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茂是城牆上的一個特殊存在,他已經在城北浴血奮戰了二十多天,卻一直沒有加入邊軍,軍中的各級將校好像也失去了招攬他的興趣,而黎茂在城牆上的待遇與邊軍普通士卒相同。
邊軍中的普通士卒大多非常佩服黎茂,對他的武勇、冷靜、堅忍和高超武藝都讚不絕口,很多士卒把他視為自己的偶像。
每次戰鬥隻要黎茂還在城頭上英勇殺敵,他身邊的邊軍士卒就會覺得心中熱血沸騰,渾身充滿了力量,血液中自然多了一些血性和瘋狂。
但是軍官們卻盡量避免與他碰麵,碰到了最多稱一聲“義士”,就會掉頭離開,從來不做更多的接觸。
開始時很多邊軍士卒不能理解,私下裏會議論將軍們的態度有些冷血無情,這樣冷遇黎茂實在不應該。
畢竟黎茂冒險刺殺蒙軍先鋒大將朝魯,令敦煌城中軍民士氣大振,他還一直堅守城牆與邊軍並肩殺敵,如果軍方還這麽猜疑他確實過分了。
但黎茂自身好像對軍方的態度並沒有什麽怨言,直到有一天有人問黎茂為什麽軍方高層要這麽對他,他不覺得委屈嗎?
黎茂給出了一個答案--“俠以武犯禁”,然後沒有再做更多的解釋。
有好事的老兵專門拿這五個字去請教過軍中的文書,文書聽到這五個字後,連連點頭,不禁脫口吟誦:
“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即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好事的老兵聽得一頭霧水,急忙請教說:“先生,您知道我們都是老粗,能認識自己的名字就不錯了,您說這麽一堆文縐縐的話,我一句也沒聽懂,還請先生用大白話給我說說。”
文書說:“黎義士可以稱為‘俠士’,他知道‘武與法’的天生對立,還能把握住暴力與律例之間的尺度,實在難能可貴。你們可以多跟他學學做人,但是不可學他做事。”
好事老兵聽得似懂非懂,但是看文書不願意再解釋,隻好感謝走人。
很快黎茂說的五個字傳就到了在議事堂內批閱公文的範雲超將軍耳中,範將軍感歎道:“俠以武犯禁!看得真透徹,這種有勇有謀的幹才不能來我軍中效力,可惜了,可惜了!”
一旁聽令的黃千總急忙問:“將軍說的可是黎茂?我也奇怪他為何不願參軍,而將軍您也明令我們少與他接觸。”
範將軍瞪了一眼黃千總說:“朝廷不喜歡這種不受控製的武力存在,曆史上發生過很多因為刺殺改變曆史進程的事件,朝廷不得不防呀!你說我能讓你們和他多接觸嗎?他會影響你們未來在軍方的仕途。
平時你要是多看點書,還需要問我這樣的問題嗎?對了,上次讓你看書識字,現在進度如何?”
黃千總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結結巴巴地說:“將軍,最近戰事吃緊,我帶的步戰營又頂在城北大戰的那段城牆上,我已經很努力的在學習識字了。”
範將軍冷著臉問:“哦?那現在已經認了多少字了?”
黃千總尷尬地伸出兩個指頭,沒敢說話。
範將軍臉色稍霽說:“嗯,兩百字,還不錯,繼續加油。”
黃千總哭喪著臉說:“將軍,不敢瞞您,是二十個字!”說完他奪路而逃,衝出門去。
隻見背後一對拳頭大小的流星錘從他頭頂擦過,還好沒擊中他的後腦或後背,否則他不死也得受點內傷。
範將軍的聲音傳來:“去看看那個黎茂,也不要冷了這種義士的心。”
當黃千總在城牆上看到黎茂時,黎茂正頂著大風站在城垛口上,盯著遠方根本看不見的蒙軍營寨發呆。
黃千總遠遠地就大喊道:“黎兄弟,今天蒙軍應該不會來進攻了,你還是快迴屋暖和一下吧。”
黎茂並未迴頭說:“我有種不祥的預感,今天蒙軍必然會來攻城,而且今日將是個死局!”
