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寧書儀
你不是筆直筆直的天後嗎? 作者:一跳跳到山外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晚年時段的拍攝,不再需要舞蹈的加入,但曾今今跑劇組卻比先前更勤了。前輩寧書儀的精湛演技總是能讓人肅然起敬,而對她而言,收獲卻遠不止觀摩時的驚歎。
寧書儀進組的第一天,曾今今就去打過招唿,最初也隻是說了些場麵話,相互認識了,並沒有過多交流,主要還是寧書儀這阿姨看著一板一眼的,話也不多,在片場沒戲的時候,就閉目養神,好像和誰都拒絕交流似的。想也知道,憑曾今今這情商實在很難和這種性格的長輩套近乎。
寧書儀以為曾今今是剛結束上階段的工作,按理她們的通告安排是不會有交集的,或許一前一後就這一天碰上了。可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第三天,都看到曾今今往片場跑。有時候在角落坐著看她演戲,沒拍的時候就看劇本記台詞,有時候又坐在導演邊上看監視器,別的也不見她幹了什麽,像個劇組閑人。說實話,現在這個年代,這樣的女演員很奇怪,她心裏想著。
三天的功夫,拍完了裕容齡聘上國務院文史館館員,然後撰寫《清宮瑣記》的劇情,這也是電影的開端,借助她寫書的過程,引出少年時的迴憶。
緊接著,則進入了裕容齡人生急轉直下的時期,因為出生和經曆,被當時混亂中的社會扣上了一頂又一頂的大帽子。
寧書儀進組的第四天,開始拍裕容齡折了雙腿後,被送迴監禁地的戲。電影拍攝略去了斷腿的具體經過,不過就查閱到的資料來看,要是把這個激進混亂的場麵還原出來,整部電影的社會意義和衝擊力就是另一個層麵上的了。隻是傳記類電影嘛,宣傳的思想總是要正麵一些,本來也不想拍成什麽苦難電影,要是在這些劇情上使太大勁兒,難免會讓人過度聯想。中國第一個跳芭蕾舞和現代舞的人,一個致力於中外交流和慈善事業的舞蹈家,從晚清一路走來,經曆過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動蕩,原以為國家安定了,一切都會好起來,可偏又遭了這樣的大難。廢了舞蹈家的腿這種事情,可不比要了她的命能好得到哪裏去。
所以這麽拍怎麽行?就算是揭陳年老瘡疤,也是會流血的。
寧書儀躺在床上,形容枯槁,她望著對麵的牆,看似平靜,眼睛裏卻有情緒波動起伏。曾今今從監視器裏描摹她的麵容,滄桑感似已溢出小小的屏幕,並非來源於細致逼真的老年妝容,而是來自她的眼眸,眼眸裏的疲憊與愁緒,以及那些無法看透的……似是困惑的東西。
下戲之後,曾今今找到了寧書儀跟前。看了她這麽多天的戲,交流的欲望日益增長。正好,今天莫易久讓人送來了幾筐大楊梅,趁借花獻佛的時機,正好有話題的切入點。話說迴來,莫易久倒是想親自來送楊梅的,可曾今今自己都是去打醬油的,她拿探班當借口給女朋友送吃的,也不合適啊。
