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便是眼淚婆娑,澤類好似有些害怕胤禛,輕輕的退了一步朝齊妃身後躲一躲,胤禛起身想著再問個究竟,澤類更是害怕,忙著躲到了我的身邊,我看著胤禛的眼神,感覺渾濁不清,的確可怕,猜不中他在想些什麽?
齊妃更是雙腿顫抖,胤禛伸手似乎想要將澤類喚到身邊去,澤類卻一味的朝我身邊躲,我不知道胤禛的用意也有些害怕,便輕輕喚了一聲:“皇上……”嬌嗔道:“皇上是來看臣妾的,還是來看這孩子的?”
胤禛這才迴神道:“朕隻是瞧他的模樣覺得似曾相似……熹貴妃有傷在身,齊妃就不要帶個孩子來叨擾了。”齊妃便趁勢帶著澤類告退了,嚇了我一大跳,幸虧沒看出什麽眉目來。
胤禛關懷地問候我的身體狀況,我也是殷勤備至地問候他近期如何,因為身體的緣故也無法近身伺候,請求他原諒之類的話,胤禛提到了和兮很是心痛與惋惜道:“朕明知道她身子不好,還讓她去跪靈,準是跪得太累了,到了養心殿的時候便摔倒在朕的麵前,雙眼睜得大大地看著朕,愣是說不出一句話來,朕就這般眼睜睜地看著她……看著她離開朕……”
提起和兮我自然也是傷心不已的,沒說上幾句話,便是淚流滿麵的,胤禛寬慰我道:“哎,朕說這些倒不是為了勾你的眼淚,還是弘曆說得對啊,朕就是把她抱上三天三夜,她也不會迴來了,和兮才十八歲啊,多好的年紀啊?”
正感歎著,外邊傳來鈴鐺叮當作響的聲音,像及了和兮從前佩戴的那一串,不知道從什麽開始和兮已經不佩戴鈴鐺了,胤禛心中自然也是緬懷不已,想著出去看看外頭到底是何人來了?
卻聽外邊采和的聲音道:“額娘……”說著便從外間進來了,隻見她一身淡青色素裝,手中拿著幾束鮮紅的楓葉,倒是襯著她身子窈窕,麵容俏麗,看著很是舒坦。
見了胤禛也在,不由一愣,忙著跪地請安道:“兒媳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萬福金安!”又朝我道:“給額娘請安,額娘吉祥!”胤禛擺手命她起身道:“你身上佩戴著鈴鐺麽?”
采和起身稟告道:“皇阿瑪恕罪,並非是兒媳存心佩戴的,隻是今兒奉命去香山采楓葉時,在香山頂上的祈福樹上掉下來的,剛好落在兒媳的手中,故此帶了迴來。”
此時還算是皇後的喪期,故此還需要守喪,這鈴鐺能夠發出聲音來,也算是一種樂器,故此是大忌的,胤禛聽她如此說便未怪罪,伸手道:“拿來給朕看看……”,采和便將鈴鐺畢恭畢敬交給胤禛的手中,正是和兮平常佩戴的那一串,看了不由感觸頗多,我知道弘曆與和兮在香山初見,那滿林紅葉就隻怕都是他們的定情信物。
見采和手中拿著鮮紅的楓葉,想必是弘曆吩咐的,怕胤禛看出端倪來,忙道:“皇上,臣妾知道和兮向來喜歡楓葉,故此特意命采和去香山采些楓葉來祭奠公主亡靈。”
胤禛不答我的話,隻是自顧自地說道:“今生無望,寄予來生”,隻見胤禛仔細端詳著鈴鐺魚鱗上的字,我一聽便是知道這是和兮些的話,跟明白其中的含義,她與弘曆自然是今生無望了,隻能指望著來生了。
我忙著命采和先行退下,不要在這裏叨擾胤禛了,免得胤禛發怒了,也要殃及到她的身上,撐著身子起來,走到胤禛的麵前問道:“皇上,您在說什麽?”
