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夫子笑容一滯,扭頭看向一旁的白都頭,怒聲道:“是哪個在背後亂嚼舌根?”
白都頭脖子一縮,嘴巴微張,愣是沒敢吭聲。
隻看他這慫樣,哪裏能與傳說中勾魂索魄、教人聞風喪膽的陰間鬼差聯係到一塊兒?
看見這一幕,齊敬之忽然覺得有些眼熟,不免腹誹道:“若是這天底下做都頭的個個如此苦命,那熊縣令所請,還真得好好斟酌斟酌了。”
正胡思亂想的時候,一旁老城隍指著孟夫子,佯怒道:“分明是你自己故意散播的牢騷話,莫要在這裏攀扯他人!若是不想再幹陰陽司的差事,趁早迴去讀書科考,想必還來得及!”
“老大人說哪裏話!下官當年夜宿荒園,被那妖婆子摘走了心肝,淪為供它驅使的活屍,若不是您仗義討迴,下官怕是至今還沉淪苦海、不得解脫!”
孟夫子再次朝著老城隍躬身一禮,語氣恭敬中透著輕快:“如今在您座前辦差,誓死報效還來不及,區區辛苦又何足道哉!”
齊敬之不免有些驚訝,他與孟夫子相識多年,知他向來行事方正,一言一行最重規矩體統,從未見過他有如此言笑無忌的一麵,至於心肝被摘、淪為活屍這等駭人聽聞的舊年往事,更是從沒聽他提起過。
孟夫子表完忠心,抬手就向少年一指,懇切說道:“老大人,我這學生您也見過了,今日喚他到此,一來是案情特殊,需他做個旁證;二來他是個才開始修行的野狐禪,請您提點一二,也免得將來行差踏錯。”
聞言,齊敬之先是錯愕,接著就有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當日在私塾裏,孟夫子已經猜出他手裏可能有修行功法,卻沒有點破,還擺出一副不願過問、放任自流的架勢,沒想到心裏時刻掛念著這件事,一有機會就為他向城隍求懇。
麵對老師爭取來的難得機會,齊敬之自然不敢怠慢,連忙上前見禮:“鬆齡縣獵戶齊敬之見過大人!”
“不必多禮!”
老城隍朝少年擺擺手,又向孟夫子說道:“你這學生可不是什麽野狐禪!他一進來我就瞧見了,氣血雖有些虛浮,胸中卻已經一氣貫通,隻是修行時日還短,眸子裏的精光無法收斂,晃得老夫有些眼暈。”
齊敬之連忙低眉垂目,不再去看眼前這位四品正神。
“哈!老夫不過是開個玩笑,你這孩子竟是個實心眼的,跟你老師可真是一點兒也不像。”
老城隍打趣了少年兩句,隨即收起臉上本就淺淡的笑意,正色道:“你剛才看向老夫時,目直不避、眸光清正,可見心底無私,沒有畏懼和攀附之念,這樣的心性堪稱不俗,是個修行的好材料。”
“然而修行艱難,心性資質不過是最基本,你吃虧就吃虧在門第不高、福緣不厚,身後沒有家族助力,也沒有早早被那些名門收入門牆,隻能自己趟條路出來。不說別的,就憑你這個姓氏,但凡家中有點兒根基,也早入了鎮魔院的眼。”
老城隍說著,扭頭又看向孟夫子道:“老夫修的是神道,提點二字實在談不上。有關心骨的那兩句話你可跟他提過了?”
孟夫子點點頭:“提過了,隻是下官見識淺薄,正要請老大人給他解一解這心骨二字。”
“什麽解不解的,又不是尋章摘句、說文解字。這心骨麽……”
老城隍沉吟著,緩步走到院中,又慢慢踱了迴來,這才開口:“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在老夫看來,心骨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心性智慧、學識見識等諸般內在合在一處,成就的這麽個玄之又玄的東西,並無實體,卻又真實存在。”
他看著齊敬之,神色很是鄭重:“老夫是個當官的,就以此來打個比方吧。朝堂官輔弼國主,當以忠心用事、兼濟天下為心骨;父母官主政地方,當以施政仁愛、為民做主為心骨;武臣鎮守一方,當以扶危定難、沙場建功為心骨。若無這等誌向、操守,絕然無法成就名臣大將,修士在道途上跋涉,亦是此理。”
“所謂心骨,內化於心、外顯於行,謂之知行合一。”
聽到此處,齊敬之不由得微微皺眉。
路雲子記憶片段中提到,心骨就是武夫的胸中意氣。這與老城隍的說法有些出入,卻又隱隱相通,也不知哪個解釋更準確一些。
就聽老城隍繼續說道:“那些高姓名門弟子,都是自幼時起就經年累月研習門內典籍,務求領悟前代祖師的微言大義,等心骨有了雛形,方才著手修行。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各派得了真傳的弟子,隻從談吐氣質上就能一眼辨別出來。”
“總而言之,心骨便是一個修士乃至一個門派立身的根基,具體的修行功法反倒在其次。也正因為有這麽個看不見的門檻在,和尚得了道士的功法,不敢說一定就練不成,起碼也是事倍功半,形似而神不至。”
聽到和尚二字,齊敬之的眼眸猛地睜大,忽然就有一個念頭冒了出來。
“那虎精還是個僧人時,從小就聽自家師父講了許多禪虎故事,心中頗有豔羨之意,潛移默化之下,心骨一定也會向著這個方向偏移,或許這就是他能真正化虎的原因?再往深處想,那個虎君找上他,還以虎皮相贈,多半也是這個緣故……”
想到這裏,齊敬之忍不住開口問道:“大人的意思是,人擇功法,功法亦擇人?若是一門功法剛猛霸道,修習之人最好也是性如烈火,若是一個人恬淡寡欲、如閑雲野鶴,就該尋一門自然無為、瀟灑飄逸的功法?”
