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砰砰!!砰!砰!”伴隨著彌漫的煙霧漸漸散去,整個陣型開始發生變化。
兩邊的長矛隊在軍官們的口哨聲變換催動下,迅速擺出防禦態勢,開始有節奏地穩步推進,步伐堅定,陣線齊整,麵對來自兩側洶洶來襲的騎兵依然紋絲不動,保持著密集陣型。
長達一丈的長矛黑壓壓密集如林,呈現出來的角度使得矛頭在陽光下閃耀出一片青藍色的光芒,這別說對任何牲口都能產生巨大的威懾力,便是戰馬上的騎兵都一樣感受到了這種刺骨的殺意,使得他們不得不放慢腳步,開始考慮如果發起衝鋒將會付出多麽大的代價。
而正中的空心陣依然是三段連環變換射擊,其進退有序的陣型變換速度讓孫承宗都忍不住由衷地讚歎了一聲。
最初孫承宗還對賀虎臣和楊肇基部的狀況有所疑慮,一方麵是京營的名聲實在不好,二是雖然賀虎臣和楊肇基部的不少軍官來自遼東鎮,但是主要兵員還是來自永平府的民壯,狀況究竟如何,能不能上陣一戰,這都不是簡單一兩句話就能講明白的。
但通過連續多日的實戰操演,孫承宗心裏總算是有數了,這兩部因為在劃歸新宣府軍和五軍營之後兵力都進行了擴充,戰鬥力就顯得有些參差不齊,但是基本部隊的戰鬥力的確不俗。
像楊肇基部一萬二千人,其中三千主力火銃兵已經稱得上是精銳了,訓練有素,尤其是在陣型變換和火銃操射的節奏掌握上都已經做得相當順暢完美,在孫承宗看來即便是登萊軍的精銳也就這個水準,實力和大同、宣府軍的火銃精銳也就在伯仲之間。
這可能得益於這支軍隊從一開始就嚴格地拋棄了傳統步軍的操演方式而完完全全接受了火銃成軍模式,所有訓練就完全圍繞火銃射擊的步驟分解結合與效率提升以及因此而產生的陣型演練,在訓練強度上也是大大超出了一般的邊軍,因為他們的成軍時間太短,不得不付出更多。
也就是說這就是一支完全不同於以往從步軍改來的火銃軍,而是從一開始就定位於全新火銃軍的部隊,一切都是以發揮火銃優勢作為目的,要把火器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相較於那三千精銳,剩餘的九千人中還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充實了部分軍官的基本力量,這一部三千人是僅次於三千主力精銳的基幹,通過前期的訓練,其水準雖然還無法和精銳相比,但孫承宗仔細觀察了解後,還是認為這一部力量已經足以和王子騰的登萊軍火銃軍相比了,至於說另外六千人隻能說作為傳統刀盾矛槍步軍是基本合格的,但是如果要和火銃軍相比,還有些格格不入。
賀虎臣部的情況和楊肇基部大體相若。
相比之下,劉白川的西北軍則是純粹的傳統步軍,其火銃兵數量所占比例不到兩成,而且也剛完成了從最原始的三眼火銃向火繩槍的換裝,其戰鬥力也還在恢複當中,孫承宗認為其火銃隊的實力和賀楊二部的基幹軍隊差不多,比起二部精銳要差一截。
不過西北軍的刀盾兵和長矛兵的戰鬥力卻是不俗,稱得上精銳之師,比起宣府軍和大同軍來也毫不遜色,尤其是渴望戰鬥的戰意更是其他軍隊所無法比的。
陪著孫承宗觀看實戰操演的還有尤世祿、劉白川以及賀虎臣和楊肇基四人。
這五人基本上就是北線軍團的核心指揮層了。
山西鎮敗軍還在進行整訓,按照孫承宗的觀點,與其強行將一支失去了鬥誌士氣的軍隊推上戰場,其風險完全不可控,不如將其放在後方進行整編成為一支後備隊,用於補充即將上陣的四支主力部隊。
