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鼠會糾結的原因很容易理解,那就是米杉的那個基本上和求救沒什麽區別的命令,隻找了佐伊那條隻知道滾床單的母龍,而把倉鼠這樣一個正牌的戰士/指揮官/天諾,以及她的部隊給丟到了一邊。


    更重要的是米杉要是在命令裏用上稍微委婉一點的措辭,比如守住蒙古高原,殲滅那些矽基蟲群更重要一類的話還好說。


    問題是下達命令的時候,米杉正在被大秦帝國的各種天基武器悍將機甲滿山東地界的追擊。


    並沒有太多的心思去照顧接到命令的倉鼠的心裏感受,於是倉鼠就很果斷的翹班了,把部隊留在那裏繼續和矽基蟲群撕b,而自己本人親自去米杉的身邊幫父親大人對付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反正這邊有小醜頂著,隻要不丟沒人會覺得不對的。


    計劃通。


    和倉鼠接到命令時還因為自己被忽視了而各種憤憤不平相比,另外一位接到命令的佐伊,在反應過來這個命令可以算是某種求救信的時候相比倉鼠在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米杉的要求是一份求救信,佐伊是灌了好j斤蜜酒後才反應過來米杉被欺負了。


    反應過來這件事的佐伊立刻吹響了最高等級的號角。


    結果就是原本正在和諾德蠻子們一邊喝酒一邊哥兩好的老袁家精銳以及白馬義從們,就看到平日裏很好說話的蠻子們突然化身出籠猛虎。。


    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跟這些人解釋自己要做什麽的佐伊很直接的帶著自己的龍裔軍團朝著南邊的方向衝了過去。


    而且是嚴格貫徹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方式衝了過去。s1;


    原本建造起來是用來防禦龍裔軍團後來變成阻止其他世家的勢力跑來分一杯羹的防線,從頭到尾加一起沒堅持超過一個時辰的被龍裔軍團給鑽了一排洞。


    不知道是老袁家哪位謀臣發明,用冰雪鑄造的臨時絕境長城。


    在龍裔軍團的吐目之力大合唱麵前和豆腐渣工程沒什麽區別。


    一直等到龍裔軍團越過正版的長城,被幽州和北平地界的駐紮部隊看到後,已然成為幽州這一p區域一把手的袁紹還有二把手公孫瓚還一臉懵b的不知道發生什麽事情了。


    那些蠻子呢?那些又會種地又會釀酒x格又不錯的蠻子呢?


    因為世界設定的原因,拋開喜歡喝酒以及喝完酒打架,奈恩世界的諾德人在文化底蘊上並不算蠻子,尤其是這些跟著佐伊後麵龍裔軍團除非你非要把喝酒打架強行算成野蠻人的生活習慣,問題是別說蠻子了,就算是燕趙之地的居民,也就是老袁家的基本盤,很多人都是這種x格。


    拋開一開始的誤會,在建立聯係和j易渠道後,兩邊人都處的很開。


    喝高了以後,斬j頭拜把子的情況都出現了好多例。


    盡管內裏還有一定的戒備,但看這些蠻子除了對那位神秘莫測的主上/父親很關注以外,對於中原大地的興趣不是很大你不能指望一群習慣生活在天際省的諾德人喜歡上賽洛迪爾的氣候。


    這些龍裔軍團也是公孫瓚這種常年在邊境搞大屠殺的將軍見過的最奇葩的一支異族部隊。


    公孫瓚以前見過的生活在北邊的蠻族,都會因為生活環境變冷,活不下去了不得不南下劫掠漢人子民,也正是因為這種事情見多了,所以公孫瓚才會養成一種,隻有死去的蠻子才是好蠻子的習慣。


    但是這群看起來像蠻子的諾德人,卻完全不喜歡往南邊生活,他們更喜歡冰天雪地的北方,而且屬於越冷越好的那種。


    滴水成冰的天氣穿著一身單衣溜達的景象,總是讓公孫瓚還有袁紹覺得這些諾德人和自己不是一個物種的。


    換句話說,除了漢人點出熱炕頭技術,把生存環境逐漸遷移到北邊之前,和這些諾德人是沒有直接的領土紛爭的。


    其實就算點過去了,也不一定有紛爭。


    這些諾德人喜歡居住在更靠北,一直北到西伯利亞甚至北極圈的範圍,會住在幽州附近隻是有著其他原因而已。


    也正因為察覺到了互相之間沒有領土和資源上的爭奪,這邊的領土和資源對麵看不上,對麵喜歡的領土和資源自己這邊也沒能力住,袁紹和公孫瓚對龍裔軍團的擔心也就消弭了很多了。


    結果現在突然冒這麽一出,一下就讓袁紹和公孫瓚兩人滿腦袋的冷汗飆開了。


    不僅讓異族扣關了,還讓異族打進來了,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這p邊境的軍事和行政首領都會吃掛落。


    公孫瓚還好說,大不了被一擼到底白身一條這個可能x反而不大,因為公孫瓚是有自己的兵的,被擼到底也就是帶著白馬義從投奔別的諸侯,如果有諸侯敢收的話。


    袁紹可就坐蠟了,本來他就是以戴罪立功順便遠離中樞表示老袁家對那些榮華富貴沒興趣才戴在了這p冰天雪地裏。s1;


    建武帝到現在都沒有提到過之前袁槐引董卓入洛y這事算完了。


    現在這事要是發了,連帶著之前那事一起算的話,老袁家估計就徹底玩完了。


    還愣著g什麽!點起兵馬,召集部將,我們也南下!反應過來事大的袁紹立刻召集起人來。


    還好越是緊張的時候,袁紹的智商越是在線,在召集起老袁家的部曲後,袁紹特意叮囑公孫瓚讓他守好邊界,不能因為這件事讓其他蠻族乘機南下了。


    然而同樣抓瞎的公孫瓚就反問了袁紹一句:


    本初兄,你家的大戟士追的上那些諾德戰士嗎?


    袁紹想了想,發現想拿重步兵追重步兵的確就是笑話,怕不是一路追到嶺南也追不上。


    於是袁紹隻能接受了讓一部分大戟士留在北平,額外帶著一支白馬義從作為偵察兵一起南下追索那些諾德人。


    而這支白馬義從的指揮官,是燕趙一帶少數願意投奔公孫瓚,而不是投奔四世三公老袁家的常山人趙雲。


    在手裏沒j個人的公孫瓚麾下裏,算是一頂一的人才了。


    把他派過來跟著袁紹,也能看得出來公孫瓚同樣很慌。


    沒威脅歸沒威脅,但正是因為接觸久了,無論是袁紹還是公孫瓚都很清楚要是這支諾德人部隊闖入中原大地搞事,那就不是一州一地糜爛能製得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我的冒險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liuyuxi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liuyuxi並收藏我和我的冒險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