“就是這個意思!道統傳承,首在得人!門人弟子與自家理念、功法越是契合,往往日後成就也會越高。”
老城隍撫掌讚歎道:“從你的修行進境來看,修習的功法與自身很是相得,這已經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大造化了。接下來便要繼續從心骨上著手,換句話說,你的功法需要什麽樣的心骨,你就應該努力變成什麽樣的人。”
齊敬之悚然而驚:“如此一來,豈不是漸漸失了自我,成了創立功法之人的影子?”
老城隍啞然失笑:“怎麽會?這世上從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自然也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兩塊心骨。即便是那些高姓名門從小調教出來的弟子,也隻是理念氣質相似而已,多多少少都有差別。還是拿讀書來舉例吧……”
祂頓了一頓,微微搖晃著腦袋說道:“你讀前人著作時,難道沒有自己的理解和好惡?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才是正道。若是不加取舍,甚至殺頭便冠、削足適履,豈非本末倒置、愚蠢透頂?說起這個,你齊氏先祖裏曾出了個繪畫大家,留下來一句名言……”
齊敬之心頭一震,脫口而出道:“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說出這一句時,少年猶如醍醐灌頂,心中便有明悟生出:“是了,我要養育心骨,自然是以《仙羽經》為根基,卻也不能陳陳相因、一味迎合,畢竟我終究是個人,不是真的仙鶴。我駕馭功法,而不是功法駕馭我!”
白都頭脖子一縮,嘴巴微張,愣是沒敢吭聲。
隻看他這慫樣,哪裏能與傳說中勾魂索魄、教人聞風喪膽的陰間鬼差聯係到一塊兒?
看見這一幕,齊敬之忽然覺得有些眼熟,不免腹誹道:“若是這天底下做都頭的個個如此苦命,那熊縣令所請,還真得好好斟酌斟酌了。”
正胡思亂想的時候,一旁老城隍指著孟夫子,佯怒道:“分明是你自己故意散播的牢騷話,莫要在這裏攀扯他人!若是不想再幹陰陽司的差事,趁早迴去讀書科考,想必還來得及!”
“老大人說哪裏話!下官當年夜宿荒園,被那妖婆子摘走了心肝,淪為供它驅使的活屍,若不是您仗義討迴,下官怕是至今還沉淪苦海、不得解脫!”
孟夫子再次朝著老城隍躬身一禮,語氣恭敬中透著輕快:“如今在您座前辦差,誓死報效還來不及,區區辛苦又何足道哉!”
齊敬之不免有些驚訝,他與孟夫子相識多年,知他向來行事方正,一言一行最重規矩體統,從未見過他有如此言笑無忌的一麵,至於心肝被摘、淪為活屍這等駭人聽聞的舊年往事,更是從沒聽他提起過。
孟夫子表完忠心,抬手就向少年一指,懇切說道:“老大人,我這學生您也見過了,今日喚他到此,一來是案情特殊,需他做個旁證;二來他是個才開始修行的野狐禪,請您提點一二,也免得將來行差踏錯。”
聞言,齊敬之先是錯愕,接著就有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當日在私塾裏,孟夫子已經猜出他手裏可能有修行功法,卻沒有點破,還擺出一副不願過問、放任自流的架勢,沒想到心裏時刻掛念著這件事,一有機會就為他向城隍求懇。
麵對老師爭取來的難得機會,齊敬之自然不敢怠慢,連忙上前見禮:“鬆齡縣獵戶齊敬之見過大人!”
“不必多禮!”
