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順天府衙位於靈椿坊的順天府街上,東邊兒緊靠著安定門大街,和崇教坊相鄰。
在正麵,一條直道直通府衙大門,遠遠望去,氣勢不凡。
陽光從東麵打過來,形成一道淺淺的暗影,讓這條直道功能顯得立體而深邃,兩邊的粉牆,沒有一個大門開口,
如果說給馮紫英的印象,大周的京師城就是一個破爛不堪的鄉下大雜院集合起來的貧民窟。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牲口糞便和人糞尿帶來的各種味道四處蔓延,夏日蚊蠅滋生,夜間老鼠橫行,可以說作為一個現代人你根本想象不到的糟糕情形,都可以在這裏找到。
當然這並不代表內城的幾條街和宮裏的情形,甚至某些街道的某一段,也會間歇性的好轉,指望順天府或者工部街道廳來解決問題是不現實的,隻能看看某一段住戶中有沒有願意施舍善財來改善一下的大戶了。
順天府街和安定門大街無疑就是馮紫英印象中為數不多的幾條可堪一看的街道了。
好歹也是府衙所在,石板鋪築道路磨得透亮,據說是從北元時代京師城就開始規劃建設,經曆前明和本朝,內城的幾條大街,諸如安定門大街、宣武門裏街、鼓樓下大街等都是如此,清一水兒的石板鋪設,雖然曆經數百年,許多部位都已經磨損不小,但是總體來說,依然是最好的一麵。
馮紫英休息了三日,就知道是該去正式走馬上任了。
先去吏部那邊辦了官憑手續,按照慣例接受吏部尚書的談話。
吏部尚書高攀龍也算是老熟人了,雖然關係一般,但是沒有什麽嫌隙,純粹是南北士人之間的習慣性距離,使得雙方不可能有多麽親近。
要說馮紫英在翰林院時,高攀龍便接掌了翰林院事,現在馮紫英出任順天府丞時,人家卻已經內閣諸公之下第一人了。
然後就是從禮部申領官服,緋袍團領衫,素金帶,繡雲雁,終於從青袍進入緋袍,也算是真正進入了大員時代。
整個時間沒花多少,但是從吏部到順天府幾乎要穿越整個北京城,也得要費些時間,所以當馮紫英著好衣衫抵達順天府衙時,已經是巳時了。
吳道南肯定是不可能來迎接下屬的,相反馮紫英和大家溝通協調完,還得要去主動拜會對方,哪怕對方實際上在府衙這邊每天隻是照理走過場一般的點卯應堂。
見到眼前這個一臉嚴肅眉目清臒的男子,馮紫英心裏也有些尷尬,但是轉念一想,隻要自己不尷尬,那麽尷尬的就是別人了,所以瞬間轉變了想法,泰然自若地上前。
“見過府丞大人。”隨著梅之燁的一拱手,身後的一堆官員們也都是拱手作揖,這也標誌著馮紫英正式進入了順天府衙這個整個順天府的中樞神經之中,成為其中一員。
“梅大人客氣了。”馮紫英也莊重的一揖,“諸位大人好,紫英初來乍到,許多事情尚不熟悉,若是有什麽不到之處,請多多指點,還望大家包涵。”
梅之燁冷眼旁觀。
自從聽聞這個家夥突兀地從永平府飛躍而至到順天府來擔任府丞,他心裏邊便堵得慌。
說實話,並非因為對方娶了自己兒子退婚的薛氏女為媵,本來就門不當戶不對,一個皇商之女,並不適合自己兒子,但畢竟薛家對自己原來也有恩,所以從內心來說梅之燁還是有些歉疚心理的。
隻是關係到兒子乃至梅家一輩子的事情,這種事情上也的確不能由著性子來,所以退婚也讓自己背負了一些罵名。
好在薛家那邊處於維護薛氏女的清譽,也沒有過分計較張揚,知曉的人也控製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之內,倒是讓梅家這邊鬆了一口氣。
現在薛氏女給眼前此子作媵,梅之燁內心也是百味陳雜。
若是薛氏女能給自己兒子做媵妾,他當然樂見其成,但那明顯不可能。
馮鏗也是娶了薛氏女的堂姐,金陵老四大家薛家嫡女,才能讓薛氏這個二房女做妾的,甚至一定程度上也正因為被自己家退了親才迫不得已給馮鏗作媵。
對於馮紫英的到來,梅之燁也是心情複雜。
