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自從那夜見到籬笆門外有幾個黑影後,再沒生類似的事情。聽村子裏的人說,縣裏派出不少衙役,又是勸又是趕的,把那些前來趕荒的人大都趕走了。然兒和青蓮每天夜裏提著的心,才放下來。


    江南的春天來的早,剛進入二月中旬,早已是暖風和煦,楊柳吐綠,小草抽芽。由於正月裏的一場大雪,消除了去年的旱情,屋後的毛竹林已經開始冒出棵棵筍尖。讓然兒和青蓮欣喜不已,每天都要過去看看鮮筍的生長情況。


    想欣喜中等待了幾天,到二月二十這天,然兒和青蓮開始動手挖竹筍。周記酒鋪的周掌櫃,早已派人把空了的瓷壇子送過來。還特意囑咐然兒,要盡快醃製酸筍,酒鋪裏早已沒有了。還說,今年每壇給他們漲十文,每壇五十文錢。


    然兒和青蓮的幹勁更足了。如今青蓮再過三個多月就五周歲,身體長了不少,已經能挎動一籃子鮮竹筍。於是,然兒忙著挖筍子和扒皮,青蓮負責往溪邊運,好等午飯後借著溪水,清洗筍子。每天,姐倆挖一上午筍子,午飯後就開始醃製。幾乎每隔兩天就能醃好十壇酸筍。


    半個月後,六十壇酸筍醃好,第一批的十壇剛好可以吃了。然兒和青蓮用竹籃子挎著一壇子醃製好的酸筍,送到楊莊的周記酒鋪裏。周掌櫃爽快地一次性把十壇的五百文錢交給然兒。


    “然兒去年說要買小雞仔,這幾天就應該有來賣的了。然兒想要多少隻?”


    “先要十隻吧,多了吃糧食也多。”


    “那好吧,等碰到了,我就替然兒買下來。”


    當天周掌櫃就把醃好的另外九壇酸筍拉走了。然兒告訴周掌櫃,第二批三天後來拉。第三天拉酸筍的牛車來的時候,果真給然兒帶來十隻一身嫩黃絨毛的小雞仔。姐倆都十分珍愛,特別是青蓮,時不時拿手小心撫摸著小雞身上軟軟的絨毛。然兒砍來些細細的竹枝,編了個歪歪扭扭的四方框子,把十隻小雞養在裏麵。叮囑青蓮,每天記得給小雞定時喂水喂食。


    許是因為那場大雪的緣故,今年的鮮筍出的比去年早,也比去年多。本來,去年然兒開始醃酸筍的時候,就已經晚了,有好多先出的筍子已經老了,已經不能食用了。今年比去年早了十幾天,姐妹倆幾乎沒有漏過一棵筍子,竟然醃了壹佰三十六壇。送給李爺爺家兩壇,自己留下四壇,整整賣給周掌櫃一百三十壇酸筍,收入六千五百文銅錢,合六兩五錢銀子。


    然兒和青蓮心中的欣喜是不言自喻的。不僅每人又做了一身新衣服,買了幾斤豬肉犒勞了自己一下,又買了四石稻米迴來。然兒始終沒有忘記娘說的,災氣大都會旱澇連著生。去年是旱災,今年難保不會生澇災。十石稻米夠姐倆吃二十來個月。今年的稻米比去年貴不少,因為一場大雪,雖然從年底的一吊二百文錢,降到七百文錢一石,還是每石比去年多花了兩百多文錢。


    賣酸筍的錢除去買稻米,買新衣服,買豬肉,買豬油等的錢後,還剩下三千兩百文不到。然兒對青蓮說:


    “到秋後,小雞仔就能下蛋了,補貼著用,花到明年下來筍子應該夠了。”


    然兒和青蓮醃酸筍並沒有耽誤二畝水田的插秧追肥。和去年一樣,還是李爺爺幫忙犁田,買肥料。李順幫著把肥料運到地裏。插完秧苗的十天後,三月二十八這天開始下雨,這一下如同年三十的那場大雪,竟然纏纏綿綿下了半個月。到四月十三,才停住。秧苗是要曬苗才行,隻有經過曬苗才能長出達的根係,不僅能吸收更多的養分,也能到抽穗時,抗風,不至於倒伏在地裏。今年老天卻沒有給莊戶人家曬苗的機會。半個多月沒見陽光,地裏的秧苗葉子都已泛黃。植株纖細,如同久病的病人一般。


    然兒和青蓮給娘掃墓,也是冒雨祭奠的。因為沒法燒紙錢,也就沒有看到往日般飛舞的紙灰。青蓮和然兒心中不免悻悻的,很是失落。娘已經是姐妹倆心中的精神寄托,已經習慣了看紙錢燒完後,紙灰在空中飛舞。突然間看不到飛舞的紙灰,就如感覺不到娘的存在一樣。


