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陳信乘船迴到了位於義州和明州之間的大營。
踏上臨時碼頭才發現,這裏經過幾個月的大力修整,已經完全變了樣子。
在兩座已經初步完工的棱堡後方5公裏處,一座兵營已經拔地而起。
在原來一些燒陶工匠的集思廣益之下,民政部開設的燒磚工坊和初級的水泥工坊,已經初具規模,所以新的兵營采用了磚石結構。
兵營全部采用長長的聯排房,三座聯排房組成一個凹字形的建築模式,凹麵向內,一排房屋住一個中隊,一座建築群就是3個中隊。
門和窗戶全部開在凹字形的內部,外麵牆體上也事先弄好了射擊孔,平時可以堵上,等到戰時,軍營就是一座座互相支援的堡壘,士兵們可以通過射擊孔用火器打擊敵軍。
現在總共建造了5棟這樣的建築,每兩棟樓之間間隔500米,每棟建築前麵都有一塊小小的蔬菜田,也不占用訓練時間,隻要在休息的時候輪一下班,隔一段時間就能夠收獲一批新鮮的蔬菜,可以作為連隊在駐地時候的夥食補充。
而在建築群的最東邊隔著一條小河,還建有軍方自己的養豬場,每個連一間飼養室,養10幾頭小豬,抽調人員輪換著喂豬,打掃豬圈,也能解決軍隊一部分的肉食。
陳信走進軍營,一路看著,走進了正中心的一座建築,這裏就是陳信所部的軍事中樞部門了,陳信的辦公室在正北方,周圍一圈就是參謀、軍法、後勤等部門。
大貓正好出來,突然看見陳信,驚喜道“將軍,你怎麽悄無聲息的就迴來了?大家夥還想著準備大碼頭去接你呢。”
陳信笑著說道“你還客氣什麽,告訴各部門的主管,我們這裏不需要搞什麽虛頭巴腦的迎接儀式,好好在崗位上工作就是最好的迎接儀式。”
大貓笑著應了“是。”
“對了,紮克丹,召集各司的司長和軍事主官,午飯過後,一起開個會。”
最近一段時間在海上漂著,重要的事情都會接到各部門的鷹隼傳書,但是還有大量並不要緊的公務,根據規定,各部門主管隻需要自行決定,然後送一份報告到陳信辦公室這裏報備就可以了。
所以進到辦公室後,陳信也不著急去和各部門主管見麵,先拿起了厚厚一摞的文件慢慢看了起來,這是了解領地發展的最快方式。
首先是民政方麵的事情,民以食為天,民政部最近的大動作都在這方麵了。
先是建立了以幾名虎賁和一些種田能手為業務指導的種子培育基地,現在是大航海時代,世界各地的物種交流速度很快,種子基地在各地搜羅到了土豆、玉米,雖然數量不足,但是已經進入育種階段,明年應該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種植規模。
土豆可以在山地種植,而且產量巨大,雖然當主食的話,不適合亞洲人的飲食習慣,但是摻著主食當菜吃還是沒問題的,而且,等招攬流民的時候,餓壞了的人是不會管什麽飲食習慣的,有口吃的能活命就已經很好了。
然後就是組織空閑的勞動力,在每個農莊附近的丘陵都建立了菜園和果園,第一批蔬菜已經可以收獲了,而果園則需要等待幾年的生長時間。
最重要的就是在靠近海邊一座比較大的島上,建立了一座養殖基地,基地內已經建立了一座養雞場,一座養豬場,一座養牛場,和一座菌類栽培場。
