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標教授的話音剛剛落下,一雙雙視線便朝著陸舟看了過來。
尤其是來自企業方麵的代表和工程師,一個個眼睛都在冒光。
而處在視線中心的陸舟,此刻正握著礦泉水瓶,一臉的問號。
我啥時候胸有成竹了?
我怎麽不知道?
其實他之所以不參與討論,甚至表現的對研討會表現的漠不關心,倒不是他心裏已經有了主意,而是他也不知道該說啥好。
和大多數材料學界的大牛不一樣,出於數學家的嚴謹,他在吹牛前還是得打下草稿的。孫教授忽然將這個皮球踢到了他的腳邊,一時間也是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就在這時,陸舟忽然靈機一動,放下手中的礦泉水瓶,扶正了話筒,清了清嗓子說道。
“……根據我在mrs會議上的見聞,對於鋰硫電池這一塊,穿梭效應是製約這項技術的最大難題。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學術界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定論。”
“我個人的觀點,覺得兩條思路都不錯,從正極材料上解決是一條思路,以固態電解質作為切入點也不錯。我們可以順著兩條思路齊頭並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說出這句話的陸舟,忍不住給自己的機智點了32個讚。
至於最後一句話用在這裏合不合適,他也不清楚,反正自己政治課一直都遊走在及格線附近,也懶得管那麽多了。
這種萬金油的迴答,是最不容易得罪人的。
大佬們為了研究經費撕的正歡,但他是自己掏錢做實驗,還是不進去瞎摻和比較好。
說得太多了,將來可是要負責任的。
然而,孫洪標教授,顯然不打算這麽放過他這棵大樹。
隻見老先生笑了笑,繼續追問道。
“陸教授說得對,然而話是這麽說的沒錯,但我們要集中有限的資源成就大事業,總得有個重點。以您的觀點來看,您認為哪一條方案更有前途?”
這水木大學的教授也是個人精。
多半自己就是做正極材料表麵聚合物的,看他用改性pdms膜解決了鋰枝晶問題,便賭他多半和自己一樣也看好聚合物方向,然後果斷把他推出來當槍使了。
但說實話,雖然陸舟是用改性pdms薄膜解決了鋰枝晶問題,但對於鋰硫電池特有的穿梭效應,他並不看好在正極材料上同樣采用添加表麵聚合物材料的方法。
至於理由,他也說不出來個所以然,可能隻是直覺吧。
想到這裏,陸舟不僅有些哭笑不得。
忽然“白學”現場,總感覺自己選誰都會得罪不少人。
畢竟在鋰電這塊他不是什麽小透明,以對呂老對自己意見的重視,他也是有所自覺的。自己手上握著的票,怕是一張能當兩張,甚至是三張來使。
早知道會變成這樣,他就推說有事兒不來了。
陸舟歎了口氣。
沒辦法了。
本著嚴謹的態度,他不想拿著尚未完善的研究成果出來顯擺,但再繼續推脫,就有些矯情了。
而且若是被有心人利用,說他在國家項目上“不使勁”,享受著政策的支持卻再渾水摸魚,傳出去影響總歸是不好。
思索了片刻,他開口說道。
“非要我說的話,我個人更看好空心碳球方向。”
此話一出,不少人都愣住了。
尤其是孫教授,顯然是沒料到陸舟的選擇。
會議室內的教授、學者們表情各異,有的麵露喜色,有的不置可否,也有的不屑一顧。企業那邊的代表們則是眼睛發亮,期待著陸舟繼續說下去。
至於呂老,則是一臉重視的表情。
“可以請教下理由嗎?”
“當然可以,”陸舟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空心碳球具有大的內部空腔,適合作為高負硫量的碳基體。同時外部的多孔殼結構可以有效地抑製多硫離子的擴散。此外,其本身的結構穩定性,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我個人很看好。”
陸舟的話音落下之後,來自燕大的吳院士開口道:“我有一問。”
陸舟做了個請的手勢:“吳院士請講。”
吳院士不緊不慢地說道:“空心碳球是一個很新的概念,但新的概念往往都存在隱患。技術上來講,當鋰離子嵌入時會導致材料發生體積膨脹,隨著充放電循環進行,這種體積膨脹會導致合金粉化。我還是那個觀點,這種技術很難應用到工業生產中。”
陸舟:“減少活性物質的顆粒尺寸,可以降低微粉化程度,從技術上來講這是可以實現的。”
吳院士目光銳利,繼續問道:“那體積膨脹的問題呢?你考慮過體積能量密度嗎?”
