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永隆帝自然不會不明白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影響,遲疑了一下:“景秋,京營與薊鎮的這些衛所和屯衛所混編整訓,隻怕雙方都不會滿意啊。”
這樣做就意味著京營有相當士卒會被淘汰進入薊鎮衛所和屯衛所,而衛所和屯衛所士卒被選拔出來的士卒進入京營當然是高興了,但是對於薊鎮的軍官將佐們卻就未必樂意了,除非能夠讓薊鎮的武官將佐也進入京營的軍官體係,但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
京營的武將軍官基本上都是來自武勳子弟,隻有極少數才來自京畿周邊的兵戶子弟。
而且這些極少數,要麽就是父輩戰死立下功勞軍中有長輩或者故舊照拂,要麽就是自身能力突出通過考中武舉人、武進士出身,所以在京營中所占比例很小,和薊鎮這樣的邊鎮完全不一樣,像薊鎮這樣的邊鎮武將軍官既有武勳子弟,但是有相當部分都是兵戶子弟積功升遷而來,和武勳子弟相比基本上是對半,甚至占到六成以上了,甚至在榆林、寧夏、甘肅、固原和遼東這些距離京畿較遠的邊鎮,積功升遷的非勳貴出身武將更是占到了七成以上。
“陛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若是京營一直都是這樣由勳貴子弟把持,那麽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這支軍隊都會很快又蛻變為以前那支京營軍,除了白白浪費糧帑,毫無價值,更難以承擔起陛下的重托。”張景秋在最後一句話加重了語氣。
永隆帝不得不慎重考慮。
張景秋所言亦有道理,這是一個良機,邊鎮諸軍戰鬥力雖強,但是其主要職責是對外防範,幾乎很難調動,而且調動手續複雜,製約頗多,不是自己一紙諭令就能調動的。
加之除了薊鎮和宣府兩鎮外,其餘諸鎮路途遙遠,基本上難以動用,而宣府又被牛繼宗所掌握,一旦有變,薊鎮軍守禦地段太過漫長,真正能抽調的機動兵力不多,所以很難讓永隆帝滿意。
如果能夠從薊鎮諸衛所中篩選一批精銳出來以婚變整頓的名義進行置換,那麽無論是實質性的混編還是置換,都無疑能極大提升京營戰鬥力,而且還能借此機會將自己中意的將領安插進去,逐步將整個京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張景秋其實也清楚這位皇上的一些心思,不過在他看來這和兵部的想法並不矛盾,無論京營將佐軍官如何變化,從武勳子弟逐步調換成尋常兵戶出身子弟他更樂見其成,至於說忠於皇上本身也沒問題,真正打起仗來,到了關鍵時刻,這支京營能派上用場而不再像之前這樣的鬧劇悲劇,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才會給永隆帝提出這個建議。
而這個建議也來源於柴恪迴來之後和他提及的馮紫英在永平府的做法。
馮紫英的這支永平新軍核心是馮唐從遼東派過來的親兵,但是中堅根本卻是利用永平府十多年前被兵部裁撤的盧龍衛、永平衛和東勝左衛三衛的兵戶進行整理出來的隱戶兵員組建起來,經過短期訓練,就能倚堅城而守打退了內喀爾喀人的進攻,雖然是內喀爾喀人攻堅意願不算太強的緣故,但是畢竟能兩日打退敵軍,也算是可圈可點了。
這樣一個做法也讓柴恪很是滿意,迴來之後也是大談特談,所以也引起了張景秋的興趣,然後啟發他也可以以此法在整個京畿之地效仿,依托薊鎮麾下如此多的衛所和屯衛所,與京營進行混編整肅,達到換血的目的。
“景秋,京營這邊好說,可薊鎮這邊,這算是挖了薊鎮的跟腳,隻怕會引來非議啊。”永隆帝內心已經認可此略,但是還是想要做的更周全一些。
“陛下,據臣了解,京畿之地,不限於薊鎮,包括宣府,下轄各衛和屯衛兵員其實數量不少,而屯衛薊鎮和宣府對其也並不重視,隻要不動其衛所,單純是屯衛所,他們或許還樂見其成,起碼也算是給這些屯衛一個更好的出路。”張景秋仔細的分析著:“不過宣府鎮下基本上都是正規衛所,屯衛幾乎沒有,……”
永隆帝終於下了決心:“既如此,那景秋你便向內閣提出來,朕會和葉卿、方卿和齊卿好好談一談,這京營糜爛疲弱如斯,他們也一樣責無旁貸,借此機會好生整肅,也能讓朝廷糧帑不至於白白浪費。”
“臣遵旨。”張景秋心下也放下一塊石頭:“說起來這也是永平府那支民壯新軍給臣的一些啟迪,否則臣也沒想到要把薊鎮這麾下這麽多屯衛進行整肅,而且臣以為也不僅僅局限於這些屯衛,時機成熟,對部分各鎮不太重視的後方衛所,未必就不能效法納入進來,比如涿鹿三衛、茂山衛和懷來衛。”
張景秋的話語裏留了尾巴,永隆帝也沒有注意到,他的注意力都被張景秋那一句被永平民壯新軍啟迪吸引過去了,“景秋,你說是馮鏗那支永平新軍給你的啟發?”
