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明陵地上陵園大門前,以皇帝陛下為首,張百歲、秦穆綿、蕭知南三隨行,一行四人來到此處,蕭平則是留在護陵軍的大營中主持大局,以防曲長安的中軍來犯。
自祖龍始皇帝以來,就有六璽定製,以內外之別分為皇帝三璽和天子三璽,此次皇帝陛下除了攜帶傳國璽之外,還帶了一方大齊玉璽,下書“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八字,一般尋常聖旨用璽就是用這方玉璽。
皇帝陛下手托玉璽,九條肉眼可見的龍形金氣圍著四人環繞盤旋,竟是未曾陷入“黃泉路”的景象中,得以直接通過陵墓正門,進入陵園。
說是陵園,實則與城無異,四周由白玉壘砌成兩道城垣,形成內外兩城的格局,主神道長達數百丈,貫穿內城外城中軸,直通正殿,在神道兩側各自擺置有各種玉石神獸,栩栩如生,不怒而威。
此處正殿與帝都皇城中的皇帝寢宮甘泉宮十分相似,皇帝陛下沿著主神道來到正殿的殿門前,沒有急著入殿,而是駐足而立,然後輕輕歎息一聲,迴想起當年他剛繼位的時候,每逢遇到不順心之事,便會獨自來到此處,向此處的父母訴說一二,隻是後來年紀漸長,就不怎麽來了,此時細細算來,已經是差不多快有十年。
蕭玄緩緩說道:“明陵大開之後,在整座陵墓周圍會形成一條‘黃泉之路’,直通陵墓內部,反倒是這座陵園成了一處安全所在。”
蕭知南猶豫了一下,輕聲問道:“父皇要讓女兒留在此處?”
“已經犯過一次的錯誤,朕不會再犯第二次。”皇帝陛下搖頭道:“朕自信還能護住自己的女兒,待會兒知南你跟隨朕一起入陵。”
蕭知南嗯了一聲,麵容沉靜,無悲無喜。
皇帝陛下邁步走入正殿,殿中略顯冷清陰森,他先是上了一炷香之後,負手站定,望著父母的靈位沉吟不語。如今的他已過半百年紀,膝下也有一子一女,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被父母庇護在羽翼下的年輕人,隻是這次與叔父蕭瑾落子對弈,一招招先手後手搏殺之後,他仍是不得不來到這座梅山帝陵,再一次躲入父母雙親的羽翼之下,這讓已是帝王之尊的蕭玄多少有些不太自在。
不過這種情感並未能停留太長時間,靜默片刻後,皇帝陛下再度開口道:“時候差不多了,入陵。”
張百歲猛地一揮袍袖,殿中懸掛著的層層帷幕落下,露出其後的一麵九龍浮雕石壁。
蕭知南緩緩抬頭,視線停留在這麵龍壁上,九龍互相絞扭糾纏,張牙舞爪,神態各異,姿態各異,正在爭搶一顆寶珠。
好一副九龍戲珠圖。
蕭知南記得在皇宮裏也有一麵龍壁,不過卻沒有這顆珠子,就僅僅隻是九龍而已,難道這顆多出來的珠子有什麽玄機?
張百歲上前幾步來到龍壁前,然後朝著珠子輕輕一點,寶珠隨之深陷下去。
隻見原本緊緊纏繞在一起的九龍竟是緩緩分解開來,整麵龍壁從中一分為二,兩扇石門出現在四人麵前。
兩扇石門合攏的縫隙左右各有四個篆字,“昊天之命,皇帝壽昌”。
蕭知南和秦穆綿都難掩臉上驚訝神情。
蕭玄沒有絲毫訝異,走上前舉起手中的玉璽,玉璽上的八字與門上的八字嚴絲合縫。
在兩人的震驚視線中,兩扇石門顯露異象,隻見八個篆字金光大放,然後緩緩隱去不見,緊接著兩扇石門發出一陣吱吱呀呀的磨人聲響之後,自行開啟,饒是以秦穆綿的見識廣博,也是一臉驚訝,下意識地說道:“以人道氣運封門,非人皇手持玉璽不得如內?”