一方麵吳道南的怠政導致的整個順天府官員被吏部和都察院評價不佳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整個順天府官員群體的利益,吳道南是江右名士,有葉方二位閣老扶持,自然可以不受影響,但是下邊人就遭罪吃苦了。
這一耽擱就是三年,仕途上又有幾個三年能讓你耽擱?而且印象一旦形成,在大佬們心中要想扭轉可真不容易。
另一方麵,馮鏗在永平府的強勢順天府的一眾官員不是沒有耳聞,永平士紳告狀書雪片一樣湧入都察院,但是卻都是毫無反應,足見此人背景深厚,而後一係列的動作更是直接把他聲譽推上了巔峰,也才有他的直入順天府。
這樣一個年輕而又鋒芒畢露的官員來當順天府丞,對大家夥兒來說究竟是禍是福,還真的不好說,即便是梅之燁內心也一樣是忐忑和擔心的。
至於說自己和對方的那點兒事兒,梅之燁還真沒覺得有什麽,若是馮鏗還執著於那點兒雞毛蒜皮事兒,那也隻能說此子格局太小,不足為慮了。
簡單寒暄之後,接下來就各歸其位,初來乍到,雖說作為府丞,是二號人物,但是一號人物還在,哪怕日常事務不怎麽過問,但是隻要他在,他就是一號。
經曆司和磨勘所的官吏在一旁候著。
這兩個部門,怎麽說呢,一個有點兒類似於辦公廳兼目督辦,主要負責府衙日常事務,同時督辦六房公務,一個有點兒類似於秘書處加檔案局,日常公文進出和歸檔。
實際上馮紫英覺得在府一級衙門裏,事務分工已經初具規模,像經曆司和照磨所就把辦公廳、政研室、檔案局、機要局、保密局這些職責都承擔起來了,司獄司則是承擔了司法局和監獄管理局的職責,儒學則相當於教育局,稅課司自然就是稅務局,醫學正科則是衛生局兼公立醫院,雜造局則是兵器工業總公司,僧綱司和道紀司則是民宗局,……
加上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和三班,組織部兼人事局,財政局兼糧食局,宣傳部,武裝部,公安局,發改委加工信局加農業、水利局,如果再加上諸如河泊所、遞運所等,也算是把海關、運輸局兼郵政局這些都配齊了。
就像是這府衙的官員配備一樣,府尹不必說,書記市長一肩挑,府丞類似於副書記兼常務副市長,但側重於某幾方麵工作,治中是在其他尋常府沒有,隻有京府才設有,類似於副市長,側重於民生這一塊工作。
而通判則類似於市長助理,因為京府不同於其他府,在通判的編製設置上也是三至六人,目前順天府設立的五通判,通判也主要負責糧運、水利、馬政、屯田等事務,再加上負責刑名事務的推官,府這一級層麵的官員基本上就是成建製了。
相較於永平府的寒酸,順天府的官員和吏員規模也要大得多,單單從整個府衙的布局就能看得出來。
無論是府尹公廨、府丞公廨、治中公廨、通判公廨和推官公廨的麵積,加上諸如清軍館、督糧館和理刑館以及六房的布設規格,就能看出順天府的與眾不同。
馮紫英跟隨著吳道南的長隨進了後府,然後再去拜會吳道南。
雖然之前已經拜會過了,但是這一次意義又不一樣,這是正式以下屬身份拜見吳道南,所以也顯得十分鄭重。
官憑交給經曆司保管,然後奉茶,這才進入談話程序。
吳道南其實也沒有想象的那麽清高或者說刻薄,不過能夠感受到他對方馮紫英到來的複雜情緒,既有些期待,也有些無奈,還有些隱約的反感。
總而言之,馮紫英感覺如果自己是吳道南,估計也是一樣的情緒,既無力憑借自身能力改變順天府的現狀,又希望日後局麵能有所好轉自己也能掙個好名聲,一麵背負著一個無能名聲離開,但是對馮紫英這樣一個強勢人物的出現又有些忌憚,還因為朝廷的這樣安排,可能有點兒黯然和失落。
談話也就是小半個時辰,然後就是敬茶送客,各自作揖離開,各歸其位。
馮紫英也無意逗留太久,吳道南可能有這樣那樣的情緒,但是馮紫英覺得隻要自己把握好度,不要過分刺激對方,另外將自己的一些規劃想法告知對方,厘清自己準備做哪些事情,底線在哪裏,以及做好這些事情能贏得哪些好處,他相信吳道南不至於為難自己或者給自己設置障礙。
頂多也就是冷眼旁觀,看看自己究竟有幾分真材實料吧。
在馮紫英看來,隻要對方有這樣一個態度,自己也就滿足了,他也有這個信心把接下來的事情做好。
