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書友,元旦快樂!


    河南秋天的夜晚很涼爽,走在迴家路上的馬慶昌臉色卻如同冬天般陰冷。洛陽水席乃是中華的傳統宴席,也就是說,不便宜。花了這麽多錢,洛陽稅務局長尤庸剛上了八道涼菜之後起身告辭。作為名義上召集人的洛陽知府王全樂也惱怒的起身拂袖而去。剩下的幾個陪坐官員都訕訕的,卻還是吃完了全套水席之後才離開。


    如果這些人也跟著知府王全樂離開,馬慶昌大概還不會這麽惱火。這幫不幫忙辦事隻是湊趣的家夥卻大吃一頓,這簡直是本末倒置。更何況那些家夥們並不會因為這頓飯而記了馬慶昌的好處。他們隻是陪坐而已,主角並不是他們。


    進了家門,立刻有幾人迎了出來,簇擁著馬慶昌進了正屋。看幾個人都試探著想詢問,馬慶昌惱怒的說道:“讓你們迴去告訴莊裏人,你們去了麽?”


    幾個人臉色登時就變得緊張起來,其中一位四十多歲的老年人遲疑著反問:“馬爸爸,你不是說能把事情了結麽!”


    馬慶昌立刻大怒。他之前的確說過這樣的話,但是那明顯不可能了。在馬慶昌請洛陽知府王全樂出來調停的時候,王全樂就說的明白,不用想著息事寧人,打人的家夥必須交出來懲處。


    自己所說的大話被戳穿,馬慶昌怒道:“你們打了人,還想這麽了事不成?”


    幾個莊裏來的人物聽到馬慶昌出爾反爾,先是訝異,那四十來歲的老頭子先恢複了正常。他努力收起不滿的表情,繼續說道:“馬爸爸,我們問過了,沒人承認說自己打過人。”


    “你們沒打人,難道那些稅務局的人是自己打了自己麽?”馬慶昌的聲音已經變得陰冷。


    一個三十歲的中年人聽馬慶昌語氣不善,不滿的說道:“漢人從來都奸詐狡猾,他們為了陷害我們,定然是編造瞎話。”


    聽到這話,馬慶昌心中殺氣大盛。如果此事手裏有刀,他很想一刀捅死這貨。但是馬慶昌手裏沒有刀,而且片刻的暴怒之後,馬慶昌也覺得自己有點過了。由幾個信真神教的村子組成的大莊子這些年一直沒有納稅,但是他們的糧食可都賣了。掌握賣糧的就是馬慶昌。


    大宋官場人員有兩個來源,一部分是在臨安總投降之後並沒有投降的文人,他們跟著趙嘉仁繼續對抗蒙古。另一部分就是趙嘉仁自己培養起來的學生、軍人等幹部。馬慶昌並非兩類人中的任何一類。大宋收複洛陽地區之後,馬慶昌以當地人的身份幫助大宋聯絡洛陽地方上人物,一步步混上了現在的位置。


    一個官場上的另類人物想在官場上立足,莊子裏賣糧的錢起了極大作用。


    努力壓住了心中的怒氣,馬慶昌歎道:“你們可知大宋官家組建了稅警麽?上次去莊裏的隻是稅務局的人,他們手裏沒有槍。現在漢人的稅警已經準備前去莊子裏,他們手裏可都有火槍。咱們能比蒙古人還厲害麽?咱們莊子裏的馬怎麽來的,你們忘記了麽?”


    聽了馬慶昌的話,四十來歲的老頭子驚了,他連忙問:“馬爸爸,官軍要用火槍對付咱們?”


    十幾年前,大宋北伐。宋元兩國間爆發了黃河戰役,眼瞅大宋攻城略地,蒙古騎兵就在洛陽盆地與宋軍展開激戰。宋軍靠了大規模修建兵站,硬是用步兵靠兩條腿將數千蒙古騎兵包圍住。走投無路的蒙古騎兵向宋軍發動了衝擊,結果被宋軍一舉殲滅。


    有那麽一隊漏網之魚的蒙古軍逃進了馬慶昌所在的村落,在大元製度裏,隻要是‘迴迴’就算是二等人。北方漢人乃是三等人。這些精疲力竭膽戰心驚的一等蒙古人此時也不敢再屠村,隻能請求馬慶昌他們將蒙古人藏匿起來。