其實寧書儀沒有表麵看上去那麽不樂意理人,按她的說法,上了年紀精力不濟,天沒亮就起來化妝,天黑了才能收工,身體吃不消,還不得抓緊時間休息啊?而且閉目養神也是她醞釀情緒的一種方式,她推薦曾今今倒是可以試一試,或許這種方式也適合她。
兩人又談了許多,主要還是講剛才那幾場戲,寧書儀在表演的時候,是想向觀眾傳達一個什麽樣的信息,裕容齡遭遇了這樣的不幸,她的心裏到底在想什麽。另一方麵,寧書儀也想問問,曾今今這一天到晚的沒事又在片場晃悠什麽。
曾今今一臉苦惱:“我表現得還不夠明顯麽?就是想向您學習啊,看看您怎麽演裕容齡,我跟一跟,我是沒本事說隻要看看劇本就知道怎麽把咱們的戲連上的。”
其實寧書儀對曾今今跟戲的做法還是認可的,認真點也是好事,畢竟她們演的是同一個人,尤其曾今今作為青中年時期的扮演者,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怎麽演能做到自然過渡,不讓觀眾覺得斷層出戲,這事兒得格外上心。不過每天這麽跟著看戲,也確實迂了點兒,電話或者會麵溝通也都是可以的啊。
於是寧書儀抽了個空當,約了曾今今好好坐下來說戲。
其實導演和編劇也給曾今今說過戲,但是和演員的角度總歸不一樣,寧書儀不止是談自己對人物性格的理解,也會和她分析裕容齡與其他人物之間情感關係的變化,甚至是一些算不上主要人物的關係,就算兩人的互動隻有一場戲,或者從頭到尾都沒有正麵交流,隻是在某些台詞中提及到的某個人物,作為角色,對戲中每個和她有關聯的人物,都應該是有“看法”的。
按照寧書儀說的,曾今今又好好地做了一遍功課,一條線一條線地把人物關係摳出來,又按照這些人物關係,梳理了每場戲的人物情緒和細節設計,還加了之前和寧書儀商量好的,人物的標誌性小動作,比如想到高興的事情,手指頭就會不自覺地舞動,即使是癱瘓在床的晚年,麵貌變了,處境變了,可迴憶過往的美好時,依舊不改的習慣,也是始終不變的性格,一個開朗有趣的老太太。
寧書儀的戲份不算多,集中拍了一個多禮拜就殺青了,雖然忙碌,但和曾今今的交情卻發展很快,逐漸成了亦師亦友的關係,以至於後來曾今今的戲份開拍了,她還特地來探了幾迴班。
對裕容齡青中年時期經曆的演繹,對曾今今來說,其實是很新鮮的。21歲從法國迴國,奉詔進宮擔任慈禧太後禦前女官,是整整五年的清宮生活。曾今今從來沒嚐試過清宮戲,因此,在這段正式開拍之前,還跟著老師學了幾天“繁文縟節”,順便也和其他扮演者培養感情。
一起接受清宮禮節培訓的,主要是姐姐的扮演者,還有幾個叫得上角色名的宮女,其他倒也有培訓,但不在一塊兒,像太後皇帝皇後等人,因為所扮演角色身份的不同,學習的內容也大不一樣。
曾今今和飾演德齡的蓋瀅瀅這會兒才是頭一迴見,人長得很豔麗,素顏就豔麗的那種,看著臉就覺得是個精明人。她說話很主動直接,雖然和曾今今才認識,問起問題來卻一串一串的,語速也快,中氣十足的,因此給人印象就是特別有精神。
曾今今被她問得幾乎招架不住……
“誒剛學的那些你都記住了麽?哦你是舞蹈家,學肢體動作肯定快。”
“誒你可夠苗條的,幾斤啊,體脂率肯定很低吧?我覺著你要是有點兒肌肉會更好看,怎麽樣?等戲拍完了,跟姐去健身房練練唄?”
