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阿公大嗓門一喊:「來來,都來嚐嘞!」
他自己也端起一碗,把料都拌勻,大大方方嗦了一口粉,任憑味覺爆炸!
辛苦了一天的工人紛紛捧著碗大快朵頤,大夥都顧不上說話,隻有那不斷的筷子打碗聲傳來。
「阿醜,試試。」
孫巧兒端起一碗,拌勻後,夾起一塊鍋燒放在嘴裏細細嚼了起來。
脆皮和鬆軟的肉香而不膩,在腮幫子邊,還能聽到細脆的聲音。
那一口粉,濃香的滷水味充斥鼻尖,幹米粉爽滑清香又有韌勁。
真熟悉哇!
阿醜也吃了,老實說的確被那味道驚艷,連嗦了幾大口粉,正想問孫巧兒是如何想到這樣的絕味,然後就見到對方一副神遊又感懷的模樣。
一個十四歲都不到的丫頭片子,真不知道身體裏頭住的人是不是二十四。
「你——」阿醜磁性而醇厚的聲音拉得有些長,他不知道是該問孫巧兒此刻的心情,又或說,他其實更想知道,自己能問到什麽程度。
「怎麽一副懷念追思的模樣。」
孫巧兒把蓋住自己半張臉的碗放下,晶透的眼睛中似乎蒙上了一層亮而脆弱的光,張口想說什麽,最後卻放棄了,轉而問:「好吃嗎?」
她沒說實話。
阿醜很確定,但又感覺很複雜,剛才那一瞬間,她幾乎是要說出口的。
遺憾未能聽到,但他又不禁想,今天換了別人,孫巧兒恐怕連剛才的張口也無。
「這是我吃過的第二好吃的東西。」
阿醜看著已經見底的碗道。
孫巧兒沒去探究那第一是什麽,而是走到了一個冒著熱氣的鍋旁,打開蓋,蒸騰的水汽模糊了她的臉,隻有聲音傳來道:「最後加點湯,這米粉才算吃完整。」
鍋裏燉了湯色淡白的大骨湯,味道濃厚,大夥每人一勺,碗裏和酸料融合的滷水再次被衝出了味,迸發出第二輪絕妙滋味。
莊稼人飯量大,孫巧兒每人都下了三兩粉,盡管油水十足,但顯然美味當前,那點分量都打了折扣似的,眾人一臉意猶未盡。
「要是每天都能吃到就好了!」
「孫老爹,你這米粉怎麽賣呢?」顯然,老實漢子為了一口吃的已經開始糾結,若不是太貴,偶爾還是要吃上一遭的。
孫家阿公拍了拍肚子,打了個飽嗝也開始計較,一碗價錢到底怎麽算才好?
畢竟大夥都吃到了實打實的肉呢。
「阿公,這麽著。這米粉是按兩計算的。二兩四文錢,每多一兩就多一文,二兩素粉呢則少一文,要加菜的,看加什麽,一文到三文不等如何。」
簡單的算術,大夥心裏頭一合計,也就是素粉三文錢,除了沒肉,卻有料還有湯,算下來也是一大碗。
他們飯量大,叫個三兩再來半碗大骨湯也能有七八分飽。
關鍵是,老美味了!
而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頭,孫巧兒道:「在我們家幹活的叔伯嬸子們,每天包早中兩餐,要米粉要飯都成!」
歡笑和喜悅聲中,緣來米粉店在安陽縣正式開張,店鋪挺大,一溜兒排開三十張桌子。
奇異的香味讓走過路過的人都好奇張望。
「又是啥新奇玩意?」
「聞著好香,咱去試試?」
「好像是滷肉孫家鼓搗的,他們家東西不錯呢。」
得益於曾經的好口碑,不少老顧客都來捧了場,開業第一天,孫家也是打出了足夠噱頭,吃米粉送滷蛋!
原本還嫌四文錢賣個和麵條差不多玩意有些黑心的人也心癢難耐,衝著那滷蛋,好像花得也不虧。
鋪子裏一排隔開,裏頭兩個桶鍋熱氣騰騰,兩個健碩的農婦人麻溜地焯著幹米粉,手一刻沒得閑。
累!
但是值!
兩人痛並快樂著,她們家的糧已經預訂了給孫家,就得了一份活幹,要做的事也簡單,兩餐時間最忙就幫焯粉,中間時間就幫洗碗切酸菜。臨走前再負責打掃,從辰時開始幹,申時就能迴家,工錢每天結算二十文一天,幹得好每月還能有紅包拿!
薑家則出了個人暫時幹起了小二活計,也跑得不亦樂乎。
就是家裏頭實在抽不出人的也不打緊,店裏頭需要大量酸筍、酸豆角、酸蘿蔔幹和蔥、蒜頭,隻要質量過得去,孫家都收!
