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道?”蘇妃眼睛睜得大大的,不可置信地看著趙誠實,“你領悟了聖道?”
趙誠實點點頭,四十五度角仰望房頂,臉上的表情波瀾不驚。
蘇妃撲哧一笑:“我就喜歡看你裝模做樣!”
趙誠實嘴角抽了抽,狠狠地瞪了蘇妃一眼。
“領悟聖道的事,千萬別對其他人說,後果比你引發‘顯聖’還要嚴重!嗬嗬!我去睡覺了。”蘇妃說完,轉身走出房間。
趙誠實望著蘇妃的背影,輕輕地嘀咕道:“我又不傻!”
翌日。
一行人繼續趕路,趙誠實騎在馬上,心中默念著聖道之言。
昨晚,那一個個金色文字閃現在腦海後,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
趙誠實在蘇妃麵前說領悟了聖道,其實僅僅是初窺門徑,想要理解通篇釋義,哪這麽簡單?
杭州城南門。
睿王林景淵和空虛道長在依依惜別。
“王爺,此番南下,貧道定當竭盡所能!”空虛道長對著林景淵拱拱手,肅然道。
造反大業迫在眉睫,空虛道長和林景淵商量過後,提出盡早南下尋找盟友、收攏各路江湖豪傑。
林景淵緊緊地握住空虛道長的手臂,感動地說道:“前路艱辛,天師多保重!本王在杭州等待天師的好消息!”
就在這個時候,白大總管雙手捧著銀質托盤來到林景淵身邊。
托盤上,兩隻做工精美的黃金酒杯已斟滿了酒。
林景淵取下兩杯酒,其中一杯送到空虛道長麵前,空虛道長接過酒杯。
“為天師踐行!”
鍾南山,坐落在東陽郡到建寧府之間,因形似洪鍾而得名。
在蘭國,鍾南山名聲響亮,很多江湖豪傑聚集於此。
從東陽郡到建寧府,亦或是從建寧府到東陽郡,鍾南山都是必經之地,山上的豪傑攔路設卡,征收來往的過路費。
比起占山為王的強盜,鍾南山的江湖豪傑相對來說好一些,至少沒有公然殺人越貨!
當然,這些隻是表麵營收,實際上,東陽郡和建寧府的地下勢力全部受控於鍾南山。
鍾南山山頂,聚義廳。
一眾江湖豪傑坐在兩旁的椅子上,中央最上首的主位上,赫然是曾在索龍陣出現過的石全!
石全坐在太師椅上,手裏把玩著一尊精致小巧的銅鍾,腦袋瓜子光禿鋥亮。
曾經,石全是寒山寺的撞鍾和尚,遁入紅塵後,鍾是撞不成了,可偏偏落下了習慣,隻能靠把玩小鍾聊以**。
以前,鍾南山的名聲並不顯,石全偶然路過鍾南山,立刻被它酷似洪鍾的外形所吸引,從此在鍾南山落腳。
隨著石全武道境界的提升,不斷有江湖中人來投奔,直至石全晉級名動境,鍾南山儼然成為各路豪傑群聚之地。
要知道,蘭國朝堂的兩位大學士也不過是名動境初期!
“大當家,金陵的龍氣沒了,說明朝廷氣數已盡!以大當家在江湖上的威望,振臂一唿,群雄響應,咱們反了吧?大當家做皇帝!”一位虯髯大漢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臉色黝黑,眼似銅鈴,扯著大嗓門嚷嚷道。
虯髯大漢叫李大彪,在江湖上以“五虎斷門刀”聞名,脾氣暴躁,。
“李大彪,你這是作死呢!我們滿打滿算有多少人馬?你以為龍椅這麽好坐?”
“現在造反肯定行不通!”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聚義廳裏的江湖豪傑各抒己見,說什麽的都有。
石全從金陵迴來後,索龍陣被毀的消息便在鍾南山傳開了。
前幾日,東陽郡和建寧府的地下勢力送來消息,鍾南山的江湖豪傑這才得知,原來金陵的龍氣也沒了!
“吵什麽吵?”石全大吼一聲,繼續說道,“朝廷少說有百萬大軍,我們有多少人?有誰想送人頭,老子不反對!”
