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三皇子趙恆的突然到來,讓除了英惠公主外的其餘三女,不再像剛才那樣隨意,一時顯得拘束起來。+頂+點++++o尤其是蕭逸然,被趙恆占了剛才的椅子,隻得另外選了張椅子坐下來,臉上感覺熱熱的同時,心裏也七上八下的。先是,上次在天波府遞給自己帕子,如今又偏偏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其中含義已是十分明白。蕭逸然默默地坐著,一隻手始終留在袖子中,捏著那方帕子,不知如何是好。
蔡芸和李瑩一時間也不再說話,倒是英惠公主和三皇子姐弟倆聊了起來。
“弟弟怎麽有空到我這裏來了?”
“閑來無事,便想到姐姐這裏坐坐。不知道姐姐這裏竟然有客人。”
“姐姐也是因天氣晴好,才約三位妹妹前來一聚。”
“是不是不歡迎我來?”
趙恆說這話的時候,看似在問英惠公主,眼光卻落在蔡芸、李瑩和蕭逸然身上。見三女都低著頭不說話,英惠公主接話道:
“本來我們聊得挺好,弟弟這一來,讓三位妹妹都拘束起來了。”
“有什麽好拘束的,你們該怎麽聊還怎麽聊好了,我隻當看客。”
聽趙恆的意思,根本就沒有離開的意思,蕭逸然倒是不想再坐下去了,剛要站起來告辭,就聽公主府門外傳來丫鬟的通報聲:
“大殿下,二殿下到。”
聽到門外丫鬟的通報聲,房內眾人都站起身來。英惠公主率先朝門口迎過去,嘴裏說著:
“今天是什麽日子,怎麽兩位哥哥也來了。”
蕭逸然和蔡、李三位少女,緊跟在英惠公主身後,來到房門前,見從外麵走進來兩位十五六歲的少年,知道是大皇子楚王趙元佐,二皇子趙元僖,就要跪下去行禮。卻被身後的三皇子趙恆喊住了。
“三位小姐無需行此大禮。”
三女看看前麵的英惠公主,英惠公主也說道:
“三位妹妹不許如此,這又不是在外麵,常禮相見即可。”
蕭逸然跟著蔡李二人,屈膝向兩位皇子行禮後,低頭站到一邊。
“大哥,二哥,今天是什麽風把你們也吹到我這裏來了。”
“聽說妹妹這裏今天有貴客,特意過來看看。”
“嗬嗬,真是什麽事情都瞞不住。三弟剛剛過來,兩位哥哥就來了。快請裏麵坐吧。”
等三位皇子依次坐下後,蕭逸然三女才各自找座位坐下來。丫鬟上完茶,英惠公主不解地問大皇子道:
“大哥的王府離的那麽遠,是如何聽到妹妹這裏有客人的?”
“今日進宮看望母後,剛巧碰到二弟,自然是聽二弟說的。”
英惠公主便把眼光轉向二皇子趙元僖。
“哈哈,我也是無事,路徑三弟的院子時,聽丫鬟們說三弟到妹妹這裏會客,才知道的。”
由於大皇子和二皇子已經是成年男子,蔡芸、李瑩、蕭逸然顯得更加的局促,都靜靜地坐著,沒有誰主動開口說話。
“妹妹怎麽不給哥哥們介紹介紹?”
“這位是兵部尚書家的蔡芸妹妹,這位是工部尚書家的李瑩妹妹,這位則是蕭侍郎家的逸然妹妹。”
英惠公主逐一介紹三女道。
“可是外間瘋傳的才女蕭小姐?”
“大哥也聽說了?”
“不僅大哥聽說了,我在宮裏也是有所耳聞。好像還有位神童,好像姓林。”
“是禮部侍郎王大人夫人娘家的孫子林晨。”
三皇子趙恆給二哥解釋道。
“三弟認識?”
“見過兩次。”
“有機會被忘記也給哥哥介紹一下。”
自兩位皇子進來,蕭逸然等三女一直沒有開口,英惠公主有些過意不去,又不好開口趕兩位皇兄。隻得那眼睛示意趙恆,想讓趙恆出麵約兩位皇兄離開。
“大哥,二哥,我們在這裏反而讓姐姐的客人拘束了,不如我們還是到別處去,讓姐姐好好待客吧。”
趙恆心領神會,立即對兩位皇兄說道。
兩位皇子也知道,他們留在這裏,怕是三位少女不好開口,仔細打量了一眼,眼前的三位少女,特別是最小的蕭逸然,二人才借口還有其他的事情,拉著趙恆一起離開了英惠公主的住處。
“好了,皇兄和三弟都走了,咱們接著玩。”
最終,蕭逸然也沒能把帕子還給趙恆,隻得在心裏安慰自己,等下次再找機會吧。
三位少年一直留在英惠公主處,用過了午飯,才告辭各自迴府。
“然兒迴來了?”
