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老兩口在縣城住了三個月,把老毛病徹底治好後迴到村子日子卻並沒有因為身子骨好而輕鬆。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家裏兩個人打理的田地一塌糊塗。


    少了他們在耳邊交代,誰家第一季不大豐收,就他們的莊稼有不少癟穀。


    甭說賣,能留足自己吃就阿彌陀佛。


    虧得在縣城裏剩的兩鬥米還有孫家阿娘留下的幾百文零用,不然,就是七八月他們都得挨上餓。


    等第二季糧價大漲,家裏又沒幾個子,兒子兒媳就動了心思想多掙幾個錢,鼓動他們多賣些糧食換幾個手頭錢。


    結果就遇到眼前的徹骨寒天氣,那快見底的糧如何挨得過?


    從十二月開始,他們家隻能每日兩餐菜粥節儉吃。


    所以孫巧兒再次見到兩位老人時可以說他們麵有菜色。


    她還記得二老在縣城修養那段日子,臉雖說不上多紅潤富態,但將養著也是光彩的。


    「爹、娘。」


    「外公、外婆。」


    老兩口正愁眉苦臉嘆著氣,那邊趙家小夫婦倆卻喜出望外。


    孫家阿娘從未見過他們兩人如此熱切熱誠的歡迎。


    「三姐,沒想到你會來。」趙家舅母最是跑得快,手一提溜,就要把孫家阿娘手上拎的大包袱接過。


    孫家阿娘不冷不熱的「嗯」了一聲,手上的包袱卻換了個手,人繼續往前走。


    趙家舅母眼中飛快地閃過不虞,但看到後麵孫大樹兩手提著分量不輕的麻袋,立刻又眉開眼笑招唿後麵的男人道:「孩子他爹,還不快來幫幫大外甥,多沉吶。」


    孫大樹隨手把兩袋糧食交給趙家舅舅,轉過頭迴了馬車有提了另兩個麻袋。


    至於孫巧兒,麵上還要裝過得去。


    自從上次看到孫家阿公霸氣護體後,趙家舅母心下雖惱怒萬分,但沒必要也不想再招惹這個難纏的外甥女。


    以至於明知道她手裏提的盒子還有籃子裏裝了最好的東西,她也隻能眼饞地道:「要舅母幫你拿嗎?」


    但孫巧兒沒說話,她手也不敢亂伸。


    而阿醜力氣最大,走在她身邊拿的最多最重,而他容姿不凡、氣宇軒昂,又帶了讀書人有的文質彬彬,本人似與生俱來的冷淡,這明顯區別於鄉下人的氣質,讓趙家舅母一時間僵著臉不敢多問一句。


