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信想了一下後,最終決定道:“這件事情就由你來負責,你自己做出評估,做出最後的選擇。
隻是,有一條,如果讓他留下了,那也不能讓他接觸到我軍的機密,人員可以暫時放在軍事情報局裏麵效力。
在旅順期間,這個人絕對不能進到旅順南城裏麵,就在城外放著,凡是要出屋活動的時候,一律都要蒙上雙眼。
還有,最好是多從他身上問出些東西來,這個家夥曾經是鑲白旗的巴牙喇額真。應該是知道不少白甲兵的具體情況,審問出來了之後,一律及時上交到兵部。”
“屬下明白了,一定遵照君上的指示行事,絕不會讓蒙克塔有機可乘!”
陳信順著南城的城壕往側翼方向看了過去,一個個突出來的馬麵,讓他覺得這個地方更加的堅固了。
這種馬麵,在曆史當中多次證明了能夠大大增加側麵的火力,使得城下的死角大大減小。
這種馬麵形的改進,就是依托於旅順南城的舊城牆輕微動工改造而成的,總體上任然是凸麵的舊式防禦設施。從防禦力上來說,它是比不過棱堡的。
在原本的曆史上,比較興盛的棱堡是凹麵外形,幾乎沒有死角,讓守方取得很大優勢。明朝後期的時候,這種修築方法也傳到了中國。
徐光啟曾建議在京師和薊鎮修建三角三層的空心敵台,第一次有了銳角防線的概念。
後來孫元化學習到的更詳細,他寫的《銃台圖說》中,明確提出修建銳角防線,他所形容的“形如長爪。以自相救”,就是多個銳角形成的棱堡外牆形狀。
可惜的是,雖然他被派到寧遠協助袁崇煥修建城防,但以遼東軍鎮的腐朽風氣,讓孫元化的這些個改進根本就無法真正實現。
孫元化的銃台也不是自行研究得來,都是來自歐洲傳教士,而澳門雇傭軍比傳教士更加專業,他們在澳門修建的葡人炮台,是遠東的第一批西法炮台,其中很多方法也傳到中國。
這些雇傭軍在登州當教官的時候,並沒有發揮這方麵的作用,因為登州沒有被攻城的急迫性,但登州之亂後,華夏軍乘機到山東地區接手了這一批的雇傭軍。
華夏兵部的人請他們到講武堂裏麵,係統的教授這方麵的知識,還有多名弗朗機軍官被派遣到了華夏在各地的防禦工事,協助修建防線。
現在華夏軍在旅順建立起來的土牆體係裏麵,也有他們不少的功勞。
不過,華夏軍在旅順城可沒有使用棱堡。
雖然馬麵這種防禦設施,比不上棱堡那種軍事堡壘的防禦功能強大,可是,馬麵也有著棱堡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棱堡所無法具備的城市功能。
棱堡除了戰鬥之外,其內部可沒有辦法容納平民生活居住,棱堡完完全全就是一座軍事堡壘。
而馬麵這種防禦設施,是依托著有城市功能的四方形城牆修建起來的,除了增強了城市的防禦功能以外,對於城市內部居民的生活,完全沒有什麽影響。
旅順不但是一處防禦要塞,同時,也是華夏軍在遼東地區的一塊跳板,是最大的物資中轉基地,如果隻保留軍事堡壘功能的話,想要攻略遼東就非常困難了。
隻有讓旅順不斷的擴張、繁華下去,才有可能支撐的住未來可能的遠征。
在走過了南城之後,就是第二道土牆所在的防線區域了,土牆和城牆之間有大約100米的平地,以及6米寬的護城壕。
土牆後麵,現在坐著的是第11步兵旅一個營的步兵,他們一直在這個地方待命,而他們身旁那些個預留的炮位缺口,後麵都是空著的。
如果華夏陸軍棄守了第一道土牆的話,前麵那些火炮就會被快速的轉移到這裏,用來繼續防守後金軍的進攻。
這一道土牆上,每隔上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銳角樣式的凸起麵,在那前麵有一條寬6米的深壕,在這種防禦體係之下來說,任何的攻擊手段,最終都要麵臨這條壕溝的阻擋。
