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眾人分明見的,那蜿蜒而上的登天之路下,靜靜站著一個人。
天地浩渺,所有人都隻是這茫茫浩瀚中的一粒浮遊。可是那人的背影,看起來卻是那樣頂天立地,令人心悅誠服。
有道上前一步,雙眼癡癡凝視著那個人,顫聲道:“太初……”
這兩個字,又飽含著這數萬年來,多少人的追逐與希冀?
那人轉過身來。
那是一張與無心一模一樣的臉。但即便如此,誰都不會將兩人混淆。
這臉長在無心身上,便是恰到好處,完美無缺,世上絕無僅有的好相貌。就好像漆黑夏夜之中的點點螢火,絢爛奪目,引人矚目;
但長在太初身上,卻好似普普通通,理所當然。眾人非但不會過多注意這份容貌,更會下意識忽略他,一如忽略身上照耀著的日月之輝一樣。
可是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
眾人瞧著這個人,一時之間都有些恍惚。
在場百餘人,都是九州之中修為最高的存在。他們有的活了近兩千年,當然就從畫像之中窺探過太初長相。
他們原已將畫像之中的人當作神話頂禮膜拜。可當真正見到太初,他們卻發現那些畫像竟根本沒有畫出太初的半分光芒。
這便是太初。
倘若他不是太初,又有什麽樣的存在,能是太初?
太初的目光依次掃過眾人。
他的眼神冰冷又溫暖,就好像冬日裏沒有溫度的陽光。他的聲音也是這樣:“你們來了。”
有道癡癡望著太初,一步步走到了太初身旁,然後緊緊擁抱了他。
這是一個遲到了八千年的擁抱。
然後,被太初輕輕推開。
瞧見故人,太初的麵上沒有任何動容,推開的動作也不過理所當然,瞳眸深處也沒有分毫被冒犯的不快。
正如夜闌所形容的,他就好像一塊玉石,無心無情,無情無欲。
他也的確不是人。
混沌之始,是為太初。他是天災之後天道以崩裂的不周山石為主,輔以混沌之氣塑造而成的聖人,他繼承了天道救世之念,絕不會為世間任何一個生靈而動搖本心。
天道大公,大公無私。他是愛著這個世界的,他是愛著這個世界的所有生靈的。
可同樣的,他也不愛這個世界上單獨的任何一個人。
百年前,有道撿迴無心,曾以為他是太初轉世。但等無心稍微大點,他便已發現,這個孩子絕不會是太初。
因為太初是神,而無心是人。
一個人固然可以通過修煉飛升成仙,卻永遠無法丟棄七情六欲,成為太初那樣的神。
所以無心要奪取《太上忘情訣》,試圖摒棄凡人之心。
可即便他得到了仙法,又能怎樣呢?若是修煉這心法便可舍棄私欲,人仙與妖聖又豈會開戰,甚至斬斷天柱,引來滅頂之災呢?
這便是人妖之心啊。
倘若誰都無情無欲,凡人又為何還要修煉成仙?
於太初而言,但凡完成救世之行,再活一息或一萬年,又有什麽區別?
眾人沒有說話。
他們靜靜凝視著太初,一時之間竟都被他的氣質所感染,無話可說。
玉尊者拂下鬥篷兜帽,露出了他那張精致到近乎女相的麵容:“原來你就是太初。”
四百多年前,他痛失師尊,幾近瘋魔滅世。便是太初忽然出現,告訴了他撕裂空間前往地府的方法,不僅得到複活之術,更找迴了師尊的靈魂碎片,隻待複活。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樣順利。
但玉尊者心底卻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不要動手,不要對師尊使用複活之術。
正是這個聲音,使得他猶豫了數百年,直至認識晏安尊者。
眾人分明見的,那蜿蜒而上的登天之路下,靜靜站著一個人。
天地浩渺,所有人都隻是這茫茫浩瀚中的一粒浮遊。可是那人的背影,看起來卻是那樣頂天立地,令人心悅誠服。
有道上前一步,雙眼癡癡凝視著那個人,顫聲道:“太初……”
這兩個字,又飽含著這數萬年來,多少人的追逐與希冀?
那人轉過身來。
那是一張與無心一模一樣的臉。但即便如此,誰都不會將兩人混淆。
這臉長在無心身上,便是恰到好處,完美無缺,世上絕無僅有的好相貌。就好像漆黑夏夜之中的點點螢火,絢爛奪目,引人矚目;
但長在太初身上,卻好似普普通通,理所當然。眾人非但不會過多注意這份容貌,更會下意識忽略他,一如忽略身上照耀著的日月之輝一樣。
可是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
眾人瞧著這個人,一時之間都有些恍惚。
在場百餘人,都是九州之中修為最高的存在。他們有的活了近兩千年,當然就從畫像之中窺探過太初長相。
他們原已將畫像之中的人當作神話頂禮膜拜。可當真正見到太初,他們卻發現那些畫像竟根本沒有畫出太初的半分光芒。
這便是太初。
倘若他不是太初,又有什麽樣的存在,能是太初?
太初的目光依次掃過眾人。
他的眼神冰冷又溫暖,就好像冬日裏沒有溫度的陽光。他的聲音也是這樣:“你們來了。”
有道癡癡望著太初,一步步走到了太初身旁,然後緊緊擁抱了他。
這是一個遲到了八千年的擁抱。
然後,被太初輕輕推開。
瞧見故人,太初的麵上沒有任何動容,推開的動作也不過理所當然,瞳眸深處也沒有分毫被冒犯的不快。
正如夜闌所形容的,他就好像一塊玉石,無心無情,無情無欲。
他也的確不是人。
混沌之始,是為太初。他是天災之後天道以崩裂的不周山石為主,輔以混沌之氣塑造而成的聖人,他繼承了天道救世之念,絕不會為世間任何一個生靈而動搖本心。
天道大公,大公無私。他是愛著這個世界的,他是愛著這個世界的所有生靈的。
可同樣的,他也不愛這個世界上單獨的任何一個人。
百年前,有道撿迴無心,曾以為他是太初轉世。但等無心稍微大點,他便已發現,這個孩子絕不會是太初。
因為太初是神,而無心是人。
一個人固然可以通過修煉飛升成仙,卻永遠無法丟棄七情六欲,成為太初那樣的神。
所以無心要奪取《太上忘情訣》,試圖摒棄凡人之心。
可即便他得到了仙法,又能怎樣呢?若是修煉這心法便可舍棄私欲,人仙與妖聖又豈會開戰,甚至斬斷天柱,引來滅頂之災呢?
這便是人妖之心啊。
倘若誰都無情無欲,凡人又為何還要修煉成仙?
於太初而言,但凡完成救世之行,再活一息或一萬年,又有什麽區別?
眾人沒有說話。
他們靜靜凝視著太初,一時之間竟都被他的氣質所感染,無話可說。
玉尊者拂下鬥篷兜帽,露出了他那張精致到近乎女相的麵容:“原來你就是太初。”
四百多年前,他痛失師尊,幾近瘋魔滅世。便是太初忽然出現,告訴了他撕裂空間前往地府的方法,不僅得到複活之術,更找迴了師尊的靈魂碎片,隻待複活。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樣順利。
但玉尊者心底卻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不要動手,不要對師尊使用複活之術。
正是這個聲音,使得他猶豫了數百年,直至認識晏安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