在孫承宗看來尤世祿的薊鎮軍是戰鬥力最強的,堪當大任,另外西北軍在火器部隊上略微遜色,但戰鬥意誌最強,而賀虎臣和楊肇基部最年輕,銳氣十足,但是韌勁還欠缺,打順風仗可能十分擅長,遭遇挫折時的表現,還有待於觀察。
但無論如何這幾支軍隊都足以支撐起他在北線發起攻勢了。
孫承宗也隱約覺察到北線軍團似乎多少都和馮家有些瓜葛。
西北軍不說了,說馮家軍也不為過,薊鎮軍,總兵尤世功是馮唐一手舉薦提拔起來的,尤氏兄弟都是馮唐的嫡係,而賀楊二部則都和馮紫英有些牽扯,軍官不少來自遼東鎮,而士卒多是來自永平府民壯,成軍於三屯營之敗後,馮紫英在其中有著很深的印痕。
不過孫承宗不在乎這些,在他看來,手中軍隊能打仗就行,至於說軍中派係結黨,這也不是新鮮事兒,邊軍中早就有這種習氣,不足為奇,馮家是邊地武勳望族,浸淫邊鎮數十年,沒有點兒根基那才奇怪,不過這個時代可不是晚唐藩鎮割據的時候,不但有都察院禦史們盯著,關鍵是後勤這一條就能勒死軍隊,否則邊鎮這些武夫們早就造反了。
收迴千裏鏡,孫承宗籲了一口氣。
賀楊二部的戰鬥力令人滿意,這一段時間裏他連續不斷地抽調西北軍和薊鎮軍各部進行實戰演練,就是為了最直觀最真實地掌握這幾部軍隊的實際戰力,這將做為他下一步部署決策北線戰事的基礎。
不實打實掌握了解這幾部軍隊的戰鬥力,他不敢下這個決心。
朝廷已經再也經受不起一場失敗了,尤其是在陝西賊亂越演越烈之際,兵部仍然頂住壓力,沒有強逼他立即出兵山東,但他能感受到壓力。
“大人,怎麽樣?”賀虎臣率先問道。
這位孫大人標準實在是太高了,各種方式來檢查戰備,而且還要通過實戰演練來映證,這擺明了是對自己和楊肇基部的不放心。
不過人家連薊鎮軍和西北軍也都一視同仁,賀虎臣也說不出個什麽,而且馮大人也專門叮囑過,所以賀虎臣和楊肇基心裏雖然有些不滿,但都還是堅決遵守規矩。
“還行,火銃軍一流,長矛軍差強人意,刀盾兵比起薊鎮軍和西北軍遜色不少,總體略顯毛糙,還需要幾場真正的戰事來打磨。”孫承宗毫不客氣,“或許這一次山東戰事,能夠幫虎臣和太初你們二部實現蛻變。”
賀虎臣和楊肇基都是搓臉苦笑,這一位孫大人可真的不客氣啊,當著劉白川和尤世祿這麽說,楊肇基撓著頭道:“大人,您這要求未免太高了一些吧?”
“太初,若是你部一萬二千人都能像火銃軍這般水準,那天下大可去得,可其他幾部能達到這個水準麽?且不說訓練,就算是火銃火藥無法保障吧?”孫承宗斜睨,“還有你們的火炮隊,訓練強度明顯不及火銃隊,射擊精度和效率也不如,……”
“大人,火炮炮管壽命有限,實在不敢像火銃那般來,……”楊肇基趕緊解釋。
“不僅僅如此,據我所知火炮現在也和原來不一樣了,西夷人的長管炮威力遠勝於以往,對操作士卒的要求也很高,需要懂得算術計算角度和落點,你們軍中此等懂算術之人有幾個?”孫承宗看著對方,然後又把目光在其他幾人身上轉了一圈:“有人和我談過火器的重要性和對原來的步軍的取代,我一直還在躊躇,但是現在我覺得恐怕他是對的,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的火銃和火炮製造能跟得上,我們的士卒訓練學習能跟得上,朝廷未來肯定會開始向這方麵改變,走到前麵者便能引領潮流,不知道你們幾位是否有此感覺?”
