼了,宋寧的買賣也稍微好起來,也跟他作詩的事情在城內傳揚開有關,以前一天最多接個一兩封信,到後麵他有時候也能寫到四五封,大概是要入秋,百姓對於遠去的親人多了幾分掛念,找他寫信的人也就多了。
就算寫的信多了,他賺的也不多,因為百姓寫信基本都寫一頁紙,也就是兩文錢,報個平安便可。
讀信的買賣卻很少,因為城內總會有一些識字之人,找宋寧寫信的也更多是因為宋寧寫信工整,能將寫信人的意圖領會清楚。
他收的兩文錢必須是有價值的,否則別人也不會找他。
平時上工的時候少,閑的時候多,他一直都在讀書,將四書通讀之後便又開始試著去寫四書文,也會跟何崇源交流一些科舉的心得。
會有一些來求詩的讀書人,令他不厭其煩。
不過顧家的人倒是長久沒來過,或許是當日顧家小姐察覺到宋寧的排斥,便不再來唐突打擾,好像在等宋寧主動登門。
……
……
這天宋寧中午寫了兩封信,心情正好,下午吹著微微的清風在讀書,卻是有一個很渾厚的漢子坐在桌子對麵。
本以為是來了買賣,等他從書邊緣往外看一眼,他不由微微皺眉。
麵前的漢子他認識,正是他初來乍到時,求他占卜,給了他四百文大明寶鈔,讓他有了啟動資金的那個遊商。
“小先生,又見麵了。”漢子很客氣,笑嗬嗬對宋寧說一句,仍舊是那字正腔圓的北方口音。
宋寧將漢子上下打量一番,心想:“他這才走了一個多月時間,迴來便換上了細布的衣衫,看上去也光彩了許多,這是買賣做成?”
他再往漢子身後一看,但見河岸上立著幾名在四下張望的人,明顯是漢子的隨從。
宋寧眯眼瞄著這漢子,卻未搭理他。
漢子被人凝視,略顯尷尬道:“鄙人幸而聽先生的,及時往北方去做買賣,保了平安,買賣做成自是要迴來答謝小先生,在城中找尋半方尋得,小先生為何不做堪輿玄空的生意,卻做起這……替人捉刀的小買賣?”
說話之間,漢子抬頭看了看宋寧的招牌,臉上有些疑惑。
顯然在他看來,宋寧本事不小,明明有更好的門路,卻做了不起眼的寫信生意。
宋寧道:“生意無貴賤,至少替人捉刀,能賺到一日兩餐,還能安心讀書。不會招惹官非。”
“哦?”漢子稍微一怔,隨即想到可能是宋寧在暗示他,他苦笑道,“還是鄙人給先生惹了麻煩。要不這樣,由鄙人做東,請先生到酒肆中,咱坐下來詳談如何?”
宋寧將書重新拿起,邊翻書邊道:“之前你求卦我占卜,買賣已完成,萍水相逢此生就沒必要再見,徒惹是非。”
宋寧很清楚,這漢子千裏迢迢再來,肯定不是為了答謝他,很可能是做了黑市買賣賺了錢,還想迴來再撈一筆,但又怕惹官非,所以想找他來“指路”。
宋寧心道:“這條路,可不是隨便能給他指的,鬧不好就成了共犯,科舉還沒著落就先當了囚犯,嚐嚐在大明坐大牢的感覺?”
那漢子見宋寧敬而遠之的模樣,果然很心切道:“那先生,鄙人再問一卦如何?”
宋寧可不客氣,直接將桌上的一方小木牌翻轉過來,上麵赫然寫著四個工整的大字:“恕不接待!”
漢子一怔,隨即他臉上露出了略微的驚喜。
這種驚喜,也讓宋寧摸不著頭腦。
漢子道:“這……先生是早就算到鄙人會來求卦,所以特地先準備好這木牌加以拒絕?先生真乃是神人也。”
宋寧心想,神你個大頭鬼,當我有閑工夫防備你?
明明是那些如同蒼蠅的公子哥天天來求詩,我這才準備了木牌趕人!
宋寧也未料到,自己無心之舉會被這漢子當作是神舉。
宋寧重新放下書道:“閣下是做買賣之人,自應該明白生意場上不能強買強賣,無論你走的是陽關道又或者是獨木橋,跟在下都是沒有任何關係的。至於生意場上的得失,不該以旁人的意見為準,而要靠你自己來揣摩。風險與收益並存,若你承擔得了那風險,那你就去做,若承擔不了趁早迴歸本行,舍本逐末非長久之計。”
這次宋寧也不拿出裝模作樣算卦的架勢,隻是由衷去評價了眼前這位商人的行徑。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宋寧對此人還是有一定好感的,到底是此人給他了啟動資金,否則現在他連個寫信攤子都支不起來。
但此人做的是違法的買賣,宋寧便不想去招惹。
當宋寧的話說完,那漢子愣在那,似乎是陷入到沉思之中。
半晌之後,漢子才感慨道:“聽先生一席話,如醍醐灌頂。風險與收益並存……乃是大智慧之言,鄙人在來之前,的確還想再做點舍本逐末的買賣,但迴想起來,還是貪心不足。先生乃是有大才之人,實在不該蝸居在這小小彈丸之地,不妨由鄙人聘先生為西席,盡心侍奉,不知先生是否肯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