“話說你發現沒有,咱們倆一個今今一個瀅瀅,你說導演找我演裕德齡,該不會是衝著我名字吧?我倆一個金角大王一個銀角大王,聽著就像有親戚關係的。”
“其實我一開始不太喜歡這個角色,像個反派。我出道到現在還從沒演過反派。後來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這人物也是有魅力的。”
曾今今忽然覺得自己和她比起來,真是靜若處子。
莫易久在電話裏聽曾今今這麽評價自己,樂了,順便就幫她把後半句補了:“剛認識的時候以為是靜若處子,後來又發現其實是動若脫兔……這麽看起來,你和這次的角色還挺像的。”
“我們舞蹈演員都有動若脫兔的一麵。”曾今今又拿這倆詞兒套莫易久:“我女朋友就厲害了,沒別人的時候靜若處子,人一多就動若脫兔。”活脫脫一人來瘋。這句總結是不敢說出口的。“跟我真般配。”
※※※※※※※※※※※※※※※※※※※※
這都第二個禮拜三了,嚇得我連夜更文,過會兒就要去上班了嚶嚶嚶,最近好忙
寧書儀進組的第一天,曾今今就去打過招唿,最初也隻是說了些場麵話,相互認識了,並沒有過多交流,主要還是寧書儀這阿姨看著一板一眼的,話也不多,在片場沒戲的時候,就閉目養神,好像和誰都拒絕交流似的。想也知道,憑曾今今這情商實在很難和這種性格的長輩套近乎。
寧書儀以為曾今今是剛結束上階段的工作,按理她們的通告安排是不會有交集的,或許一前一後就這一天碰上了。可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第三天,都看到曾今今往片場跑。有時候在角落坐著看她演戲,沒拍的時候就看劇本記台詞,有時候又坐在導演邊上看監視器,別的也不見她幹了什麽,像個劇組閑人。說實話,現在這個年代,這樣的女演員很奇怪,她心裏想著。
三天的功夫,拍完了裕容齡聘上國務院文史館館員,然後撰寫《清宮瑣記》的劇情,這也是電影的開端,借助她寫書的過程,引出少年時的迴憶。
緊接著,則進入了裕容齡人生急轉直下的時期,因為出生和經曆,被當時混亂中的社會扣上了一頂又一頂的大帽子。
寧書儀進組的第四天,開始拍裕容齡折了雙腿後,被送迴監禁地的戲。電影拍攝略去了斷腿的具體經過,不過就查閱到的資料來看,要是把這個激進混亂的場麵還原出來,整部電影的社會意義和衝擊力就是另一個層麵上的了。隻是傳記類電影嘛,宣傳的思想總是要正麵一些,本來也不想拍成什麽苦難電影,要是在這些劇情上使太大勁兒,難免會讓人過度聯想。中國第一個跳芭蕾舞和現代舞的人,一個致力於中外交流和慈善事業的舞蹈家,從晚清一路走來,經曆過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動蕩,原以為國家安定了,一切都會好起來,可偏又遭了這樣的大難。廢了舞蹈家的腿這種事情,可不比要了她的命能好得到哪裏去。
所以這麽拍怎麽行?就算是揭陳年老瘡疤,也是會流血的。
寧書儀躺在床上,形容枯槁,她望著對麵的牆,看似平靜,眼睛裏卻有情緒波動起伏。曾今今從監視器裏描摹她的麵容,滄桑感似已溢出小小的屏幕,並非來源於細致逼真的老年妝容,而是來自她的眼眸,眼眸裏的疲憊與愁緒,以及那些無法看透的……似是困惑的東西。
下戲之後,曾今今找到了寧書儀跟前。看了她這麽多天的戲,交流的欲望日益增長。正好,今天莫易久讓人送來了幾筐大楊梅,趁借花獻佛的時機,正好有話題的切入點。話說迴來,莫易久倒是想親自來送楊梅的,可曾今今自己都是去打醬油的,她拿探班當借口給女朋友送吃的,也不合適啊。
其實寧書儀沒有表麵看上去那麽不樂意理人,按她的說法,上了年紀精力不濟,天沒亮就起來化妝,天黑了才能收工,身體吃不消,還不得抓緊時間休息啊?而且閉目養神也是她醞釀情緒的一種方式,她推薦曾今今倒是可以試一試,或許這種方式也適合她。
兩人又談了許多,主要還是講剛才那幾場戲,寧書儀在表演的時候,是想向觀眾傳達一個什麽樣的信息,裕容齡遭遇了這樣的不幸,她的心裏到底在想什麽。另一方麵,寧書儀也想問問,曾今今這一天到晚的沒事又在片場晃悠什麽。
