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把新滿上的茶水推到沈嫻麵前,他麵上笑得一派溫和:“在下有個問題,還請劉大人迴答,若在下答應幫您謀斷,不知道大人能讓我做到什麽樣的地步呢?”
沈嫻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荀攸這是在試探自己。
是啊,請謀士,到底是為了做什麽的呢?
沈嫻以前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現在荀攸問出來了,她忽然發現這事其實很重要。
謀士的定位,就是為了主公出謀劃策。謀士們無一不是頭腦聰明的大才,一個謀士的絕妙計策往往能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沈嫻有時犯懶不想思考,或者智商不夠用,就希望身邊能有個謀士幫她出出主意把把關。
但謀士畢竟是出主意的,真正拿主意做決定的人,還是主公本人。
沈嫻發現自己以前想差了,她可以求謀士,求好多好多的謀士為她出謀劃策,但最終如何做還是要她自己決定,這是她身為一個主公所必須承擔的責任,是不能推到謀士頭上的。
想明白後的沈嫻捧著熱氣騰騰的茶杯緩慢但堅定地說道:“我希望先生在我犯錯時能阻止我,在我糊塗時能罵醒我,在我迷茫時能指點我。”
荀攸扣著衣袖的手指慢慢鬆開,沒說自己對這個答案是否滿意,他隻是意味深長地看著沈嫻道:“那便如大人所願。”
安靜了一會兒,荀攸又問道:“不知道大人明日何時拔營?我也好提前收拾不耽誤行程。”
“卯時三刻起程,”沈嫻笑道:“先生放心,我會派人來接你的,絕對不會把你扔下。”
荀攸微微一笑:“那就有勞大人了。”
沈嫻還有好多事情要忙,就先告辭了。荀攸把她送到門口,沈嫻再三推辭,叮囑荀攸早點休息,荀攸才沒有再繼續往外送。
沈嫻一個人轉著扇子走啊走,走出好遠後她才慢慢地停了下來。
之前沒什麽感覺,可是現在……
就像是深藏的窖酒終於後知後覺地發酵了,攻略荀攸獲得第一個屬於自己的謀士的喜悅仿佛酒香一般軟綿綿地蔓延十裏,熏得沈嫻整個人都暈暈乎乎的。
沈嫻左右看看,確定四下無人後,她深吸一口氣,雙手攥拳愉悅地歡唿一嗓子,然後蹦起來在原地開始轉圈圈。
“嗷嗷嗷嗷嗷——”
好開心!瞬間感覺前途一片光明!覺得分分鍾就能拿下長安城拳打董仲穎腳踢呂奉先
!
麽麽噠!
沈嫻人來瘋了好半天才慢慢收斂,她檢查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把皺巴的地方扯平整,把塵土拍拍幹淨,沒一會兒又恢複了人前的一本正經,隻是高高翹起的嘴角卻怎麽也落不下去,後來幹脆不管了,反正今天喜事多,爺開心還不行嗎?
沈嫻摸出扇子嘩地撐開,一邊扇風一邊朝著孫堅的營帳踱步而去。
明天就要走了,從宛城到洛陽,怎麽說沈嫻也跟孫堅相識一場,還得了他不少的照拂,更何況自己都跟人家兒子結拜了,於情於理臨走前都該找他告個別。
走到孫堅大帳門口的時候,守門的裨將告訴沈嫻孫堅正在會客,沈嫻想了想,便讓裨將去通報一聲,自己在門口等一會兒,她特別囑咐裨將,若是孫堅有空就叫她進去,若是不方便,她過會兒再來也行。
等了一會兒裨將出來告訴沈嫻,孫堅讓她進去。沈嫻點點頭,簡單整理下自己的著裝,便掀簾跨入營帳中。
營帳裏很安靜,因為天近黃昏,帳中又無人點燈,所以氣氛有些陰暗,沈嫻剛剛進去便覺得心情很壓抑,她不動聲色地四下掃視一番,發現除了孫堅和孫策外,還有其他兩人。
一個是之前在井邊見過的曹操。當時情況緊急,沈嫻隻想著怎麽把玉璽捂嚴實了,她甚至沒來得及好好看看這位著名人物的臉——然而現在也看不見,因為曹操正背對著所有人站在大地圖前仰頭凝望,不知在看些什麽。
還有一人站在曹操身邊。那是個二十來歲的作書生打扮的年輕人,他雙手規規矩矩交疊在身前,眯眼垂目,一副萬事與自己無關的樣子。沈嫻多看了他兩眼,因為那個年輕人的臉色很白,不是正常的膚白,而是一種病態的蒼白。
孫策對沈嫻使了好幾個眼色,沈嫻還沒找到機會迴應他,就聽見孫堅問道:“賢侄找我有什麽事情嗎?”
