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夫將農舍裏裏外外打掃了一番,又去到襄陽城中買了些衣被與日常用品。那布坊老板是董大夫的舊相識,見到董大夫,怔怔地望了他許久,隻覺似曾相識,卻叫不上名字。畢竟十年之前,董大夫還未退出江湖,是個相貌俊朗的男子,而如今,已是身寬體胖麵帶福祿。
董大夫迴到農舍,將一切打理妥當之後,才又踏上老板,撩起惟簾向內望去,董夫人正為陸三川梳理著頭發。“婆娘,都置理好了。”
董夫人點了點頭,俯身吻在陸三川額頭,輕聲道:“雅誌,我們迴家吧。”便抱起陸三川,走下馬車。
董大夫直望著董夫人將陸三川抱進農舍之中,長歎了一口氣,連著被褥抱起蘇青,進到屋內。
屋內僅有一張木板床,並不十分寬大。董大夫便取下馬車上的老板,放在地上,又在老板上鋪了軟綿綿的床褥。
當晚,陸三川與蘇青睡在床上。董大夫睡在老板,董夫人則坐在床邊,癡癡地望著陸三川。月色朦朧清淡,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照亮陸三川半側臉龐。
董夫人看得愈加癡迷,忍不住伸出手貼在陸三川臉頰,輕輕摩擦。陸三川動了動脖頸,臉頰蹭著董夫人溫潤的手掌,囈了一聲“娘”。
董夫人愣了一愣,眼角顯有濕潤,笑著應道:“哎,娘在呢。”
董大夫並未入睡,抬起頭神色複雜地望了一眼董夫人,顧自輕歎一聲。
翌日,蘇青最先轉醒,望見躺在身側的陸三川,不禁有些緊張,麵紅耳赤,稍過片刻,便靜了下來,雖不知發生了什麽,有陸三川在身邊,便是安心的。她凝視著陸三川,自覺幸福。
董夫人走進屋內,見蘇青已醒,將臉一沉,沒好氣道:“蓮兒,還不快下來幹活!”
蘇青不識得董夫人,便不願去理會,雙眉輕鎖,盯著陸三川望了一會,頓覺愉悅,鎖著的眉頭漸漸鬆開。
董夫人正待發怒,董大夫在外察覺異樣,抓著蒲扇走入屋內,雙手摁在董夫人肩膀,在董夫人耳旁輕聲道:“豬骨湯還熬著呢,婆娘,你去照看著點,可別糊了,糊了嘉誌就不喜歡吃了。”
董夫人立刻轉笑,從董大夫手中拿過蒲扇,蹦跳著跑出屋去。
董大夫歎了口氣,將門掩上,背著雙手走去床邊,與蘇青說道:“是這孩子帶你來的,當時你傷得很重。來,手伸出來我再看看。”
蘇青不喜理人,聽董大夫說是陸三川將自己帶來,也便乖乖伸出手,任董大夫搭脈。董大夫搭過蘇青脈搏,點了點頭,說道:“恢複尚可,喝幾日藥便差不多了。”見蘇青望著陸三川不答話,又道:“這孩子為了救你,險些連性命都搭上了。”
蘇青自然不知,轉過頭,茫然地望向董大夫。董大夫便將自己所知一五一十告之,蘇青聽畢,大是感動,眼淚潺潺不止。
董大夫望著兩人,想起剛認識董夫人時,二人也是這般情深意切,隻是造化弄人,才落得如今這般。他走去門後,透過門縫向屋外望了一眼,見董夫人正坐在火爐之後,照看砂鍋中的豬骨湯,便又折迴床邊,將陳啟波前來尋仇等事與蘇青告之。
蘇青聽畢,麵色有些難看,掙紮著要站起。
董大夫忙道:“大傷初愈,不可亂動!”
蘇青便小心倚坐床頭,抱拳謝過董大夫,“救命之恩,沒齒難忘。”
董大夫嗬嗬一笑,“我不過見這孩子當時窘迫無助,這才出手相助。”想起董夫人,便又說道:“我有一事,還得請你幫忙。”
蘇青道:“恩人但說無妨。”
董大夫擺了擺手,“叫我董大夫就好了。我夫人...十年前,我們的孩子被仇人殺死,她也失心瘋了,我便退出江湖改鑽研醫術,兩年之後,才漸漸治好了她。可如今...”
