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wega到star,40億花的究竟值不值?》
在這篇充滿輿論導向性的標題下方,正文部分大概用了三段話的篇幅,從客觀的立場對star仿星器的前世今生進行了簡單的敘述。
不過,這所謂的客觀性,也隻延續了不到五百字而已。
甚至於即便是這五百字的內容,也隻不過是為了這篇預設立場的文章做鋪墊。
看到這裏,陸舟饒有興趣地抬了抬眉毛,不禁有些好奇這位周院士打算幹些什麽,於是順著文章的正文部分繼續往下看去。
很快,他便看出了裏麵的門道。
簡單的來講,這篇科學評論文章的大意無非兩點。
首先是潑了一盆冷水,以科普的角度指出1秒鍾的等離子體約束時間,在可控核聚變領域根本不具備任何新穎性。
再然後便是巧妙地運用春秋筆法,突出star仿星器工程到目前為止所做的工作,不過是花了40億rmb,從別人的手中買了台“二手貨”迴來。
至於全文的中心思想,除了將仿星器的技術路線批判一番之外,還不動聲色地給他扣幾個“好大喜功”、“浪費國家資源”、“影響國家發展可控核聚變事業”的高帽子。
至於周院士為什麽這麽做,陸舟也能猜到。
無非是想在他“羽翼尚未豐滿”之前敲打他。
畢竟國家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投資是有限的,分到陸舟頭上的多了,分到他頭上的自然就少了。
至於這種有沒有用?
用處還是有一點的。
有大牛署名的評論性文章,從某種程度上能夠影響高層的決策。
更何況這篇文章還不是一般社評。
而是他周承福,iter華國項目組負責人、華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負責人寫的。
若是沒什麽名氣的學者,單憑著這篇評論文章的份量,說不準就被拍死了。
至於陸舟……
影響可能有,但相對有限。
諾貝爾獎的光環便體現在這裏。
不過話又說迴來了,一般人也不值得周承福拉下臉去寫這種東西。
“寫的不錯。”陸舟笑了笑,見手中的報紙翻了一頁。
看到陸舟非但沒有生氣,反而輕描淡寫地說了句“寫的不錯”,盛憲富忍不住道:“您就不生氣嗎?”
star項目組的技術骨幹都是中青年學者,無論是李昌夏教授還是盛憲富教授,都隻有三十多歲而已,會沉不住氣是很正常的。
畢竟要是能沉得住氣,懂明哲保身的道理,也不會投奔到他這邊來了。
預料到他會這麽問,陸舟笑了笑,不在意地說道:“你看潘老院士生氣了嗎?”
“不知道……可難道我們就這麽算了?”盛憲富忿忿不平地說道。
“不然呢?寫一篇科學評論文章把托卡馬克批判一番?然後再把大半個可控核聚變領域的專家都得罪一圈?”將報紙扔在了一邊,陸舟隨口說道,“那我還搞什麽研究,去報社那邊報道算了。”
其實真要做也不是不行。
如果尚未解決的問題就算黑點的話,那麽任何技術路線都能找出黑點。
就比如托卡馬克是外磁場與等離子體電流產生的磁場耦合,這就相當於將上千萬安培的電流運行在一團不穩定並且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湍流的導體上。
像是扭曲模、磁麵撕裂、磁島等嚴重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整個體係的崩潰。而造成的後果,也遠遠要比仿星器危險的多,嚴重地可能導致設備損毀。
所以托卡馬克裝置的每一次實驗都相當的謹慎,不是沒有原因的。
其實陸舟有時候在想,會不會有思路新奇的奇葩跳出來噴他,為什麽明明數學這麽好,連ns方程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乃至等離子體湍流的問題都能解決,就不能幫大家把扭曲模、磁麵撕裂、磁島等一係列的問題都解決了。
但想來就算是周老先生,也不會拿這種惹人發笑的論點來攻訐對手。
看著表情依然有些不忿的盛憲富,陸舟緩緩開口說道。
“事實勝於雄辯,我們的成果是最大的迴擊。”
“你們現在首要的任務是準備八月份的實驗。”
“下一次,我們要挑戰三十分鍾。”
聽到三十分鍾,盛憲富神色微微動容,麵露難色道。
“三十分鍾……對於star裝置來說會不會太難了?”
