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的故事講完了,該結束全文了。

    但我還想說一個與正文關係不大的小故事:

    很古的時候。

    一位瘦瘦的男人站在一塊巨大的山石上,神色憂鬱地仰望著高遠而蒼藍的天空。他想:天,會塌下來嗎?如果崩塌下來,那遍地莊稼不就毀了嗎?那千家萬戶的樓房不就塌成一片廢墟了嗎?天下的芸芸眾生包括自己和家人不就被埋葬了嗎?

    他天天望天,天天這樣想著,身子一天天瘦下去。

    他的妻子急了,用話語溫情地勸慰他,他聽不進去;又天天給他做好吃的飯菜,他卻吃得很少。晚上他在床上輾轉反側,焦慮難眠。妻更急了,立馬請醫生給他看病,又用人參熬湯給他喝,可他喝不下。

    他的妻把此事告訴他的朋友老鬼。老鬼叫人送一張字條給他,請他到酒店裏去喝酒,想用酒來衝淡他心中濃濃的愁情,可他哪裏肯去?沒法,老鬼隻好親自騎著一隻瘦驢提著兩瓶酒來到那塊巨石上,要與他對飲。他苦笑了一下,喝了幾口就醉了,醉了之後就不再理睬老鬼,仍自顧自的站在石上醉眼朦朧地仰望天空。老鬼走近他,勸他說:“天空怎麽會塌下來呢?”他反問說:“天空怎麽不會塌下來呢?”老鬼幽默地說:“天空藍晶晶的如一塊大玻璃,一定很薄的,塌下來就成了碎片,不但傷不著人,人還可以去拾碎玻璃賣錢呢。”他瞪著眼反駁道:“你怎麽知道天空玻璃一樣的薄呢?”老鬼說:“假如天空是很厚很厚的玻璃,又是一個整體的話,那麽塌下來,由高個子男人頂住了,你個頭比別人矮,傷不著你一根汗毛的……就是作最壞的推測,天塌下來把所有的人都砸死了,那麽別人都死得,享受榮華富貴的人都死得,你一個窮漢就死不得麽?”

    他歎了一口氣,覺得朋友與自己有距離。

    老鬼又說:“如果作樂觀的推測,說不定這一層天空塌下來,還有另一層天呢。也許那時陽光更燦爛,空氣更新鮮,收成更豐厚,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哩。”

    他說:“那麽,那另一層天空還會塌下來嗎?”

    朋友老鬼拿他沒辦法,把剩下的酒一氣喝完,然後騎著瘦驢,醉醺醺的踏著一條彎彎的石板路下山去了。

    於是那個瘦男人依舊故我的日複一日望天,日複一日憂鬱著,日複一日瘦下去,終於瘦得隻剩下幾根骨頭。

    有一天他正望著天,突然心頭一陣疼痛襲來,就覺得天旋地轉頭重腳輕起來,一頭就栽倒在那塊巨石上,再也爬不起來。

    那一年,他32歲。

    他留下了年輕的妻子,還有兩個兒子,大的8歲,小的5歲。

    他妻子采納了老鬼的建議,把丈夫就埋在他望天時立著的那塊巨石下。在新墳邊,老鬼站了許久,他含著淚吟了一首七言詩:

    不貪權勢不耕田,仰望太空卅二年。

    雙目電光穿濃霧,一腔熱血化輕煙。

    秋風滿野寒孤影,銀漢橫天瀉淚泉。

    莽莽蒼穹依舊在,人生明月幾時圓?

    他本來想把這首詩刻在那塊巨石上,但想了想,還是沒刻了。隻在那石頭上刻下了一雙閃著憂鬱光芒的眼睛。從此之後,那雙深深的眼睛就永遠地對著那深深的天空了。

    過了一百年,天空沒有塌下來。

    過了一千年,天空依然沒有塌下來。

    人們就覺得望天的漢子十分的傻,十分的可悲可笑,就把他的故事寫進書裏。這時人們都忘了他的名字,隻知道他是杞國人,就把他的故事概括為一條成語,叫做“杞人憂天”。到現在——公元一千九百九十八年,《現代漢語詞典》上還這樣記載著:

    杞人憂天,傳說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吃飯睡覺都感到

    不安(見於《列子·天瑞》)。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辭海》上則這樣寫著:

    《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廢寢食者”,後因稱不必要的或無根據的

    憂慮為“杞人憂天”。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人們讀了這些文字,更覺得可笑了:可憐的杞人!天不過是一團氣體,是虛無縹緲的空間,怎麽會塌下來呢?

    杞人就這樣被人笑了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笑了一個千年又一個千年。

    還會笑下去,被一代人又一代人笑下去。

    有人考證說:杞人死後,留下的兩個兒子,被他的妻子含辛茹苦撫養成了人。他的大兒子像他父親一樣喜歡望天,喜歡站在他父親生前站過的那塊巨大的山石上望天,但他沒有英年早逝,卻通過對日月星辰的觀察與研究,寫出了一部長篇巨著,成了一位大天文學家。他的小兒子見人們淺薄地對他的父親說是道非,憤憤不平,就傾注全力研究社會和人的心態,蒼天沒有負他,讓他成了一位社會學家兼心理學家。

    考證家還說,杞人的後輩們也都很有出息。寫過“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那個人和寫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那個人,都與杞人有遠源的血緣關係。

    然而另一個考證學家卻認為,以上的考證純屬胡說八道。他引經據典說,杞人的兩個兒子根本沒有成名成家,恰恰相反,他的大兒子是一個瘋子,小兒子則是一個傻子,他的孫子以及他孫子的孫子,不是瘋子就是傻子……

    兩種說法截然相反,誰是誰非實難辨別,因為杞人和他生活的那個時代,離我們畢竟非常遙遠了。但是我們看到兩說卻有一個共同處,那就是:杞人沒有絕後,他的血依然在後來許多人的血管裏潺潺地流淌著……

    【請看後麵的《後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個美女教師的疼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山幽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山幽人並收藏一個美女教師的疼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