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311章兒臣已經有了意中人


    第311章兒臣已經有了意中人


    求月票,求推,大家多支持。


    ※


    定如的意思是想請秦之初到僧錄司到京城的分舵,也就是京城的僧綱司,去一趟,不過秦之初卻沒有同意,他現在可是背負著順德帝讓他盡快離開京城的聖旨,他既然要在大周朝做官,那麽不能抗旨不遵,就得成為他的底線之一。


    定如也知道秦之初與她不同,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實人在官場,也是一樣。定如隻好跟秦之初約定迴頭到寧清縣去找他,便和他分開了。


    通過這次跟定如的接觸,秦之初大致摸清楚了僧錄司的組織結構,定如在這一細節上,倒是有一說一,並沒有瞞他。據定如所講,僧錄司的總舵設在蓬萊島上,然後在兩京二十三行省五個都指揮司設置有僧綱司,在各府又設置有更低一層的分舵僧正司,在各府下轄的縣中,擇選重要的幾個,設僧會司。


    其中僧綱司的首領叫做都綱**師,副手叫做副都綱**師。僧正司的首領叫僧正**師,僧會司的首領叫做僧會法師。


    道錄司的組織結構跟僧錄司差不多,隻不過是分舵的名稱以及首領的職務名稱有些細微的差別。


    這樣的組織結構很類似於大周的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關係。不過,在僧錄司中,正印**師有著比皇帝還要高的絕對權威,總舵對各分舵的控製也相當的嚴苛、有效,不像世俗中的官府,朝廷對地方各級政fu的控製日漸衰弱。


    如果趕在太祖皇帝時期,像成親王、肅清王和北疆王、安南王這樣手握重兵的王公大臣,借他們十個八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有謀反之心,別的不說,光他們想離開京城,前往封地,都不可能順利完成,地方各級官府會拚了命的阻止他們。


    而現在,朝廷隻能期盼著地方各級官府不要和四王勾結在一起,他們就燒高香了。


    和定如分開之後,秦之初沒有在京城繼續逗留,便匆匆地離開了京城。剛從京城的南大門出來,他就跳到了飛舟之上,取直線,朝著豫北府飛去。


    他先迴了一趟老家,給父母請了安,問了好之後,隔天一大早,就離開了家,直奔寧清縣。在家的時候,在飛行的路上,他都不敢有絲毫的鬆懈,不斷地琢磨著雷係法術的精髓。


    就在秦之初離開京城之後不久,京城有頭有臉的王公大臣、一品大員等,凡是覺得自己有點麵子的,全都不約而同地派出去了求親隊伍,前往太子府求親。


    智屏郡主晉升金丹期,成了大周修真界數得著的頂尖人物,這個消息早在一個多月前,智屏郡主返迴京城的時候,就傳遍了京城高官貴族的府邸。隻是那時,順德帝病危,誰也不敢去觸皇室的黴頭,去向智屏郡主求親。


    如今,順德帝神奇病愈,京裏麵的王公大臣們再也按捺不住,他們都忘記了掛在智屏郡主身上“克夫郡主”的名號,都想著要把智屏郡主變成自己的兒媳、孫媳,哪怕智屏郡主“克夫”的威力仍在,但是隻要能夠換迴來一個金丹期的郡主,死一個兒子或者孫子又算什麽。


    一連數天,太子府上就迎來了不少求親使者,甚至還有大周的屬國派出的求親使,話裏話外隻有一個意思,就是隻要太子同意讓智屏郡主下嫁給他們的兒子或者孫子,那麽他們就會全力支持太子登上皇位,坐擁大周江山。


    這一次順德帝病危,讓太子看到了自己的短處,雖貴為國之儲君,可是到了關鍵的時候,那些手握實權的王公大臣幾乎都選擇了觀望,尤其是六大國公,竟然沒有一個主動表態支持他的。


    太子也明白這是怎麽迴事,楚、齊、燕、趙、韓、魏等六大國公乃是太祖皇帝敕封的世襲罔替的國公,隻要這天下還姓姬,還是太祖皇帝的子孫做皇帝,那麽他們的地位就不會受到動搖。


    而他們就算是明確表態支持太子,等到太子登基為帝之後,他們也不會多獲得多少好處,反過來,不明確表態,太子登基為帝,也無法奈何得了他們。


    京裏的王公大臣紛紛上門提親,讓太子心動不已,他很想答應下來,他是智屏郡主的生身父親,在大周,男女的婚事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隻要當爹娘的點了頭,婚事就**不離十了。可是太子卻沒敢這麽做。