這位吳院士也是一個有意思的人,對固態電解質方向之外的方向采取“懟”的戰術,卻避而不談自己的觀點,不給人反懟的機會。大概是打算等到研討會的最後,來個一錘定音。
不過,這也算是正規手段之一。
科學技術是客觀的,好不好用卻是主觀的。
技術上的問題,並不存在那麽多非黑即白的定論,從學術會議誕生以來,學術交流本身就是在互懟中展開的。
和和氣氣地照本宣科,一千張嘴都是一個論調,那就不叫開會了,也根本討論不出來什麽東西。
對於吳院士的疑問,陸舟繼續說道:“通過能與鋰金屬合金化的相,分散到不與鋰金屬合金化的非活性相中,在理論上活性成分的體積膨脹問題,是可以通過搭建‘緩衝骨架’進行補償的。”
吳院士暫時沒話說了,然而另一個人又站了出來。
隻見先前還在和吳院士爭論碳硫複合材料的可行性的王教授,用懷疑地語氣問道:“你有多少把握?”
一聽這話,陸舟頓時不樂意了。
吳院士懟我也就算了,畢竟不是一個方向,你個搞碳硫複合材料的懟我搞毛線啊!大家的方向都是差不多的,還是說懟了我你就不用考慮“體積膨脹”的問題了?
對於王教授的疑問,陸舟一本正經,嚴肅道。
“科研不是搞基建,不要指望錢扔進去了就一定能成功。你問我有多少把握,我就算告訴你1%或者99%,除了信口開河之外又有什麽用?”
這一句話把王教授給嗆的臉色漲紅,說不出話來。
呂老輕輕咳嗽了聲,打圓場道:“大家的初衷都是好的,我們的討論還是以學術為主,和氣為重。”
這時,先前慫恿陸舟起來說話的孫教授,似乎是見陸舟的迴答沒有符合自己的預期,又起來說話了。
“我再來說一句吧。”
隻見老先生和煦地笑了笑,說道:“王教授也是出於擔心才這麽問,其實關於空心碳球這個方向,我也有些困惑。不過聽說陸教授是計算材料領域的專家,想必應該是有獨到的見解,不知道是否方便,為我們解答一下其中的玄機?”
孫教授問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並不認為他真能從數學的角度迴答這個問題,隻是怕這小子在會上信口開河,忽悠了幾個教授倒是沒什麽問題,就怕他把坐在那兒的呂老也給忽悠了。
畢竟,解決鋰硫電池的穿梭效應。
那自然是自己正在研究的表麵聚合物材料好啊!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發問正中陸舟的下懷。
隻見陸舟不好意思一笑,看向了呂老開口問道。
“這個好說,有黑板嗎?”
尤其是來自企業方麵的代表和工程師,一個個眼睛都在冒光。
而處在視線中心的陸舟,此刻正握著礦泉水瓶,一臉的問號。
我啥時候胸有成竹了?
我怎麽不知道?
其實他之所以不參與討論,甚至表現的對研討會表現的漠不關心,倒不是他心裏已經有了主意,而是他也不知道該說啥好。
和大多數材料學界的大牛不一樣,出於數學家的嚴謹,他在吹牛前還是得打下草稿的。孫教授忽然將這個皮球踢到了他的腳邊,一時間也是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就在這時,陸舟忽然靈機一動,放下手中的礦泉水瓶,扶正了話筒,清了清嗓子說道。
“……根據我在mrs會議上的見聞,對於鋰硫電池這一塊,穿梭效應是製約這項技術的最大難題。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學術界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定論。”
“我個人的觀點,覺得兩條思路都不錯,從正極材料上解決是一條思路,以固態電解質作為切入點也不錯。我們可以順著兩條思路齊頭並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說出這句話的陸舟,忍不住給自己的機智點了32個讚。
至於最後一句話用在這裏合不合適,他也不清楚,反正自己政治課一直都遊走在及格線附近,也懶得管那麽多了。
這種萬金油的迴答,是最不容易得罪人的。
大佬們為了研究經費撕的正歡,但他是自己掏錢做實驗,還是不進去瞎摻和比較好。
說得太多了,將來可是要負責任的。
然而,孫洪標教授,顯然不打算這麽放過他這棵大樹。
隻見老先生笑了笑,繼續追問道。
“陸教授說得對,然而話是這麽說的沒錯,但我們要集中有限的資源成就大事業,總得有個重點。以您的觀點來看,您認為哪一條方案更有前途?”