胤禛收起鈴鐺道:“多年前,朕曾經問過和兮,長大之後要想要嫁給一個什麽樣的夫君,和兮說,想要嫁給一個願意與她同生共死,永遠相伴的夫君,想要這個夫君能夠離我們近一些,這樣她既能與夫君在一起,也能永遠地與我們在一起,是朕不好,不該將她遠嫁蒙古,真不該讓她離開京,她總是那麽的孝順,一定是不想違背朕的意願,故此沒有說出心中的不悅,該朕不好啊?朕一心想著和妃,竟然把對她的承諾給忘記了,她出閣的那一刻一定在心中怪罪朕,故此才會在出閣的前夕寫出這樣的字來,還將朕送給她的鈴鐺掛在香山的祈福樹上。”
胤禛如此想,也算是好的,她若是知道和兮與弘曆的那段關係,他還不知道會如何呢?
“今生無望,寄予來生。”我默念了一句,胤禛將鈴鐺放在我的手中,那些璀璨的魚鱗之上用刀刻著字眼上麵寫著:“今生無望,寄予來生,信女和兮,雍正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白雪紛飛日,落淚離京時。”
看著不由想到了一個場景,就是在一個白雪紛飛的日子裏,和兮陪著火紅的火狐皮膚踏雪到了香山的頂上,含著淚花,在她最喜歡的鈴鐺之上刻上了這些字眼,想著遠離京師之後可以忘記過去的一切,可有一個新的開始。
“香山的紅葉很美的,十月天裏,清晨之時,空中霧靄朦朧,滿林紅葉盡染霜,宛如仙境啊,胤祥、和兮、還有朕都是在十月天裏出生的,都是在這楓葉紅豔豔之時出生的。”
我這才想起來,十月一日是胤祥的生日,隻怪我沒有陪同他過過生日,而又在皇後的喪期,故此沒有想起來,若是老天爺再多給我一些時間,許是我們能夠一起度過一個生日的。
“如今,胤祥不在了,和兮也不在了,此後,朕的壽辰也隻能一人度過了。”胤禛說著那般傷感,我卻想著,為何胤祥與和兮都是進入養心殿後便再沒有出來,在養心殿內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呢?
“皇上珍重……”我淡淡地說道,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想到了陰險的緣故,進入感覺心中極其難受,在難以支撐了,本想著俯身,卻不料一下子跌倒了地上,再也起不來了。
雍正九年好似是我過得最快的一年,日日夜夜時時刻刻都如同緊繃著的琴弦,絲毫不能鬆懈,和兮辭世之後,我因為被弘曆失手推下了台階而一病不起,其中雖然多半是裝的,但是也有著一些心病在裏頭。
自從皇後與和兮相續辭世之後,胤禛的性情很是明顯變了的,很是留戀女色,鬆懈朝政,從前從未有過連日不上朝的情況,但是那以後,這般是家常便是了,對於朝政已然到了不理不顧的地步了。
但是朝政之上的事兒並沒有大亂,因為淑貴妃已經明著暗著地批閱奏章了,已經開始左右朝中政務了,而後宮之中,她更是無法無天了,皇後一走,我更是勢單力薄,沒有辦法絆住她了。
弘曆因為和兮的事情,自然也是心力交瘁的,但是他的性子一向比較冷清,即便心中痛苦也不會太表現出來的,淑貴妃很明顯地忌諱弘曆,但是一時間沒得借口懲治弘曆。
弘曆本是要利用和兮在胤禛心中的地位,讓和兮來對付淑貴妃,誰知道和兮命薄如此,竟然那就離開了這個塵世,加上我久病不愈,便隻好打著為我祈福的名頭,上了香山佛堂裏,吃齋念佛,別人都當他孝心可嘉,隻有我明白,那不過是個借口而已,他與和兮香山相識,這不過是為了緬懷他的心上人罷了。
而另一方麵,淑貴妃膝下無子,迫不及待地要個皇子來扶持,最好的人選自然是弘晝,裕妃母子不知是為了躲避這場儲位之爭,還是真正如此,傳聞弘晝在潤兒在雍正九年四月生下一個男嬰之後,便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到了雍正九年十一月時,病情惡化,已經無法起身了,隻能整日躺在床上度日。