蘇青這才明白董夫人為何會喊自己蓮兒,大約以前照顧她兒子的乳娘便是叫做蓮兒吧。她說道:“我明白。”
董大夫點了點頭,麵上神情複雜,說不上是高興還是難過,過了片刻,悶聲不響地走去屋外。
蘇青深吸一口氣,試著運起內力,所幸並無大礙,便盤起雙腿稍作調息,半個時辰後,漸漸有了活力。她穿鞋下地,緩步走到門口,見董大夫坐在院子之中,一手摟著董夫人,正在她耳邊低喃著什麽,一手揮著蒲扇,照顧著火爐。董夫人不時咯咯一笑,握拳輕捶董大夫肩膀。
蘇青看得幾乎癡迷,好生羨慕,轉過頭,望見仍舊沉睡的陸三川,心下一沉,折身走迴床邊坐下。
三人同桌吃過午飯,陸三川依舊不曾醒來。董夫人冷著一張臉,吩咐道:“蓮兒,將豬骨湯繼續去煲著。”
蘇青答應過董大夫,便站起,兩手捏住砂鍋雙耳,正要端起,董夫人厲聲嗬斥道:“這碗湯我們都喝過了,難道還留給雅誌嗎!”
董大夫忙道:“院子裏的砂鍋中還有一些豬骨湯,你去看一下火候,不要讓火熄了。”
蘇青雙眉輕鎖,點了頭,便要離去。
董夫人白了她一眼,哼道:“手腳真是越來越不利索了。”目光正收迴,望見躺在床上的陸三川,頓時心急,雙手抓著董大夫胳膊,說道:“雅誌怎麽還沒醒來?”
董大夫抬手拍了拍她手背,安慰道:“我已用乞靈大法為雅誌治療,不需多時,雅誌自會醒來,夫人不必過度擔心。”
蘇青聽“乞靈大法”,大吃一驚,忙轉過身來,大聲詢問:“董大夫會乞靈大法?敢問您是何方神聖?”
不等董大夫答話,董夫人便厲聲嗬斥道:“聲這麽大幹什麽!顯得你嗓門大嗎?要是吵到了雅誌,看我怎麽收拾你!”
董大夫頗為無奈,轉頭望向蘇青,搖了搖頭。
蘇青雖然怒火中燒,不便發作,隻好悶聲走出屋外。
直到下午,陸三川才終於轉醒,雙眼半眯不睜,迷迷糊糊地道:“爹,我夢見娘了。”
董夫人陪在床邊,聽聞此話大喜,忙道:“娘在,娘在呢!”
陸三川心下一驚,即刻睜開雙眼望去,卻見是董夫人,不由得大失所望,隨後記起連陸本熾都已不在人世。
董夫人卻是喜形於色,伸手將陸三川額頭亂發撥正,說道:“雅誌,你等等,我這就讓蓮兒端來你最喜愛的豬骨湯。”眉眼之間甚是溺愛。
陸三川一頭霧水,正待發問,瞧見董大夫探過頭來,對著他搖了搖頭,他便閉口不語,隻是微笑,直到董夫人走出屋外,才問道:“大夫,究竟發生了什麽?”
董大夫苦笑一聲,將經過悉數告之,言畢,與他請求道:“雖然有些過意不去,還是希望你能諒解。”
陸三川微微一笑,說道:“大夫與我有救命之恩,這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麽呢?”心中想到:我自幼喪母,如今莫名多出一個母親,也算是上天的恩賜吧。
蘇青端著砂鍋進屋,將砂鍋放在木桌之上。她原本悶悶不樂,見陸三川轉醒,即刻笑逐顏開,要上前噓寒問暖。
董夫人搶一步上前,坐在床邊將陸三川扶起,笑道:“快嚐嚐娘給你燉的豬骨湯。”說著向蘇青招了招手。
董大夫搬了茶幾放在床頭,蘇青便將砂鍋放在茶幾上,盛出一小碗,向陸三川遞去。
董夫人接過碗,沒好氣道:“沒見少爺生著大病嗎?要怎麽動手接你的破碗?”