島上的基地養這些東西除了供應轄區內的食物供應之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培育改良優質品種,以後的養雞場要分為肉雞和蛋雞,牛場要分為肉牛、奶牛、耕牛,這些都是長遠的計劃,需要時間來完成,現在還隻是一個原始的養殖基地。
民政部還在立軍營不遠的一片荒地上建立了一個畜牧基地,在那裏已經開始了軍馬的培育工作,雖然現在的戰馬都是繳獲來的,但是未來軍隊的馬匹一定要逐漸實現自給自足,而且還要不斷的改良優良的品種。
陳信製造的11匹重型戰馬,現在就是那裏的常客。在嚇的對馬藩投降之後,它們就被送迴了這裏,又引起了一番轟動,在己方所有戰士羨慕的目光中,被選中的戰馬飼養員,每天都像是此後長輩似的伺候著那些戰馬。
而陳信最為關心的鐵廠,也已經在茂山建立起來了,那裏鐵礦和煤炭資源極其豐富,就地冶煉好鐵料後,就順著鴨綠江運到各作坊去。
煉鐵高爐也在耐火磚燒製出來以後,建立起來了。
建起來的第一座煉鐵高爐,有一個巨大的儲熱室,旁邊還有一個巨大的水力風箱,一次就能夠出鐵1000斤,這個高爐的效果震驚了當時所有的本地工匠。
可惜因為使用的煤炭中含有大量的雜質,而無法直接用高爐煉出鋼來。
民政部開始準備建一個洗煤作坊,但是畢竟隻是聽陳信說過有這麽一種方法,誰也沒見過,隻能慢慢的實驗。
軍隊的武器方麵,鐵料充足了,所以最近軍械製造所的部分武器產量也有所提升。
二年式火繩槍(陳信在自己軍中規定了自己穿越的1626年為元年,對外說法是那一年正好是陳信這支軍隊起家的第一個年頭),已經裝備了本部所有人馬,現在正在加緊為南方支隊和倭國支隊換裝,很快就能徹底淘汰那些朝鮮鳥銃了。等到能夠直接用高爐煉出鋼來,就開始換裝燧發槍。
手炮和步兵炮由於需要到很多的鋼,現在鋼產量不足,所以暫時隻能慢慢製造,不過模具已經準備了很多了,等到鋼材到位,很快就能製造出足夠的數量。
快蟹—5裝備的10斤炮本來是銅製的,但是由於銅料用途太過廣泛,螺旋槳、船底都需要大量的銅,所以現在把所有的10斤炮改成了熟鐵鑄造,炮身的重量加大了很多,但是這是艦炮,戰船對武器的重量沒有陸軍那麽敏感,也就先用著了。
產量提高最大的,就是鎧甲了,以前製造鐵紮甲,材料不足而且還需要大量的熟練工匠。
現在不同了,陳信當初提出的防彈衣的方案,被盔甲作坊給弄出來了,和後世防彈衣不同的是肩膀上多了一副披膊,其他樣式都差不多。
及腰的盔甲,外麵是厚實的帆布縫製,內裏裹上紙筋和兩層碎皮子,這已經能夠防近距離的刀砍和100米外的弓箭了。
再配上插板,就更加的堅固,插板防護區域能夠在近距離防護住鳥銃的射擊,雖然在20米內,火槍的衝擊力能把人打的半晌起不來,但畢竟能夠保住性命。
插板也不是當初陳信腦洞大開的陶瓷插板,而是熟鐵鑄造插板。
工匠們在最近還對鑄造工藝進行了改進,在把鐵水澆築進入模具時,用水力鍛錘或者滑輪鍛錘使勁的砸上一陣,出來的產品合格率和耐用度都有顯著的提高。
這樣製造出來的防彈插板,一塊有4斤重,前後加起來也不過8斤,加上帆布外衣,總共不超過12斤。
幸好這個時代的火槍使用的是圓形的鉛彈,穿透能力無法和後世的尖頭彈相比,所以這樣的盔甲剛好夠用。
按照命名規則,以前那種改進後可以插入防彈插板的棉甲被命名為二年甲式盔甲,而這種防彈衣樣式的盔甲被叫作二年乙式盔甲。
