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韶作為軍事家,一生戎馬倥傯,為北齊立下不朽功勳。


    作為政治家,他入朝參政有宰相之風。


    在外擔任軍政一把手期間,同樣有惠政,得吏民之心,名望超出常人。


    作為孝子和兄長,他孝順繼母,曾向高洋乞封繼母梁氏為郡君,先後把憑戰功掙來的爵位推讓給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作為慈父,他嚴格教訓子弟,把子女們管教得個個知書達理,為北齊高幹們樹立起為官為子為父的楷模。


    “段韶少年時善長騎射,有將帥之才。”


    “因母親婁信相是高歡妻子婁昭君的姐姐,所以高歡對他很是器重,常安排在自己的左右,作為心腹看待。”


    “建義初年,為親信都督。”


    “中興元年,跟隨高歡抗抵爾朱兆,戰於廣阿。”


    “於是便同爾朱兆展開交戰,爾朱兆軍潰敗,進攻鄴地的劉誕。”


    “韓陵之戰,段韶率領自己的部眾,首先衝進敵陣。”


    “不久隨從高歡離開晉陽,將爾朱兆追趕到赤谼嶺消滅,因軍功封下洛縣男。”


    “又跟隨高歡偷襲、奪取夏州,活捉斛律彌娥突,加龍驤將軍、諫議大夫,累遷武衛將軍。”


    “後又將其父姑臧縣侯的爵位授與段韶,其下洛縣男的爵位則上表請求轉讓給繼母弟段寧安。”


    “興和四年,跟從高歡在邙山抵禦西魏宇文泰。”


    “高歡在兵卒之中,被西魏將軍賀拔勝認出,於是賀拔勝帶領精銳逼來。”


    “段韶騎馬從旁躍過,並迴身用箭射擊,一箭就將最前麵的追敵射下馬去,其他追騎害怕,不敢向前。”


    “西軍撤退,朝廷賞賜段韶馬匹、黃金,進爵為公。”


    “武定四年,隨高歡征討玉壁。”


    “時高歡身患疾病,城池又沒攻下,便召集諸將,討論行動方案。”


    “武定五年春,高歡在晉陽去世,秘不發喪。”


    “不久侯景造亂,高澄準備迴鄴城,留段韶鎮守晉陽。”


    “高澄迴到鄴城後,賜給段韶女樂十幾人,黃金十斤,還有繒帛,封長樂郡公。”


    “高澄征討潁川,段韶留守晉陽。”


    “別封真定縣男,行並州刺史事。”


    “武定八年,高洋受禪即位,建立北齊,是為文宣帝。”


    “別封段韶為朝陵縣公,又封霸城縣侯,加位特進。”


    “段韶上表請求歸還朝陵縣公,乞請封繼母梁氏為郡君。”


    “高洋嘉獎他,別封梁氏為安定郡君。”


    “又將霸城縣侯讓給了自己的繼母弟段孝言,是時受到輿論的誇讚。”


    “天保三年,任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有惠政,深得吏民愛戴。”


    “天保四年十二月,南梁將領東方白額偷偷來到宿預,引誘邊民,殺害長吏,致使淮、泗騷動。”


    “天保五年二月,文宣帝下詔段韶前去討伐,段韶率軍抵達。”


    “適逢梁將嚴超達等圍逼涇州;陳霸先又率眾將要進攻廣陵,刺史王敬寶遣使向朝廷告急;”


    “還有尹思令,擁眾萬人,準備襲擊盱眙,三軍恐懼。”


    “陳霸先果然逃走,追至楊子柵,看得見揚州城才迴來,並且繳獲了許多的軍資器物,馬上撤退到宿預。”


    “六月,段韶派遊說之士勸降東方白額,東方白額因此開門請盟。”


    “段韶與行台辛術等人議論,同意東方白額的請求。”


    “結盟完畢,估計東方白額會腳踩兩隻船,段韶下令將東方白額抓起來並殺了,連同他的弟弟們的頭顱,送到京師。”


    “江淮安靜,民皆樂業。””


    “文宣帝嘉獎他的功勞,詔令賞賜吳人七十,封平原郡王。”


    “清河王高嶽攻克郢州,活捉司徒陸法和,這次行動,段韶也參加了,築建魯城,在新蔡置郭默戍後返迴京城。”


    “皇建元年,領太子太師。”


    “太寧二年,拜並州刺史。”


    “高歸彥在冀州作亂時,武成帝高湛詔令段韶與東安王婁睿率眾平定。”


    “遷太傅,孝昭帝賜其女樂十人和高歸彥的果園一千畝。”


    “依然任職並州,為政是舉大綱,不存小察,所以甚得民心。”