無論是店裏幹活還是在村子裏做米粉的人都覺得賺大了,糧能賣不說,每家每戶至少還能多得一份工錢,還沒大熱天跑碼頭搬運輾轉的累。
孫家阿公精神矍鑠的在門口收錢,孫大樹每天做好滷水叉燒鍋燒聯貼等配菜,焯好的粉他就負責加料。
旁邊還有一個熱騰騰的麻辣燙鍋,能另外加菜。
隻聽得孫家阿公中氣十足一聲喊:「三個二兩,要五香叉燒和鍋燒!」
孫家米粉鋪子連帶後院,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孫大樹和薑家一個兄弟則留宿在縣裏,晚上對帳,早上起早準備配菜。
半個月過去,第一茬糧要收了上來了,孫家阿公退位給孫家阿娘收錢,自己則迴了村子監督收糧事宜。
「阿公,這半個月數錢開心不?」
孫家阿公半個月來每天耳朵裏聽得最多的就是銅錢過手「嘩啦嘩啦」的聲音,坐著數錢的感覺,實在妙不可言!
心情一好,他整個人都容光煥發,仿佛年輕十歲!
「還是丫頭點子多。」他踱步到老宅,看著熟悉的鄉親們忙碌。
他看著忙中有樂的鄉親,不由自主對著孫巧兒和阿醜說出心裏話:「去年咱碼頭擺滷味飯攤我就看見,村裏頭但凡有些力氣的人勤懇的起早貪黑去碼頭搬運,識得些字的又好些,能做個對帳管事。」
然後他有些自嘲:「阿公年輕時也一樣,還記得有一迴日頭大,背上皮肉都烤焦似的,一袋貨壓上來,等卸貨時那一片皮都搓到麻袋上了。」
迴想起那時候幾個孩子嗷嗷待哺,啥活啥苦不能吃,還生怕別人搶了活去。
「阿公。」孫巧兒牽住了那粗糲的手,「現在不一樣了。」
阿醜不禁有些動容,他看到的,終究還是太少了嗎。
這一刻,他心底由衷佩服老人的心懷。
「可不是,」孫家阿公緩緩情緒道,「我不想咱家吃苦,可看到村裏的後生呀,也一樣,咱要是能幫的,搭把手。」
然後又對仰這花般臉蛋看著自己的乖寶貝道:「當然,要是有人不知好賴的,咱也甭鳥他!」
嘿嘿,孫巧兒和阿醜同時笑了,阿公還是那個阿公,在外頭人麵前常以雷公麵示人,怪可愛的!
孫巧兒和阿醜留在家,暑氣上頭,花露水本來的功效凸顯,他們不得不加班加點趕製,抽空,就去老宅監督米粉加工。
收糧打穀子是一年的重中之重,今年有薑家在,兩家人合力在田壟上揮灑汗水,米粉店也歇業兩天趕農忙,就是孫小弟也得了五天假。
</br>
他自己也端起一碗,把料都拌勻,大大方方嗦了一口粉,任憑味覺爆炸!
辛苦了一天的工人紛紛捧著碗大快朵頤,大夥都顧不上說話,隻有那不斷的筷子打碗聲傳來。
「阿醜,試試。」
孫巧兒端起一碗,拌勻後,夾起一塊鍋燒放在嘴裏細細嚼了起來。
脆皮和鬆軟的肉香而不膩,在腮幫子邊,還能聽到細脆的聲音。
那一口粉,濃香的滷水味充斥鼻尖,幹米粉爽滑清香又有韌勁。
真熟悉哇!
阿醜也吃了,老實說的確被那味道驚艷,連嗦了幾大口粉,正想問孫巧兒是如何想到這樣的絕味,然後就見到對方一副神遊又感懷的模樣。
一個十四歲都不到的丫頭片子,真不知道身體裏頭住的人是不是二十四。
「你——」阿醜磁性而醇厚的聲音拉得有些長,他不知道是該問孫巧兒此刻的心情,又或說,他其實更想知道,自己能問到什麽程度。
「怎麽一副懷念追思的模樣。」
孫巧兒把蓋住自己半張臉的碗放下,晶透的眼睛中似乎蒙上了一層亮而脆弱的光,張口想說什麽,最後卻放棄了,轉而問:「好吃嗎?」
她沒說實話。
阿醜很確定,但又感覺很複雜,剛才那一瞬間,她幾乎是要說出口的。
遺憾未能聽到,但他又不禁想,今天換了別人,孫巧兒恐怕連剛才的張口也無。
「這是我吃過的第二好吃的東西。」
阿醜看著已經見底的碗道。
孫巧兒沒去探究那第一是什麽,而是走到了一個冒著熱氣的鍋旁,打開蓋,蒸騰的水汽模糊了她的臉,隻有聲音傳來道:「最後加點湯,這米粉才算吃完整。」
鍋裏燉了湯色淡白的大骨湯,味道濃厚,大夥每人一勺,碗裏和酸料融合的滷水再次被衝出了味,迸發出第二輪絕妙滋味。
莊稼人飯量大,孫巧兒每人都下了三兩粉,盡管油水十足,但顯然美味當前,那點分量都打了折扣似的,眾人一臉意猶未盡。
「要是每天都能吃到就好了!」
「孫老爹,你這米粉怎麽賣呢?」顯然,老實漢子為了一口吃的已經開始糾結,若不是太貴,偶爾還是要吃上一遭的。
孫家阿公拍了拍肚子,打了個飽嗝也開始計較,一碗價錢到底怎麽算才好?
