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一個帝國的毀滅最主要的原因並非是外患……或者說外患隻是誘因,真正的原因還是帝國本身乃以維係的基礎崩盤了。


    秦帝國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軍功授勳製度的崩潰。


    沒有更多的戰果來支撐晉升的道路,原本被老秦人維護的製度立刻就變成了暴政苛政。


    失去了基本盤的擁護,橫掃六合的秦軍戰鬥力直線下滑也是理所當然的。


    本質上來說,是苛刻的地理環境以及落後的生產力,造成了秦帝國必然的滅亡命運……這是曆史課本書上教的。


    東漢朝盛極而亡的原因也一樣,如果拿出地球儀的話,會發現華夏文明所在的東亞怪物房是一個桎梏之地。


    和其他地區的文明想走就能走相比,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主流文明,無論是東南西北都不是什麽好去處。


    在這種環境以及落後的生產力限製下根本無法進行遠征的東漢文明,會陷入盛極而亡的狀態也是理所當然的。


    也正是因為明白這個道理,在1930年那位偉人出生之後,很多吃飽了撐著的無聊人士,天天在那裏腦洞如果盛極的漢朝和羅馬碰撞到了一起會有什麽情況。


    也許每一個世界都有各自的不同,但當曾經是全戰三國,現在是“全戰mod太多連設計師都不認識”世界裏的諸侯們得知有一個在發展程度上不亞於自己的國度就在自己身邊出現後,立刻就和打了雞血一樣。


    ……這些雞血裏不排除是中興之主光武大帝複活,大家為了避免被拉清單趕緊找個理由出門的原因在裏麵。


    雖然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大家都相信當年的中興之主絕對不會是笨蛋,把從黃巾之亂開始諸多諸侯作的事拉出來,有一個算一個的都是要遷祖陵的。


    不說別的,光一個孫堅偷拿了傳國玉璽這件事,就足夠來一場列侯大清洗了。


    到時候別說什麽四世三公老袁家了,就是五世三公的老楊家估計也要遭。


    雖然米杉和王莽都吐槽過劉秀開了門閥政治的先河,造成了東漢末期的盛極而衰以及後來的五胡亂華。


    但劉秀還活著的時候,在平衡方麵還是做的很好的。


    隻是後繼無人罷了。


    “我說怎麽沒看到曹操……”米杉對這些已經亂七八糟成一團的情報很是無語的說道。


    按照曆史,這個時候曹操會跑過來招降青州兵,已經提前吃下青州兵,並且改名紅巾生產建設兵團的米杉早就準備好了宴席,打算看看全戰三國裏的曹孟德,是鮑國安老師的樣子,還是陳建斌老師的模樣。


    然後拉著他一起去“匡扶漢室”


    結果左等右等沒等來,反而等來了曹操被複活的光武帝重用的情報。


    ……這是要當治世之能臣的節奏?


    “領袖,您不關注一下佐伊領主現在的情況嗎?”美羊羊有些奇怪米杉為何會如此在意本地的土著,完全無視了孤零零被堵在外麵的女兒。


    事實上在米杉降臨這個世界一個月之後,這邊的紅巾生產建設兵團就已經跟龍裔耕種兵團建立了聯係。


    但是兩個兵團卻很難匯合到一起。


    要是米杉早來幾個月,可能佐伊那邊就偷偷摸摸入關了。


    問題是米杉來了的時候,佐伊已經擺在了列侯的眼前,雖然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正麵剛不過佐伊的龍裔軍團,但作為一支擁有亞音速巡航,超音速衝鋒的輕騎兵部隊,佐伊也沒法在不驚動的他們的情況下進入關內和米杉匯合。


    米杉也沒有提前匯合的打算,於是兩個兵團的日常聯係除了互報平安外,剩下時間隻是共享一下情報了。


    “她那邊沒什麽好關注的吧?反正也沒什麽危險。”米杉說道。


    “……”美羊羊有些不太理解米杉是如何定義危險的,不過想想至高領主們的特殊之處。


    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美羊羊尋思這些事情的時候,米杉接著說道:“而且比起那個超音速白馬義從還有歎息之牆大戟士的威脅,不知道跑哪去的大撲棱蛾子精才是最主要的。”


    按照佐伊報平安時候順便匯報的情況,除了亞音速巡航的白馬義從在盯著她以外,還多了一支名為大戟士的重步兵。


    佐伊的龍裔兵團和這群重步兵正麵懟了一下,懟了個旗鼓相當,佐伊這邊微微占優的結果。


    也許就是這個占優,才讓已經變成重步兵+輕騎兵的聯軍沒有繼續輕舉妄動。


    聽到這個情報的時候,米杉是很好奇為什麽在曆史中會和公孫瓚撕的天花亂墜的老袁家舔狗會和公孫瓚聯合起來。


    隻是為了驅逐外族嗎?