幾人都默然無語,這涉及到整個大周軍事體係的重大變革,從軍備製造到訓練體係的總體變革,不是哪一個人能夠拍板決定的。
雖然之前大家都已經自覺不自覺地在調整著軍中各部如火銃手、弓箭手、長矛手、刀盾兵以及後勤保障隊上數量比例的配備,但是畢竟大家都隻是一個嚐試,都還在一個摸索過程,而且火器雖然在某些場合下展現出了巨大優勢,但是在整體上來說,還沒有哪個敢說就能徹底取代傳統步軍的配備了,一直到今日孫承宗旗幟鮮明的提出了這個觀點,才讓幾人心中若有所悟,也許一個變革時代就要到來了。
見眾人都在默默思索,孫承宗也不多言,當下的首要任務還是要在北線打開局麵,自己方才也不過是有感而發,讓他們能夠今後的戰事中有意識地進行探索和總結,但這個前提是要打贏勝仗才行。
“好了,大家日後各自琢磨吧,現在我們要考慮準備打一仗了。”孫承宗收迴話題,目光望向南邊,“大家可以探討一下,我們的第一仗該從哪裏著手,怎麽樣才能一氣嗬成,打得漂亮,朝廷太需要這一場勝仗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隨著望向南麵,是該活動活動筋骨,好好打一仗了。
7017k
“砰砰!!砰!砰!”伴隨著彌漫的煙霧漸漸散去,整個陣型開始發生變化。
兩邊的長矛隊在軍官們的口哨聲變換催動下,迅速擺出防禦態勢,開始有節奏地穩步推進,步伐堅定,陣線齊整,麵對來自兩側洶洶來襲的騎兵依然紋絲不動,保持著密集陣型。
長達一丈的長矛黑壓壓密集如林,呈現出來的角度使得矛頭在陽光下閃耀出一片青藍色的光芒,這別說對任何牲口都能產生巨大的威懾力,便是戰馬上的騎兵都一樣感受到了這種刺骨的殺意,使得他們不得不放慢腳步,開始考慮如果發起衝鋒將會付出多麽大的代價。
而正中的空心陣依然是三段連環變換射擊,其進退有序的陣型變換速度讓孫承宗都忍不住由衷地讚歎了一聲。
最初孫承宗還對賀虎臣和楊肇基部的狀況有所疑慮,一方麵是京營的名聲實在不好,二是雖然賀虎臣和楊肇基部的不少軍官來自遼東鎮,但是主要兵員還是來自永平府的民壯,狀況究竟如何,能不能上陣一戰,這都不是簡單一兩句話就能講明白的。
但通過連續多日的實戰操演,孫承宗心裏總算是有數了,這兩部因為在劃歸新宣府軍和五軍營之後兵力都進行了擴充,戰鬥力就顯得有些參差不齊,但是基本部隊的戰鬥力的確不俗。
像楊肇基部一萬二千人,其中三千主力火銃兵已經稱得上是精銳了,訓練有素,尤其是在陣型變換和火銃操射的節奏掌握上都已經做得相當順暢完美,在孫承宗看來即便是登萊軍的精銳也就這個水準,實力和大同、宣府軍的火銃精銳也就在伯仲之間。
這可能得益於這支軍隊從一開始就嚴格地拋棄了傳統步軍的操演方式而完完全全接受了火銃成軍模式,所有訓練就完全圍繞火銃射擊的步驟分解結合與效率提升以及因此而產生的陣型演練,在訓練強度上也是大大超出了一般的邊軍,因為他們的成軍時間太短,不得不付出更多。
也就是說這就是一支完全不同於以往從步軍改來的火銃軍,而是從一開始就定位於全新火銃軍的部隊,一切都是以發揮火銃優勢作為目的,要把火器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相較於那三千精銳,剩餘的九千人中還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充實了部分軍官的基本力量,這一部三千人是僅次於三千主力精銳的基幹,通過前期的訓練,其水準雖然還無法和精銳相比,但孫承宗仔細觀察了解後,還是認為這一部力量已經足以和王子騰的登萊軍火銃軍相比了,至於說另外六千人隻能說作為傳統刀盾矛槍步軍是基本合格的,但是如果要和火銃軍相比,還有些格格不入。
賀虎臣部的情況和楊肇基部大體相若。
相比之下,劉白川的西北軍則是純粹的傳統步軍,其火銃兵數量所占比例不到兩成,而且也剛完成了從最原始的三眼火銃向火繩槍的換裝,其戰鬥力也還在恢複當中,孫承宗認為其火銃隊的實力和賀楊二部的基幹軍隊差不多,比起二部精銳要差一截。
不過西北軍的刀盾兵和長矛兵的戰鬥力卻是不俗,稱得上精銳之師,比起宣府軍和大同軍來也毫不遜色,尤其是渴望戰鬥的戰意更是其他軍隊所無法比的。
陪著孫承宗觀看實戰操演的還有尤世祿、劉白川以及賀虎臣和楊肇基四人。
這五人基本上就是北線軍團的核心指揮層了。
山西鎮敗軍還在進行整訓,按照孫承宗的觀點,與其強行將一支失去了鬥誌士氣的軍隊推上戰場,其風險完全不可控,不如將其放在後方進行整編成為一支後備隊,用於補充即將上陣的四支主力部隊。