畢竟大夥都吃到了實打實的肉呢。
「阿公,這麽著。這米粉是按兩計算的。二兩四文錢,每多一兩就多一文,二兩素粉呢則少一文,要加菜的,看加什麽,一文到三文不等如何。」
簡單的算術,大夥心裏頭一合計,也就是素粉三文錢,除了沒肉,卻有料還有湯,算下來也是一大碗。
他們飯量大,叫個三兩再來半碗大骨湯也能有七八分飽。
關鍵是,老美味了!
而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頭,孫巧兒道:「在我們家幹活的叔伯嬸子們,每天包早中兩餐,要米粉要飯都成!」
歡笑和喜悅聲中,緣來米粉店在安陽縣正式開張,店鋪挺大,一溜兒排開三十張桌子。
奇異的香味讓走過路過的人都好奇張望。
「又是啥新奇玩意?」
「聞著好香,咱去試試?」
「好像是滷肉孫家鼓搗的,他們家東西不錯呢。」
得益於曾經的好口碑,不少老顧客都來捧了場,開業第一天,孫家也是打出了足夠噱頭,吃米粉送滷蛋!
原本還嫌四文錢賣個和麵條差不多玩意有些黑心的人也心癢難耐,衝著那滷蛋,好像花得也不虧。
鋪子裏一排隔開,裏頭兩個桶鍋熱氣騰騰,兩個健碩的農婦人麻溜地焯著幹米粉,手一刻沒得閑。
累!
但是值!
兩人痛並快樂著,她們家的糧已經預訂了給孫家,就得了一份活幹,要做的事也簡單,兩餐時間最忙就幫焯粉,中間時間就幫洗碗切酸菜。臨走前再負責打掃,從辰時開始幹,申時就能迴家,工錢每天結算二十文一天,幹得好每月還能有紅包拿!
薑家則出了個人暫時幹起了小二活計,也跑得不亦樂乎。
就是家裏頭實在抽不出人的也不打緊,店裏頭需要大量酸筍、酸豆角、酸蘿蔔幹和蔥、蒜頭,隻要質量過得去,孫家都收!
無論是店裏幹活還是在村子裏做米粉的人都覺得賺大了,糧能賣不說,每家每戶至少還能多得一份工錢,還沒大熱天跑碼頭搬運輾轉的累。
孫家阿公精神矍鑠的在門口收錢,孫大樹每天做好滷水叉燒鍋燒聯貼等配菜,焯好的粉他就負責加料。
旁邊還有一個熱騰騰的麻辣燙鍋,能另外加菜。
隻聽得孫家阿公中氣十足一聲喊:「三個二兩,要五香叉燒和鍋燒!」
孫家米粉鋪子連帶後院,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孫大樹和薑家一個兄弟則留宿在縣裏,晚上對帳,早上起早準備配菜。
半個月過去,第一茬糧要收了上來了,孫家阿公退位給孫家阿娘收錢,自己則迴了村子監督收糧事宜。
「阿公,這半個月數錢開心不?」
孫家阿公半個月來每天耳朵裏聽得最多的就是銅錢過手「嘩啦嘩啦」的聲音,坐著數錢的感覺,實在妙不可言!
心情一好,他整個人都容光煥發,仿佛年輕十歲!
「還是丫頭點子多。」他踱步到老宅,看著熟悉的鄉親們忙碌。
他看著忙中有樂的鄉親,不由自主對著孫巧兒和阿醜說出心裏話:「去年咱碼頭擺滷味飯攤我就看見,村裏頭但凡有些力氣的人勤懇的起早貪黑去碼頭搬運,識得些字的又好些,能做個對帳管事。」
然後他有些自嘲:「阿公年輕時也一樣,還記得有一迴日頭大,背上皮肉都烤焦似的,一袋貨壓上來,等卸貨時那一片皮都搓到麻袋上了。」
迴想起那時候幾個孩子嗷嗷待哺,啥活啥苦不能吃,還生怕別人搶了活去。
「阿公。」孫巧兒牽住了那粗糲的手,「現在不一樣了。」
阿醜不禁有些動容,他看到的,終究還是太少了嗎。
這一刻,他心底由衷佩服老人的心懷。
「可不是,」孫家阿公緩緩情緒道,「我不想咱家吃苦,可看到村裏的後生呀,也一樣,咱要是能幫的,搭把手。」
然後又對仰這花般臉蛋看著自己的乖寶貝道:「當然,要是有人不知好賴的,咱也甭鳥他!」
嘿嘿,孫巧兒和阿醜同時笑了,阿公還是那個阿公,在外頭人麵前常以雷公麵示人,怪可愛的!
孫巧兒和阿醜留在家,暑氣上頭,花露水本來的功效凸顯,他們不得不加班加點趕製,抽空,就去老宅監督米粉加工。
收糧打穀子是一年的重中之重,今年有薑家在,兩家人合力在田壟上揮灑汗水,米粉店也歇業兩天趕農忙,就是孫小弟也得了五天假。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