“是這樣的文台將軍,”沈嫻裝做自己心情不佳的樣子,她勉強對孫堅露出一個笑臉:“多謝文台將軍這些天的照顧,現在我要迴去了,所以特地來向將軍告別。”
“迴去?”孫堅先是一愣,隨即就變成了恍然大悟的樣子:“啊……你看我糊塗了,是因為漢中的事情吧?”
沈嫻臉上的笑容有些發苦,她沒說話,隻是輕輕點點頭。
這時候站在曹操身邊的年輕人似乎睜開眼瞄了沈嫻一下。
孫堅對沈嫻露出一個安撫的笑容:“賢侄別太
擔心,益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張公祺手下兵馬不多,打得沒那麽快。你此去路上當心,見到劉州牧,代我向他問好。”
沈嫻低聲答應:“好。”
告了別,也沒別的什麽話可說,加上孫堅這裏還有客人,沈嫻便想告辭離開,然而剛提出要走,一直沉默看地圖的曹操忽然開口問道:“敢問劉大人打算如何對付張公祺?”
沈嫻一愣,下意識說道:“走漢水——”
然後她閉嘴了。
理論上講沈嫻過宛城順著漢水逆流而上入漢中再迴成都是沒什麽問題的,畢竟去成都就兩個方向,一個是從漢中走近路,一個是從江陵繞遠道。況且宛城現在是孫堅的地盤,沒人會阻攔她。可關鍵在於張魯“叛變”了,漢水作為運輸要塞——尤其這裏還是沈嫻迴蜀中的必經之路——就必然會被張魯布上重重守衛,沈嫻帶著五千沒有補給的孤軍,想要直接進漢中平叛……
做夢呢?
從漢中迴成都的路不能走,正常人的做法應該是趁著糧草吃完之前趕緊南下去江陵借道,繞遠走水路從夔門進蜀中,等安全迴到益州後再做平叛的打算。
被曹操一句話有意無意點醒的沈嫻臉色陰沉了不少。劉焉確實是好算計,可他畢竟隻有自己一人,布下這麽大一個局,就難免會在某些地方留下疏漏。比如沈嫻的行軍路線,看似是完美的遮掩,實際上如果她真的帶兵走漢水,說不準董卓那邊有人就能看出她的真實目的了。到時候人家將計就計,趁著沈嫻穿過荊州的時候出兵半路攔截……
計謀被識破了還是小事,萬一沈嫻沒抵擋住西涼鐵騎的蹂|躪,被董卓就這麽追著進入漢中……
嗬嗬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想明白了事情關鍵的沈嫻也沒再多留,她對著曹操和孫堅告了辭,便匆匆離開去找荀攸想辦法救命了。
沈嫻走後,曹操點著地圖上漢中的位置問身邊的年輕人:“誌才啊,這事兒你怎麽看?”
年輕人聽到曹操叫他,這才慢慢抬起頭說道:“其實無所謂……恐怕劉大人誌不在此,所以她隻需要走得夠快就行了。”
曹操點點頭:“嘖,那照你這麽說,我多嘴一句豈不是坑了她?”
雖然曹操嘴上說得挺自責,可表情卻完全沒有抱歉的樣子,他邊說還邊似笑非笑地看向孫策的位置。
孫策也咧嘴笑,他對曹操露出一口大白牙。
年輕人沒迴答,倒是孫堅說了一句話:“我倒覺得她冷靜下來肯定就能想明白了,畢竟那……小子其實也挺聰明的。”
營帳中又安靜下來。曹操的手指在地圖上劃來劃去,年輕人依舊站在他身邊垂頭閉目,孫策微微皺眉不知在想什麽,孫堅抱著胳膊靠在案前沉思。
良久後曹操轉過身,他一臉誠懇地看著孫堅:“還是想請文台兄好好考慮一下我的提議,畢竟……機不可失啊。”
孫堅遙遙看向地圖上武關的位置,他的眼睛慢慢眯了起來。
沈嫻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荀攸這是在試探自己。
是啊,請謀士,到底是為了做什麽的呢?