黃千總臉色一變,抬頭看看天色:“現在已經接近午時了,蒙軍還沒有出現,兄弟莫非是太焦慮了?”
黎茂跳下城垛,快步走下城牆說:“黃兄,讓兄弟們抓緊時間休息,下午可能會有惡戰。”
黃千總看黎茂不似作偽,還是提前做些準備的好,急忙下去安排防務去了。
……
敦煌城,城主府外,這時已經聚集了百餘位士紳鄉老的代表。
雖然今天天氣格外寒冷,但在城主府外等候的這些士紳鄉老卻熱情高漲,他們都是被大家公推出來,在今年祭祖大會上可以進入始祖廟正殿磕頭的頭麵人物。
始祖廟正殿可不是普通人能進的,一年就開放一次,隻有有官身或朝廷認可的良善人家家主才能進去,這樣的榮耀拿出去足可以吹一輩子,更關鍵的是始祖廟香火曆來靈驗,進去祭拜祈福,可以給家族帶來好運。
等士紳鄉老聚齊以後,就看到司馬大人匆匆從城主府裏走了出來,問了一下錄事參軍祭祖大典的準備情況後,司馬大人就站在城主府門前的台階上說:“諸位士紳鄉老,城主大人身體抱恙,但仍會堅持參加祭奠儀式,不過大人隻能乘馬車前往始祖廟,他托我告訴大家,他與敦煌城百姓同在。”
人群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還有好多人上前詢問城主大人的身體。
府司馬在門前支應著,讓錄事參軍快去府內稟報一切就緒,準備出發,以免誤了吉時。
錄事參軍急忙通過一堂,吩咐下人備馬車,在城主府正門等候,他穿過兩進院子,直達後堂稟報。
長史好不容易說服城主大人不要步行前往始祖廟,立刻安排府內下人抬來了小轎,把城主大人扶進了小轎內。
夫人安排丫鬟又送來了一件皮毛大氅和一個紫銅手爐,炭火已經煨好,墊上一塊手帕,拿在手裏溫度剛剛好。
因為城主大人大病初愈,出席活動時間不能太長,所以務必要保證祭祀活動非常流暢,避免大人再次遭受風寒。
等錄事參軍進來稟報後,長史急忙讓仆役將城主大人的小轎抬往門口。
到了門口,城主大人出了轎子和大家揮了揮手,還沒有說上兩句話,就被長史大人送進了馬車裏。
長史親自坐在車夫旁邊的位置上,和司馬一起勸阻士紳鄉老們,不讓他們不斷地上前請安,懇請大家一同前往始祖廟。
終於百餘名士紳鄉老簇擁著一輛馬車向內城和外城交界處的始祖廟走去,一路上浩浩蕩蕩,引起城內居民一片豔羨讚歎。
這支隊伍足足走了兩刻鍾,終於到達始祖廟前,此時始祖廟外已經人山人海,足有數萬人到場。
敦煌城的城門守衛和稅官帶領著一千城防軍在現場維持秩序,所以整體局麵井然有序。
往年元旦祭祀活動並沒有這麽多人,但是今年因為蠻族聯軍兵臨城下,更多的人希望通過祭拜祈福活動,幫助敦煌城免去刀兵之禍,所以出現了數萬人同祭的盛況。
城主大人的馬車一直走到始祖廟的台階下才停了下來,長史扶著城主大人出了馬車。
李城主站在馬車的禦者位置上,環視全場,那是一張張樸實的唐人臉,雖然因為等候時間過長,很多人都凍得麵色青白,但是他們臉上沒有一絲怨懟,隻有一種期盼和孺慕之情。
李城主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了下來,就是這些勤勞樸實、從不抱怨的唐人在這片荒灘戈壁上頑強地生存下來,守衛著唐國的邊疆,他們更有資格進始祖廟裏祭拜先祖。
李城主哽咽了,他用力向四周的唐人百姓揮著手,大喊道:“天佑大唐,國運綿長,伏滅異邦,保衛敦煌!”
李城主病後初愈,中氣不足,即使拚命大吼,也隻有附近的百十人聽到了,但這百十人可是從全城七十多萬百姓中挑出來的士紳鄉老,全部都是人精,立刻齊聲高喊口號,將城主的話傳給在場的人聽到。
“天佑大唐,國運綿長,伏滅異邦,保衛敦煌!”