    太子知道自己的這個女兒不同與其他的兒女,打小做事,就自己拿主意,等到她成功修煉之後,他們的位置就經常顛倒過來,常常是智屏郡主以保護者的姿態出現,告訴他應該怎麽做。尤其是這次,智屏郡主從東海歸來之後,更是她力挽狂瀾,將父皇救活。


    太子琢磨來琢磨去,又跟太子妃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聽一聽智屏郡主的意見。智屏郡主是太子所有的子女中,唯一一個在外**開府的一個。好在太子府和郡主府離得不是很遠,快馬跑一個來迴,也就是一盞茶的工夫。


    太子遣了自己的貼身太監去郡主府請智屏郡主,智屏郡主不肯過來。太子無奈,隻好請太子妃親自去一趟郡主府,母女倆拉拉家常,順便提提智屏郡主的婚事。


    太子妃把情況跟智屏郡主一說,智屏郡主就不耐煩地說道:“母妃,兒臣的婚事,由兒臣自己做主,你們就不要操心了。”


    太子妃忙道:“智屏,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雖說你是仙師,可是也不能一生孤獨呀。


    別看母妃沒有那個福氣成為一名仙師,可是母妃也知道不少和仙師有關的事情,很多仙師都是有道侶的。作為一個女人,做什麽事情都要比男人艱難一些,如果能夠尋一個強力的依靠,就會輕鬆很多。


    這次到太子府提親的王公大臣,除了那些想趁機撿便宜的之外,還有一些也是替他們家族的資深仙師提親,其中有好幾個都是心動期大圓滿境界,距離金丹期隻有一小步,你要是能答應下來,不但你多了一個隨時能夠凝結金丹的道侶,你父王也多了一個強援呀。”


    智屏郡主蹙著黛眉,“母妃,照你這麽說,要是不顧忌名聲的話,是不是準備把女兒許配給十個八個隨時都能凝結金丹的男人呀?好為父王多找幾個強援呀?”


    太子妃訕訕一笑,“看你說的,你父王還有母妃怎麽可能會有這種想法?”


    看著言不由衷的母親,智屏郡主歎道:“母妃,你和父王就不要為兒臣的婚事操心了。你和父王都不是修真者,不懂得其中的兇險。修煉之事,步步荊棘,稍有不慎,就會墜入萬劫不複之地。


    單說這修為境界的晉升,不要說大的境界提升了,就說每一個大境界中小層次的提升,那都是千難萬難,每一個小層次就能夠刷下來成千上萬的人。像心動期到金丹期,更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巨大關口,能成功者,萬不足一。


    如果不能結金丹,那麽一切皆是空,到時候,什麽道侶、強援都是鏡中花、水中月,不足為憑。”


    太子妃露出一絲失望之色,“這樣啊?女兒,難道就沒有萬全之策?咱們皇家坐擁天下,奇珍異寶無數,搞幾個金丹期還不容易嗎?”


    智屏郡主苦笑道:“母妃,你就不要說這種外行話了。女兒能夠成就金丹,那也是無數機緣巧合下,才促成的。可以說少了一個機緣,女兒也不可能成就金丹。


    就算是退一步講,能夠成就金丹,也不會在女兒現如今隻有二十歲的時候,那時,女兒怎麽著也得有一兩百歲,甚至三四百歲都有可能。這和有多少奇珍異寶,沒有任何的關聯。


    何況,我們皇家隻是名義上坐擁天下,但實際上,有太多的人和組織從我們皇家手中分走了權力,像僧錄司、道錄司、蓬萊島,甚至六大國公等等,他們擁有的奇珍異寶說不定比我們皇家還要多。可即便是這樣,也沒見他們大把大把地批量修練出來金丹呀。”


    太子妃越發地失望,這次她過來,太子可是千交代,萬交代,一定要讓太子妃促成女兒的婚事。太子妃本人也有類似的念頭,這次順德帝病危,把她也嚇得不輕。


    “智屏,在你的婚事上,難道就沒有商量的餘地嗎?或者說你有沒有意中人沒有?是不是道錄司的哪位金丹道長,或者是那家王公貴族潛修不出的金丹道長?你告訴母妃,母妃豁出去這張臉不要,親自找京城最有名的媒人,為你說親。”


    智屏郡主見不說出個一二三來,太子妃是不會放棄在她的婚事上打主意的。她有些無奈,太子妃是她的親生母親,她又不能冷血地不管不顧父母的感受。於是,她想了想,便道:“母妃,煩請你告訴父王,兒臣已經有了意中人,兒臣的意中人乃是萬中無一的人中翹楚,文采風流,相貌堂堂,他的修真天賦極高,有著成為金丹道長的極大潛質,兒臣已經與他私定終身,非卿不嫁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之九品芝麻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秦騎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秦騎兵並收藏仙之九品芝麻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