    孫巧兒自然不會主動介紹,直接招唿他隨自己去二老的屋子。


    趙家人丁不旺,在村裏也說不上幾句話,偏生趙家舅母囂張慣了,以至於想請幾個人修繕漏屋別人都不見搭理。


    「春花,大樹,巧兒,還有這位......」趙家外公看到來人還是十分高興的。


    「外公,叫他阿醜就成。」


    趙家外公嗔怪道:「你這丫頭,這後生長得賊俊呢,咋給人取那麽個渾名。」


    阿醜並不介意:「老人家,您就如此叫,她一向叫習慣了。」


    孫巧兒嘴角抽了抽,埋汰她呢。


    孫家阿娘見家裏如此光景情緒很難高起來,又心痛二老瘦得顴骨突出,身上就剩幹巴巴的皺皮了,於是問:「爹娘,咱家地雖不多,可還不至於臘月出,過冬糧就要見底呀?」


    「哎,也怪我們,一把年紀還沒幾個眼力,見了糧價高就,家裏一年到頭都聽不到幾個銅板響的,貪心了,結果,哎!」


    「那外公,你們賣得的錢,怎麽不給家裏添置添置?」二老此時穿的衣裳、蓋的被褥還是孫家阿娘帶到縣裏的那兩套。


    老人被問得有些尷尬,支支吾吾道:「沒想到東西漲得飛快,錢也不經花呀。」


    算了,當她沒問,鐵定又讓那兩口子捋去不少。


    孫家阿娘也知道自己爹娘,耳根子軟,身邊隻得一個兒子,順著些是難免的,橫豎她迴來也是盡了孝道。


    於是她對孫大樹道:「大樹,要不你叫上幾個人,把你外公屋子和倉房的漏縫的大致補補。」


    「哎,好。」


    阿醜主動道:「我也來幫忙。」


    老人屋子裏堆了幾個麻袋,還有孫巧兒帶來的食盒和籃子。


    母女倆給他們一一清點。


    「外公,外婆,這是我自己做的曲奇餅,拿了兩斤你們嚐嚐。」


    二老接過咬了一口,原本就餓得飢腸轆轆的腸胃頓時歡天喜地起來,一連又吃了兩個才戀戀不捨挺了手,孫家阿娘給他們倒了杯熱水,那奶香十足的餅才徹底在胃裏散開。


    剩下的她讓倆人收了,也不用拿出去,反正等他們一走,老人鐵定要拿出來哄孫子孫女。


    趙家舅母學精明了,兒女看孫巧兒不順眼,但衝著他們送來的東西,她厲聲警告今天不準鬧事。


    開玩笑,他們還要指望從孫家阿娘身上多敲些好東西。


    「爹娘,我給你們要了兩身衣裳,一床被子,天冷,仔細又害病。」


    孫家阿娘直接買全套,裏衣、中衣、棉襖、棉褲、長袍統統都有,她給孫家的都是親手做的,這邊自然趕不及。


    至於那兩口子和小的,她一進來就看到他們一家四口身上的新料子,不用說,錢使在他們身上一分不剩。


    「外公、外婆,」孫巧兒指著牆角一個最小的布袋道,「那是哥哥特意給你們帶的一鬥小米,你們自己收著,那東西養胃。」


    又指著一個小粗瓷罈子道:「還有那一罈子,是醃魚,切小塊小火煎香就成。」


    籃子裏又放了些幹辣椒、花椒、薑、蒜、鹽等調料,一併交給趙家外婆收了。


    孫家阿娘接著道:「那兩袋是六十斤白麵,還有一石米,裏頭收了巧兒做的臘魚和臘腸,還有幹魚丸、元子,都用油紙包好了,這些你們都留自己屋子,那年也好過了。」


    「大樹拿了紅薯、南瓜、土豆還有些糧都放在倉房裏。」


    「哦,還有巧兒做的芋頭蘿蔔餅,也放一塊了。」


    她話不說完,二老也明白她言下之意,臉上有些尷尬。


    「哦,還有兩筐炭,你們二老受不得凍,在屋子生個炭火屋子暖些,可要主意透透風。」孫家阿娘不放心叮囑一番。


    她剛才看了,這一個炭頭都沒有,家裏的柴都勉強夠用。


    趙家外公又有些擔心的問:「孫老哥知道嗎?」


    「放心吧,阿公還讓我們多拿些呢。」


    孫家阿公當天離開的冷淡態度一直讓老兩口如鯁在喉,而他如此大度,讓自己孫子孫女都來,送的東西,更是雪中送炭,一時間趙家外公羞慚難當。


    外麵傳來孫大樹的指揮聲,原來他臨時找鬆花村幾個人,每人給五文錢,又尋了些木板,捆了稻草,五六個人敲敲打打,先把厚冰敲開,該釘的用木板釘上,又用幾根長柱子把屋樑加固,最後在其上又重新串上結實的幹禾草,防風遮寒。


    趙家舅舅見狀也趕忙去幫忙。


    孫巧兒則同自己阿娘把早準備的食材拿進灶屋,準備開火做飯。


    孫家阿娘煮了濃稠的雜糧粥,孫巧兒則把買的十斤板油先切細細條煉了油,另外那三斤豬肉,她就不單獨處理了。


    油鍋裏小聲的滋響絲毫沒有掩下濃重熱油香的飄散,幹活的村裏人聳動鼻子,肚子裏早就開始唱空城計。


    這天氣幹半天活能得五文錢是極好難道的,可要是能喝上一口油渣碎撈粥,那就是神仙享受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女巧兒的致富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緋離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緋離天並收藏農女巧兒的致富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