為此胤禛也很是著急,畢竟和親王一直都很受他的寵愛的,派了太醫院的太醫過去診治,說弘晝是因為先天不足而導致的身體殘弱,而又因為皇後與和兮的離去殘受打擊,故此一病不起。
我寫信給裕妃問了如何和親王府中的情況與他們母子的生活狀態,裕妃給我迴了八個字:“若無人擾,一切安好!”我便是明白,她們母子隻是一心一意地想要躲避著後宮之中的紛紛擾擾,心中不由感歎,生在皇家,哪裏能夠置身事外的,你不惹人,未必沒人來惹你。
雍正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是我三十五歲的壽辰,胤禛為我在太和殿設宴,邀請了後宮眾位嬪妃,難得一見的歡聚一堂,隻是這種場合少了皇後,有些不習慣,皇後一向是坐在胤禛的右側的,而今則是我與淑貴妃一左一右,圍繞胤禛。
先是上酒上菜,隨之傳了歌舞,先是歌舞坊新入宮的幾位揚州女子表演了《揚州平調》,數名女子手握鳳骨琵琶,一手扶琴,一手撥弦,姿態優雅,音律柔和,自是心情愉快,極其舒坦,好似將人帶到了一個沒有煩惱愁悶的世間,很是平和快活,輕快悅耳的琵琶之音,聲聲入耳,讓在場眾人都很沉迷。
惹得宴席之上是一陣連這一陣的掌聲,胤禛更是再三叫好,賞賜好了幾迴,緊接著便是漢朝的《長袖折腰舞》,宮中宴席一般都是以滿洲的《慶隆舞》為主,滿洲的旗袍雖然很是合身,凸顯得女子身姿□□,加上有著花盆鞋,可以讓女子亭亭玉立,姿態優雅,卻正是因為如此,任用在舞蹈之中,發揮的空間很少,來迴不過抬頭扭腰之類的尋姿態,韻味倒是十足,卻創新很低,百變一律,看過幾次便厭惡,反倒是漢家的舞蹈千姿百態,變化多端,女子所穿衣裳逶迤拖地,束腰長袖,飛舞空中,宛如雲彩搖曳,高髻雲橈,很是美妙,這《長袖折腰舞》舞姿委婉飄逸,嫻靜婀娜,以腰部和手、袖的動作為主。腰肢纖細,體態嫋娜,舞袖流動起伏。這種舞蹈不但有纖腰的前俯後仰,還有一種頗具特點的側體折腰,襯托著舞女們身姿妖嬈,很是美妙,抬眼看去各個都是細腰如柳,不盈一握,不說胤禛看得心血來潮,就連我們這些後宮嬪妃都看得雙眼放光。
齊妃更是雙腿顫抖,胤禛伸手似乎想要將澤類喚到身邊去,澤類卻一味的朝我身邊躲,我不知道胤禛的用意也有些害怕,便輕輕喚了一聲:“皇上……”嬌嗔道:“皇上是來看臣妾的,還是來看這孩子的?”
胤禛這才迴神道:“朕隻是瞧他的模樣覺得似曾相似……熹貴妃有傷在身,齊妃就不要帶個孩子來叨擾了。”齊妃便趁勢帶著澤類告退了,嚇了我一大跳,幸虧沒看出什麽眉目來。
胤禛關懷地問候我的身體狀況,我也是殷勤備至地問候他近期如何,因為身體的緣故也無法近身伺候,請求他原諒之類的話,胤禛提到了和兮很是心痛與惋惜道:“朕明知道她身子不好,還讓她去跪靈,準是跪得太累了,到了養心殿的時候便摔倒在朕的麵前,雙眼睜得大大地看著朕,愣是說不出一句話來,朕就這般眼睜睜地看著她……看著她離開朕……”
提起和兮我自然也是傷心不已的,沒說上幾句話,便是淚流滿麵的,胤禛寬慰我道:“哎,朕說這些倒不是為了勾你的眼淚,還是弘曆說得對啊,朕就是把她抱上三天三夜,她也不會迴來了,和兮才十八歲啊,多好的年紀啊?”
正感歎著,外邊傳來鈴鐺叮當作響的聲音,像及了和兮從前佩戴的那一串,不知道從什麽開始和兮已經不佩戴鈴鐺了,胤禛心中自然也是緬懷不已,想著出去看看外頭到底是何人來了?
卻聽外邊采和的聲音道:“額娘……”說著便從外間進來了,隻見她一身淡青色素裝,手中拿著幾束鮮紅的楓葉,倒是襯著她身子窈窕,麵容俏麗,看著很是舒坦。
見了胤禛也在,不由一愣,忙著跪地請安道:“兒媳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萬福金安!”又朝我道:“給額娘請安,額娘吉祥!”胤禛擺手命她起身道:“你身上佩戴著鈴鐺麽?”