張景秋把情況介紹了一番:“其實這隻永平新軍的主力就是那被裁撤三衛的軍戶隱戶清理出來組建起來,說來也可笑,咱們大周八萬京營被蒙古人打得一敗塗地,而這幫人卻是在遷安城吃了這幫民壯的虧才悻悻離開,去打的京營,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永隆帝也是唏噓不已,雖然他內心樂見京營栽這樣一個筋鬥,否則他便無此機會來改組整編,但畢竟也還是自己的京營,理論上都算是自己的親軍,這般狼狽,還是有些物傷其類。
“景秋,看來真的是虎父無犬子啊,馮鏗一個進士出身,居然能有此膽魄也就罷了,但能組建新軍並訓練出來,這隻怕還是其父派給他的人得力有關吧?”永隆帝忍不住咂嘴。
“陛下,固然有黃得功、左良玉二人得力緣故,但是臣以為馮鏗運籌謀劃之功卻更勝於這二人的勇武善戰。”張景秋搖搖頭,“良將固然難得,但帥才更是可遇不可求。”
永隆帝吃了一驚,這個評價可就有點兒誇張了,仔細打量了一眼張景秋:“景秋,你是說馮鏗有帥才?”
“陛下,柴恪在朝會上並未介紹遷安之戰太多,想那宰賽也算是蒙古人中難得一個豪雄,既然不遠千裏來犯,豈有沒有周全準備之理?便是建州女真和察哈爾人也會為其提供周密的情報支持,對薊鎮,對永平府都是有相當了解的,但是進犯永平府之後便迭遭不順,馮鏗從幾個月之前便開始準備,動員民眾堅壁清野,勒令所有士紳百姓盡皆將遷安城外所以可食可用之物藏匿或者轉移,讓蒙古人進來之後便是成了瞎子聾子,而且饑寒交迫,無法就地覓食,然後又在灤河岸邊設伏,火燒連營,大挫內喀爾喀人銳氣,這才使得內喀爾喀人強攻遷安城不下之後起了退縮之意,隻不過湊巧京營給人家送上了一頓美味罷了。”
柴恪在朝會上對遷安之戰介紹不多,隻說了先用火攻後據城堅守,迫使內喀爾喀人退去,具體細節並未多說。
“後來馮鏗又斷然讓黃得功出塞增援李如樟部,以及後邊又伏擊科爾沁人,這些可都不是黃得功左良玉或者賀虎臣楊肇基他們能拿主意的,沒有馮鏗的決斷,他們難以取得這樣的戰果。”
張景秋的話讓永隆帝都有些不敢置信了,他知道馮紫英能文能武,文才不說了,除了詩文的確太過於欠缺,其他治政之才卻是罕有,自幼肯歲其父,也不缺治軍之才,未曾想到張景秋卻把對方說得這般厲害,這難免讓他心裏有些嘀咕了。
“照景秋這麽說,朕還是小覷了這馮鏗啊。”永隆帝心情有些複雜。
他是聯想到了自己幾個兒子,從壽王、福王、禮王到祿王,幾個兒子的風評都不錯,但是這幾個兒子似乎都隻浮於表麵,詩會文會絡繹不絕,各種拜會士林名宿,在自己麵前點評時政,建言獻策,而且似乎都能說得出一大套來,但是永隆帝卻知道這不過都是他們手底下那些幕僚們給他們做好的命題作文,不過是投自己所好,以求留下更好印象,為日後某一天爭取機會罷了。
想到這裏,永隆帝內心就是一陣煩悶,幾個兒子都是如此,似乎都還沒有真正明白才能真正坐穩坐好這個位置,卻一味走偏,奈何?
張景秋自然想不到永隆帝的複雜心思,“不過紫英是文臣,臣以為還是讓其把心思放在這上邊,當下邊事以防禦為主,而攘外必先安內,當下邊患固然嚴峻,但是臣以為像馮鏗這等文臣治政之才亦是不凡,若是能多予以機會讓其磨礪,日後必能擔大任。”
張景秋說者無心的一番話卻戳中了永隆帝的心思,自己年齡漸長,身體每況愈下,也許是該考慮身後事的時候了,若是讓這馮鏗磨礪鍛煉一番為自己子嗣所用,豈非得其所哉?