老城隍朝少年擺擺手,又向孟夫子說道:“你這學生可不是什麽野狐禪!他一進來我就瞧見了,氣血雖有些虛浮,胸中卻已經一氣貫通,隻是修行時日還短,眸子裏的精光無法收斂,晃得老夫有些眼暈。”
齊敬之連忙低眉垂目,不再去看眼前這位四品正神。
“哈!老夫不過是開個玩笑,你這孩子竟是個實心眼的,跟你老師可真是一點兒也不像。”
老城隍打趣了少年兩句,隨即收起臉上本就淺淡的笑意,正色道:“你剛才看向老夫時,目直不避、眸光清正,可見心底無私,沒有畏懼和攀附之念,這樣的心性堪稱不俗,是個修行的好材料。”
“然而修行艱難,心性資質不過是最基本,你吃虧就吃虧在門第不高、福緣不厚,身後沒有家族助力,也沒有早早被那些名門收入門牆,隻能自己趟條路出來。不說別的,就憑你這個姓氏,但凡家中有點兒根基,也早入了鎮魔院的眼。”
老城隍說著,扭頭又看向孟夫子道:“老夫修的是神道,提點二字實在談不上。有關心骨的那兩句話你可跟他提過了?”
孟夫子點點頭:“提過了,隻是下官見識淺薄,正要請老大人給他解一解這心骨二字。”
“什麽解不解的,又不是尋章摘句、說文解字。這心骨麽……”
老城隍沉吟著,緩步走到院中,又慢慢踱了迴來,這才開口:“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在老夫看來,心骨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心性智慧、學識見識等諸般內在合在一處,成就的這麽個玄之又玄的東西,並無實體,卻又真實存在。”
他看著齊敬之,神色很是鄭重:“老夫是個當官的,就以此來打個比方吧。朝堂官輔弼國主,當以忠心用事、兼濟天下為心骨;父母官主政地方,當以施政仁愛、為民做主為心骨;武臣鎮守一方,當以扶危定難、沙場建功為心骨。若無這等誌向、操守,絕然無法成就名臣大將,修士在道途上跋涉,亦是此理。”
“所謂心骨,內化於心、外顯於行,謂之知行合一。”
聽到此處,齊敬之不由得微微皺眉。
路雲子記憶片段中提到,心骨就是武夫的胸中意氣。這與老城隍的說法有些出入,卻又隱隱相通,也不知哪個解釋更準確一些。
就聽老城隍繼續說道:“那些高姓名門弟子,都是自幼時起就經年累月研習門內典籍,務求領悟前代祖師的微言大義,等心骨有了雛形,方才著手修行。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各派得了真傳的弟子,隻從談吐氣質上就能一眼辨別出來。”
“總而言之,心骨便是一個修士乃至一個門派立身的根基,具體的修行功法反倒在其次。也正因為有這麽個看不見的門檻在,和尚得了道士的功法,不敢說一定就練不成,起碼也是事倍功半,形似而神不至。”
聽到和尚二字,齊敬之的眼眸猛地睜大,忽然就有一個念頭冒了出來。
“那虎精還是個僧人時,從小就聽自家師父講了許多禪虎故事,心中頗有豔羨之意,潛移默化之下,心骨一定也會向著這個方向偏移,或許這就是他能真正化虎的原因?再往深處想,那個虎君找上他,還以虎皮相贈,多半也是這個緣故……”
想到這裏,齊敬之忍不住開口問道:“大人的意思是,人擇功法,功法亦擇人?若是一門功法剛猛霸道,修習之人最好也是性如烈火,若是一個人恬淡寡欲、如閑雲野鶴,就該尋一門自然無為、瀟灑飄逸的功法?”
“就是這個意思!道統傳承,首在得人!門人弟子與自家理念、功法越是契合,往往日後成就也會越高。”
老城隍撫掌讚歎道:“從你的修行進境來看,修習的功法與自身很是相得,這已經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大造化了。接下來便要繼續從心骨上著手,換句話說,你的功法需要什麽樣的心骨,你就應該努力變成什麽樣的人。”
齊敬之悚然而驚:“如此一來,豈不是漸漸失了自我,成了創立功法之人的影子?”
老城隍啞然失笑:“怎麽會?這世上從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自然也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兩塊心骨。即便是那些高姓名門從小調教出來的弟子,也隻是理念氣質相似而已,多多少少都有差別。還是拿讀書來舉例吧……”
祂頓了一頓,微微搖晃著腦袋說道:“你讀前人著作時,難道沒有自己的理解和好惡?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才是正道。若是不加取舍,甚至殺頭便冠、削足適履,豈非本末倒置、愚蠢透頂?說起這個,你齊氏先祖裏曾出了個繪畫大家,留下來一句名言……”
齊敬之心頭一震,脫口而出道:“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說出這一句時,少年猶如醍醐灌頂,心中便有明悟生出:“是了,我要養育心骨,自然是以《仙羽經》為根基,卻也不能陳陳相因、一味迎合,畢竟我終究是個人,不是真的仙鶴。我駕馭功法,而不是功法駕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