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阿醜都見孫巧兒心裏頭甸甸的,於是道:「你一個小女孩,怎麽就有那麽多操不完的心?」
「阿醜,那你讀那麽些聖賢書又是為何?」
她前世不過是個小小的醫生,半道又做了廚子,微不足道,重生,就相當於有了主角光環。
「你想報仇,那如果以後你真當官了,會不會想到現在,還能否迴想起農家的生活?」她一雙眼睛清亮幹淨,看起來如此純潔無暇。
如果有一天掉入一點汙穢,那將是一種玷汙吧。
「我們家剛分家就隻有幾畝地,全家一起上陣,得的糧也就剛能餬口,但很幸運我們還能賣些藥材補貼。」
她白皙的臉迎向了遠處巍峨的大風山:「山上的確有很多好藥材,可我不能把人一一教會了,否則不出十年山都得禿。」
為了自己家,誰能管那一直被當做靠背的沉默的大山呢?
「就算在進到深裏別的山,那也危險不是。」
一旦出了人命,轉過來,她就要麵對無數詰責。
「孫巧兒。」似乎兩人對話,阿醜很少叫她全名。
他眼裏一向是冷的,但誰說薄冰之下沒有流動的溫柔呢?
「就算我如今不是官,力之所及,我也願意做些什麽。」
女孩抬頭,就對上一雙輪廓極為好看的鳳眼,上挑的眼尾原本是加重了整個人的氣勢,但此刻,孫巧兒在那雙眼中看見了自己。
不是倒映出來,而是心底刻出的模樣。
「還有多久就能收成了?」阿醜問。
「阿公說如果日頭足,二十天左右就能收。」
阿醜淡淡地笑了笑,孫巧兒額前幾絲髮絲散亂,他忍不住伸手撥了撥,恍然驚覺失態,於是咳嗽一聲:「咱們可以和你阿公一塊商量,如果真能拿出個章程,在和村長裏長說說,我想,如果對村子好,那他們估計能鼓動全村出力。」
等至晚間,孫巧兒果真和阿公提了,孫家阿公喝了一口茶,水菸袋在桌子上點了點。
看上去有些神色糾結。
「巧兒,你還小呢,不知道人心。」
她隻是單純想幫一把人而已。
孫家阿公道:「從前大災年,朝廷裏撥下賑災糧,你知道老百姓吃什麽嗎?」
吃什麽?
「摻了糠的稀米湯。」
孫巧兒不理解,她隻知道在前世抗震救災物資供應都是盡量滿足的。
阿醜替她答了:「因為人,性本惡。」
人性本惡。
真想不到這句話會出自一個要讀書考功名的學子口中。
但想想不正如此,一味地幫助會變成理所應當,二房家何嚐不是,如今都結了仇。
「不過,想做就照著心做去吧,阿公任何時候都是支持你的!」孫家阿公皺紋深刻的臉上,是毫不掩飾的舐犢情深。
他最中意這個機靈的孫女,誰不喜歡內裏柔軟善良的人呢?
阿醜看著這位老人,他穿著最普通樣式的棉布衣,皮膚黝黑,一輩子做不完的活讓他原本挺直的背脊有些彎,看一雙眼睛,雪亮似的。
就是這樣一雙眼睛,卻盛滿了寵溺和安慰。
他突然覺得有些鼻酸,但卻感覺被一種溫暖包裹。
話分兩頭。
那邊孫巧兒還尋思如何帶一帶村裏人,這邊孫家二房因為搭上了朱家,生意越做越大,前不久摘了一家老鋪子的牌子,換上了富貴糧雜的新牌子。
「咱們今年可得多收些糧屯著,索性地方夠大!」
如今誰不給他們鋪子幾分薄麵,銷的糧食明顯比以前翻了一番,是要早早規劃才好。
二伯道:「迴村子裏看能收多少。」
二伯娘怪笑:「怎麽,你還打算連你老子的一塊兒要了去?那老東西看得上嗎?」
去年陳年糯米事件讓二伯娘和她娘家村裏鬧得有些不愉快,今年她打算親自去,好好出一口惡氣。
而小沖村,他們被趕出來多少人看笑話,他們今年還願意來收米,她自己都覺得該給她供個長生牌坊了。
二伯娘從娘家村子迴來,那叫一個誌得意滿,胸脯挺得公雞似的,看吧,那麽一大筆生意,他們還能不感恩戴德。
曾經坑了她的人,就是跪在地上求她,都別想有一粒米進她的鋪子。