蘇青也不頂嘴,隻是垂著頭,乖乖立在一旁。
陸三川知她心中苦楚,向她微微一笑,說道:“有勞蘇...”話未出口,望了董夫人一眼,改口道,“多謝蓮兒,辛苦了。”
蘇青聽他安慰,好受不少,也便不再那麽委屈,抬頭笑盈盈地望著他。
董夫人舀起一勺濃湯,放在自己嘴邊吹了幾口,向陸三川送去,“謝她幹什麽,她本來就是下人。來,雅誌,嚐嚐娘的手藝。”
陸三川張開嘴,吃下那一勺豬骨湯。豬骨湯燉了三個時辰,輔料已爛,和著骨髓,濃鬱鮮香。陸三川隻覺那燙嘴的豬骨湯沿著經脈蔓延開去,渾身一暖,兩眼漸漸濕潤。他從未享受過母愛,陸本熾雖對他關懷備至,畢竟江湖中人,常常不在家中,假使在家,父子二人談的也多是武學之類,陸三川並不十分感興趣。時間一久,便寧可整日待在書房。
如今得董夫人溫情關懷,自然感動,便忍不住流下兩行熱淚。
蘇青亦是如此,自小便沒了母親,雖有父親,卻時常對她猥褻淩辱,她終難以忍受,趁父親酣睡逃出家門,孤身一人在外摸爬打滾,艱難成長,落得冷血無情,對萬事漠不關心。那日在江洲,陸三川不過弱不經風的秀氣少年,卻竟敢為了她招惹童奇。蘇青大為感動,這才芳心暗許。
她望著董夫人與陸三川,也漸漸模糊了雙眼。
董大夫見董夫人笑靨如花,長舒了一口氣,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也便放下了,餘光瞥見蘇青偷抹了一把眼淚,將手搭上蘇青肩膀,微微一笑。
蘇青轉頭與他對望一眼,心中對於董夫人的嫉恨漸漸消退。
董大夫迴到農舍,將一切打理妥當之後,才又踏上老板,撩起惟簾向內望去,董夫人正為陸三川梳理著頭發。“婆娘,都置理好了。”
董夫人點了點頭,俯身吻在陸三川額頭,輕聲道:“雅誌,我們迴家吧。”便抱起陸三川,走下馬車。
董大夫直望著董夫人將陸三川抱進農舍之中,長歎了一口氣,連著被褥抱起蘇青,進到屋內。
屋內僅有一張木板床,並不十分寬大。董大夫便取下馬車上的老板,放在地上,又在老板上鋪了軟綿綿的床褥。
當晚,陸三川與蘇青睡在床上。董大夫睡在老板,董夫人則坐在床邊,癡癡地望著陸三川。月色朦朧清淡,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照亮陸三川半側臉龐。
董夫人看得愈加癡迷,忍不住伸出手貼在陸三川臉頰,輕輕摩擦。陸三川動了動脖頸,臉頰蹭著董夫人溫潤的手掌,囈了一聲“娘”。
董夫人愣了一愣,眼角顯有濕潤,笑著應道:“哎,娘在呢。”
董大夫並未入睡,抬起頭神色複雜地望了一眼董夫人,顧自輕歎一聲。
翌日,蘇青最先轉醒,望見躺在身側的陸三川,不禁有些緊張,麵紅耳赤,稍過片刻,便靜了下來,雖不知發生了什麽,有陸三川在身邊,便是安心的。她凝視著陸三川,自覺幸福。
董夫人走進屋內,見蘇青已醒,將臉一沉,沒好氣道:“蓮兒,還不快下來幹活!”