永隆帝自然不會不明白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影響,遲疑了一下:“景秋,京營與薊鎮的這些衛所和屯衛所混編整訓,隻怕雙方都不會滿意啊。”
這樣做就意味著京營有相當士卒會被淘汰進入薊鎮衛所和屯衛所,而衛所和屯衛所士卒被選拔出來的士卒進入京營當然是高興了,但是對於薊鎮的軍官將佐們卻就未必樂意了,除非能夠讓薊鎮的武官將佐也進入京營的軍官體係,但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
京營的武將軍官基本上都是來自武勳子弟,隻有極少數才來自京畿周邊的兵戶子弟。
而且這些極少數,要麽就是父輩戰死立下功勞軍中有長輩或者故舊照拂,要麽就是自身能力突出通過考中武舉人、武進士出身,所以在京營中所占比例很小,和薊鎮這樣的邊鎮完全不一樣,像薊鎮這樣的邊鎮武將軍官既有武勳子弟,但是有相當部分都是兵戶子弟積功升遷而來,和武勳子弟相比基本上是對半,甚至占到六成以上了,甚至在榆林、寧夏、甘肅、固原和遼東這些距離京畿較遠的邊鎮,積功升遷的非勳貴出身武將更是占到了七成以上。
“陛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若是京營一直都是這樣由勳貴子弟把持,那麽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這支軍隊都會很快又蛻變為以前那支京營軍,除了白白浪費糧帑,毫無價值,更難以承擔起陛下的重托。”張景秋在最後一句話加重了語氣。
永隆帝不得不慎重考慮。
張景秋所言亦有道理,這是一個良機,邊鎮諸軍戰鬥力雖強,但是其主要職責是對外防範,幾乎很難調動,而且調動手續複雜,製約頗多,不是自己一紙諭令就能調動的。
加之除了薊鎮和宣府兩鎮外,其餘諸鎮路途遙遠,基本上難以動用,而宣府又被牛繼宗所掌握,一旦有變,薊鎮軍守禦地段太過漫長,真正能抽調的機動兵力不多,所以很難讓永隆帝滿意。
如果能夠從薊鎮諸衛所中篩選一批精銳出來以婚變整頓的名義進行置換,那麽無論是實質性的混編還是置換,都無疑能極大提升京營戰鬥力,而且還能借此機會將自己中意的將領安插進去,逐步將整個京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張景秋其實也清楚這位皇上的一些心思,不過在他看來這和兵部的想法並不矛盾,無論京營將佐軍官如何變化,從武勳子弟逐步調換成尋常兵戶出身子弟他更樂見其成,至於說忠於皇上本身也沒問題,真正打起仗來,到了關鍵時刻,這支京營能派上用場而不再像之前這樣的鬧劇悲劇,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才會給永隆帝提出這個建議。
而這個建議也來源於柴恪迴來之後和他提及的馮紫英在永平府的做法。
馮紫英的這支永平新軍核心是馮唐從遼東派過來的親兵,但是中堅根本卻是利用永平府十多年前被兵部裁撤的盧龍衛、永平衛和東勝左衛三衛的兵戶進行整理出來的隱戶兵員組建起來,經過短期訓練,就能倚堅城而守打退了內喀爾喀人的進攻,雖然是內喀爾喀人攻堅意願不算太強的緣故,但是畢竟能兩日打退敵軍,也算是可圈可點了。
這樣一個做法也讓柴恪很是滿意,迴來之後也是大談特談,所以也引起了張景秋的興趣,然後啟發他也可以以此法在整個京畿之地效仿,依托薊鎮麾下如此多的衛所和屯衛所,與京營進行混編整肅,達到換血的目的。
“景秋,京營這邊好說,可薊鎮這邊,這算是挖了薊鎮的跟腳,隻怕會引來非議啊。”永隆帝內心已經認可此略,但是還是想要做的更周全一些。
“陛下,據臣了解,京畿之地,不限於薊鎮,包括宣府,下轄各衛和屯衛兵員其實數量不少,而屯衛薊鎮和宣府對其也並不重視,隻要不動其衛所,單純是屯衛所,他們或許還樂見其成,起碼也算是給這些屯衛一個更好的出路。”張景秋仔細的分析著:“不過宣府鎮下基本上都是正規衛所,屯衛幾乎沒有,……”
永隆帝終於下了決心:“既如此,那景秋你便向內閣提出來,朕會和葉卿、方卿和齊卿好好談一談,這京營糜爛疲弱如斯,他們也一樣責無旁貸,借此機會好生整肅,也能讓朝廷糧帑不至於白白浪費。”
“臣遵旨。”張景秋心下也放下一塊石頭:“說起來這也是永平府那支民壯新軍給臣的一些啟迪,否則臣也沒想到要把薊鎮這麾下這麽多屯衛進行整肅,而且臣以為也不僅僅局限於這些屯衛,時機成熟,對部分各鎮不太重視的後方衛所,未必就不能效法納入進來,比如涿鹿三衛、茂山衛和懷來衛。”
張景秋的話語裏留了尾巴,永隆帝也沒有注意到,他的注意力都被張景秋那一句被永平民壯新軍啟迪吸引過去了,“景秋,你說是馮鏗那支永平新軍給你的啟發?”