石門開啟之後,依稀可見是一條通往地下的通道,在通道兩旁盡是手持兵戈的兵馬俑,皇帝陛下徑直走入其中,張百歲緊隨其後,兩名女子在略微猶豫之後,也跟隨進入其中。
片刻後,石門再次重重閉合。
這條通道不知幾許之長,兩旁除了兵馬俑之外,每隔十丈左右就有一盞長明燈,燈火千年不滅,照亮一行人前進之路,視線所及之處,兩側的兵馬俑在燈火下連成一線,不計其數。
蕭知南對於先帝沒有什麽深刻印象,因為她從未見過這位皇祖父,對於他的所有了解都來自於別人的口中描述,不過當她真正來到這座埋葬了皇祖父的陵墓時,卻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觸,都說皇帝都是唯我獨尊,可在她看來,皇帝與皇帝也有不同,就拿大鄭神宗皇帝和大鄭哀帝來說,自張江陵故去之後,神宗皇帝就大權在握,一道旨意便可征調二十三萬大軍北伐草原就是明證,反觀哀帝,自登基之始,就先後受本朝武祖皇帝和太祖皇帝挾製,手無半分實權不說,還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哪怕是迎娶了姑姑蕭羽衣,仍是要成為一位“懼內”帝王,以傀儡二字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
蕭知南歎了口氣,父皇雖然不比鄭哀帝,但同樣未曾達到先帝的高度,先帝在世時,無論道門也好,還是魏國草原也罷,都是老老實實,不敢有半分異動,那時候的天下的確可以說是海清河晏,也難怪在黃龍十年之後就改年號為太平。可在父皇繼位之後,立刻就爆發藍韓黨爭,然後看似溫順的魏國和草原開始蠢蠢欲動,到了最後,一向以“與朝廷共進退”自居標榜的道門也不太安分起來,如今的朝廷不說風雨飄搖,可終是有了今日之禍。
想到這兒,蕭知南忍不住又是一聲歎息。
走了大概有半個時辰之後,又有兩扇石門出現在視線中,不同的是,這兩扇石門左右多了兩尊巨大的金甲神將,高有三丈,拄劍而立。
這兩尊金甲神將是由道門和天機閣聯手打造,若將兩尊神將也視作一個活人,大致就是由天機閣負責體魄部分,而由道門負責氣機和神魂,不說道門作為天下第一宗門的深厚底蘊和諸般秘法,就是傳承自墨家一脈的天機閣,同樣是鬼斧神工之能,兩者聯手之下,最終使其能有些許靈智的同時,一身戰力絲毫不輸於地仙境界的武夫。
此兩尊神將建成之後一直不知去向,有傳言說是被放在皇帝陛下的寢宮之中以作護衛,卻不曾想竟是被蕭皇放置於此處,成了兩尊“門神”。
似乎感受到生人氣息,兩尊神將的雙目中驟然亮起金黃之色,然後如活人一般望向四人,不過當視線掃過皇帝陛下手中的玉璽時,兩尊神將竟是緩緩單膝跪地,如俗世武將一般朝皇帝陛下低頭行禮。
片刻之後,兩“人”緩緩起身,仍是一手握劍,另外一手則是分別按在兩扇大門上。
下一刻,整條通道開始劇烈震動,灰塵簌簌落下,燈火搖晃不休,伴隨著轟隆隆的巨響,兩扇豈止是萬鈞之重的石門被兩名神將以龍象大力緩緩推開。
皇帝陛下深吸一口氣,五指緊緊握住手中的玉璽,輕聲道:“這就是父皇留給朕的終南捷徑。”
自祖龍始皇帝以來,就有六璽定製,以內外之別分為皇帝三璽和天子三璽,此次皇帝陛下除了攜帶傳國璽之外,還帶了一方大齊玉璽,下書“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八字,一般尋常聖旨用璽就是用這方玉璽。
皇帝陛下手托玉璽,九條肉眼可見的龍形金氣圍著四人環繞盤旋,竟是未曾陷入“黃泉路”的景象中,得以直接通過陵墓正門,進入陵園。
說是陵園,實則與城無異,四周由白玉壘砌成兩道城垣,形成內外兩城的格局,主神道長達數百丈,貫穿內城外城中軸,直通正殿,在神道兩側各自擺置有各種玉石神獸,栩栩如生,不怒而威。
此處正殿與帝都皇城中的皇帝寢宮甘泉宮十分相似,皇帝陛下沿著主神道來到正殿的殿門前,沒有急著入殿,而是駐足而立,然後輕輕歎息一聲,迴想起當年他剛繼位的時候,每逢遇到不順心之事,便會獨自來到此處,向此處的父母訴說一二,隻是後來年紀漸長,就不怎麽來了,此時細細算來,已經是差不多快有十年。
蕭玄緩緩說道:“明陵大開之後,在整座陵墓周圍會形成一條‘黃泉之路’,直通陵墓內部,反倒是這座陵園成了一處安全所在。”
蕭知南猶豫了一下,輕聲問道:“父皇要讓女兒留在此處?”
“已經犯過一次的錯誤,朕不會再犯第二次。”皇帝陛下搖頭道:“朕自信還能護住自己的女兒,待會兒知南你跟隨朕一起入陵。”
蕭知南嗯了一聲,麵容沉靜,無悲無喜。
皇帝陛下邁步走入正殿,殿中略顯冷清陰森,他先是上了一炷香之後,負手站定,望著父母的靈位沉吟不語。如今的他已過半百年紀,膝下也有一子一女,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被父母庇護在羽翼下的年輕人,隻是這次與叔父蕭瑾落子對弈,一招招先手後手搏殺之後,他仍是不得不來到這座梅山帝陵,再一次躲入父母雙親的羽翼之下,這讓已是帝王之尊的蕭玄多少有些不太自在。
不過這種情感並未能停留太長時間,靜默片刻後,皇帝陛下再度開口道:“時候差不多了,入陵。”
張百歲猛地一揮袍袖,殿中懸掛著的層層帷幕落下,露出其後的一麵九龍浮雕石壁。
蕭知南緩緩抬頭,視線停留在這麵龍壁上,九龍互相絞扭糾纏,張牙舞爪,神態各異,姿態各異,正在爭搶一顆寶珠。
好一副九龍戲珠圖。
蕭知南記得在皇宮裏也有一麵龍壁,不過卻沒有這顆珠子,就僅僅隻是九龍而已,難道這顆多出來的珠子有什麽玄機?