蘇青不識得董夫人,便不願去理會,雙眉輕鎖,盯著陸三川望了一會,頓覺愉悅,鎖著的眉頭漸漸鬆開。
董夫人正待發怒,董大夫在外察覺異樣,抓著蒲扇走入屋內,雙手摁在董夫人肩膀,在董夫人耳旁輕聲道:“豬骨湯還熬著呢,婆娘,你去照看著點,可別糊了,糊了嘉誌就不喜歡吃了。”
董夫人立刻轉笑,從董大夫手中拿過蒲扇,蹦跳著跑出屋去。
董大夫歎了口氣,將門掩上,背著雙手走去床邊,與蘇青說道:“是這孩子帶你來的,當時你傷得很重。來,手伸出來我再看看。”
蘇青不喜理人,聽董大夫說是陸三川將自己帶來,也便乖乖伸出手,任董大夫搭脈。董大夫搭過蘇青脈搏,點了點頭,說道:“恢複尚可,喝幾日藥便差不多了。”見蘇青望著陸三川不答話,又道:“這孩子為了救你,險些連性命都搭上了。”
蘇青自然不知,轉過頭,茫然地望向董大夫。董大夫便將自己所知一五一十告之,蘇青聽畢,大是感動,眼淚潺潺不止。
董大夫望著兩人,想起剛認識董夫人時,二人也是這般情深意切,隻是造化弄人,才落得如今這般。他走去門後,透過門縫向屋外望了一眼,見董夫人正坐在火爐之後,照看砂鍋中的豬骨湯,便又折迴床邊,將陳啟波前來尋仇等事與蘇青告之。
蘇青聽畢,麵色有些難看,掙紮著要站起。
董大夫忙道:“大傷初愈,不可亂動!”
蘇青便小心倚坐床頭,抱拳謝過董大夫,“救命之恩,沒齒難忘。”
董大夫嗬嗬一笑,“我不過見這孩子當時窘迫無助,這才出手相助。”想起董夫人,便又說道:“我有一事,還得請你幫忙。”
蘇青道:“恩人但說無妨。”
董大夫擺了擺手,“叫我董大夫就好了。我夫人...十年前,我們的孩子被仇人殺死,她也失心瘋了,我便退出江湖改鑽研醫術,兩年之後,才漸漸治好了她。可如今...”
蘇青這才明白董夫人為何會喊自己蓮兒,大約以前照顧她兒子的乳娘便是叫做蓮兒吧。她說道:“我明白。”
董大夫點了點頭,麵上神情複雜,說不上是高興還是難過,過了片刻,悶聲不響地走去屋外。
蘇青深吸一口氣,試著運起內力,所幸並無大礙,便盤起雙腿稍作調息,半個時辰後,漸漸有了活力。她穿鞋下地,緩步走到門口,見董大夫坐在院子之中,一手摟著董夫人,正在她耳邊低喃著什麽,一手揮著蒲扇,照顧著火爐。董夫人不時咯咯一笑,握拳輕捶董大夫肩膀。
蘇青看得幾乎癡迷,好生羨慕,轉過頭,望見仍舊沉睡的陸三川,心下一沉,折身走迴床邊坐下。
三人同桌吃過午飯,陸三川依舊不曾醒來。董夫人冷著一張臉,吩咐道:“蓮兒,將豬骨湯繼續去煲著。”
蘇青答應過董大夫,便站起,兩手捏住砂鍋雙耳,正要端起,董夫人厲聲嗬斥道:“這碗湯我們都喝過了,難道還留給雅誌嗎!”
董大夫忙道:“院子裏的砂鍋中還有一些豬骨湯,你去看一下火候,不要讓火熄了。”
蘇青雙眉輕鎖,點了頭,便要離去。
董夫人白了她一眼,哼道:“手腳真是越來越不利索了。”目光正收迴,望見躺在床上的陸三川,頓時心急,雙手抓著董大夫胳膊,說道:“雅誌怎麽還沒醒來?”
董大夫抬手拍了拍她手背,安慰道:“我已用乞靈大法為雅誌治療,不需多時,雅誌自會醒來,夫人不必過度擔心。”
蘇青聽“乞靈大法”,大吃一驚,忙轉過身來,大聲詢問:“董大夫會乞靈大法?敢問您是何方神聖?”
