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而過,薪火5年的篇章快速的翻過,進入了薪火6年,在這期間發生了很多的事情。
後金從蒙古方向上入寇大明,一路肆虐大明京畿地區,劫掠了大量的人口、物資,充實了各奴隸主們的實力。
而在阿敏建立的韓國,內部的一些後金殘部中,有一部分是潛伏起來的,忠於黃太吉的人。
這些人在蘇克薩哈和安不擼的帶領下,發動了叛亂,滅亡了韓國,並重新打出了後金的旗號。
之後,以後金叛軍和原韓國軍隊組成的12萬聯軍,共同攻伐陳信所部。
雙方經過半年時間的對峙和交戰,後金方麵被陳信軍所部擊敗後,蘇克薩哈帶領殘部撤往了上京,固城死守。
陳信軍一方,因為內部不穩的緣故無力追擊,隻能撤軍迴返。
之後還經曆了和尼德蘭人的海戰、和談,和西班牙人的通商,在占城開墾種植園,種植橡膠作物等事件。
再往後,就是華夏聯合王國建立,陳信稱王,建立了各中央政府機構,改元薪火。
為了表示己方乃是繼承了漢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正統身份,特地定下己方起兵那一年為薪火元年,而不是稱王的那一年改元。
因為這個時空有了陳信胡亂攙和的緣故,後金方麵的曆史被改的麵目全非。
幾年前,阿敏和一部分對後金存有異心的女真人一起發動叛亂,帶著一部分的女真人,入侵朝鮮王國,並占領了這片土地,組建了韓國。
這件事情引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現在開始慢慢的顯現出來。
那一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後金方麵女真人的力量,但同時也為黃太吉掃清了一部分朝堂上的障礙,打破了四大貝勒共同議政的默契,以黃太吉的政治手腕,在政敵們力量被消弱的絕好時機,大大增強了自己的話語權。
通過突襲明朝京畿地區的事件,再次強化了自己權威的黃太吉,為了彌補後金失去大量本族人口的損失,大肆的展開對魚皮韃子和生女真的抓捕工作,促發了吉、黑地區的反抗。
華夏聯合王國在那裏組建的吉黑支隊,在與後金的對峙中原住民們損失比較慘重,隻能無奈退守海參崴,依靠著王國的船隊補給繼續發展。
而大力抓捕魚皮韃子和生女真的行為,加強了後金的力量,又讓曆史大大的改變了樣貌,黃太吉派遣強大了很多的後金軍隊征伐蒙古,徹底擊敗了林丹汗。
而就在時間進入薪火6年(公元1631年)的時候,林丹汗逃跑途中病逝,他的兒子額哲歸降黃太吉,並獻上了據說是當年元順帝逃離中原時候,帶走的傳國玉璽。
在這些大事件之中,還不斷的穿插著各種“小事”。
像是黃太吉和各位兄弟們一起娶了林丹汗的老婆們,眾位兄弟叔伯們一起玩“親上加親”的遊戲,這種小道消息是最引人注目,也是傳的最快的。
華夏聯合王國特工在大明開辦的報紙,通過連載這些花邊新聞,初步在大明打開了爭奪話語權的序幕。
大明陝西地區已經鬧騰了好幾年的流寇,突然跳出了以前的活動範圍,流竄進入山西境內。
這些流寇之中,幾支以擎天柱、威震天、紅蜘蛛、大黃蜂等為名號的流寇首領,在一群燒殺搶掠的流寇中表現的就像是一股清流一般。
他們不劫掠,不濫殺,雖然發展的很是艱難,但卻也得到了一部分理想主義者的認同,在流寇之中慢慢脫穎而出,成為了流寇之中,數得上號的人物。
如果再有一名穿越者,就能從名號上就能看出,這絕對是陳信的惡趣味。
這些名號非常怪異的流寇,是王國特工們拉起來的隊伍,為的就是從那些災區收攏饑民,把這些原本會白白餓死的難民們,通過黃河或者長江水路,送往華夏聯合王國。
雖然耗資巨大,也非常的麻煩,但是,在陳信的心目中,每一個漢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
從薪火5年的年末開始,王國的第一艘萬噸級排水量的風帆船建造完成,並試航結束,而通往北美大陸的移民工作也已經開始了。
世界上還有那麽多的無主之地在等著華夏去占領、開墾,陳信隻怕大明區區兩個億的人口,根本不足以開發那麽廣闊的土地,怎麽能白白浪費人命呢?