    李白:在事關高歡存亡的廣阿之戰中,段韶第一次展示出長於謀略的戰略家風采。


    當時,高歡羽翼漸豐,拋開舊主爾朱兆另立門戶,在信都城西擁立安定王元朗為帝,與爾朱兆在洛陽擁立的魏節閔帝公開叫板。


    爾朱兆惱羞成怒,親率二十萬大軍氣勢洶洶撲向信都。


    高歡率三萬步騎兵迎戰,兩軍在廣阿對峙。


    由於軍力對比過於懸殊,高歡表麵強硬,內心卻很擔憂,於是虛心向段韶問計。


    高歡信心大振,率三萬人馬打得爾朱兆的二十萬大軍狼奔豕突,潰不成軍,光俘虜就抓獲了五千多人。


    在追擊爾朱兆殘部的幾次戰鬥中,段韶總是一馬當先,重創敵軍,逼得爾朱兆兵敗自殺,迅速肅清了爾朱氏勢力。


    高歡在鄴城改立元修為帝,自己盤踞晉陽,把晉陽變成第二個首都,遙控東魏實權。


    段韶馬不停蹄隨高歡東殺西擋,以卓著戰功被封為侯爵。


    段韶武藝高強,曾上演過單騎救主的好戲。


    他隨高歡到前線抵禦西魏進犯時,曾建議高歡改換士兵服,混在隊伍中指揮戰鬥。


    段韶及時識破敵軍陰謀,急催高歡後撤的同時,催馬拉弓迴身一箭,把追在最前麵的敵軍一箭射落。


    出神入化的箭法嚇壞了其他人,追兵們麵麵相覷莫敢前者。


    高歡得勝迴朝後,重賞段韶,進爵為公。


    “河清二年十二月,北周武帝宇文邕派將軍率領羌夷與突厥合眾圍攻晉陽,武成帝從鄴城出發兼程前往救助。”


    “突厥從北組成戰陣往前推進,東抵汾河,西達風穀。”


    “情況危急,兵馬未整,武成帝見此陣勢,也想往東逃避。”


    “但很快接受了河間王高孝琬的請求,下令趙郡王保護好諸將。”


    “此時正是大雪之後,周人用步卒作為前鋒,從西山衝下,離城隻有二裏多路。諸將都想迎擊。”


    “不久交戰,大敗周軍,周軍的前鋒全被消滅,無一活口,後邊的部眾連夜逃走。”


    “武成帝下令段韶率騎兵追擊,出塞後沒有追上而迴。””


    “武成帝賞其功,別封段韶懷州武德郡公,進位太師。”


    “北周大塚宰宇文護的母親閻氏先配中山王,宇文護聽說母親還在人世。”


    “於是就修書北齊,請歸還閻氏,並願通好。”


    “此時突厥多次騷擾邊地,段韶駐軍塞下防禦。”


    “武成帝派黃門徐世榮乘驛車帶著宇文護的信向段韶請教。”


    “段韶認為周人反複,不講信義,其晉陽之役,就是證明。”


    “宇文護對外是丞相,在內其實為王。”


    “既為母親請和,卻不派一介之使申其情懷。”


    “我們則依據一紙之書,就送還其母,這恐怕是在向周示弱。”


    “我認為,姑且佯裝同意,等些日子再放不遲。”


    “武成帝不聽,於是派遣使者依禮送還。”


    “宇文護得到母親後,依然遣將尉遲迥等襲擊洛陽。”


    “武成帝詔令蘭陵王高長恭、大將軍斛律光率部抵禦,軍隊駐紮在邙山下,滯留未進。”


    “於是便命令段韶督察一千精騎,從晉陽出發。”


    “五天後就渡過黃河,段韶與手下大將商議辦法。”


    “段韶清晨帶領二百騎兵與諸軍一同登上邙阪,想看看周軍的陣勢。”


    “來到大和穀,就遇上周軍,旋即派人馳告各營,集中兵馬。”


    “段韶馬上同諸將擺開陣勢以作防備。”


    “段韶為左軍,高長恭為中軍,斛律光為右軍,與周軍相對。”


    “周軍便將步兵擺放在前,向山上衝去。”


    “段韶認為敵徒步我騎馬,就指揮部眾邊退邊引誘,候其疲憊,一齊下馬攻擊。”


    “短兵相接,周軍大潰。”


    “其中軍所指處,也是迅速瓦解,投墜溪穀而死的就有許多。”


    “包圍洛陽城的敵人,馬上逃遁,棄置營幕而不顧,從邙山到穀水三十裏的距離內,到處都是拋撒著的軍資器物。”