“……”
這樣的呐喊聲很快傳遍了始祖廟廣場,又一路向外蔓延,不久之後就連城牆上的邊軍也開始呐喊這樣氣勢磅礴的口號了。
李城主擦去眼角的熱淚,在長史的攙扶下跳下馬車,沿階梯而上走進了始祖廟的正殿。
唐人的始祖廟內供奉三人,伏羲為正,炎黃為輔,正是這三位人祖帶領華夏族人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創造了璀璨的華夏文明,而唐國是華夏族當世的繼承者之一,自然傳承了華夏族的文明和文化。
元旦祭祖儀式正式開始,由敦煌府長史主持盛典,完全按照漢時流傳下來的祭祖儀程嚴格執行:
一、盛世鳴鍾;
二、敬獻祭品;
三、淨手上香;
四、行施拜禮;
五、恭讀祭文;
六、高唱頌歌;
七、樂舞敬拜;
八、祈福大唐;
九、天地人和。
先由城主大人和城守將軍共同敲響盛世唐鍾,代表著軍民合作、共創盛世。
又有青壯抬上三牲五畜,城主大人帶士紳鄉老代表繞始祖廟一周,邊走邊撤下五穀、紙錢、餅羹等祭品。
李城主在金盆中認真淨了三遍手,然後接過三株點燃高香插入伏羲大帝麵前的香爐中,再分別向黃帝、炎帝敬獻高香。
在李城主的帶領下,全體參祭人員一同向人祖三聖行三叩九拜之禮。
禮畢後,李城主從長史手中接過一幅黃絹,上麵寫著祭文,向人祖三聖再施一禮,開始朗誦起來。
歲次辛卯,節屆元旦。神州日麗,萬象更新。謹以三牲五穀之儀,萬人齊心之意恭祭於我華夏始祖,文曰:
人文初祖,業貫玄黃。悠悠姬水,千古馨香。
才播九域,藝勝萬邦。五穀蒔播,弓矢精良。
舟車致遠,陣法名揚。指南莫匹,曆數無雙。
造字禮讓,作數自強。內經治病,服衣樹桑。
……
邊軍中的普通士卒大多非常佩服黎茂,對他的武勇、冷靜、堅忍和高超武藝都讚不絕口,很多士卒把他視為自己的偶像。
每次戰鬥隻要黎茂還在城頭上英勇殺敵,他身邊的邊軍士卒就會覺得心中熱血沸騰,渾身充滿了力量,血液中自然多了一些血性和瘋狂。
但是軍官們卻盡量避免與他碰麵,碰到了最多稱一聲“義士”,就會掉頭離開,從來不做更多的接觸。
開始時很多邊軍士卒不能理解,私下裏會議論將軍們的態度有些冷血無情,這樣冷遇黎茂實在不應該。
畢竟黎茂冒險刺殺蒙軍先鋒大將朝魯,令敦煌城中軍民士氣大振,他還一直堅守城牆與邊軍並肩殺敵,如果軍方還這麽猜疑他確實過分了。
但黎茂自身好像對軍方的態度並沒有什麽怨言,直到有一天有人問黎茂為什麽軍方高層要這麽對他,他不覺得委屈嗎?
黎茂給出了一個答案--“俠以武犯禁”,然後沒有再做更多的解釋。
有好事的老兵專門拿這五個字去請教過軍中的文書,文書聽到這五個字後,連連點頭,不禁脫口吟誦:
“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即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好事的老兵聽得一頭霧水,急忙請教說:“先生,您知道我們都是老粗,能認識自己的名字就不錯了,您說這麽一堆文縐縐的話,我一句也沒聽懂,還請先生用大白話給我說說。”
文書說:“黎義士可以稱為‘俠士’,他知道‘武與法’的天生對立,還能把握住暴力與律例之間的尺度,實在難能可貴。你們可以多跟他學學做人,但是不可學他做事。”
好事老兵聽得似懂非懂,但是看文書不願意再解釋,隻好感謝走人。
很快黎茂說的五個字傳就到了在議事堂內批閱公文的範雲超將軍耳中,範將軍感歎道:“俠以武犯禁!看得真透徹,這種有勇有謀的幹才不能來我軍中效力,可惜了,可惜了!”