按照此時二年乙式盔甲的產量,很快可以裝備全軍了。
踏上臨時碼頭才發現,這裏經過幾個月的大力修整,已經完全變了樣子。
在兩座已經初步完工的棱堡後方5公裏處,一座兵營已經拔地而起。
在原來一些燒陶工匠的集思廣益之下,民政部開設的燒磚工坊和初級的水泥工坊,已經初具規模,所以新的兵營采用了磚石結構。
兵營全部采用長長的聯排房,三座聯排房組成一個凹字形的建築模式,凹麵向內,一排房屋住一個中隊,一座建築群就是3個中隊。
門和窗戶全部開在凹字形的內部,外麵牆體上也事先弄好了射擊孔,平時可以堵上,等到戰時,軍營就是一座座互相支援的堡壘,士兵們可以通過射擊孔用火器打擊敵軍。
現在總共建造了5棟這樣的建築,每兩棟樓之間間隔500米,每棟建築前麵都有一塊小小的蔬菜田,也不占用訓練時間,隻要在休息的時候輪一下班,隔一段時間就能夠收獲一批新鮮的蔬菜,可以作為連隊在駐地時候的夥食補充。
而在建築群的最東邊隔著一條小河,還建有軍方自己的養豬場,每個連一間飼養室,養10幾頭小豬,抽調人員輪換著喂豬,打掃豬圈,也能解決軍隊一部分的肉食。
陳信走進軍營,一路看著,走進了正中心的一座建築,這裏就是陳信所部的軍事中樞部門了,陳信的辦公室在正北方,周圍一圈就是參謀、軍法、後勤等部門。
大貓正好出來,突然看見陳信,驚喜道“將軍,你怎麽悄無聲息的就迴來了?大家夥還想著準備大碼頭去接你呢。”
陳信笑著說道“你還客氣什麽,告訴各部門的主管,我們這裏不需要搞什麽虛頭巴腦的迎接儀式,好好在崗位上工作就是最好的迎接儀式。”
大貓笑著應了“是。”
“對了,紮克丹,召集各司的司長和軍事主官,午飯過後,一起開個會。”
最近一段時間在海上漂著,重要的事情都會接到各部門的鷹隼傳書,但是還有大量並不要緊的公務,根據規定,各部門主管隻需要自行決定,然後送一份報告到陳信辦公室這裏報備就可以了。
所以進到辦公室後,陳信也不著急去和各部門主管見麵,先拿起了厚厚一摞的文件慢慢看了起來,這是了解領地發展的最快方式。
首先是民政方麵的事情,民以食為天,民政部最近的大動作都在這方麵了。
先是建立了以幾名虎賁和一些種田能手為業務指導的種子培育基地,現在是大航海時代,世界各地的物種交流速度很快,種子基地在各地搜羅到了土豆、玉米,雖然數量不足,但是已經進入育種階段,明年應該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種植規模。
土豆可以在山地種植,而且產量巨大,雖然當主食的話,不適合亞洲人的飲食習慣,但是摻著主食當菜吃還是沒問題的,而且,等招攬流民的時候,餓壞了的人是不會管什麽飲食習慣的,有口吃的能活命就已經很好了。
然後就是組織空閑的勞動力,在每個農莊附近的丘陵都建立了菜園和果園,第一批蔬菜已經可以收獲了,而果園則需要等待幾年的生長時間。
最重要的就是在靠近海邊一座比較大的島上,建立了一座養殖基地,基地內已經建立了一座養雞場,一座養豬場,一座養牛場,和一座菌類栽培場。
島上的基地養這些東西除了供應轄區內的食物供應之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培育改良優質品種,以後的養雞場要分為肉雞和蛋雞,牛場要分為肉牛、奶牛、耕牛,這些都是長遠的計劃,需要時間來完成,現在還隻是一個原始的養殖基地。
