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隔天然兒和青蓮再次到周記酒鋪送雞蛋時,買了十斤白麵迴家,合計著今年要多吃幾次水餃。依然沒有買豬肉,想等臘月裏最後一次給酒鋪送雞蛋時,再捉隻老母雞來賣,用賣雞的錢買豬肉好了。
有了今年那一石秕穀,就是冬天到了,八隻小母雞總能吃的飽飽的,下蛋也很規律,一直是隔天下一個。
姐妹倆一天吃一個雞蛋的效果,到年底的時候已經十分明顯。不僅身體都長高了些,身上也長肉了,不再是看上去瘦瘦弱弱的。特別是青蓮,原來蒼白的臉色早已不見,現在的小臉胖嘟嘟的,紅潤而健康。一天早晨,青蓮穿衣服時,撅著小嘴對然兒說:
“姐姐,你看衣服又嫌小了,明年還得改。”
“衣服小了說明蓮兒長個了,有什麽不高興的?過完年,蓮兒也六歲了,就和姐姐一起學做針線吧。”
“好啊,蓮兒學會後,姐姐的衣服也由蓮兒來做。”
“那敢情好,到時候姐姐可就享福了。”
“蓮兒一定會讓姐姐享福的。”
今年的春節然兒和青蓮沒有去給娘上墳,而是學著村子裏的人家,在家裏擺上供品,請娘來家裏吃。從三十上午擺上,直到初一早飯後,然兒姐倆才戀戀不舍地在供桌前祭奠了,對著娘的牌位磕了頭。最後到院子裏燒紙錢,把娘送走。
紙錢的紙灰,是第一次在小院上空飛舞。見此情景,姐妹倆不由露出會心的微笑。
十五那天,然兒翻出娘做的所有燈籠,挑揀出四個來,都點著,兩個掛在屋門前,兩個掛在籬笆門上。小院一時被照的紅亮亮的,姐倆在小院溜達一會,算是賞燈了。
很快來到二月,已經是仲春季節,氣溫一天高過一天。青蓮心裏一直記得去年然兒說過的,燕子隻選擇旺相的家庭築巢的話,便時時留意著。二月二十下了一場春雨,姐倆拉著手到地頭看麥子的長勢。然兒見麥子長勢很好,心裏正欣喜呢,不想聽到青蓮喊了一聲:
“姐姐快看,燕子。”
說完,青蓮拔腿就往家裏跑,然兒一看青蓮的架勢,也想起來去年對青蓮說過娘說的關於燕子的話。急忙喊著飛跑的青蓮:
“蓮兒慢點,小心摔著。”
不由也跟在後麵小跑起來。來到籬笆門前,見青蓮正氣喘籲籲地在草亭裏仰頭看著什麽。然兒輕輕走過來,順著青蓮的視線,現有燕子銜來新泥築巢的痕跡。此時青蓮已經轉過頭來,問然兒道:
“姐姐說那是不是燕子要築巢?”
“肯定是的,當年這個舊巢最開始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
“嗬嗬,我就說今年燕子會來的。”
“是啊,蓮兒一說燕子就乖乖地來了,真厲害。”
然兒說著,還誇張地對青蓮豎起一個大拇指。青蓮可不管然兒的取笑,笑眯眯地對然兒說:
“今年我們家要旺相了,姐姐。”
然兒清晰地看到青蓮臉上激動的紅潮,心裏暗自欣慰道:難道蓮兒這樣懂事,這樣顧家,當初領青蓮迴來真是太正確了。青蓮此時的心情一樣很欣慰,雖然嘴上不說,青蓮還是一直擔心自己會帶累然兒,所以心裏一直暗暗盼著,希望這個小籬笆院子裏的日子快點紅火起來。如今燕子迴來了,按照娘和然兒姐姐的話說,今年小院的生活肯定會有起色的。青蓮心中的欣喜甚至大過然兒。
三月初的時候,然兒和青蓮到村子裏的小鋪買東西,聽說順叔叔要娶媳婦了,然兒專門打聽了一下,知道婚期就定在三月十八。迴到家就和青蓮商量:
“蓮兒,李爺爺一家一直很照顧我們,娘在的時候就這樣,現在更是事無巨細都想著姐姐和蓮兒,順叔叔娶媳婦,我們說什麽也要送份禮物去。”
“是該送,隻是姐姐想好送什麽了嗎?”
此時姐妹倆早已開始醃酸筍,因為下手早,數量和去年差不多,也是一百三十多壇。已經讓酒鋪拉走兩批,二十壇,得到一吊錢。然兒想了想說:
“我們也不會買東西,要不直接送錢好了。就送四百文錢怎麽樣?”