沈嫻以前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現在荀攸問出來了,她忽然發現這事其實很重要。
謀士的定位,就是為了主公出謀劃策。謀士們無一不是頭腦聰明的大才,一個謀士的絕妙計策往往能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沈嫻有時犯懶不想思考,或者智商不夠用,就希望身邊能有個謀士幫她出出主意把把關。
但謀士畢竟是出主意的,真正拿主意做決定的人,還是主公本人。
沈嫻發現自己以前想差了,她可以求謀士,求好多好多的謀士為她出謀劃策,但最終如何做還是要她自己決定,這是她身為一個主公所必須承擔的責任,是不能推到謀士頭上的。
想明白後的沈嫻捧著熱氣騰騰的茶杯緩慢但堅定地說道:“我希望先生在我犯錯時能阻止我,在我糊塗時能罵醒我,在我迷茫時能指點我。”
荀攸扣著衣袖的手指慢慢鬆開,沒說自己對這個答案是否滿意,他隻是意味深長地看著沈嫻道:“那便如大人所願。”
安靜了一會兒,荀攸又問道:“不知道大人明日何時拔營?我也好提前收拾不耽誤行程。”
“卯時三刻起程,”沈嫻笑道:“先生放心,我會派人來接你的,絕對不會把你扔下。”
荀攸微微一笑:“那就有勞大人了。”
沈嫻還有好多事情要忙,就先告辭了。荀攸把她送到門口,沈嫻再三推辭,叮囑荀攸早點休息,荀攸才沒有再繼續往外送。
沈嫻一個人轉著扇子走啊走,走出好遠後她才慢慢地停了下來。
之前沒什麽感覺,可是現在……
就像是深藏的窖酒終於後知後覺地發酵了,攻略荀攸獲得第一個屬於自己的謀士的喜悅仿佛酒香一般軟綿綿地蔓延十裏,熏得沈嫻整個人都暈暈乎乎的。
沈嫻左右看看,確定四下無人後,她深吸一口氣,雙手攥拳愉悅地歡唿一嗓子,然後蹦起來在原地開始轉圈圈。
“嗷嗷嗷嗷嗷——”
好開心!瞬間感覺前途一片光明!覺得分分鍾就能拿下長安城拳打董仲穎腳踢呂奉先
!
麽麽噠!
沈嫻人來瘋了好半天才慢慢收斂,她檢查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把皺巴的地方扯平整,把塵土拍拍幹淨,沒一會兒又恢複了人前的一本正經,隻是高高翹起的嘴角卻怎麽也落不下去,後來幹脆不管了,反正今天喜事多,爺開心還不行嗎?
沈嫻摸出扇子嘩地撐開,一邊扇風一邊朝著孫堅的營帳踱步而去。
明天就要走了,從宛城到洛陽,怎麽說沈嫻也跟孫堅相識一場,還得了他不少的照拂,更何況自己都跟人家兒子結拜了,於情於理臨走前都該找他告個別。
走到孫堅大帳門口的時候,守門的裨將告訴沈嫻孫堅正在會客,沈嫻想了想,便讓裨將去通報一聲,自己在門口等一會兒,她特別囑咐裨將,若是孫堅有空就叫她進去,若是不方便,她過會兒再來也行。
等了一會兒裨將出來告訴沈嫻,孫堅讓她進去。沈嫻點點頭,簡單整理下自己的著裝,便掀簾跨入營帳中。
營帳裏很安靜,因為天近黃昏,帳中又無人點燈,所以氣氛有些陰暗,沈嫻剛剛進去便覺得心情很壓抑,她不動聲色地四下掃視一番,發現除了孫堅和孫策外,還有其他兩人。
一個是之前在井邊見過的曹操。當時情況緊急,沈嫻隻想著怎麽把玉璽捂嚴實了,她甚至沒來得及好好看看這位著名人物的臉——然而現在也看不見,因為曹操正背對著所有人站在大地圖前仰頭凝望,不知在看些什麽。
還有一人站在曹操身邊。那是個二十來歲的作書生打扮的年輕人,他雙手規規矩矩交疊在身前,眯眼垂目,一副萬事與自己無關的樣子。沈嫻多看了他兩眼,因為那個年輕人的臉色很白,不是正常的膚白,而是一種病態的蒼白。
孫策對沈嫻使了好幾個眼色,沈嫻還沒找到機會迴應他,就聽見孫堅問道:“賢侄找我有什麽事情嗎?”