蕭逸然迴到蕭府,先是來母親孫氏房間坐坐。
“嗯。”
“娘還沒進過宮呢。”
“沒什麽好的,那麽多規矩。”
“公主都請了誰?”
“有上次蔡李兩府的小姐,後來三皇子來了,不久大皇子和二皇子又去坐了坐。”
蕭逸然簡單把當時的情況,講給母親孫氏聽,便迴到後院自己的房間裏休息。當小杏和小喜看到小姐又把帕子帶了迴來,小喜就問道:
“小姐沒有把帕子還迴去?”
小喜雖然不知道帕子的主人是誰,不過,早晨小姐離開時,特意帶上帕子,想比應該能見到帕子的主人,所以才有此一問。
“等下次吧。”
蕭逸然無精打采地說了一句,便歪到床上,閉目休憩。心裏卻在想,以後該如何麵對趙恆。想來想去,蕭逸然也想不到一個妥善的方法。
“要是爹爹能夠調到京城之外做官,就可以遠離他們了。”
蕭逸然心中暗想,也許隻有這樣才能擺脫趙恆有可能的糾纏。
晚飯時,蕭逸然來到前院,陪著爹娘用晚飯,見爹爹蕭國良一臉的憂鬱之色,不由好奇地問道:
“爹爹有什麽心事?”
孫氏自然也早就看出來了,因蕭國良沒提,她猜想,許是當著女兒的麵,夫君不好開口,於是打算等夜裏再詢問。聽女兒提出來,孫氏也期待的看著蕭國良。
“哦,是這樣。今天在吏部,聽同僚議論說,北方又要起戰事了。”
看見母女二人疑惑的眼神,蕭國良接著解釋說:
“近年來北方雖然戰事不斷,但大都是小打小鬧。可是聽同僚議論,這次不同以往,遼國大有大舉進攻的架勢。如今上麵已是在抓緊調集人馬糧草,為接下來的大戰做籌備。”
母女二人靜靜地聽著,孫氏長歎一聲道:
“才過了幾天平安的日子,怎麽就……”
“聽他們議論,似乎聖上有禦駕親征的意思。”
蕭逸然約略記得,宋太宗曾經親自到五台山監督前方戰事,隻是在五台山時,被遼軍突襲,差點喪命。故事被編入評書《楊家將》中,才有了大郎楊延平扮太宗詐降,與二郎、三郎同時戰死,四郎被俘,五郎出家的故事情節。
“爹爹,今天女兒受英惠公主之邀,前去宮內玩耍,無意間遇到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好像從他們那裏並沒有看什麽來。”
“如今各位皇子都還年幼,除了大皇子被封為楚王外,其餘幾位皇子還都沒有分封。幾位皇子也都沒有具體的差事,想必這些事情,他們也未必知道。再說,就是知道了,也不可能在你們麵前流露出來。”
一家三口用完晚飯,蕭逸然並沒有馬上離開,依然陪著父母,坐在客廳喝茶,說些閑話。
“爹爹覺得做京官好,還是外任好?”
“然兒怎麽突然由此一問?”
“我隻是覺得,現在的生活沒有在華州時自在,更不用說太倉的六年了。”
“做京官的確是不易,尤其是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一不留神,說不定就會得罪人。隻是,不論是留在京裏,還是派往地方,都不是爹爹能說了算的。”
“對了,爹爹,娘。自從在太倉時接到過四書大哥的幾封書信後,好像有五六年都沒有四書大哥的消息了吧?”
“四書現在在冀州任提刑,前短時間曾經托人給我捎過口信,忘記告訴你們了。”
“四書大哥是什麽時候中的進士?”
“隻是中了舉人,沒有考中進士。是我們到太倉後的第四年中的,隨後便被選官了。”
“趙家大姐可還好?”
“四書口信中沒有提及,到年底四書也該迴京述職了,到時候就知道了。”
“上次去小喜姐家的時候,我和林晨哥哥還會以前我們的小院子看了看。”
“然兒,那小院子還在吧?”