“姐姐,我們還是去村子裏打聽一下,人家都送什麽,咱們可別鬧出笑話來。”
“蓮兒說的也對,午飯後,就去村子裏打聽。”
下午兩人到村子裏打聽了一圈,村子裏的人告訴姐倆,送錢也是可以的,至於多少合適,則隨各人的心意,沒有定數。隻是注意送去的錢數要吉利才好。然兒和青蓮當即決定就送四百文錢。
三月十七這天,姐妹倆提前一天來到李爺爺家。加家裏很多人在忙活,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然兒領著青蓮直接來到屋子裏,見李爺爺和李奶奶正在商量事情。然兒先是對李爺爺說:
“爺爺,奶奶,知道順叔叔要娶新嬸子,然兒和蓮兒來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麽忙。”
“然兒有心就行了,這裏的活計你們都插不上手。明天來湊湊熱鬧,會有很多小孩子過來的。”
然兒聽李爺爺這樣說,也就沒有再說什麽,點頭答應明天一定來,就從懷裏掏出用一根紅繩子拴著的四百文銅錢,放到炕上,邊說是給順叔叔的賀禮錢,邊抬腿就要往外走。李爺爺一眼就看出來那串錢不少,急忙攔下然兒姐倆,說:
“然兒你這是幹什麽?你順叔叔娶媳婦,你們來湊湊熱鬧就成,怎麽還拿這麽多錢。快拿迴去,不然爺爺就生氣了。”
“爺爺,奶奶,這麽多年來,是你們一直在照顧然兒一家,然兒一直無以為報。這點錢也不算什麽,隻是給順叔叔的賀禮,然兒可是聽說了,賀禮是沒有不收的道理的。”
然兒笑嘻嘻地迴道,一句話倒是說的李爺爺不好反駁。李奶奶也覺得太多,兩個未成年的孤兒相依為命,已經夠難的了,四百文錢對她們來說可不是小數。便溫和地對然兒說;
“然兒,給順叔叔的禮金我們肯定收下,隻是不能收這麽多。就留下一百文吧。”
說著話,拿起炕上的一串錢,要解開退給然兒三百文。
“奶奶,哪有退賀禮的道理,我們走了。”
拉著青蓮抬腳向門外走,不想剛好碰到李順從外麵進來,然兒趕緊對李順說:
“然兒和蓮兒來給順叔叔道喜了。”
李爺爺在後麵對李順說道:
“兩個小娃娃送來四百文賀禮,你娘要退給然兒三百,然兒不聽,正要走呢。”
“然兒,叔叔可不能要你們那麽多錢,還是聽奶奶的,留下一百文就行。”
正在幾個人爭競的時候,聽到外麵李成叫李順。
“三弟,你不是去請人來寫對聯嗎,人什麽時候來,可別耽誤了。”</>
隔天然兒和青蓮再次到周記酒鋪送雞蛋時,買了十斤白麵迴家,合計著今年要多吃幾次水餃。依然沒有買豬肉,想等臘月裏最後一次給酒鋪送雞蛋時,再捉隻老母雞來賣,用賣雞的錢買豬肉好了。
有了今年那一石秕穀,就是冬天到了,八隻小母雞總能吃的飽飽的,下蛋也很規律,一直是隔天下一個。
姐妹倆一天吃一個雞蛋的效果,到年底的時候已經十分明顯。不僅身體都長高了些,身上也長肉了,不再是看上去瘦瘦弱弱的。特別是青蓮,原來蒼白的臉色早已不見,現在的小臉胖嘟嘟的,紅潤而健康。一天早晨,青蓮穿衣服時,撅著小嘴對然兒說:
“姐姐,你看衣服又嫌小了,明年還得改。”
“衣服小了說明蓮兒長個了,有什麽不高興的?過完年,蓮兒也六歲了,就和姐姐一起學做針線吧。”
“好啊,蓮兒學會後,姐姐的衣服也由蓮兒來做。”
“那敢情好,到時候姐姐可就享福了。”
“蓮兒一定會讓姐姐享福的。”
今年的春節然兒和青蓮沒有去給娘上墳,而是學著村子裏的人家,在家裏擺上供品,請娘來家裏吃。從三十上午擺上,直到初一早飯後,然兒姐倆才戀戀不舍地在供桌前祭奠了,對著娘的牌位磕了頭。最後到院子裏燒紙錢,把娘送走。
紙錢的紙灰,是第一次在小院上空飛舞。見此情景,姐妹倆不由露出會心的微笑。
十五那天,然兒翻出娘做的所有燈籠,挑揀出四個來,都點著,兩個掛在屋門前,兩個掛在籬笆門上。小院一時被照的紅亮亮的,姐倆在小院溜達一會,算是賞燈了。
很快來到二月,已經是仲春季節,氣溫一天高過一天。青蓮心裏一直記得去年然兒說過的,燕子隻選擇旺相的家庭築巢的話,便時時留意著。二月二十下了一場春雨,姐倆拉著手到地頭看麥子的長勢。然兒見麥子長勢很好,心裏正欣喜呢,不想聽到青蓮喊了一聲:
“姐姐快看,燕子。”
說完,青蓮拔腿就往家裏跑,然兒一看青蓮的架勢,也想起來去年對青蓮說過娘說的關於燕子的話。急忙喊著飛跑的青蓮:
“蓮兒慢點,小心摔著。”
不由也跟在後麵小跑起來。來到籬笆門前,見青蓮正氣喘籲籲地在草亭裏仰頭看著什麽。然兒輕輕走過來,順著青蓮的視線,現有燕子銜來新泥築巢的痕跡。此時青蓮已經轉過頭來,問然兒道:
“姐姐說那是不是燕子要築巢?”