在孫承宗看來尤世祿的薊鎮軍是戰鬥力最強的,堪當大任,另外西北軍在火器部隊上略微遜色,但戰鬥意誌最強,而賀虎臣和楊肇基部最年輕,銳氣十足,但是韌勁還欠缺,打順風仗可能十分擅長,遭遇挫折時的表現,還有待於觀察。
但無論如何這幾支軍隊都足以支撐起他在北線發起攻勢了。
孫承宗也隱約覺察到北線軍團似乎多少都和馮家有些瓜葛。
西北軍不說了,說馮家軍也不為過,薊鎮軍,總兵尤世功是馮唐一手舉薦提拔起來的,尤氏兄弟都是馮唐的嫡係,而賀楊二部則都和馮紫英有些牽扯,軍官不少來自遼東鎮,而士卒多是來自永平府民壯,成軍於三屯營之敗後,馮紫英在其中有著很深的印痕。
不過孫承宗不在乎這些,在他看來,手中軍隊能打仗就行,至於說軍中派係結黨,這也不是新鮮事兒,邊軍中早就有這種習氣,不足為奇,馮家是邊地武勳望族,浸淫邊鎮數十年,沒有點兒根基那才奇怪,不過這個時代可不是晚唐藩鎮割據的時候,不但有都察院禦史們盯著,關鍵是後勤這一條就能勒死軍隊,否則邊鎮這些武夫們早就造反了。
收迴千裏鏡,孫承宗籲了一口氣。
賀楊二部的戰鬥力令人滿意,這一段時間裏他連續不斷地抽調西北軍和薊鎮軍各部進行實戰演練,就是為了最直觀最真實地掌握這幾部軍隊的實際戰力,這將做為他下一步部署決策北線戰事的基礎。
不實打實掌握了解這幾部軍隊的戰鬥力,他不敢下這個決心。
朝廷已經再也經受不起一場失敗了,尤其是在陝西賊亂越演越烈之際,兵部仍然頂住壓力,沒有強逼他立即出兵山東,但他能感受到壓力。
“大人,怎麽樣?”賀虎臣率先問道。
這位孫大人標準實在是太高了,各種方式來檢查戰備,而且還要通過實戰演練來映證,這擺明了是對自己和楊肇基部的不放心。
不過人家連薊鎮軍和西北軍也都一視同仁,賀虎臣也說不出個什麽,而且馮大人也專門叮囑過,所以賀虎臣和楊肇基心裏雖然有些不滿,但都還是堅決遵守規矩。
“還行,火銃軍一流,長矛軍差強人意,刀盾兵比起薊鎮軍和西北軍遜色不少,總體略顯毛糙,還需要幾場真正的戰事來打磨。”孫承宗毫不客氣,“或許這一次山東戰事,能夠幫虎臣和太初你們二部實現蛻變。”
賀虎臣和楊肇基都是搓臉苦笑,這一位孫大人可真的不客氣啊,當著劉白川和尤世祿這麽說,楊肇基撓著頭道:“大人,您這要求未免太高了一些吧?”
“太初,若是你部一萬二千人都能像火銃軍這般水準,那天下大可去得,可其他幾部能達到這個水準麽?且不說訓練,就算是火銃火藥無法保障吧?”孫承宗斜睨,“還有你們的火炮隊,訓練強度明顯不及火銃隊,射擊精度和效率也不如,……”
“大人,火炮炮管壽命有限,實在不敢像火銃那般來,……”楊肇基趕緊解釋。
“不僅僅如此,據我所知火炮現在也和原來不一樣了,西夷人的長管炮威力遠勝於以往,對操作士卒的要求也很高,需要懂得算術計算角度和落點,你們軍中此等懂算術之人有幾個?”孫承宗看著對方,然後又把目光在其他幾人身上轉了一圈:“有人和我談過火器的重要性和對原來的步軍的取代,我一直還在躊躇,但是現在我覺得恐怕他是對的,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的火銃和火炮製造能跟得上,我們的士卒訓練學習能跟得上,朝廷未來肯定會開始向這方麵改變,走到前麵者便能引領潮流,不知道你們幾位是否有此感覺?”
幾人都默然無語,這涉及到整個大周軍事體係的重大變革,從軍備製造到訓練體係的總體變革,不是哪一個人能夠拍板決定的。
雖然之前大家都已經自覺不自覺地在調整著軍中各部如火銃手、弓箭手、長矛手、刀盾兵以及後勤保障隊上數量比例的配備,但是畢竟大家都隻是一個嚐試,都還在一個摸索過程,而且火器雖然在某些場合下展現出了巨大優勢,但是在整體上來說,還沒有哪個敢說就能徹底取代傳統步軍的配備了,一直到今日孫承宗旗幟鮮明的提出了這個觀點,才讓幾人心中若有所悟,也許一個變革時代就要到來了。
見眾人都在默默思索,孫承宗也不多言,當下的首要任務還是要在北線打開局麵,自己方才也不過是有感而發,讓他們能夠今後的戰事中有意識地進行探索和總結,但這個前提是要打贏勝仗才行。
“好了,大家日後各自琢磨吧,現在我們要考慮準備打一仗了。”孫承宗收迴話題,目光望向南邊,“大家可以探討一下,我們的第一仗該從哪裏著手,怎麽樣才能一氣嗬成,打得漂亮,朝廷太需要這一場勝仗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隨著望向南麵,是該活動活動筋骨,好好打一仗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