采和起身稟告道:“皇阿瑪恕罪,並非是兒媳存心佩戴的,隻是今兒奉命去香山采楓葉時,在香山頂上的祈福樹上掉下來的,剛好落在兒媳的手中,故此帶了迴來。”
此時還算是皇後的喪期,故此還需要守喪,這鈴鐺能夠發出聲音來,也算是一種樂器,故此是大忌的,胤禛聽她如此說便未怪罪,伸手道:“拿來給朕看看……”,采和便將鈴鐺畢恭畢敬交給胤禛的手中,正是和兮平常佩戴的那一串,看了不由感觸頗多,我知道弘曆與和兮在香山初見,那滿林紅葉就隻怕都是他們的定情信物。
見采和手中拿著鮮紅的楓葉,想必是弘曆吩咐的,怕胤禛看出端倪來,忙道:“皇上,臣妾知道和兮向來喜歡楓葉,故此特意命采和去香山采些楓葉來祭奠公主亡靈。”
胤禛不答我的話,隻是自顧自地說道:“今生無望,寄予來生”,隻見胤禛仔細端詳著鈴鐺魚鱗上的字,我一聽便是知道這是和兮些的話,跟明白其中的含義,她與弘曆自然是今生無望了,隻能指望著來生了。
我忙著命采和先行退下,不要在這裏叨擾胤禛了,免得胤禛發怒了,也要殃及到她的身上,撐著身子起來,走到胤禛的麵前問道:“皇上,您在說什麽?”
胤禛收起鈴鐺道:“多年前,朕曾經問過和兮,長大之後要想要嫁給一個什麽樣的夫君,和兮說,想要嫁給一個願意與她同生共死,永遠相伴的夫君,想要這個夫君能夠離我們近一些,這樣她既能與夫君在一起,也能永遠地與我們在一起,是朕不好,不該將她遠嫁蒙古,真不該讓她離開京,她總是那麽的孝順,一定是不想違背朕的意願,故此沒有說出心中的不悅,該朕不好啊?朕一心想著和妃,竟然把對她的承諾給忘記了,她出閣的那一刻一定在心中怪罪朕,故此才會在出閣的前夕寫出這樣的字來,還將朕送給她的鈴鐺掛在香山的祈福樹上。”
胤禛如此想,也算是好的,她若是知道和兮與弘曆的那段關係,他還不知道會如何呢?
“今生無望,寄予來生。”我默念了一句,胤禛將鈴鐺放在我的手中,那些璀璨的魚鱗之上用刀刻著字眼上麵寫著:“今生無望,寄予來生,信女和兮,雍正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白雪紛飛日,落淚離京時。”
看著不由想到了一個場景,就是在一個白雪紛飛的日子裏,和兮陪著火紅的火狐皮膚踏雪到了香山的頂上,含著淚花,在她最喜歡的鈴鐺之上刻上了這些字眼,想著遠離京師之後可以忘記過去的一切,可有一個新的開始。
“香山的紅葉很美的,十月天裏,清晨之時,空中霧靄朦朧,滿林紅葉盡染霜,宛如仙境啊,胤祥、和兮、還有朕都是在十月天裏出生的,都是在這楓葉紅豔豔之時出生的。”
我這才想起來,十月一日是胤祥的生日,隻怪我沒有陪同他過過生日,而又在皇後的喪期,故此沒有想起來,若是老天爺再多給我一些時間,許是我們能夠一起度過一個生日的。
“如今,胤祥不在了,和兮也不在了,此後,朕的壽辰也隻能一人度過了。”胤禛說著那般傷感,我卻想著,為何胤祥與和兮都是進入養心殿後便再沒有出來,在養心殿內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呢?