“肯定是的,當年這個舊巢最開始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
“嗬嗬,我就說今年燕子會來的。”
“是啊,蓮兒一說燕子就乖乖地來了,真厲害。”
然兒說著,還誇張地對青蓮豎起一個大拇指。青蓮可不管然兒的取笑,笑眯眯地對然兒說:
“今年我們家要旺相了,姐姐。”
然兒清晰地看到青蓮臉上激動的紅潮,心裏暗自欣慰道:難道蓮兒這樣懂事,這樣顧家,當初領青蓮迴來真是太正確了。青蓮此時的心情一樣很欣慰,雖然嘴上不說,青蓮還是一直擔心自己會帶累然兒,所以心裏一直暗暗盼著,希望這個小籬笆院子裏的日子快點紅火起來。如今燕子迴來了,按照娘和然兒姐姐的話說,今年小院的生活肯定會有起色的。青蓮心中的欣喜甚至大過然兒。
三月初的時候,然兒和青蓮到村子裏的小鋪買東西,聽說順叔叔要娶媳婦了,然兒專門打聽了一下,知道婚期就定在三月十八。迴到家就和青蓮商量:
“蓮兒,李爺爺一家一直很照顧我們,娘在的時候就這樣,現在更是事無巨細都想著姐姐和蓮兒,順叔叔娶媳婦,我們說什麽也要送份禮物去。”
“是該送,隻是姐姐想好送什麽了嗎?”
此時姐妹倆早已開始醃酸筍,因為下手早,數量和去年差不多,也是一百三十多壇。已經讓酒鋪拉走兩批,二十壇,得到一吊錢。然兒想了想說:
“我們也不會買東西,要不直接送錢好了。就送四百文錢怎麽樣?”
“姐姐,我們還是去村子裏打聽一下,人家都送什麽,咱們可別鬧出笑話來。”
“蓮兒說的也對,午飯後,就去村子裏打聽。”
下午兩人到村子裏打聽了一圈,村子裏的人告訴姐倆,送錢也是可以的,至於多少合適,則隨各人的心意,沒有定數。隻是注意送去的錢數要吉利才好。然兒和青蓮當即決定就送四百文錢。
三月十七這天,姐妹倆提前一天來到李爺爺家。加家裏很多人在忙活,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然兒領著青蓮直接來到屋子裏,見李爺爺和李奶奶正在商量事情。然兒先是對李爺爺說:
“爺爺,奶奶,知道順叔叔要娶新嬸子,然兒和蓮兒來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麽忙。”
“然兒有心就行了,這裏的活計你們都插不上手。明天來湊湊熱鬧,會有很多小孩子過來的。”
然兒聽李爺爺這樣說,也就沒有再說什麽,點頭答應明天一定來,就從懷裏掏出用一根紅繩子拴著的四百文銅錢,放到炕上,邊說是給順叔叔的賀禮錢,邊抬腿就要往外走。李爺爺一眼就看出來那串錢不少,急忙攔下然兒姐倆,說:
“然兒你這是幹什麽?你順叔叔娶媳婦,你們來湊湊熱鬧就成,怎麽還拿這麽多錢。快拿迴去,不然爺爺就生氣了。”
“爺爺,奶奶,這麽多年來,是你們一直在照顧然兒一家,然兒一直無以為報。這點錢也不算什麽,隻是給順叔叔的賀禮,然兒可是聽說了,賀禮是沒有不收的道理的。”
然兒笑嘻嘻地迴道,一句話倒是說的李爺爺不好反駁。李奶奶也覺得太多,兩個未成年的孤兒相依為命,已經夠難的了,四百文錢對她們來說可不是小數。便溫和地對然兒說;
“然兒,給順叔叔的禮金我們肯定收下,隻是不能收這麽多。就留下一百文吧。”
說著話,拿起炕上的一串錢,要解開退給然兒三百文。
“奶奶,哪有退賀禮的道理,我們走了。”
拉著青蓮抬腳向門外走,不想剛好碰到李順從外麵進來,然兒趕緊對李順說:
“然兒和蓮兒來給順叔叔道喜了。”
李爺爺在後麵對李順說道:
“兩個小娃娃送來四百文賀禮,你娘要退給然兒三百,然兒不聽,正要走呢。”
“然兒,叔叔可不能要你們那麽多錢,還是聽奶奶的,留下一百文就行。”
正在幾個人爭競的時候,聽到外麵李成叫李順。
“三弟,你不是去請人來寫對聯嗎,人什麽時候來,可別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