一旁聽令的黃千總急忙問:“將軍說的可是黎茂?我也奇怪他為何不願參軍,而將軍您也明令我們少與他接觸。”
範將軍瞪了一眼黃千總說:“朝廷不喜歡這種不受控製的武力存在,曆史上發生過很多因為刺殺改變曆史進程的事件,朝廷不得不防呀!你說我能讓你們和他多接觸嗎?他會影響你們未來在軍方的仕途。
平時你要是多看點書,還需要問我這樣的問題嗎?對了,上次讓你看書識字,現在進度如何?”
黃千總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結結巴巴地說:“將軍,最近戰事吃緊,我帶的步戰營又頂在城北大戰的那段城牆上,我已經很努力的在學習識字了。”
範將軍冷著臉問:“哦?那現在已經認了多少字了?”
黃千總尷尬地伸出兩個指頭,沒敢說話。
範將軍臉色稍霽說:“嗯,兩百字,還不錯,繼續加油。”
黃千總哭喪著臉說:“將軍,不敢瞞您,是二十個字!”說完他奪路而逃,衝出門去。
隻見背後一對拳頭大小的流星錘從他頭頂擦過,還好沒擊中他的後腦或後背,否則他不死也得受點內傷。
範將軍的聲音傳來:“去看看那個黎茂,也不要冷了這種義士的心。”
當黃千總在城牆上看到黎茂時,黎茂正頂著大風站在城垛口上,盯著遠方根本看不見的蒙軍營寨發呆。
黃千總遠遠地就大喊道:“黎兄弟,今天蒙軍應該不會來進攻了,你還是快迴屋暖和一下吧。”
黎茂並未迴頭說:“我有種不祥的預感,今天蒙軍必然會來攻城,而且今日將是個死局!”
黃千總臉色一變,抬頭看看天色:“現在已經接近午時了,蒙軍還沒有出現,兄弟莫非是太焦慮了?”
黎茂跳下城垛,快步走下城牆說:“黃兄,讓兄弟們抓緊時間休息,下午可能會有惡戰。”
黃千總看黎茂不似作偽,還是提前做些準備的好,急忙下去安排防務去了。
……
敦煌城,城主府外,這時已經聚集了百餘位士紳鄉老的代表。
雖然今天天氣格外寒冷,但在城主府外等候的這些士紳鄉老卻熱情高漲,他們都是被大家公推出來,在今年祭祖大會上可以進入始祖廟正殿磕頭的頭麵人物。
始祖廟正殿可不是普通人能進的,一年就開放一次,隻有有官身或朝廷認可的良善人家家主才能進去,這樣的榮耀拿出去足可以吹一輩子,更關鍵的是始祖廟香火曆來靈驗,進去祭拜祈福,可以給家族帶來好運。
等士紳鄉老聚齊以後,就看到司馬大人匆匆從城主府裏走了出來,問了一下錄事參軍祭祖大典的準備情況後,司馬大人就站在城主府門前的台階上說:“諸位士紳鄉老,城主大人身體抱恙,但仍會堅持參加祭奠儀式,不過大人隻能乘馬車前往始祖廟,他托我告訴大家,他與敦煌城百姓同在。”
人群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還有好多人上前詢問城主大人的身體。
府司馬在門前支應著,讓錄事參軍快去府內稟報一切就緒,準備出發,以免誤了吉時。
錄事參軍急忙通過一堂,吩咐下人備馬車,在城主府正門等候,他穿過兩進院子,直達後堂稟報。
長史好不容易說服城主大人不要步行前往始祖廟,立刻安排府內下人抬來了小轎,把城主大人扶進了小轎內。
夫人安排丫鬟又送來了一件皮毛大氅和一個紫銅手爐,炭火已經煨好,墊上一塊手帕,拿在手裏溫度剛剛好。
因為城主大人大病初愈,出席活動時間不能太長,所以務必要保證祭祀活動非常流暢,避免大人再次遭受風寒。
等錄事參軍進來稟報後,長史急忙讓仆役將城主大人的小轎抬往門口。