而第二道土牆可完全不同於第一道土牆,在壕溝的後麵已經沒有那種低低的胸牆了,敵人一旦過了壕溝,就將會直接麵臨一麵3米多高的夯土牆。
從壕溝上提前架設好的厚實木板上麵走過的時候,還刻意的往兩邊的壕溝裏麵張望了一眼,能清晰的看到,裏麵布滿了各種尖木樁。
按照之前製定好的預案,在敵軍攻過來的時候,守軍還會臨時灑下成片成片的鐵蒺藜,甚至是火油,總之,這道壕溝,就是一處絕地。
走過了這道深深的壕溝之後,前麵出現在陳信麵前的,就是第一道土牆了。
硝煙味兒充斥在周邊的空氣裏麵,如同是雷鳴一般的炮聲,就像是在各人的身邊炸響似的。
四處不斷的響起了一聲又一聲有力的口令聲,而在土牆上步兵炮的炮聲,簡直就如同是炒豆子一般不斷的爆響著。
在華夏軍的嚴格訓練體係之下,這種口徑不是太大的滑膛式步兵炮,威力也是極其巨大的,現在,被布置在旅順的步兵炮數量多達上百門,絕對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來。
兩道土牆之間有100多米的平地,華夏陸軍的預備隊和火炮,都能夠在土牆的後麵迅速調動起來,無論是支援、還是撤退,都非常的容易。
而在土牆的內側,則是一個比較平緩角度的斜坡,戰士們可以很輕鬆的從任何一個地方登上牆頭作戰。
此時,在牆頭上的,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步槍兵,那些個被分配了先進武器的精銳部隊,則全部都坐在土牆牆根前麵的空地上,安靜的等待命令到來。
還有最容易安定軍心的醫護兵們,也是同樣的做派,完全沒有絲毫害怕危險而躲到城內去的意思。
戰場上華夏軍的一切,都表現的井井有條,沒有一處不顯示著華夏陸軍那種不同於封建時代的職業軍隊風采。
陳信看著這一切,他的心中,隻有一片自豪。為他自己能打下這麽一份基業而自豪,也為了這一支革命的軍隊而自豪。
隻是,有一條,如果讓他留下了,那也不能讓他接觸到我軍的機密,人員可以暫時放在軍事情報局裏麵效力。
在旅順期間,這個人絕對不能進到旅順南城裏麵,就在城外放著,凡是要出屋活動的時候,一律都要蒙上雙眼。
還有,最好是多從他身上問出些東西來,這個家夥曾經是鑲白旗的巴牙喇額真。應該是知道不少白甲兵的具體情況,審問出來了之後,一律及時上交到兵部。”
“屬下明白了,一定遵照君上的指示行事,絕不會讓蒙克塔有機可乘!”
陳信順著南城的城壕往側翼方向看了過去,一個個突出來的馬麵,讓他覺得這個地方更加的堅固了。
這種馬麵,在曆史當中多次證明了能夠大大增加側麵的火力,使得城下的死角大大減小。
這種馬麵形的改進,就是依托於旅順南城的舊城牆輕微動工改造而成的,總體上任然是凸麵的舊式防禦設施。從防禦力上來說,它是比不過棱堡的。
在原本的曆史上,比較興盛的棱堡是凹麵外形,幾乎沒有死角,讓守方取得很大優勢。明朝後期的時候,這種修築方法也傳到了中國。
徐光啟曾建議在京師和薊鎮修建三角三層的空心敵台,第一次有了銳角防線的概念。
後來孫元化學習到的更詳細,他寫的《銃台圖說》中,明確提出修建銳角防線,他所形容的“形如長爪。以自相救”,就是多個銳角形成的棱堡外牆形狀。
可惜的是,雖然他被派到寧遠協助袁崇煥修建城防,但以遼東軍鎮的腐朽風氣,讓孫元化的這些個改進根本就無法真正實現。
孫元化的銃台也不是自行研究得來,都是來自歐洲傳教士,而澳門雇傭軍比傳教士更加專業,他們在澳門修建的葡人炮台,是遠東的第一批西法炮台,其中很多方法也傳到中國。
這些雇傭軍在登州當教官的時候,並沒有發揮這方麵的作用,因為登州沒有被攻城的急迫性,但登州之亂後,華夏軍乘機到山東地區接手了這一批的雇傭軍。