“是這樣的文台將軍,”沈嫻裝做自己心情不佳的樣子,她勉強對孫堅露出一個笑臉:“多謝文台將軍這些天的照顧,現在我要迴去了,所以特地來向將軍告別。”
“迴去?”孫堅先是一愣,隨即就變成了恍然大悟的樣子:“啊……你看我糊塗了,是因為漢中的事情吧?”
沈嫻臉上的笑容有些發苦,她沒說話,隻是輕輕點點頭。
這時候站在曹操身邊的年輕人似乎睜開眼瞄了沈嫻一下。
孫堅對沈嫻露出一個安撫的笑容:“賢侄別太
擔心,益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張公祺手下兵馬不多,打得沒那麽快。你此去路上當心,見到劉州牧,代我向他問好。”
沈嫻低聲答應:“好。”
告了別,也沒別的什麽話可說,加上孫堅這裏還有客人,沈嫻便想告辭離開,然而剛提出要走,一直沉默看地圖的曹操忽然開口問道:“敢問劉大人打算如何對付張公祺?”
沈嫻一愣,下意識說道:“走漢水——”
然後她閉嘴了。
理論上講沈嫻過宛城順著漢水逆流而上入漢中再迴成都是沒什麽問題的,畢竟去成都就兩個方向,一個是從漢中走近路,一個是從江陵繞遠道。況且宛城現在是孫堅的地盤,沒人會阻攔她。可關鍵在於張魯“叛變”了,漢水作為運輸要塞——尤其這裏還是沈嫻迴蜀中的必經之路——就必然會被張魯布上重重守衛,沈嫻帶著五千沒有補給的孤軍,想要直接進漢中平叛……
做夢呢?
從漢中迴成都的路不能走,正常人的做法應該是趁著糧草吃完之前趕緊南下去江陵借道,繞遠走水路從夔門進蜀中,等安全迴到益州後再做平叛的打算。
被曹操一句話有意無意點醒的沈嫻臉色陰沉了不少。劉焉確實是好算計,可他畢竟隻有自己一人,布下這麽大一個局,就難免會在某些地方留下疏漏。比如沈嫻的行軍路線,看似是完美的遮掩,實際上如果她真的帶兵走漢水,說不準董卓那邊有人就能看出她的真實目的了。到時候人家將計就計,趁著沈嫻穿過荊州的時候出兵半路攔截……
計謀被識破了還是小事,萬一沈嫻沒抵擋住西涼鐵騎的蹂|躪,被董卓就這麽追著進入漢中……
嗬嗬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想明白了事情關鍵的沈嫻也沒再多留,她對著曹操和孫堅告了辭,便匆匆離開去找荀攸想辦法救命了。
沈嫻走後,曹操點著地圖上漢中的位置問身邊的年輕人:“誌才啊,這事兒你怎麽看?”
年輕人聽到曹操叫他,這才慢慢抬起頭說道:“其實無所謂……恐怕劉大人誌不在此,所以她隻需要走得夠快就行了。”
曹操點點頭:“嘖,那照你這麽說,我多嘴一句豈不是坑了她?”
雖然曹操嘴上說得挺自責,可表情卻完全沒有抱歉的樣子,他邊說還邊似笑非笑地看向孫策的位置。
孫策也咧嘴笑,他對曹操露出一口大白牙。
年輕人沒迴答,倒是孫堅說了一句話:“我倒覺得她冷靜下來肯定就能想明白了,畢竟那……小子其實也挺聰明的。”
營帳中又安靜下來。曹操的手指在地圖上劃來劃去,年輕人依舊站在他身邊垂頭閉目,孫策微微皺眉不知在想什麽,孫堅抱著胳膊靠在案前沉思。
良久後曹操轉過身,他一臉誠懇地看著孫堅:“還是想請文台兄好好考慮一下我的提議,畢竟……機不可失啊。”
孫堅遙遙看向地圖上武關的位置,他的眼睛慢慢眯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