7017k
順天府衙位於靈椿坊的順天府街上,東邊兒緊靠著安定門大街,和崇教坊相鄰。
在正麵,一條直道直通府衙大門,遠遠望去,氣勢不凡。
陽光從東麵打過來,形成一道淺淺的暗影,讓這條直道功能顯得立體而深邃,兩邊的粉牆,沒有一個大門開口,
如果說給馮紫英的印象,大周的京師城就是一個破爛不堪的鄉下大雜院集合起來的貧民窟。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牲口糞便和人糞尿帶來的各種味道四處蔓延,夏日蚊蠅滋生,夜間老鼠橫行,可以說作為一個現代人你根本想象不到的糟糕情形,都可以在這裏找到。
當然這並不代表內城的幾條街和宮裏的情形,甚至某些街道的某一段,也會間歇性的好轉,指望順天府或者工部街道廳來解決問題是不現實的,隻能看看某一段住戶中有沒有願意施舍善財來改善一下的大戶了。
順天府街和安定門大街無疑就是馮紫英印象中為數不多的幾條可堪一看的街道了。
好歹也是府衙所在,石板鋪築道路磨得透亮,據說是從北元時代京師城就開始規劃建設,經曆前明和本朝,內城的幾條大街,諸如安定門大街、宣武門裏街、鼓樓下大街等都是如此,清一水兒的石板鋪設,雖然曆經數百年,許多部位都已經磨損不小,但是總體來說,依然是最好的一麵。
馮紫英休息了三日,就知道是該去正式走馬上任了。
先去吏部那邊辦了官憑手續,按照慣例接受吏部尚書的談話。
吏部尚書高攀龍也算是老熟人了,雖然關係一般,但是沒有什麽嫌隙,純粹是南北士人之間的習慣性距離,使得雙方不可能有多麽親近。
要說馮紫英在翰林院時,高攀龍便接掌了翰林院事,現在馮紫英出任順天府丞時,人家卻已經內閣諸公之下第一人了。
然後就是從禮部申領官服,緋袍團領衫,素金帶,繡雲雁,終於從青袍進入緋袍,也算是真正進入了大員時代。
整個時間沒花多少,但是從吏部到順天府幾乎要穿越整個北京城,也得要費些時間,所以當馮紫英著好衣衫抵達順天府衙時,已經是巳時了。
吳道南肯定是不可能來迎接下屬的,相反馮紫英和大家溝通協調完,還得要去主動拜會對方,哪怕對方實際上在府衙這邊每天隻是照理走過場一般的點卯應堂。
見到眼前這個一臉嚴肅眉目清臒的男子,馮紫英心裏也有些尷尬,但是轉念一想,隻要自己不尷尬,那麽尷尬的就是別人了,所以瞬間轉變了想法,泰然自若地上前。
“見過府丞大人。”隨著梅之燁的一拱手,身後的一堆官員們也都是拱手作揖,這也標誌著馮紫英正式進入了順天府衙這個整個順天府的中樞神經之中,成為其中一員。
“梅大人客氣了。”馮紫英也莊重的一揖,“諸位大人好,紫英初來乍到,許多事情尚不熟悉,若是有什麽不到之處,請多多指點,還望大家包涵。”
梅之燁冷眼旁觀。
自從聽聞這個家夥突兀地從永平府飛躍而至到順天府來擔任府丞,他心裏邊便堵得慌。
說實話,並非因為對方娶了自己兒子退婚的薛氏女為媵,本來就門不當戶不對,一個皇商之女,並不適合自己兒子,但畢竟薛家對自己原來也有恩,所以從內心來說梅之燁還是有些歉疚心理的。
隻是關係到兒子乃至梅家一輩子的事情,這種事情上也的確不能由著性子來,所以退婚也讓自己背負了一些罵名。
好在薛家那邊處於維護薛氏女的清譽,也沒有過分計較張揚,知曉的人也控製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之內,倒是讓梅家這邊鬆了一口氣。
現在薛氏女給眼前此子作媵,梅之燁內心也是百味陳雜。
若是薛氏女能給自己兒子做媵妾,他當然樂見其成,但那明顯不可能。
馮鏗也是娶了薛氏女的堂姐,金陵老四大家薛家嫡女,才能讓薛氏這個二房女做妾的,甚至一定程度上也正因為被自己家退了親才迫不得已給馮鏗作媵。
對於馮紫英的到來,梅之燁也是心情複雜。
一方麵吳道南的怠政導致的整個順天府官員被吏部和都察院評價不佳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整個順天府官員群體的利益,吳道南是江右名士,有葉方二位閣老扶持,自然可以不受影響,但是下邊人就遭罪吃苦了。