就算是升級了水冷偏濾器、改進了控製方案的螺旋石7-x,也才剛剛摸到了這個數字的邊緣而已。
陸舟笑了笑:“怕了?”
看著陸舟臉上自信的表情,盛憲富微微愣了下。
沉默了一會兒,他的嘴角漸漸勾起,重新燃起了鬥誌。
“……怎麽可能。”
……
對於學術界而言,學閥的問題可以說是由來已久了。
不討論具體的學術問題,而是將學術問題或者學術上的爭論上升到道德、民.族甚至是政治高度,並利用一般群眾乃至非技術官僚的知識缺陷和保守思想,煽動他們的正義感、民.族主義情緒、亦或者崇拜心理來攻訐自己的對手,這可以說是學閥相互攻訐的常用手段之一了。
就算像邱老先生的這種國際學術界的大牛,在麵對國內學術界的山頭時,也吃過水土不服的暗虧。
不立論,隻駁論,選擇性地報道對自己有利的事實,並加以放大。
不得不說,周承福這一招玩的確實很老到。
就算陸舟想對這篇文章做出迴應,也很難將他駁倒。
不過,對於陸舟而言,其實也沒有這麽做的必要。
成果永遠是最好的證明。
至於周承福說什麽,他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放在心上。
當然了,即便他本人是不在意,替他感到在意的人還是不少的。
比如潘院士。
老院士雖然已經退休,但對於業內的事情一直都有在關注著。
在看到了周承福署名的那篇文章之後,他的第一反應便是將電話打給了陸舟,勸說陸舟不要意氣用事。這時候如果衝動了,反而正中了周承福的下懷。
對於這點,陸舟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於是便讓潘院士不用擔心自己。
這時候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他心裏清楚的很。
除了潘院士之外,便是金大的許校長了。
許老院士的脾氣,可就沒潘院士那麽客氣了。
star項目現在是算是金陵大學的重點項目之一,陸舟又是金陵大學的驕傲,潘老在麵對周承福的時候可能還顧忌些往日的情麵,但他老人家可不吃這套。
當陸舟找到他,準備和老院士商討仿星器的控製方案時,剛一見麵許校長便開口問起了這件事情。
“那個周承福,到底是什麽情況?”
在這篇充滿輿論導向性的標題下方,正文部分大概用了三段話的篇幅,從客觀的立場對star仿星器的前世今生進行了簡單的敘述。
不過,這所謂的客觀性,也隻延續了不到五百字而已。
甚至於即便是這五百字的內容,也隻不過是為了這篇預設立場的文章做鋪墊。
看到這裏,陸舟饒有興趣地抬了抬眉毛,不禁有些好奇這位周院士打算幹些什麽,於是順著文章的正文部分繼續往下看去。
很快,他便看出了裏麵的門道。
簡單的來講,這篇科學評論文章的大意無非兩點。
首先是潑了一盆冷水,以科普的角度指出1秒鍾的等離子體約束時間,在可控核聚變領域根本不具備任何新穎性。
再然後便是巧妙地運用春秋筆法,突出star仿星器工程到目前為止所做的工作,不過是花了40億rmb,從別人的手中買了台“二手貨”迴來。
至於全文的中心思想,除了將仿星器的技術路線批判一番之外,還不動聲色地給他扣幾個“好大喜功”、“浪費國家資源”、“影響國家發展可控核聚變事業”的高帽子。
至於周院士為什麽這麽做,陸舟也能猜到。
無非是想在他“羽翼尚未豐滿”之前敲打他。
畢竟國家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投資是有限的,分到陸舟頭上的多了,分到他頭上的自然就少了。
至於這種有沒有用?
用處還是有一點的。
有大牛署名的評論性文章,從某種程度上能夠影響高層的決策。
更何況這篇文章還不是一般社評。
而是他周承福,iter華國項目組負責人、華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負責人寫的。
若是沒什麽名氣的學者,單憑著這篇評論文章的份量,說不準就被拍死了。
至於陸舟……
影響可能有,但相對有限。
諾貝爾獎的光環便體現在這裏。
不過話又說迴來了,一般人也不值得周承福拉下臉去寫這種東西。
“寫的不錯。”陸舟笑了笑,見手中的報紙翻了一頁。
看到陸舟非但沒有生氣,反而輕描淡寫地說了句“寫的不錯”,盛憲富忍不住道:“您就不生氣嗎?”
star項目組的技術骨幹都是中青年學者,無論是李昌夏教授還是盛憲富教授,都隻有三十多歲而已,會沉不住氣是很正常的。
畢竟要是能沉得住氣,懂明哲保身的道理,也不會投奔到他這邊來了。
預料到他會這麽問,陸舟笑了笑,不在意地說道:“你看潘老院士生氣了嗎?”