民政部還在立軍營不遠的一片荒地上建立了一個畜牧基地,在那裏已經開始了軍馬的培育工作,雖然現在的戰馬都是繳獲來的,但是未來軍隊的馬匹一定要逐漸實現自給自足,而且還要不斷的改良優良的品種。
陳信製造的11匹重型戰馬,現在就是那裏的常客。在嚇的對馬藩投降之後,它們就被送迴了這裏,又引起了一番轟動,在己方所有戰士羨慕的目光中,被選中的戰馬飼養員,每天都像是此後長輩似的伺候著那些戰馬。
而陳信最為關心的鐵廠,也已經在茂山建立起來了,那裏鐵礦和煤炭資源極其豐富,就地冶煉好鐵料後,就順著鴨綠江運到各作坊去。
煉鐵高爐也在耐火磚燒製出來以後,建立起來了。
建起來的第一座煉鐵高爐,有一個巨大的儲熱室,旁邊還有一個巨大的水力風箱,一次就能夠出鐵1000斤,這個高爐的效果震驚了當時所有的本地工匠。
可惜因為使用的煤炭中含有大量的雜質,而無法直接用高爐煉出鋼來。
民政部開始準備建一個洗煤作坊,但是畢竟隻是聽陳信說過有這麽一種方法,誰也沒見過,隻能慢慢的實驗。
軍隊的武器方麵,鐵料充足了,所以最近軍械製造所的部分武器產量也有所提升。
二年式火繩槍(陳信在自己軍中規定了自己穿越的1626年為元年,對外說法是那一年正好是陳信這支軍隊起家的第一個年頭),已經裝備了本部所有人馬,現在正在加緊為南方支隊和倭國支隊換裝,很快就能徹底淘汰那些朝鮮鳥銃了。等到能夠直接用高爐煉出鋼來,就開始換裝燧發槍。
手炮和步兵炮由於需要到很多的鋼,現在鋼產量不足,所以暫時隻能慢慢製造,不過模具已經準備了很多了,等到鋼材到位,很快就能製造出足夠的數量。
快蟹—5裝備的10斤炮本來是銅製的,但是由於銅料用途太過廣泛,螺旋槳、船底都需要大量的銅,所以現在把所有的10斤炮改成了熟鐵鑄造,炮身的重量加大了很多,但是這是艦炮,戰船對武器的重量沒有陸軍那麽敏感,也就先用著了。
產量提高最大的,就是鎧甲了,以前製造鐵紮甲,材料不足而且還需要大量的熟練工匠。
現在不同了,陳信當初提出的防彈衣的方案,被盔甲作坊給弄出來了,和後世防彈衣不同的是肩膀上多了一副披膊,其他樣式都差不多。
及腰的盔甲,外麵是厚實的帆布縫製,內裏裹上紙筋和兩層碎皮子,這已經能夠防近距離的刀砍和100米外的弓箭了。
再配上插板,就更加的堅固,插板防護區域能夠在近距離防護住鳥銃的射擊,雖然在20米內,火槍的衝擊力能把人打的半晌起不來,但畢竟能夠保住性命。
插板也不是當初陳信腦洞大開的陶瓷插板,而是熟鐵鑄造插板。
工匠們在最近還對鑄造工藝進行了改進,在把鐵水澆築進入模具時,用水力鍛錘或者滑輪鍛錘使勁的砸上一陣,出來的產品合格率和耐用度都有顯著的提高。
這樣製造出來的防彈插板,一塊有4斤重,前後加起來也不過8斤,加上帆布外衣,總共不超過12斤。
幸好這個時代的火槍使用的是圓形的鉛彈,穿透能力無法和後世的尖頭彈相比,所以這樣的盔甲剛好夠用。
按照命名規則,以前那種改進後可以插入防彈插板的棉甲被命名為二年甲式盔甲,而這種防彈衣樣式的盔甲被叫作二年乙式盔甲。
按照此時二年乙式盔甲的產量,很快可以裝備全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