    馬慶昌與村裏長老商量之後,就答應了此時。等蒙古騎兵們躲進地窖,馬慶昌帶人封死地窖。等宋軍追擊到村裏,馬慶昌就領著宋軍前去挖開地窖,把裏麵因為窒息死亡的蒙古人拖了出來。


    這位四十來歲的老頭子當時還是快三十歲的中年人,十幾年過去了,他還能記得那些蒙古慘烈的死相。若不是懼怕大宋官軍的火槍,這幫蒙古人怎麽會如此輕鬆的就被騙進地窖。據說大元一等人的蒙古人有自己的驕傲,哪怕是死,也要死在馬背上。


    離開了馬背的蒙古人想躲在地窖裏逃脫大宋官軍的搜索,卻卑微的死在地窖裏。他們的馬匹都歸了村裏人所有。馬慶昌提及了這段往事,他能讓村裏人信服,靠的就是幫助大家撈了一筆意外橫財。


    老年人還有當年的迴憶,三十歲的中年人和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當年沒輪到從地窖裏往外拖屍體。於是三十歲的中年人血氣方剛的說道:“怕什麽,這些年咱們也有了些火槍。”


    不用馬慶昌開口,老頭子馬上轉身對著中年人怒喝:“你懂個屁!官軍人數比咱們村裏的人多得很。你能打得過那麽多人麽?”


    中年人不服氣的嘟囔道:“整個洛陽府裏也沒有幾個兵……”


    對於這樣的混人,馬慶昌也懶得廢話。這廝至少還知道觀察一下洛陽城裏麵的兵力,已經比村裏那些敢毆打稅警的家夥明白多了。


    老頭子則是大聲訓斥了中年人幾句,這才轉過頭陪著笑問馬慶昌,“馬爸爸,我們能不能不要交人。你和漢人的官員都是好朋友,請他們吃個飯,多說點好話不就行了。”


    在蒙古人統治黃河以北的時候,‘漢人’這個名詞可不是什麽好話。當時大元上下分為三等,漢人就是最低等的三等人。一等人殺了漢人,如果是漢人先挑釁,殺了就殺了。若是一等人無理,也不過是賠點燒埋錢,再賠一頭驢了事。


    而且三等人被殺,若不是大富大貴之家,又有誰能前去告官。


    想到過往,馬慶昌忍不住說道:“你們以後不許再用‘漢人’二字。”


    老年人沒說話,中年人開口了,“馬爸爸,咱們都是信真神教的二等迴迴。怎麽不能說漢人了?你帶著大家誦經的時候,總是告訴我們,大家都是真神的子民,都是兄弟姐妹。這時候怎麽要我們改口!”


    麵對這要造反的話,馬慶昌冷冷的問道:“你既然還記得我是誦經人,還敢不聽我的話?”


    老頭子一看馬慶昌真的生氣了,趕緊想平息雙方的衝突。沒等他努力,三十歲的中年真神教信徒已經懟起了馬慶昌,“馬爸爸,這麽多人都在。大家都能證明我又沒有說瞎話。你說過,我們都是真神的子民,這世界就是真神創造的,所有的土地,財富都是真神創造出來給我們的。我們得團結在真神的旗幟下,從那些人手裏把真神創造的世界和財富奪迴來。我可有說錯?”


    這話是馬慶昌說了好多次的話。實際上,作為誦經人的馬慶昌大多數的開場白都是和這話差不多的開始。尤其是將幾個漢人村落的漢人打跑之前,馬慶昌格外賣力的宣揚這樣的說法。


    隻是老頭子畢竟是老頭子,比中年人多吃了十幾年飯。他自己當然篤信真神,不過卻也見識過大宋軍隊的強悍與冷酷。十幾年前,宋軍檢點完蒙古人的屍體之後,就砍下蒙古人的頭顱,讓村裏人把幾十具無頭屍體給埋了。老頭子現在還能清楚的迴想起幾十具無頭屍體堆在一起的可怖模樣。


    馬慶昌早就把那時候的事情忘得幹淨,他此時心中五味雜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後悔。自己當時太多的強調真神,這太過於失策。他應該更婉轉的強調,誦經人作為真神真理的傳遞者,普通教眾應該無條件服從誦經人命令。如果每次開場之前就能這麽做,想來此時自己就可以輕鬆的讓試圖反叛奪權的中年人失去對經文經意的解釋和借用。


    然而中年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攻勢並沒有結束,他繼續說道:“馬爸爸,當年我們可是二等人,漢人乃是三等人。我們真神迴迴可比他們金貴。你也說過,隻要信了真神,就再不是漢人。你現在又讓我們不能說漢人,難道是想把咱們的兄弟交出去,換漢人開心不成?”