    “武成帝親自來到洛陽,慰問將士,在河陰擺設宴席,款待眾將,又策勳命賞,拜段韶太宰,封靈武縣公。”


    “天統三年,除左丞相,又封永昌郡公,食滄州幹。”


    “武平二年正月,段韶由晉州道抵達定隴,築威敵、平寇二城後返迴京師。”


    “二月,周軍寇掠,後主高緯派段韶與右丞相斛律光、太尉蘭陵王高長恭一同抵禦。”


    “三月底,到達西部邊境。”


    “柏穀城這個地方,是敵人把守著的天險,石城千仞,諸位將領沒有哪個敢於圍攻。”


    “諸將認為他的主意好,於是鳴鼓齊攻,城牆坍塌,俘虜其儀同薛敬禮,斬殺許多首級。”


    “仍然在華穀築城,置戍後凱旋,朝廷封段韶廣平郡公。”


    “同月,北周又派將軍寇掠北齊邊境。”


    “右丞相斛律光首先率領軍隊出討,段韶也請求同行。”


    “五月,攻打服秦城。”


    “周軍在姚襄城南再起城鎮,東接定陽,又挖出深塹,斷絕大道。”


    “段韶就偷偷抽調壯士,從北邊發起襲擊。”


    “又派人秘密地渡過黃河,與姚襄城內聯絡,請他們作內應,過河來的有一千多人,周軍才開始發現。”


    “於是交戰,周軍大敗,虜獲其儀同若幹顯寶等人。諸將都想向新城發起進攻。”


    “六月,轉圍定陽,但定陽城主帥開府儀同楊範閉城固守,段韶軍未能攻下。”


    “段韶登山觀看城中的情勢,之後便縱兵猛攻。”


    “七月,奪取外城,斬獲許多敵軍首級。”


    “這時段韶突然在軍中病倒,由於內城還未攻下,高長恭便下令一千多壯士在東南澗口埋伏。”


    “這天深夜果然像段韶預計的那樣,周軍棄城而逃,伏兵一擁而上,周軍大潰,楊範兩手反綁投降,其眾全被俘虜。”


    “此時,段韶病情更加嚴重,因而提前迴到了京師,以功別封樂陵郡公。”


    “同年八月己未日,段韶因病去世。”


    趙匡胤:北齊從立國到被北周納入版圖,僅存28年,連高歡在內的皇帝大都變態兇殘、暴虐嗜殺。


    段韶身為皇室宗親,前後輔助了七個皇帝,能在雲波詭譎的北齊政壇保持金身不破。


    在素有禽獸王朝之稱的北齊王朝得以善終,靠的隻有三個字。


    第一個:慎。這是段韶的本色。


    他是高歡的侄兒,又是武成帝的親家,雖戰功赫赫,卻從不邀功請賞,居功自傲。


    他性格溫慎,謹言慎行,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在家裏孝母愛弟管束子女,在軍營得將士之心,在朝中受群臣尊重,充滿人格魅力。


    第二個:色。這是段韶的偽裝。


    北齊皇帝個個荒淫無恥,段韶為自保,隻得從思想上到行動上都與領導保持高度一致。


    他經常換上便衣,走遍城市鄉村,到處尋花問柳。


    皇帝們聽說段韶也僻於好色,非常放心,投其所好,每次賞賜都搭配上十來個美女。


    為了把戲演足,段韶聽說寡婦皇甫氏是絕色美女,便求皇上把寡婦賞給他。


    皇上因為皇甫氏的前夫死於謀逆,堅決不同意。


    段韶厚著臉皮屢次三番請求,皇上拗不過他,隻得把皇甫氏賜給他。


    段韶如獲至寶,把她弄到別墅金屋藏嬌,當正妻禮待。


    這件事弄得京城沸沸揚揚,人人恥笑他好色到如此地步。


    第三個:嗇。這是段韶的自汙。


    段韶官高爵顯,賞賜豐厚收入高。


    但他出於慎重考慮,對所有親朋好友一毛不拔,由此被親友們視為尤嗇於財的守財奴。


    為了讓自己吝嗇的美名傳遍朝野,段韶把戲演得很足。


    皇上把公主下嫁給段韶的兒子時,段韶的許多同事帶著重禮登門祝賀,有些人還自願下班後到他家加班,忙前忙後幫著張羅婚禮。


    段韶給這些在家佐事十餘日的同事的迴報,是在婚宴上每人唯賜一杯酒。


    這一杯酒如願所償,使段韶的吝嗇美名震動朝野,多年傳為笑談。


    段韶的生存智慧,以嗇、色自汙方式對今人已無多大借鑒價值。


    唯獨一個慎字,道出了人在職場處世為人的不二法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酷酷的橙子並收藏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