華夏兵部的人請他們到講武堂裏麵,係統的教授這方麵的知識,還有多名弗朗機軍官被派遣到了華夏在各地的防禦工事,協助修建防線。
現在華夏軍在旅順建立起來的土牆體係裏麵,也有他們不少的功勞。
不過,華夏軍在旅順城可沒有使用棱堡。
雖然馬麵這種防禦設施,比不上棱堡那種軍事堡壘的防禦功能強大,可是,馬麵也有著棱堡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棱堡所無法具備的城市功能。
棱堡除了戰鬥之外,其內部可沒有辦法容納平民生活居住,棱堡完完全全就是一座軍事堡壘。
而馬麵這種防禦設施,是依托著有城市功能的四方形城牆修建起來的,除了增強了城市的防禦功能以外,對於城市內部居民的生活,完全沒有什麽影響。
旅順不但是一處防禦要塞,同時,也是華夏軍在遼東地區的一塊跳板,是最大的物資中轉基地,如果隻保留軍事堡壘功能的話,想要攻略遼東就非常困難了。
隻有讓旅順不斷的擴張、繁華下去,才有可能支撐的住未來可能的遠征。
在走過了南城之後,就是第二道土牆所在的防線區域了,土牆和城牆之間有大約100米的平地,以及6米寬的護城壕。
土牆後麵,現在坐著的是第11步兵旅一個營的步兵,他們一直在這個地方待命,而他們身旁那些個預留的炮位缺口,後麵都是空著的。
如果華夏陸軍棄守了第一道土牆的話,前麵那些火炮就會被快速的轉移到這裏,用來繼續防守後金軍的進攻。
這一道土牆上,每隔上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銳角樣式的凸起麵,在那前麵有一條寬6米的深壕,在這種防禦體係之下來說,任何的攻擊手段,最終都要麵臨這條壕溝的阻擋。
而第二道土牆可完全不同於第一道土牆,在壕溝的後麵已經沒有那種低低的胸牆了,敵人一旦過了壕溝,就將會直接麵臨一麵3米多高的夯土牆。
從壕溝上提前架設好的厚實木板上麵走過的時候,還刻意的往兩邊的壕溝裏麵張望了一眼,能清晰的看到,裏麵布滿了各種尖木樁。
按照之前製定好的預案,在敵軍攻過來的時候,守軍還會臨時灑下成片成片的鐵蒺藜,甚至是火油,總之,這道壕溝,就是一處絕地。
走過了這道深深的壕溝之後,前麵出現在陳信麵前的,就是第一道土牆了。
硝煙味兒充斥在周邊的空氣裏麵,如同是雷鳴一般的炮聲,就像是在各人的身邊炸響似的。
四處不斷的響起了一聲又一聲有力的口令聲,而在土牆上步兵炮的炮聲,簡直就如同是炒豆子一般不斷的爆響著。
在華夏軍的嚴格訓練體係之下,這種口徑不是太大的滑膛式步兵炮,威力也是極其巨大的,現在,被布置在旅順的步兵炮數量多達上百門,絕對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來。
兩道土牆之間有100多米的平地,華夏陸軍的預備隊和火炮,都能夠在土牆的後麵迅速調動起來,無論是支援、還是撤退,都非常的容易。
而在土牆的內側,則是一個比較平緩角度的斜坡,戰士們可以很輕鬆的從任何一個地方登上牆頭作戰。
此時,在牆頭上的,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步槍兵,那些個被分配了先進武器的精銳部隊,則全部都坐在土牆牆根前麵的空地上,安靜的等待命令到來。
還有最容易安定軍心的醫護兵們,也是同樣的做派,完全沒有絲毫害怕危險而躲到城內去的意思。
戰場上華夏軍的一切,都表現的井井有條,沒有一處不顯示著華夏陸軍那種不同於封建時代的職業軍隊風采。
陳信看著這一切,他的心中,隻有一片自豪。為他自己能打下這麽一份基業而自豪,也為了這一支革命的軍隊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