大明的山東、河南、直隸交界地區,有邪教起來造反,打出了白蓮、金蟬等旗號,並且大肆封賞王爵封號,這種作死的行為自然是很快就被大明軍隊給鎮壓了。
華夏聯合王國內部,對敵非常的警惕,連忙開展了對王國內部各宗教勢力的摸排工作,而且,各種宗教法規也在緊急製定當中了。
還有,大明再次增加了賦稅的征繳額度,每畝田地增加了三厘銀子。
華夏聯合王國可不會放過這些這麽好的輿論武器。
當王國的公民們,從王國第一份報紙《華夏報》上知道這些事情的時候,對比著王國現在的各項政策,油然而生出了一種幸福感。
在對比之中,公民們對掃盲班和學校中宣傳的國家概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那些從大明各地來的新移民們,對王國的歸屬感,不斷的增強著。
在這麽一連串的事件之中,袁崇煥被處死的消息,仿佛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沒有驚起大明京師以外地區的普通百姓們絲毫的波瀾。
不過,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的東江鎮。
東江鎮的將士們,這幾年可被袁崇煥給坑慘了,在袁崇煥決議對付毛文龍的時候,就開始限製運往東江鎮的糧船。
原本就停靠在海島上,靠著做些買賣,購買糧食過日子的東江鎮,沒有了糧食入口,那真的是一下子就陷入到了水生火熱當中。
原本,按照袁崇煥的想法,搞定了毛文龍之後,自然會趕快運糧食過去,收攏軍心,徹底的掌握住這一部分的軍隊,成為整個遼東地區明軍真正的意義上的扛把子。
可惜,天不遂人願啊!
後金從蒙古方向上入寇大明,一路肆虐大明京畿地區,劫掠了大量的人口、物資,充實了各奴隸主們的實力。
而在阿敏建立的韓國,內部的一些後金殘部中,有一部分是潛伏起來的,忠於黃太吉的人。
這些人在蘇克薩哈和安不擼的帶領下,發動了叛亂,滅亡了韓國,並重新打出了後金的旗號。
之後,以後金叛軍和原韓國軍隊組成的12萬聯軍,共同攻伐陳信所部。
雙方經過半年時間的對峙和交戰,後金方麵被陳信軍所部擊敗後,蘇克薩哈帶領殘部撤往了上京,固城死守。
陳信軍一方,因為內部不穩的緣故無力追擊,隻能撤軍迴返。
之後還經曆了和尼德蘭人的海戰、和談,和西班牙人的通商,在占城開墾種植園,種植橡膠作物等事件。
再往後,就是華夏聯合王國建立,陳信稱王,建立了各中央政府機構,改元薪火。
為了表示己方乃是繼承了漢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正統身份,特地定下己方起兵那一年為薪火元年,而不是稱王的那一年改元。
因為這個時空有了陳信胡亂攙和的緣故,後金方麵的曆史被改的麵目全非。
幾年前,阿敏和一部分對後金存有異心的女真人一起發動叛亂,帶著一部分的女真人,入侵朝鮮王國,並占領了這片土地,組建了韓國。
這件事情引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現在開始慢慢的顯現出來。
那一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後金方麵女真人的力量,但同時也為黃太吉掃清了一部分朝堂上的障礙,打破了四大貝勒共同議政的默契,以黃太吉的政治手腕,在政敵們力量被消弱的絕好時機,大大增強了自己的話語權。
通過突襲明朝京畿地區的事件,再次強化了自己權威的黃太吉,為了彌補後金失去大量本族人口的損失,大肆的展開對魚皮韃子和生女真的抓捕工作,促發了吉、黑地區的反抗。