頓時,整個聚義廳鴉雀無聲。
鍾南山山下。
過往的人們整齊有序地排隊,不論情願不情願,想要從此過,都得交過路費。
攔住路口的是一群兇神惡煞的家夥,虎視眈眈地盯著路人。
山下的關卡雖不是官府設置,但比官府更有震懾力,過往路人乖乖地交錢,連大氣兒也不敢喘。
在關卡的道路旁,一位年輕的公子躺在藤椅上,雙眼微眯,懶洋洋地看著書。
年輕公子叫石碌,今年十八歲,乃是鍾南山大當家石全的親侄子。
石全的老家在蘇州,還有個小四歲的弟弟叫石美,他們的父親是一名石匠,祖傳的手藝。在他十二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改嫁至建寧府。
那個時候,石全已經懂事,母親的改嫁令他羞愧難當,由於沒有生存能力,所以在寒山寺出家為僧,而八歲的弟弟石美,則跟隨母親來到建寧府。
石全做了三十年的撞鍾和尚,在此期間,弟弟石美長大後,子承父業做了石匠,幾乎每年都去寒山寺看望他。
兄弟倆的感情並沒有因此生疏,反而更加彼此珍惜!
石全的命運在四十二歲那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夜之間於鍾聲中領悟佛家大義,從此遁入紅塵。
離開寒山寺後,石全直奔建寧府找弟弟石美,結果,石美卻死了,隻留下一個兒子,那就是石碌!
石美的死因很簡單,本打算到寒山寺看望哥哥石全,途徑鍾南山的時候被一夥強盜攔路搶劫,不幸遇難。
得知事情的原委,石全大開殺戒,獨自前往鍾南山把那裏的強盜屠了個幹幹淨淨!
經此一役,石全名動江湖......
再往後,石全把弟弟唯一的兒子石碌接到鍾南山,親自教導他讀書識字。
石全離開寒山寺時已經四十二歲,從那以後並沒有娶妻,一直把石碌當親兒子對待。
在石全的教導下,石碌倒也爭氣,現在已是坐照境後期,距離洞虛境僅一步之遙!
趙誠實也在人群中排隊,在他身後依次是蘇妃、水玲瓏、蘇山。
雖然趙誠實對所謂的“過路費”有些不爽,但出門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站住!”
趙誠實等人走到關卡的時候,躺在藤椅上看書的石碌瞥見蘇妃和水玲瓏,立刻從藤椅上站了起來,雙眼放光地說道。
趙誠實點點頭,四十五度角仰望房頂,臉上的表情波瀾不驚。
蘇妃撲哧一笑:“我就喜歡看你裝模做樣!”
趙誠實嘴角抽了抽,狠狠地瞪了蘇妃一眼。
“領悟聖道的事,千萬別對其他人說,後果比你引發‘顯聖’還要嚴重!嗬嗬!我去睡覺了。”蘇妃說完,轉身走出房間。
趙誠實望著蘇妃的背影,輕輕地嘀咕道:“我又不傻!”
翌日。
一行人繼續趕路,趙誠實騎在馬上,心中默念著聖道之言。
昨晚,那一個個金色文字閃現在腦海後,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
趙誠實在蘇妃麵前說領悟了聖道,其實僅僅是初窺門徑,想要理解通篇釋義,哪這麽簡單?
杭州城南門。
睿王林景淵和空虛道長在依依惜別。
“王爺,此番南下,貧道定當竭盡所能!”空虛道長對著林景淵拱拱手,肅然道。
造反大業迫在眉睫,空虛道長和林景淵商量過後,提出盡早南下尋找盟友、收攏各路江湖豪傑。
林景淵緊緊地握住空虛道長的手臂,感動地說道:“前路艱辛,天師多保重!本王在杭州等待天師的好消息!”
就在這個時候,白大總管雙手捧著銀質托盤來到林景淵身邊。
托盤上,兩隻做工精美的黃金酒杯已斟滿了酒。
林景淵取下兩杯酒,其中一杯送到空虛道長麵前,空虛道長接過酒杯。
“為天師踐行!”
鍾南山,坐落在東陽郡到建寧府之間,因形似洪鍾而得名。
在蘭國,鍾南山名聲響亮,很多江湖豪傑聚集於此。
從東陽郡到建寧府,亦或是從建寧府到東陽郡,鍾南山都是必經之地,山上的豪傑攔路設卡,征收來往的過路費。
比起占山為王的強盜,鍾南山的江湖豪傑相對來說好一些,至少沒有公然殺人越貨!