不等董大夫答話,董夫人便厲聲嗬斥道:“聲這麽大幹什麽!顯得你嗓門大嗎?要是吵到了雅誌,看我怎麽收拾你!”
董大夫頗為無奈,轉頭望向蘇青,搖了搖頭。
蘇青雖然怒火中燒,不便發作,隻好悶聲走出屋外。
直到下午,陸三川才終於轉醒,雙眼半眯不睜,迷迷糊糊地道:“爹,我夢見娘了。”
董夫人陪在床邊,聽聞此話大喜,忙道:“娘在,娘在呢!”
陸三川心下一驚,即刻睜開雙眼望去,卻見是董夫人,不由得大失所望,隨後記起連陸本熾都已不在人世。
董夫人卻是喜形於色,伸手將陸三川額頭亂發撥正,說道:“雅誌,你等等,我這就讓蓮兒端來你最喜愛的豬骨湯。”眉眼之間甚是溺愛。
陸三川一頭霧水,正待發問,瞧見董大夫探過頭來,對著他搖了搖頭,他便閉口不語,隻是微笑,直到董夫人走出屋外,才問道:“大夫,究竟發生了什麽?”
董大夫苦笑一聲,將經過悉數告之,言畢,與他請求道:“雖然有些過意不去,還是希望你能諒解。”
陸三川微微一笑,說道:“大夫與我有救命之恩,這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麽呢?”心中想到:我自幼喪母,如今莫名多出一個母親,也算是上天的恩賜吧。
蘇青端著砂鍋進屋,將砂鍋放在木桌之上。她原本悶悶不樂,見陸三川轉醒,即刻笑逐顏開,要上前噓寒問暖。
董夫人搶一步上前,坐在床邊將陸三川扶起,笑道:“快嚐嚐娘給你燉的豬骨湯。”說著向蘇青招了招手。
董大夫搬了茶幾放在床頭,蘇青便將砂鍋放在茶幾上,盛出一小碗,向陸三川遞去。
董夫人接過碗,沒好氣道:“沒見少爺生著大病嗎?要怎麽動手接你的破碗?”
蘇青也不頂嘴,隻是垂著頭,乖乖立在一旁。
陸三川知她心中苦楚,向她微微一笑,說道:“有勞蘇...”話未出口,望了董夫人一眼,改口道,“多謝蓮兒,辛苦了。”
蘇青聽他安慰,好受不少,也便不再那麽委屈,抬頭笑盈盈地望著他。
董夫人舀起一勺濃湯,放在自己嘴邊吹了幾口,向陸三川送去,“謝她幹什麽,她本來就是下人。來,雅誌,嚐嚐娘的手藝。”
陸三川張開嘴,吃下那一勺豬骨湯。豬骨湯燉了三個時辰,輔料已爛,和著骨髓,濃鬱鮮香。陸三川隻覺那燙嘴的豬骨湯沿著經脈蔓延開去,渾身一暖,兩眼漸漸濕潤。他從未享受過母愛,陸本熾雖對他關懷備至,畢竟江湖中人,常常不在家中,假使在家,父子二人談的也多是武學之類,陸三川並不十分感興趣。時間一久,便寧可整日待在書房。
如今得董夫人溫情關懷,自然感動,便忍不住流下兩行熱淚。
蘇青亦是如此,自小便沒了母親,雖有父親,卻時常對她猥褻淩辱,她終難以忍受,趁父親酣睡逃出家門,孤身一人在外摸爬打滾,艱難成長,落得冷血無情,對萬事漠不關心。那日在江洲,陸三川不過弱不經風的秀氣少年,卻竟敢為了她招惹童奇。蘇青大為感動,這才芳心暗許。
她望著董夫人與陸三川,也漸漸模糊了雙眼。
董大夫見董夫人笑靨如花,長舒了一口氣,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也便放下了,餘光瞥見蘇青偷抹了一把眼淚,將手搭上蘇青肩膀,微微一笑。
蘇青轉頭與他對望一眼,心中對於董夫人的嫉恨漸漸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