張景秋把情況介紹了一番:“其實這隻永平新軍的主力就是那被裁撤三衛的軍戶隱戶清理出來組建起來,說來也可笑,咱們大周八萬京營被蒙古人打得一敗塗地,而這幫人卻是在遷安城吃了這幫民壯的虧才悻悻離開,去打的京營,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永隆帝也是唏噓不已,雖然他內心樂見京營栽這樣一個筋鬥,否則他便無此機會來改組整編,但畢竟也還是自己的京營,理論上都算是自己的親軍,這般狼狽,還是有些物傷其類。
“景秋,看來真的是虎父無犬子啊,馮鏗一個進士出身,居然能有此膽魄也就罷了,但能組建新軍並訓練出來,這隻怕還是其父派給他的人得力有關吧?”永隆帝忍不住咂嘴。
“陛下,固然有黃得功、左良玉二人得力緣故,但是臣以為馮鏗運籌謀劃之功卻更勝於這二人的勇武善戰。”張景秋搖搖頭,“良將固然難得,但帥才更是可遇不可求。”
永隆帝吃了一驚,這個評價可就有點兒誇張了,仔細打量了一眼張景秋:“景秋,你是說馮鏗有帥才?”
“陛下,柴恪在朝會上並未介紹遷安之戰太多,想那宰賽也算是蒙古人中難得一個豪雄,既然不遠千裏來犯,豈有沒有周全準備之理?便是建州女真和察哈爾人也會為其提供周密的情報支持,對薊鎮,對永平府都是有相當了解的,但是進犯永平府之後便迭遭不順,馮鏗從幾個月之前便開始準備,動員民眾堅壁清野,勒令所有士紳百姓盡皆將遷安城外所以可食可用之物藏匿或者轉移,讓蒙古人進來之後便是成了瞎子聾子,而且饑寒交迫,無法就地覓食,然後又在灤河岸邊設伏,火燒連營,大挫內喀爾喀人銳氣,這才使得內喀爾喀人強攻遷安城不下之後起了退縮之意,隻不過湊巧京營給人家送上了一頓美味罷了。”
柴恪在朝會上對遷安之戰介紹不多,隻說了先用火攻後據城堅守,迫使內喀爾喀人退去,具體細節並未多說。
“後來馮鏗又斷然讓黃得功出塞增援李如樟部,以及後邊又伏擊科爾沁人,這些可都不是黃得功左良玉或者賀虎臣楊肇基他們能拿主意的,沒有馮鏗的決斷,他們難以取得這樣的戰果。”
張景秋的話讓永隆帝都有些不敢置信了,他知道馮紫英能文能武,文才不說了,除了詩文的確太過於欠缺,其他治政之才卻是罕有,自幼肯歲其父,也不缺治軍之才,未曾想到張景秋卻把對方說得這般厲害,這難免讓他心裏有些嘀咕了。
“照景秋這麽說,朕還是小覷了這馮鏗啊。”永隆帝心情有些複雜。
他是聯想到了自己幾個兒子,從壽王、福王、禮王到祿王,幾個兒子的風評都不錯,但是這幾個兒子似乎都隻浮於表麵,詩會文會絡繹不絕,各種拜會士林名宿,在自己麵前點評時政,建言獻策,而且似乎都能說得出一大套來,但是永隆帝卻知道這不過都是他們手底下那些幕僚們給他們做好的命題作文,不過是投自己所好,以求留下更好印象,為日後某一天爭取機會罷了。
想到這裏,永隆帝內心就是一陣煩悶,幾個兒子都是如此,似乎都還沒有真正明白才能真正坐穩坐好這個位置,卻一味走偏,奈何?
張景秋自然想不到永隆帝的複雜心思,“不過紫英是文臣,臣以為還是讓其把心思放在這上邊,當下邊事以防禦為主,而攘外必先安內,當下邊患固然嚴峻,但是臣以為像馮鏗這等文臣治政之才亦是不凡,若是能多予以機會讓其磨礪,日後必能擔大任。”
張景秋說者無心的一番話卻戳中了永隆帝的心思,自己年齡漸長,身體每況愈下,也許是該考慮身後事的時候了,若是讓這馮鏗磨礪鍛煉一番為自己子嗣所用,豈非得其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