當然,這些隻是表麵營收,實際上,東陽郡和建寧府的地下勢力全部受控於鍾南山。
鍾南山山頂,聚義廳。
一眾江湖豪傑坐在兩旁的椅子上,中央最上首的主位上,赫然是曾在索龍陣出現過的石全!
石全坐在太師椅上,手裏把玩著一尊精致小巧的銅鍾,腦袋瓜子光禿鋥亮。
曾經,石全是寒山寺的撞鍾和尚,遁入紅塵後,鍾是撞不成了,可偏偏落下了習慣,隻能靠把玩小鍾聊以**。
以前,鍾南山的名聲並不顯,石全偶然路過鍾南山,立刻被它酷似洪鍾的外形所吸引,從此在鍾南山落腳。
隨著石全武道境界的提升,不斷有江湖中人來投奔,直至石全晉級名動境,鍾南山儼然成為各路豪傑群聚之地。
要知道,蘭國朝堂的兩位大學士也不過是名動境初期!
“大當家,金陵的龍氣沒了,說明朝廷氣數已盡!以大當家在江湖上的威望,振臂一唿,群雄響應,咱們反了吧?大當家做皇帝!”一位虯髯大漢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臉色黝黑,眼似銅鈴,扯著大嗓門嚷嚷道。
虯髯大漢叫李大彪,在江湖上以“五虎斷門刀”聞名,脾氣暴躁,。
“李大彪,你這是作死呢!我們滿打滿算有多少人馬?你以為龍椅這麽好坐?”
“現在造反肯定行不通!”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聚義廳裏的江湖豪傑各抒己見,說什麽的都有。
石全從金陵迴來後,索龍陣被毀的消息便在鍾南山傳開了。
前幾日,東陽郡和建寧府的地下勢力送來消息,鍾南山的江湖豪傑這才得知,原來金陵的龍氣也沒了!
“吵什麽吵?”石全大吼一聲,繼續說道,“朝廷少說有百萬大軍,我們有多少人?有誰想送人頭,老子不反對!”
頓時,整個聚義廳鴉雀無聲。
鍾南山山下。
過往的人們整齊有序地排隊,不論情願不情願,想要從此過,都得交過路費。
攔住路口的是一群兇神惡煞的家夥,虎視眈眈地盯著路人。
山下的關卡雖不是官府設置,但比官府更有震懾力,過往路人乖乖地交錢,連大氣兒也不敢喘。
在關卡的道路旁,一位年輕的公子躺在藤椅上,雙眼微眯,懶洋洋地看著書。
年輕公子叫石碌,今年十八歲,乃是鍾南山大當家石全的親侄子。
石全的老家在蘇州,還有個小四歲的弟弟叫石美,他們的父親是一名石匠,祖傳的手藝。在他十二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改嫁至建寧府。
那個時候,石全已經懂事,母親的改嫁令他羞愧難當,由於沒有生存能力,所以在寒山寺出家為僧,而八歲的弟弟石美,則跟隨母親來到建寧府。
石全做了三十年的撞鍾和尚,在此期間,弟弟石美長大後,子承父業做了石匠,幾乎每年都去寒山寺看望他。
兄弟倆的感情並沒有因此生疏,反而更加彼此珍惜!
石全的命運在四十二歲那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夜之間於鍾聲中領悟佛家大義,從此遁入紅塵。
離開寒山寺後,石全直奔建寧府找弟弟石美,結果,石美卻死了,隻留下一個兒子,那就是石碌!
石美的死因很簡單,本打算到寒山寺看望哥哥石全,途徑鍾南山的時候被一夥強盜攔路搶劫,不幸遇難。
得知事情的原委,石全大開殺戒,獨自前往鍾南山把那裏的強盜屠了個幹幹淨淨!
經此一役,石全名動江湖......
再往後,石全把弟弟唯一的兒子石碌接到鍾南山,親自教導他讀書識字。
石全離開寒山寺時已經四十二歲,從那以後並沒有娶妻,一直把石碌當親兒子對待。
在石全的教導下,石碌倒也爭氣,現在已是坐照境後期,距離洞虛境僅一步之遙!
趙誠實也在人群中排隊,在他身後依次是蘇妃、水玲瓏、蘇山。
雖然趙誠實對所謂的“過路費”有些不爽,但出門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站住!”
趙誠實等人走到關卡的時候,躺在藤椅上看書的石碌瞥見蘇妃和水玲瓏,立刻從藤椅上站了起來,雙眼放光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