這水木大學的教授也是個人精。
多半自己就是做正極材料表麵聚合物的,看他用改性pdms膜解決了鋰枝晶問題,便賭他多半和自己一樣也看好聚合物方向,然後果斷把他推出來當槍使了。
但說實話,雖然陸舟是用改性pdms薄膜解決了鋰枝晶問題,但對於鋰硫電池特有的穿梭效應,他並不看好在正極材料上同樣采用添加表麵聚合物材料的方法。
至於理由,他也說不出來個所以然,可能隻是直覺吧。
想到這裏,陸舟不僅有些哭笑不得。
忽然“白學”現場,總感覺自己選誰都會得罪不少人。
畢竟在鋰電這塊他不是什麽小透明,以對呂老對自己意見的重視,他也是有所自覺的。自己手上握著的票,怕是一張能當兩張,甚至是三張來使。
早知道會變成這樣,他就推說有事兒不來了。
陸舟歎了口氣。
沒辦法了。
本著嚴謹的態度,他不想拿著尚未完善的研究成果出來顯擺,但再繼續推脫,就有些矯情了。
而且若是被有心人利用,說他在國家項目上“不使勁”,享受著政策的支持卻再渾水摸魚,傳出去影響總歸是不好。
思索了片刻,他開口說道。
“非要我說的話,我個人更看好空心碳球方向。”
此話一出,不少人都愣住了。
尤其是孫教授,顯然是沒料到陸舟的選擇。
會議室內的教授、學者們表情各異,有的麵露喜色,有的不置可否,也有的不屑一顧。企業那邊的代表們則是眼睛發亮,期待著陸舟繼續說下去。
至於呂老,則是一臉重視的表情。
“可以請教下理由嗎?”
“當然可以,”陸舟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空心碳球具有大的內部空腔,適合作為高負硫量的碳基體。同時外部的多孔殼結構可以有效地抑製多硫離子的擴散。此外,其本身的結構穩定性,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我個人很看好。”
陸舟的話音落下之後,來自燕大的吳院士開口道:“我有一問。”
陸舟做了個請的手勢:“吳院士請講。”
吳院士不緊不慢地說道:“空心碳球是一個很新的概念,但新的概念往往都存在隱患。技術上來講,當鋰離子嵌入時會導致材料發生體積膨脹,隨著充放電循環進行,這種體積膨脹會導致合金粉化。我還是那個觀點,這種技術很難應用到工業生產中。”
陸舟:“減少活性物質的顆粒尺寸,可以降低微粉化程度,從技術上來講這是可以實現的。”
吳院士目光銳利,繼續問道:“那體積膨脹的問題呢?你考慮過體積能量密度嗎?”
這位吳院士也是一個有意思的人,對固態電解質方向之外的方向采取“懟”的戰術,卻避而不談自己的觀點,不給人反懟的機會。大概是打算等到研討會的最後,來個一錘定音。
不過,這也算是正規手段之一。
科學技術是客觀的,好不好用卻是主觀的。
技術上的問題,並不存在那麽多非黑即白的定論,從學術會議誕生以來,學術交流本身就是在互懟中展開的。
和和氣氣地照本宣科,一千張嘴都是一個論調,那就不叫開會了,也根本討論不出來什麽東西。
對於吳院士的疑問,陸舟繼續說道:“通過能與鋰金屬合金化的相,分散到不與鋰金屬合金化的非活性相中,在理論上活性成分的體積膨脹問題,是可以通過搭建‘緩衝骨架’進行補償的。”
吳院士暫時沒話說了,然而另一個人又站了出來。
隻見先前還在和吳院士爭論碳硫複合材料的可行性的王教授,用懷疑地語氣問道:“你有多少把握?”
一聽這話,陸舟頓時不樂意了。
吳院士懟我也就算了,畢竟不是一個方向,你個搞碳硫複合材料的懟我搞毛線啊!大家的方向都是差不多的,還是說懟了我你就不用考慮“體積膨脹”的問題了?
對於王教授的疑問,陸舟一本正經,嚴肅道。
“科研不是搞基建,不要指望錢扔進去了就一定能成功。你問我有多少把握,我就算告訴你1%或者99%,除了信口開河之外又有什麽用?”
這一句話把王教授給嗆的臉色漲紅,說不出話來。
呂老輕輕咳嗽了聲,打圓場道:“大家的初衷都是好的,我們的討論還是以學術為主,和氣為重。”
這時,先前慫恿陸舟起來說話的孫教授,似乎是見陸舟的迴答沒有符合自己的預期,又起來說話了。
“我再來說一句吧。”
隻見老先生和煦地笑了笑,說道:“王教授也是出於擔心才這麽問,其實關於空心碳球這個方向,我也有些困惑。不過聽說陸教授是計算材料領域的專家,想必應該是有獨到的見解,不知道是否方便,為我們解答一下其中的玄機?”
孫教授問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並不認為他真能從數學的角度迴答這個問題,隻是怕這小子在會上信口開河,忽悠了幾個教授倒是沒什麽問題,就怕他把坐在那兒的呂老也給忽悠了。
畢竟,解決鋰硫電池的穿梭效應。
那自然是自己正在研究的表麵聚合物材料好啊!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發問正中陸舟的下懷。
隻見陸舟不好意思一笑,看向了呂老開口問道。
“這個好說,有黑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