至於小沖村,畢竟那還有自己家幾畝地,再來也有不少人問收糧的事,左右也是糧食,索性就賣個人情。
於是夫妻兩就來到村裏和村長商量。
「這,一石米要低十文錢。」村長眉毛跳了跳,心下不悅,都是村裏頭出去的人,怎麽還殺熟。
「村長,如今我們家鋪子大了,這糧,哪不能收,大夥收上來的米要是放久了,就是我們開的價都不能有呢,也不看看這一季多少人豐收,糧呀,不值錢。」
豐收是好事,能留下口糧,可就是便宜了那些糧販子,低價屯糧,等年景不好了,就是發黴的陳米都能一路炒高。
村長沒見擰出三條深深的褶子,哎,作為底層的農人無奈呀。
要是人人手裏頭有幾個錢支使就好了。
「這事我會和村裏人提,願不願意全在個人。」
二伯娘捅捅自己男人,孫石自打摘了別家牌子後自覺身份都提了一個檔次,已經如此優惠,這老村長居然不給麵子。
於是放下話來:「村長,若是零散些的我也不耐煩收了,至少要過半。」
村長也不敢把話說死得罪人,畢竟有些人家隻要能把糧食賣了就成,其他的,哪裏比得上到手的錢實在。
孫二奶奶老遠就看到了孫家二房的馬車,等到人出來後,腆著一張殘菊臉低眉順眼恭維道:「我當今日喜鵲咋叫喚個不停,原來是咱們村的大貴人來了!」
她在三步之外圍著兩人轉了轉,一臉沾光喜氣道:「瞧瞧,這通身氣派,還有誰能比。」
孫二伯打了聲招唿:「嬸子,進來身體可好。」
孫二奶奶如蒙打賞般道:「勞石頭你惦記,人老了,都是老毛病,你們做生意的,比我們農人忙呢,都是大錢的進進出出!」
在她眼裏,這對夫妻儼然成了大財主。
二伯娘笑道:「嬸子可別胡說,我們也就賺幾個小差價,你是不知道那城裏朱家,人家那才叫生意,哎呀,我們就是靠著人家指甲縫那丁點,日子勉強能過了。」
她說著能過,手又扶了扶頭上的金釵子,又摸摸手腕上的玉鐲子,然後拍拍身上不存在的灰。
孫二奶奶最好八卦,心裏頭頓時有了計較,看來孫石頭真攀上朱家這顆大樹咯!
「你們都是貴人了,今天迴來有啥事?」
二伯娘看著麵前一臉討好的老婦人,心裏頭頓時有了計較,問:「哎,我也知道村裏頭人怎麽想我們夫妻的,這不想著快到收成季節,給鄉親們行個方便,村裏頭的糧有多少收多少,剛才和村長說,他似乎不太樂意。」
至於為什麽,她認為沒必要告訴。
孫二奶奶頓時氣了:「好個不識好賴的老貨!」她還記恨著村長下令打她板子的事,義憤填膺道,「這不是大好事,還有啥猶豫的,哦,他家田地多不愁,也不想想別家一年到頭就指望那幾袋收成!」
發泄了一通,孫二奶奶又神秘兮兮道:「我早些天發現,村長和裏長去你們爹那串了好幾迴門,也不知道商量些啥,隻是每迴出來,心情都不錯。」
然後又鬼鬼祟祟張望,悄聲道:「我還聽我小兒子說,他有一迴聽醉酒的王家人說了糧食的事,今年好像不打算賣到鎮上去了,說孫大哥要訂下來,有用。」
被擺過好幾道的二伯娘頓時就警覺了:「一定是想到了啥賺錢的好法子!」
早些喜宴端上來的菜,如今在府城都有些名頭呢!
她暗暗咬著牙根道:「嬸子,別怪我不提醒你,他們家就是有好法子也輪不上你,恨不得一個人占十個坑,那兩個人八成想著一塊合夥,你看今天收糧那麽大的事,村長都不怎麽放心上了。」
孫二奶奶深以為然,反正橫豎她都沒討過一迴好的。
二伯娘道:「嬸子,要是你不想吃虧,就悄悄和村子裏的人說了,想賣糧食的我都收,價錢絕對比他們的高一成!」
她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孫老頭那一家上下都沒一個好心眼的,還想收糧,怎麽,本錢攢夠了,難不成也想開個鋪子,和他們打擂台,沒門!