    如此發言倒是擊中了馬慶昌的小心思,讓馬慶昌的臉色更難看了。他的確是如此考慮,如果想避免稅警部隊掃蕩莊子,就得給他們一個交代。這麽一個交代,那就必須是有人出來抗鍋。若是莊子裏的人不肯為自己的行動負責,那說不得,隻能強行抓些人出來。


    中年真神教徒始終盯著馬慶昌的表情,見到他神色變化,立刻跟進抨擊,“咱們都是真神的子民,這些漢人占了真神的土地,咱們所做的就是要把這些土地奪迴來。不過是攆走了些漢人而已,咱們有什麽錯。馬爸爸,你拿了大家這麽多錢,大家可都沒什麽錢,你若是想讓大家出來頂缸,怎麽都說不過去吧。”


    馬慶昌此時心中滿是殺意。他心中盤算著是不是幹脆把眼前的這些人都給抓起來交給官府。讓官府收拾他們。不過仔細一想,就發現了其中的漏洞。現在的大宋殺人並不是以前蒙古人那時候拖出去殺了,然後把腦袋拿去頂缸。


    大宋殺人蒙古人那是幹淨利落,但是在內部處理事情就沒這麽幹脆。他們建立了複雜的公檢法,凡是殺人都要經過審問等過程。就眼前的這些人,一旦被抓,天知道他們會說出些什麽來。馬慶昌自己和這幫人有著深厚的關聯。怎麽都洗不清。


    想到這裏,馬慶昌盡量讓自己的聲音溫和起來,“你們擔心的事情我知道,就是信不過漢人。擔心漢人會欺負咱們……”


    “不是擔心,咱們本就住在真神賜給咱們的土地上,那些漢人憑什麽來管我們!”中年人馬上就反駁迴去。


    馬慶昌心中好不容易稍微控製一下的怒火登時又燃燒起來。他怒喝道:“既然這麽說,你可聽說過真神有教誨。在不是真神教國家的土地上,他允許真神教的信徒們裝作服從當地的風俗?嗯!你以為真神的智慧和你這樣不知死活麽?真神為了能夠讓信徒們能夠好好的活下去,可不是像你這樣讓信徒們雞蛋碰石頭!”


    中年信徒一聽這話,立刻就要反駁。老頭子氣的上前劈麵就給了中年人一嘴巴。他最初還是覺得中年人是在擔心馬慶昌不幫著莊子裏說話,此時他已經確定中年人這是想從馬慶昌手裏奪取莊子裏的領導權。


    躲避不及的中年人挨了一嘴巴,立刻露出驚怒的表情。老頭子則怒罵道:“你這個殺千刀的,都是什麽時候了,還要鬧!再鬧,我打死你!”


    被長輩這麽責罵,中年人臉先是漲得通紅,很快又變白了。他用求助的眼神看向周圍幾人,卻見幾人要麽別開臉,要麽低下視線。找不到支持者,中年人眼圈一紅,也不再說話,轉頭向外就走。


    “你要去哪裏!”老頭子對著中年人的背影喊道。


    見到中年人頭也不迴的繼續往外走,他看了看馬慶昌,然後追了出去。


    馬慶昌也很想追出去,追出去之後就能找機會幹掉這個想搶奪權力的家夥。這兩年馬慶昌很少迴莊子,隻是聽說莊子裏有人圖謀不軌。現在他完全能夠確定這個傳聞是真的。


    但是馬慶昌沒有動。大宋可不是蒙古,在蒙古那邊殺人就殺了。隻要沒有殺蒙古人,隻要可以擺平地方,官府從來不會管樣的破事。那些貪官們想的隻是如何撈錢而已。與這樣放任自流的蒙古官員相比,大宋官員雖然貪財,卻也有些狗拿耗子的勁頭。如果有人被殺,他們也會去插手管理。洛陽城裏人來人往,想悄無聲息的殺人有相當難度。


    除此之外,馬慶昌還想整理一下思路。他和莊子之間的關係,已經開始危及到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革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緋紅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緋紅之月並收藏革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