這一耽擱就是三年,仕途上又有幾個三年能讓你耽擱?而且印象一旦形成,在大佬們心中要想扭轉可真不容易。
另一方麵,馮鏗在永平府的強勢順天府的一眾官員不是沒有耳聞,永平士紳告狀書雪片一樣湧入都察院,但是卻都是毫無反應,足見此人背景深厚,而後一係列的動作更是直接把他聲譽推上了巔峰,也才有他的直入順天府。
這樣一個年輕而又鋒芒畢露的官員來當順天府丞,對大家夥兒來說究竟是禍是福,還真的不好說,即便是梅之燁內心也一樣是忐忑和擔心的。
至於說自己和對方的那點兒事兒,梅之燁還真沒覺得有什麽,若是馮鏗還執著於那點兒雞毛蒜皮事兒,那也隻能說此子格局太小,不足為慮了。
簡單寒暄之後,接下來就各歸其位,初來乍到,雖說作為府丞,是二號人物,但是一號人物還在,哪怕日常事務不怎麽過問,但是隻要他在,他就是一號。
經曆司和磨勘所的官吏在一旁候著。
這兩個部門,怎麽說呢,一個有點兒類似於辦公廳兼目督辦,主要負責府衙日常事務,同時督辦六房公務,一個有點兒類似於秘書處加檔案局,日常公文進出和歸檔。
實際上馮紫英覺得在府一級衙門裏,事務分工已經初具規模,像經曆司和照磨所就把辦公廳、政研室、檔案局、機要局、保密局這些職責都承擔起來了,司獄司則是承擔了司法局和監獄管理局的職責,儒學則相當於教育局,稅課司自然就是稅務局,醫學正科則是衛生局兼公立醫院,雜造局則是兵器工業總公司,僧綱司和道紀司則是民宗局,……
加上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和三班,組織部兼人事局,財政局兼糧食局,宣傳部,武裝部,公安局,發改委加工信局加農業、水利局,如果再加上諸如河泊所、遞運所等,也算是把海關、運輸局兼郵政局這些都配齊了。
就像是這府衙的官員配備一樣,府尹不必說,書記市長一肩挑,府丞類似於副書記兼常務副市長,但側重於某幾方麵工作,治中是在其他尋常府沒有,隻有京府才設有,類似於副市長,側重於民生這一塊工作。
而通判則類似於市長助理,因為京府不同於其他府,在通判的編製設置上也是三至六人,目前順天府設立的五通判,通判也主要負責糧運、水利、馬政、屯田等事務,再加上負責刑名事務的推官,府這一級層麵的官員基本上就是成建製了。
相較於永平府的寒酸,順天府的官員和吏員規模也要大得多,單單從整個府衙的布局就能看得出來。
無論是府尹公廨、府丞公廨、治中公廨、通判公廨和推官公廨的麵積,加上諸如清軍館、督糧館和理刑館以及六房的布設規格,就能看出順天府的與眾不同。
馮紫英跟隨著吳道南的長隨進了後府,然後再去拜會吳道南。
雖然之前已經拜會過了,但是這一次意義又不一樣,這是正式以下屬身份拜見吳道南,所以也顯得十分鄭重。
官憑交給經曆司保管,然後奉茶,這才進入談話程序。
吳道南其實也沒有想象的那麽清高或者說刻薄,不過能夠感受到他對方馮紫英到來的複雜情緒,既有些期待,也有些無奈,還有些隱約的反感。
總而言之,馮紫英感覺如果自己是吳道南,估計也是一樣的情緒,既無力憑借自身能力改變順天府的現狀,又希望日後局麵能有所好轉自己也能掙個好名聲,一麵背負著一個無能名聲離開,但是對馮紫英這樣一個強勢人物的出現又有些忌憚,還因為朝廷的這樣安排,可能有點兒黯然和失落。
談話也就是小半個時辰,然後就是敬茶送客,各自作揖離開,各歸其位。
馮紫英也無意逗留太久,吳道南可能有這樣那樣的情緒,但是馮紫英覺得隻要自己把握好度,不要過分刺激對方,另外將自己的一些規劃想法告知對方,厘清自己準備做哪些事情,底線在哪裏,以及做好這些事情能贏得哪些好處,他相信吳道南不至於為難自己或者給自己設置障礙。
頂多也就是冷眼旁觀,看看自己究竟有幾分真材實料吧。
在馮紫英看來,隻要對方有這樣一個態度,自己也就滿足了,他也有這個信心把接下來的事情做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