    兩個人懷著這樣的心情,不由時時留意空中的雨滴,期望著稍微停一下,好給娘補燒紙錢。四月初十傍晚,雨住了有小半個時辰,姐倆不顧路上的泥濘,一溜小跑來到娘的墳前,快點燃紙錢。燒完後,果然又看到紙錢在頭上飛舞一會,才漸漸四處飄落下來。看見期盼的情景再次出現,然兒和青蓮相視一笑,才一路蹦蹦跳跳地返迴。


    四月十三停下的雨,並沒有停幾天,僅僅隔了五天,又開始下起來。這一下又是十天,每個鄉下人臉上都掛滿愁雲。就算是從此不再下雨,稻米也要欠收五成左右。去年隻不過收了三四成,兩年加起來還沒有往年一年的收入高。人們還在為今年稻米欠收愁時,五月初一開始,又下起雨來。現在已經是夏季,雨也不像春天時淅淅瀝瀝的,先是瓢潑大雨,繼而時斷時續地下著中到大雨。到五月十八,天一下晴了。


    隻是莊戶人家的心卻沒有見晴,今年的稻米怕是連兩成都收不到了。就算冬麥能夠收好,今年的饑荒是脫不了了。村子裏的裏正,紛紛向縣裏匯報當地的災情,指望縣裏能夠適時給予救濟,免得沒飯吃的老百姓背井離鄉,拖兒帶女去趕荒。


    然兒和青蓮因為有兩次買來的十石稻米,心裏還算踏實。一天兩人在雨榭小築中避雨聊天,然兒看著草亭裏麵空空的燕巢,傷感地對青蓮說:


    “娘曾經說過,燕子也是認人家的。娘沒得病的時候,每年開春燕子都會來此築巢繁衍,自前年娘的病情加重後,至今已經三年沒有燕子來了。”


    “是不是說燕子隻找那些興旺的人家築巢?”


    “應該是的。”


    “姐姐不要擔憂,蓮兒想明年肯定會有燕子來的。”


    午後,然兒見雨停了,便對青蓮說:


    “蓮兒,我們去村子裏的小鋪,家裏的鹽不多了,還要買些針線,等天晴了,姐姐學著做衣服。今年我們兩人的棉衣都要重新改過,都嫌小了。”


    然兒和青蓮來到小鋪裏,見裏麵坐滿了人。買好東西後,聽人們議論說,哪裏哪裏了大水,淹死不少人,秋糧已經是顆粒無收。迴來的路上,然兒說:


    “娘說過,旱災之後接著澇災,澇災容易死人,還會有很多動物死去。腐爛的屍體如果不妥善處理,就會生瘟疫。瘟疫比旱災澇災都要可怕。”


    “姐姐,以後我們就不要出門了吧?”


    青蓮聽到後,有些害怕的說道。


    “等下個楊莊集,我們去多買點日常用的,比如油鹽,然後盡量少出門。最好是再抱隻小狗來。大黃也已經十來歲,和然兒差不多大。再過幾年也要老了。”


    隔天,然兒正和青蓮在草亭中讀書練字,看見李武叔叔從門前的溪邊經過,便喊李武到家裏坐。李武來到草亭中,對然兒說道:


    “然兒姐倆還認字呢?”


    “閑著無事,多少認識幾個字,省的什麽都不懂。武叔叔,你知道村子裏誰家有小狗?”


    “然兒想要小狗?”


    “是啊,想再抱一個迴來,給大黃作伴。”


    “你李成叔叔家的狗應該快下了,等我和他說,給然兒留出一隻來。”


    “好啊,到時候武叔叔告訴一聲,然兒去抱。”


    李武坐了一會,對兩人講了些外麵的情景,大致和然兒在小鋪中聽到的差不多。最後又叮囑姐倆,輕易不要出門,就告辭走了。


    春天抱來的十隻小雞仔,死了一隻,剩下的九隻現在都有兩斤半重,再有不到兩個月就應該能下蛋了。每次看九隻半大雞,然兒都歎服周掌櫃,剩下的九隻雞,竟然是八隻母雞,一隻公雞。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周掌櫃挑選的。


    九隻雞,然兒一直散養著,讓它們在小院四周自由覓食。雖然陰雨連綿,卻是不缺嫩草和小蟲子,九隻雞的長勢都很好。


    時間來到七月底,該是收獲的季節,夏村人的臉上卻沒有絲毫喜悅。然兒和青蓮來到地頭,也是一臉苦笑。能打十石稻穀的二畝水田,今年連一石都打不上,而且還都是秕穀。纖細的植株,早已被風刮倒在地裏。然兒和青蓮每天挎著籃子,一穗穗尋找著,不到三天,就把二畝水田的穀穗都掐下來,拿到小院裏晾曬後,單獨盛放起來,等冬天時喂雞。


    盡管糧食欠收,好在沒有生瘟疫。隨著秋天的到來,氣溫漸漸降低,也不利於瘟疫的傳播。然兒和青蓮不再禁足於小院,偶爾會到楊莊趕集。一次來到周記酒鋪,然兒和青蓮與清閑的周掌櫃閑聊一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母係部落:選夫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都市言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都市言情並收藏母係部落:選夫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