</br>
「阿醜,那你讀那麽些聖賢書又是為何?」
她前世不過是個小小的醫生,半道又做了廚子,微不足道,重生,就相當於有了主角光環。
「你想報仇,那如果以後你真當官了,會不會想到現在,還能否迴想起農家的生活?」她一雙眼睛清亮幹淨,看起來如此純潔無暇。
如果有一天掉入一點汙穢,那將是一種玷汙吧。
「我們家剛分家就隻有幾畝地,全家一起上陣,得的糧也就剛能餬口,但很幸運我們還能賣些藥材補貼。」
她白皙的臉迎向了遠處巍峨的大風山:「山上的確有很多好藥材,可我不能把人一一教會了,否則不出十年山都得禿。」
為了自己家,誰能管那一直被當做靠背的沉默的大山呢?
「就算在進到深裏別的山,那也危險不是。」
一旦出了人命,轉過來,她就要麵對無數詰責。
「孫巧兒。」似乎兩人對話,阿醜很少叫她全名。
他眼裏一向是冷的,但誰說薄冰之下沒有流動的溫柔呢?
「就算我如今不是官,力之所及,我也願意做些什麽。」
女孩抬頭,就對上一雙輪廓極為好看的鳳眼,上挑的眼尾原本是加重了整個人的氣勢,但此刻,孫巧兒在那雙眼中看見了自己。
不是倒映出來,而是心底刻出的模樣。
「還有多久就能收成了?」阿醜問。
「阿公說如果日頭足,二十天左右就能收。」
阿醜淡淡地笑了笑,孫巧兒額前幾絲髮絲散亂,他忍不住伸手撥了撥,恍然驚覺失態,於是咳嗽一聲:「咱們可以和你阿公一塊商量,如果真能拿出個章程,在和村長裏長說說,我想,如果對村子好,那他們估計能鼓動全村出力。」
等至晚間,孫巧兒果真和阿公提了,孫家阿公喝了一口茶,水菸袋在桌子上點了點。
看上去有些神色糾結。
「巧兒,你還小呢,不知道人心。」
她隻是單純想幫一把人而已。
孫家阿公道:「從前大災年,朝廷裏撥下賑災糧,你知道老百姓吃什麽嗎?」
吃什麽?
「摻了糠的稀米湯。」
孫巧兒不理解,她隻知道在前世抗震救災物資供應都是盡量滿足的。
阿醜替她答了:「因為人,性本惡。」
人性本惡。
真想不到這句話會出自一個要讀書考功名的學子口中。
但想想不正如此,一味地幫助會變成理所應當,二房家何嚐不是,如今都結了仇。
「不過,想做就照著心做去吧,阿公任何時候都是支持你的!」孫家阿公皺紋深刻的臉上,是毫不掩飾的舐犢情深。
他最中意這個機靈的孫女,誰不喜歡內裏柔軟善良的人呢?
阿醜看著這位老人,他穿著最普通樣式的棉布衣,皮膚黝黑,一輩子做不完的活讓他原本挺直的背脊有些彎,看一雙眼睛,雪亮似的。
就是這樣一雙眼睛,卻盛滿了寵溺和安慰。
他突然覺得有些鼻酸,但卻感覺被一種溫暖包裹。
話分兩頭。
那邊孫巧兒還尋思如何帶一帶村裏人,這邊孫家二房因為搭上了朱家,生意越做越大,前不久摘了一家老鋪子的牌子,換上了富貴糧雜的新牌子。
「咱們今年可得多收些糧屯著,索性地方夠大!」
如今誰不給他們鋪子幾分薄麵,銷的糧食明顯比以前翻了一番,是要早早規劃才好。
二伯道:「迴村子裏看能收多少。」
二伯娘怪笑:「怎麽,你還打算連你老子的一塊兒要了去?那老東西看得上嗎?」
去年陳年糯米事件讓二伯娘和她娘家村裏鬧得有些不愉快,今年她打算親自去,好好出一口惡氣。
而小沖村,他們被趕出來多少人看笑話,他們今年還願意來收米,她自己都覺得該給她供個長生牌坊了。
二伯娘從娘家村子迴來,那叫一個誌得意滿,胸脯挺得公雞似的,看吧,那麽一大筆生意,他們還能不感恩戴德。
曾經坑了她的人,就是跪在地上求她,都別想有一粒米進她的鋪子。
至於小沖村,畢竟那還有自己家幾畝地,再來也有不少人問收糧的事,左右也是糧食,索性就賣個人情。
於是夫妻兩就來到村裏和村長商量。