“皇上珍重……”我淡淡地說道,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想到了陰險的緣故,進入感覺心中極其難受,在難以支撐了,本想著俯身,卻不料一下子跌倒了地上,再也起不來了。
雍正九年好似是我過得最快的一年,日日夜夜時時刻刻都如同緊繃著的琴弦,絲毫不能鬆懈,和兮辭世之後,我因為被弘曆失手推下了台階而一病不起,其中雖然多半是裝的,但是也有著一些心病在裏頭。
自從皇後與和兮相續辭世之後,胤禛的性情很是明顯變了的,很是留戀女色,鬆懈朝政,從前從未有過連日不上朝的情況,但是那以後,這般是家常便是了,對於朝政已然到了不理不顧的地步了。
但是朝政之上的事兒並沒有大亂,因為淑貴妃已經明著暗著地批閱奏章了,已經開始左右朝中政務了,而後宮之中,她更是無法無天了,皇後一走,我更是勢單力薄,沒有辦法絆住她了。
弘曆因為和兮的事情,自然也是心力交瘁的,但是他的性子一向比較冷清,即便心中痛苦也不會太表現出來的,淑貴妃很明顯地忌諱弘曆,但是一時間沒得借口懲治弘曆。
弘曆本是要利用和兮在胤禛心中的地位,讓和兮來對付淑貴妃,誰知道和兮命薄如此,竟然那就離開了這個塵世,加上我久病不愈,便隻好打著為我祈福的名頭,上了香山佛堂裏,吃齋念佛,別人都當他孝心可嘉,隻有我明白,那不過是個借口而已,他與和兮香山相識,這不過是為了緬懷他的心上人罷了。
而另一方麵,淑貴妃膝下無子,迫不及待地要個皇子來扶持,最好的人選自然是弘晝,裕妃母子不知是為了躲避這場儲位之爭,還是真正如此,傳聞弘晝在潤兒在雍正九年四月生下一個男嬰之後,便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到了雍正九年十一月時,病情惡化,已經無法起身了,隻能整日躺在床上度日。
為此胤禛也很是著急,畢竟和親王一直都很受他的寵愛的,派了太醫院的太醫過去診治,說弘晝是因為先天不足而導致的身體殘弱,而又因為皇後與和兮的離去殘受打擊,故此一病不起。
我寫信給裕妃問了如何和親王府中的情況與他們母子的生活狀態,裕妃給我迴了八個字:“若無人擾,一切安好!”我便是明白,她們母子隻是一心一意地想要躲避著後宮之中的紛紛擾擾,心中不由感歎,生在皇家,哪裏能夠置身事外的,你不惹人,未必沒人來惹你。
雍正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是我三十五歲的壽辰,胤禛為我在太和殿設宴,邀請了後宮眾位嬪妃,難得一見的歡聚一堂,隻是這種場合少了皇後,有些不習慣,皇後一向是坐在胤禛的右側的,而今則是我與淑貴妃一左一右,圍繞胤禛。
先是上酒上菜,隨之傳了歌舞,先是歌舞坊新入宮的幾位揚州女子表演了《揚州平調》,數名女子手握鳳骨琵琶,一手扶琴,一手撥弦,姿態優雅,音律柔和,自是心情愉快,極其舒坦,好似將人帶到了一個沒有煩惱愁悶的世間,很是平和快活,輕快悅耳的琵琶之音,聲聲入耳,讓在場眾人都很沉迷。
惹得宴席之上是一陣連這一陣的掌聲,胤禛更是再三叫好,賞賜好了幾迴,緊接著便是漢朝的《長袖折腰舞》,宮中宴席一般都是以滿洲的《慶隆舞》為主,滿洲的旗袍雖然很是合身,凸顯得女子身姿□□,加上有著花盆鞋,可以讓女子亭亭玉立,姿態優雅,卻正是因為如此,任用在舞蹈之中,發揮的空間很少,來迴不過抬頭扭腰之類的尋姿態,韻味倒是十足,卻創新很低,百變一律,看過幾次便厭惡,反倒是漢家的舞蹈千姿百態,變化多端,女子所穿衣裳逶迤拖地,束腰長袖,飛舞空中,宛如雲彩搖曳,高髻雲橈,很是美妙,這《長袖折腰舞》舞姿委婉飄逸,嫻靜婀娜,以腰部和手、袖的動作為主。腰肢纖細,體態嫋娜,舞袖流動起伏。這種舞蹈不但有纖腰的前俯後仰,還有一種頗具特點的側體折腰,襯托著舞女們身姿妖嬈,很是美妙,抬眼看去各個都是細腰如柳,不盈一握,不說胤禛看得心血來潮,就連我們這些後宮嬪妃都看得雙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