華夏聯合王國在那裏組建的吉黑支隊,在與後金的對峙中原住民們損失比較慘重,隻能無奈退守海參崴,依靠著王國的船隊補給繼續發展。
而大力抓捕魚皮韃子和生女真的行為,加強了後金的力量,又讓曆史大大的改變了樣貌,黃太吉派遣強大了很多的後金軍隊征伐蒙古,徹底擊敗了林丹汗。
而就在時間進入薪火6年(公元1631年)的時候,林丹汗逃跑途中病逝,他的兒子額哲歸降黃太吉,並獻上了據說是當年元順帝逃離中原時候,帶走的傳國玉璽。
在這些大事件之中,還不斷的穿插著各種“小事”。
像是黃太吉和各位兄弟們一起娶了林丹汗的老婆們,眾位兄弟叔伯們一起玩“親上加親”的遊戲,這種小道消息是最引人注目,也是傳的最快的。
華夏聯合王國特工在大明開辦的報紙,通過連載這些花邊新聞,初步在大明打開了爭奪話語權的序幕。
大明陝西地區已經鬧騰了好幾年的流寇,突然跳出了以前的活動範圍,流竄進入山西境內。
這些流寇之中,幾支以擎天柱、威震天、紅蜘蛛、大黃蜂等為名號的流寇首領,在一群燒殺搶掠的流寇中表現的就像是一股清流一般。
他們不劫掠,不濫殺,雖然發展的很是艱難,但卻也得到了一部分理想主義者的認同,在流寇之中慢慢脫穎而出,成為了流寇之中,數得上號的人物。
如果再有一名穿越者,就能從名號上就能看出,這絕對是陳信的惡趣味。
這些名號非常怪異的流寇,是王國特工們拉起來的隊伍,為的就是從那些災區收攏饑民,把這些原本會白白餓死的難民們,通過黃河或者長江水路,送往華夏聯合王國。
雖然耗資巨大,也非常的麻煩,但是,在陳信的心目中,每一個漢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
從薪火5年的年末開始,王國的第一艘萬噸級排水量的風帆船建造完成,並試航結束,而通往北美大陸的移民工作也已經開始了。
世界上還有那麽多的無主之地在等著華夏去占領、開墾,陳信隻怕大明區區兩個億的人口,根本不足以開發那麽廣闊的土地,怎麽能白白浪費人命呢?
大明的山東、河南、直隸交界地區,有邪教起來造反,打出了白蓮、金蟬等旗號,並且大肆封賞王爵封號,這種作死的行為自然是很快就被大明軍隊給鎮壓了。
華夏聯合王國內部,對敵非常的警惕,連忙開展了對王國內部各宗教勢力的摸排工作,而且,各種宗教法規也在緊急製定當中了。
還有,大明再次增加了賦稅的征繳額度,每畝田地增加了三厘銀子。
華夏聯合王國可不會放過這些這麽好的輿論武器。
當王國的公民們,從王國第一份報紙《華夏報》上知道這些事情的時候,對比著王國現在的各項政策,油然而生出了一種幸福感。
在對比之中,公民們對掃盲班和學校中宣傳的國家概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那些從大明各地來的新移民們,對王國的歸屬感,不斷的增強著。
在這麽一連串的事件之中,袁崇煥被處死的消息,仿佛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沒有驚起大明京師以外地區的普通百姓們絲毫的波瀾。
不過,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的東江鎮。
東江鎮的將士們,這幾年可被袁崇煥給坑慘了,在袁崇煥決議對付毛文龍的時候,就開始限製運往東江鎮的糧船。
原本就停靠在海島上,靠著做些買賣,購買糧食過日子的東江鎮,沒有了糧食入口,那真的是一下子就陷入到了水生火熱當中。
原本,按照袁崇煥的想法,搞定了毛文龍之後,自然會趕快運糧食過去,收攏軍心,徹底的掌握住這一部分的軍隊,成為整個遼東地區明軍真正的意義上的扛把子。
可惜,天不遂人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