到了門口,城主大人出了轎子和大家揮了揮手,還沒有說上兩句話,就被長史大人送進了馬車裏。
長史親自坐在車夫旁邊的位置上,和司馬一起勸阻士紳鄉老們,不讓他們不斷地上前請安,懇請大家一同前往始祖廟。
終於百餘名士紳鄉老簇擁著一輛馬車向內城和外城交界處的始祖廟走去,一路上浩浩蕩蕩,引起城內居民一片豔羨讚歎。
這支隊伍足足走了兩刻鍾,終於到達始祖廟前,此時始祖廟外已經人山人海,足有數萬人到場。
敦煌城的城門守衛和稅官帶領著一千城防軍在現場維持秩序,所以整體局麵井然有序。
往年元旦祭祀活動並沒有這麽多人,但是今年因為蠻族聯軍兵臨城下,更多的人希望通過祭拜祈福活動,幫助敦煌城免去刀兵之禍,所以出現了數萬人同祭的盛況。
城主大人的馬車一直走到始祖廟的台階下才停了下來,長史扶著城主大人出了馬車。
李城主站在馬車的禦者位置上,環視全場,那是一張張樸實的唐人臉,雖然因為等候時間過長,很多人都凍得麵色青白,但是他們臉上沒有一絲怨懟,隻有一種期盼和孺慕之情。
李城主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了下來,就是這些勤勞樸實、從不抱怨的唐人在這片荒灘戈壁上頑強地生存下來,守衛著唐國的邊疆,他們更有資格進始祖廟裏祭拜先祖。
李城主哽咽了,他用力向四周的唐人百姓揮著手,大喊道:“天佑大唐,國運綿長,伏滅異邦,保衛敦煌!”
李城主病後初愈,中氣不足,即使拚命大吼,也隻有附近的百十人聽到了,但這百十人可是從全城七十多萬百姓中挑出來的士紳鄉老,全部都是人精,立刻齊聲高喊口號,將城主的話傳給在場的人聽到。
“天佑大唐,國運綿長,伏滅異邦,保衛敦煌!”
“……”
這樣的呐喊聲很快傳遍了始祖廟廣場,又一路向外蔓延,不久之後就連城牆上的邊軍也開始呐喊這樣氣勢磅礴的口號了。
李城主擦去眼角的熱淚,在長史的攙扶下跳下馬車,沿階梯而上走進了始祖廟的正殿。
唐人的始祖廟內供奉三人,伏羲為正,炎黃為輔,正是這三位人祖帶領華夏族人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創造了璀璨的華夏文明,而唐國是華夏族當世的繼承者之一,自然傳承了華夏族的文明和文化。
元旦祭祖儀式正式開始,由敦煌府長史主持盛典,完全按照漢時流傳下來的祭祖儀程嚴格執行:
一、盛世鳴鍾;
二、敬獻祭品;
三、淨手上香;
四、行施拜禮;
五、恭讀祭文;
六、高唱頌歌;
七、樂舞敬拜;
八、祈福大唐;
九、天地人和。
先由城主大人和城守將軍共同敲響盛世唐鍾,代表著軍民合作、共創盛世。
又有青壯抬上三牲五畜,城主大人帶士紳鄉老代表繞始祖廟一周,邊走邊撤下五穀、紙錢、餅羹等祭品。
李城主在金盆中認真淨了三遍手,然後接過三株點燃高香插入伏羲大帝麵前的香爐中,再分別向黃帝、炎帝敬獻高香。
在李城主的帶領下,全體參祭人員一同向人祖三聖行三叩九拜之禮。
禮畢後,李城主從長史手中接過一幅黃絹,上麵寫著祭文,向人祖三聖再施一禮,開始朗誦起來。
歲次辛卯,節屆元旦。神州日麗,萬象更新。謹以三牲五穀之儀,萬人齊心之意恭祭於我華夏始祖,文曰:
人文初祖,業貫玄黃。悠悠姬水,千古馨香。
才播九域,藝勝萬邦。五穀蒔播,弓矢精良。
舟車致遠,陣法名揚。指南莫匹,曆數無雙。
造字禮讓,作數自強。內經治病,服衣樹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