“不知道……可難道我們就這麽算了?”盛憲富忿忿不平地說道。
“不然呢?寫一篇科學評論文章把托卡馬克批判一番?然後再把大半個可控核聚變領域的專家都得罪一圈?”將報紙扔在了一邊,陸舟隨口說道,“那我還搞什麽研究,去報社那邊報道算了。”
其實真要做也不是不行。
如果尚未解決的問題就算黑點的話,那麽任何技術路線都能找出黑點。
就比如托卡馬克是外磁場與等離子體電流產生的磁場耦合,這就相當於將上千萬安培的電流運行在一團不穩定並且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湍流的導體上。
像是扭曲模、磁麵撕裂、磁島等嚴重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整個體係的崩潰。而造成的後果,也遠遠要比仿星器危險的多,嚴重地可能導致設備損毀。
所以托卡馬克裝置的每一次實驗都相當的謹慎,不是沒有原因的。
其實陸舟有時候在想,會不會有思路新奇的奇葩跳出來噴他,為什麽明明數學這麽好,連ns方程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乃至等離子體湍流的問題都能解決,就不能幫大家把扭曲模、磁麵撕裂、磁島等一係列的問題都解決了。
但想來就算是周老先生,也不會拿這種惹人發笑的論點來攻訐對手。
看著表情依然有些不忿的盛憲富,陸舟緩緩開口說道。
“事實勝於雄辯,我們的成果是最大的迴擊。”
“你們現在首要的任務是準備八月份的實驗。”
“下一次,我們要挑戰三十分鍾。”
聽到三十分鍾,盛憲富神色微微動容,麵露難色道。
“三十分鍾……對於star裝置來說會不會太難了?”
就算是升級了水冷偏濾器、改進了控製方案的螺旋石7-x,也才剛剛摸到了這個數字的邊緣而已。
陸舟笑了笑:“怕了?”
看著陸舟臉上自信的表情,盛憲富微微愣了下。
沉默了一會兒,他的嘴角漸漸勾起,重新燃起了鬥誌。
“……怎麽可能。”
……
對於學術界而言,學閥的問題可以說是由來已久了。
不討論具體的學術問題,而是將學術問題或者學術上的爭論上升到道德、民.族甚至是政治高度,並利用一般群眾乃至非技術官僚的知識缺陷和保守思想,煽動他們的正義感、民.族主義情緒、亦或者崇拜心理來攻訐自己的對手,這可以說是學閥相互攻訐的常用手段之一了。
就算像邱老先生的這種國際學術界的大牛,在麵對國內學術界的山頭時,也吃過水土不服的暗虧。
不立論,隻駁論,選擇性地報道對自己有利的事實,並加以放大。
不得不說,周承福這一招玩的確實很老到。
就算陸舟想對這篇文章做出迴應,也很難將他駁倒。
不過,對於陸舟而言,其實也沒有這麽做的必要。
成果永遠是最好的證明。
至於周承福說什麽,他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放在心上。
當然了,即便他本人是不在意,替他感到在意的人還是不少的。
比如潘院士。
老院士雖然已經退休,但對於業內的事情一直都有在關注著。
在看到了周承福署名的那篇文章之後,他的第一反應便是將電話打給了陸舟,勸說陸舟不要意氣用事。這時候如果衝動了,反而正中了周承福的下懷。
對於這點,陸舟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於是便讓潘院士不用擔心自己。
這時候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他心裏清楚的很。
除了潘院士之外,便是金大的許校長了。
許老院士的脾氣,可就沒潘院士那麽客氣了。
star項目現在是算是金陵大學的重點項目之一,陸舟又是金陵大學的驕傲,潘老在麵對周承福的時候可能還顧忌些往日的情麵,但他老人家可不吃這套。
當陸舟找到他,準備和老院士商討仿星器的控製方案時,剛一見麵許校長便開口問起了這件事情。
“那個周承福,到底是什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