曾今今一臉苦惱:“我表現得還不夠明顯麽?就是想向您學習啊,看看您怎麽演裕容齡,我跟一跟,我是沒本事說隻要看看劇本就知道怎麽把咱們的戲連上的。”
其實寧書儀對曾今今跟戲的做法還是認可的,認真點也是好事,畢竟她們演的是同一個人,尤其曾今今作為青中年時期的扮演者,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怎麽演能做到自然過渡,不讓觀眾覺得斷層出戲,這事兒得格外上心。不過每天這麽跟著看戲,也確實迂了點兒,電話或者會麵溝通也都是可以的啊。
於是寧書儀抽了個空當,約了曾今今好好坐下來說戲。
其實導演和編劇也給曾今今說過戲,但是和演員的角度總歸不一樣,寧書儀不止是談自己對人物性格的理解,也會和她分析裕容齡與其他人物之間情感關係的變化,甚至是一些算不上主要人物的關係,就算兩人的互動隻有一場戲,或者從頭到尾都沒有正麵交流,隻是在某些台詞中提及到的某個人物,作為角色,對戲中每個和她有關聯的人物,都應該是有“看法”的。
按照寧書儀說的,曾今今又好好地做了一遍功課,一條線一條線地把人物關係摳出來,又按照這些人物關係,梳理了每場戲的人物情緒和細節設計,還加了之前和寧書儀商量好的,人物的標誌性小動作,比如想到高興的事情,手指頭就會不自覺地舞動,即使是癱瘓在床的晚年,麵貌變了,處境變了,可迴憶過往的美好時,依舊不改的習慣,也是始終不變的性格,一個開朗有趣的老太太。
寧書儀的戲份不算多,集中拍了一個多禮拜就殺青了,雖然忙碌,但和曾今今的交情卻發展很快,逐漸成了亦師亦友的關係,以至於後來曾今今的戲份開拍了,她還特地來探了幾迴班。
對裕容齡青中年時期經曆的演繹,對曾今今來說,其實是很新鮮的。21歲從法國迴國,奉詔進宮擔任慈禧太後禦前女官,是整整五年的清宮生活。曾今今從來沒嚐試過清宮戲,因此,在這段正式開拍之前,還跟著老師學了幾天“繁文縟節”,順便也和其他扮演者培養感情。
一起接受清宮禮節培訓的,主要是姐姐的扮演者,還有幾個叫得上角色名的宮女,其他倒也有培訓,但不在一塊兒,像太後皇帝皇後等人,因為所扮演角色身份的不同,學習的內容也大不一樣。
曾今今和飾演德齡的蓋瀅瀅這會兒才是頭一迴見,人長得很豔麗,素顏就豔麗的那種,看著臉就覺得是個精明人。她說話很主動直接,雖然和曾今今才認識,問起問題來卻一串一串的,語速也快,中氣十足的,因此給人印象就是特別有精神。
曾今今被她問得幾乎招架不住……
“誒剛學的那些你都記住了麽?哦你是舞蹈家,學肢體動作肯定快。”
“誒你可夠苗條的,幾斤啊,體脂率肯定很低吧?我覺著你要是有點兒肌肉會更好看,怎麽樣?等戲拍完了,跟姐去健身房練練唄?”
“話說你發現沒有,咱們倆一個今今一個瀅瀅,你說導演找我演裕德齡,該不會是衝著我名字吧?我倆一個金角大王一個銀角大王,聽著就像有親戚關係的。”
“其實我一開始不太喜歡這個角色,像個反派。我出道到現在還從沒演過反派。後來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這人物也是有魅力的。”
曾今今忽然覺得自己和她比起來,真是靜若處子。
莫易久在電話裏聽曾今今這麽評價自己,樂了,順便就幫她把後半句補了:“剛認識的時候以為是靜若處子,後來又發現其實是動若脫兔……這麽看起來,你和這次的角色還挺像的。”
“我們舞蹈演員都有動若脫兔的一麵。”曾今今又拿這倆詞兒套莫易久:“我女朋友就厲害了,沒別人的時候靜若處子,人一多就動若脫兔。”活脫脫一人來瘋。這句總結是不敢說出口的。“跟我真般配。”
※※※※※※※※※※※※※※※※※※※※
這都第二個禮拜三了,嚇得我連夜更文,過會兒就要去上班了嚶嚶嚶,最近好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