「這,一石米要低十文錢。」村長眉毛跳了跳,心下不悅,都是村裏頭出去的人,怎麽還殺熟。
「村長,如今我們家鋪子大了,這糧,哪不能收,大夥收上來的米要是放久了,就是我們開的價都不能有呢,也不看看這一季多少人豐收,糧呀,不值錢。」
豐收是好事,能留下口糧,可就是便宜了那些糧販子,低價屯糧,等年景不好了,就是發黴的陳米都能一路炒高。
村長沒見擰出三條深深的褶子,哎,作為底層的農人無奈呀。
要是人人手裏頭有幾個錢支使就好了。
「這事我會和村裏人提,願不願意全在個人。」
二伯娘捅捅自己男人,孫石自打摘了別家牌子後自覺身份都提了一個檔次,已經如此優惠,這老村長居然不給麵子。
於是放下話來:「村長,若是零散些的我也不耐煩收了,至少要過半。」
村長也不敢把話說死得罪人,畢竟有些人家隻要能把糧食賣了就成,其他的,哪裏比得上到手的錢實在。
孫二奶奶老遠就看到了孫家二房的馬車,等到人出來後,腆著一張殘菊臉低眉順眼恭維道:「我當今日喜鵲咋叫喚個不停,原來是咱們村的大貴人來了!」
她在三步之外圍著兩人轉了轉,一臉沾光喜氣道:「瞧瞧,這通身氣派,還有誰能比。」
孫二伯打了聲招唿:「嬸子,進來身體可好。」
孫二奶奶如蒙打賞般道:「勞石頭你惦記,人老了,都是老毛病,你們做生意的,比我們農人忙呢,都是大錢的進進出出!」
在她眼裏,這對夫妻儼然成了大財主。
二伯娘笑道:「嬸子可別胡說,我們也就賺幾個小差價,你是不知道那城裏朱家,人家那才叫生意,哎呀,我們就是靠著人家指甲縫那丁點,日子勉強能過了。」
她說著能過,手又扶了扶頭上的金釵子,又摸摸手腕上的玉鐲子,然後拍拍身上不存在的灰。
孫二奶奶最好八卦,心裏頭頓時有了計較,看來孫石頭真攀上朱家這顆大樹咯!
「你們都是貴人了,今天迴來有啥事?」
二伯娘看著麵前一臉討好的老婦人,心裏頭頓時有了計較,問:「哎,我也知道村裏頭人怎麽想我們夫妻的,這不想著快到收成季節,給鄉親們行個方便,村裏頭的糧有多少收多少,剛才和村長說,他似乎不太樂意。」
至於為什麽,她認為沒必要告訴。
孫二奶奶頓時氣了:「好個不識好賴的老貨!」她還記恨著村長下令打她板子的事,義憤填膺道,「這不是大好事,還有啥猶豫的,哦,他家田地多不愁,也不想想別家一年到頭就指望那幾袋收成!」
發泄了一通,孫二奶奶又神秘兮兮道:「我早些天發現,村長和裏長去你們爹那串了好幾迴門,也不知道商量些啥,隻是每迴出來,心情都不錯。」
然後又鬼鬼祟祟張望,悄聲道:「我還聽我小兒子說,他有一迴聽醉酒的王家人說了糧食的事,今年好像不打算賣到鎮上去了,說孫大哥要訂下來,有用。」
被擺過好幾道的二伯娘頓時就警覺了:「一定是想到了啥賺錢的好法子!」
早些喜宴端上來的菜,如今在府城都有些名頭呢!
她暗暗咬著牙根道:「嬸子,別怪我不提醒你,他們家就是有好法子也輪不上你,恨不得一個人占十個坑,那兩個人八成想著一塊合夥,你看今天收糧那麽大的事,村長都不怎麽放心上了。」
孫二奶奶深以為然,反正橫豎她都沒討過一迴好的。
二伯娘道:「嬸子,要是你不想吃虧,就悄悄和村子裏的人說了,想賣糧食的我都收,價錢絕對比他們的高一成!」
她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孫老頭那一家上下都沒一個好心眼的,還想收糧,怎麽,本錢攢夠了,難不成也想開個鋪子,和他們打擂台,沒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