張百歲上前幾步來到龍壁前,然後朝著珠子輕輕一點,寶珠隨之深陷下去。
隻見原本緊緊纏繞在一起的九龍竟是緩緩分解開來,整麵龍壁從中一分為二,兩扇石門出現在四人麵前。
兩扇石門合攏的縫隙左右各有四個篆字,“昊天之命,皇帝壽昌”。
蕭知南和秦穆綿都難掩臉上驚訝神情。
蕭玄沒有絲毫訝異,走上前舉起手中的玉璽,玉璽上的八字與門上的八字嚴絲合縫。
在兩人的震驚視線中,兩扇石門顯露異象,隻見八個篆字金光大放,然後緩緩隱去不見,緊接著兩扇石門發出一陣吱吱呀呀的磨人聲響之後,自行開啟,饒是以秦穆綿的見識廣博,也是一臉驚訝,下意識地說道:“以人道氣運封門,非人皇手持玉璽不得如內?”
石門開啟之後,依稀可見是一條通往地下的通道,在通道兩旁盡是手持兵戈的兵馬俑,皇帝陛下徑直走入其中,張百歲緊隨其後,兩名女子在略微猶豫之後,也跟隨進入其中。
片刻後,石門再次重重閉合。
這條通道不知幾許之長,兩旁除了兵馬俑之外,每隔十丈左右就有一盞長明燈,燈火千年不滅,照亮一行人前進之路,視線所及之處,兩側的兵馬俑在燈火下連成一線,不計其數。
蕭知南對於先帝沒有什麽深刻印象,因為她從未見過這位皇祖父,對於他的所有了解都來自於別人的口中描述,不過當她真正來到這座埋葬了皇祖父的陵墓時,卻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觸,都說皇帝都是唯我獨尊,可在她看來,皇帝與皇帝也有不同,就拿大鄭神宗皇帝和大鄭哀帝來說,自張江陵故去之後,神宗皇帝就大權在握,一道旨意便可征調二十三萬大軍北伐草原就是明證,反觀哀帝,自登基之始,就先後受本朝武祖皇帝和太祖皇帝挾製,手無半分實權不說,還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哪怕是迎娶了姑姑蕭羽衣,仍是要成為一位“懼內”帝王,以傀儡二字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
蕭知南歎了口氣,父皇雖然不比鄭哀帝,但同樣未曾達到先帝的高度,先帝在世時,無論道門也好,還是魏國草原也罷,都是老老實實,不敢有半分異動,那時候的天下的確可以說是海清河晏,也難怪在黃龍十年之後就改年號為太平。可在父皇繼位之後,立刻就爆發藍韓黨爭,然後看似溫順的魏國和草原開始蠢蠢欲動,到了最後,一向以“與朝廷共進退”自居標榜的道門也不太安分起來,如今的朝廷不說風雨飄搖,可終是有了今日之禍。
想到這兒,蕭知南忍不住又是一聲歎息。
走了大概有半個時辰之後,又有兩扇石門出現在視線中,不同的是,這兩扇石門左右多了兩尊巨大的金甲神將,高有三丈,拄劍而立。
這兩尊金甲神將是由道門和天機閣聯手打造,若將兩尊神將也視作一個活人,大致就是由天機閣負責體魄部分,而由道門負責氣機和神魂,不說道門作為天下第一宗門的深厚底蘊和諸般秘法,就是傳承自墨家一脈的天機閣,同樣是鬼斧神工之能,兩者聯手之下,最終使其能有些許靈智的同時,一身戰力絲毫不輸於地仙境界的武夫。
此兩尊神將建成之後一直不知去向,有傳言說是被放在皇帝陛下的寢宮之中以作護衛,卻不曾想竟是被蕭皇放置於此處,成了兩尊“門神”。
似乎感受到生人氣息,兩尊神將的雙目中驟然亮起金黃之色,然後如活人一般望向四人,不過當視線掃過皇帝陛下手中的玉璽時,兩尊神將竟是緩緩單膝跪地,如俗世武將一般朝皇帝陛下低頭行禮。
片刻之後,兩“人”緩緩起身,仍是一手握劍,另外一手則是分別按在兩扇大門上。
下一刻,整條通道開始劇烈震動,灰塵簌簌落下,燈火搖晃不休,伴隨著轟隆隆的巨響,兩扇豈止是萬鈞之重的石門被兩名神將以龍象大力緩緩推開。
皇帝陛下深吸一口氣,五指緊緊握住手中的玉璽,輕聲道:“這就是父皇留給朕的終南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