    注意力沒在公孫瓚和袁紹身上的米杉,也就沒把有限的力量派出去當間諜……大部分的外派力量都在尋找撲棱蛾子精的線索。


    於是就沒有知道公孫瓚和袁紹這一對原本應該相愛相殺的冤家為何會聯合到一起。


    “找到了嗎?”在一片營帳之中,白馬將軍公孫瓚一臉凝重的對表情差不多凝重的袁紹說道。


    在無雙係列遊戲裏向來擔當搞笑役的四世三公袁本初用著很謹慎的口吻說道:“如果你沒戲言的話,那麽那些人很有可能是被吾輩先祖驅逐的古族後裔……甚至有可能就不是後裔。”


    “古族?”公孫瓚有些疑惑的問道,比起家學來,公孫瓚和袁本初比就是一個地一個天,別說公孫瓚了,世家之中能和老袁家比家學的家族也是屈指可數的。


    “就是在三皇五帝之前那個蠻荒時代。”袁紹說道。


    “……如果是的話,也是幾千年前上古時期,你為何會說……”公孫瓚很好奇袁紹為何會說不是後裔。


    “光……建武帝複生,乃是我大漢幸事,這天下,終於能安了。”袁紹沒頭沒尾的來了一句。


    “……”公孫瓚繼續保持著凝重的表情……雖然他完全沒搞明白袁紹在說什麽。


    也就剛剛十八路諸侯結束後的這個時候,公孫瓚還能和當時作為聯軍盟主的袁紹坐在一起,要是晚幾年,互相撕破臉皮了就隻剩下一個亂射了。


    實際上袁紹也不確定公孫瓚遇到的那些人就是在自家最古老的記載中都算傳說的蠻族,反正體壯、聲洪亮、無懼嚴寒這些是對上號了。


    不過袁紹也無所謂到底是不是,反正這個時候,避開長安那個旋渦才是重中之重。


    理論上來說,確定光武帝複活,老袁家應該是最開心的……就功勞來說,當初董卓亂政,十八路討董的諸侯是以袁紹為盟主的,再加上老袁家還有個袁槐被董卓殺了,忠誠度是爆表的。


    問題是這件事不能深究,因為董卓就是被袁槐招進洛陽的。


    就算不追究這些東西,偷了傳國玉璽的孫堅被袁紹的弟弟袁術收留了……而且袁術才是嫡子,袁紹隻是庶出。


    媽耶,袁術你這是把老袁家往死裏坑啊。


    於是整個袁家各種請罪、各種上表,以及讓袁紹把族內的精銳力量有多遠帶多遠,以求留個香火。


    所以袁紹很直接的從家裏的古卷中找到了一本有關上古蠻族的記載,然後就帶著顏良文醜張郃舉沮授還有大戟士跑到北戴河吹西北風了。


    而且甭管對麵是不是,袁紹都把古卷裏記載的名字給對方安上了,就叫“良渚”


    這樣自己就有了一個很名正言順的理由在幽州放假了。


    對於這個消息,絲毫沒有隱瞞身份打算,天天在一群朝臣呆滯的眼裏主持朝政的王莽很無語的表示:“良渚不是長江文明麽,怎麽跑東北去了……”


    不過知道那個“良渚遺族”到底是怎麽迴事的王莽也沒有對這件事發表什麽意見,擺出一副未央宮暫時沒空搭理你們這些老袁家狗屁倒灶事情的態度。


    這也是祖龍的命令,米杉口裏的那隻大撲棱蛾子精已經告知了劉秀和王莽夫妻兩人,人革聯的領袖已經來到這個世界的情報……嗯,就當沒看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我的冒險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liuyuxi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liuyuxi並收藏我和我的冒險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