“娘,在是在,隻是早已荒廢了。屋麵已有些塌陷,院子裏滿是雜草。剛好碰到一位大叔,從大叔那裏知道,自從四書大哥他們離開後,院子就沒人收拾了。”
“沒人住的房子,很快就會垮塌的。不要再管了,改天我捎個信迴去,讓村長看著處理了吧,不要再給我們留著了。”
“夫君說的是,留著也是荒廢掉,還不如送給村子裏的相鄰,或許他們還能用的上。”
過了一會,孫氏似乎剛剛想起來,對父女二人說:
“忘記告訴夫君和然兒了,小喜已經有喜了。”
“是嗎?那以後小喜就不能再做丫頭了,該再給然兒買個丫頭來。”
“爹娘,臨時不用吧,不是還有小杏嗎?”
“小杏和小蓮也都大了,用不了兩年也該出嫁,是該再買兩個小一點的丫頭。”
“賢妻迴頭吩咐蔡旭去辦吧。”</>
三皇子趙恆的突然到來,讓除了英惠公主外的其餘三女,不再像剛才那樣隨意,一時顯得拘束起來。+頂+點++++o尤其是蕭逸然,被趙恆占了剛才的椅子,隻得另外選了張椅子坐下來,臉上感覺熱熱的同時,心裏也七上八下的。先是,上次在天波府遞給自己帕子,如今又偏偏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其中含義已是十分明白。蕭逸然默默地坐著,一隻手始終留在袖子中,捏著那方帕子,不知如何是好。
蔡芸和李瑩一時間也不再說話,倒是英惠公主和三皇子姐弟倆聊了起來。
“弟弟怎麽有空到我這裏來了?”
“閑來無事,便想到姐姐這裏坐坐。不知道姐姐這裏竟然有客人。”
“姐姐也是因天氣晴好,才約三位妹妹前來一聚。”
“是不是不歡迎我來?”
趙恆說這話的時候,看似在問英惠公主,眼光卻落在蔡芸、李瑩和蕭逸然身上。見三女都低著頭不說話,英惠公主接話道:
“本來我們聊得挺好,弟弟這一來,讓三位妹妹都拘束起來了。”
“有什麽好拘束的,你們該怎麽聊還怎麽聊好了,我隻當看客。”
聽趙恆的意思,根本就沒有離開的意思,蕭逸然倒是不想再坐下去了,剛要站起來告辭,就聽公主府門外傳來丫鬟的通報聲:
“大殿下,二殿下到。”
聽到門外丫鬟的通報聲,房內眾人都站起身來。英惠公主率先朝門口迎過去,嘴裏說著:
“今天是什麽日子,怎麽兩位哥哥也來了。”
蕭逸然和蔡、李三位少女,緊跟在英惠公主身後,來到房門前,見從外麵走進來兩位十五六歲的少年,知道是大皇子楚王趙元佐,二皇子趙元僖,就要跪下去行禮。卻被身後的三皇子趙恆喊住了。
“三位小姐無需行此大禮。”
三女看看前麵的英惠公主,英惠公主也說道:
“三位妹妹不許如此,這又不是在外麵,常禮相見即可。”
蕭逸然跟著蔡李二人,屈膝向兩位皇子行禮後,低頭站到一邊。
“大哥,二哥,今天是什麽風把你們也吹到我這裏來了。”
“聽說妹妹這裏今天有貴客,特意過來看看。”
“嗬嗬,真是什麽事情都瞞不住。三弟剛剛過來,兩位哥哥就來了。快請裏麵坐吧。”
等三位皇子依次坐下後,蕭逸然三女才各自找座位坐下來。丫鬟上完茶,英惠公主不解地問大皇子道:
“大哥的王府離的那麽遠,是如何聽到妹妹這裏有客人的?”
“今日進宮看望母後,剛巧碰到二弟,自然是聽二弟說的。”
英惠公主便把眼光轉向二皇子趙元僖。
“哈哈,我也是無事,路徑三弟的院子時,聽丫鬟們說三弟到妹妹這裏會客,才知道的。”
由於大皇子和二皇子已經是成年男子,蔡芸、李瑩、蕭逸然顯得更加的局促,都靜靜地坐著,沒有誰主動開口說話。
“妹妹怎麽不給哥哥們介紹介紹?”
“這位是兵部尚書家的蔡芸妹妹,這位是工部尚書家的李瑩妹妹,這位則是蕭侍郎家的逸然妹妹。”
英惠公主逐一介紹三女道。
“可是外間瘋傳的才女蕭小姐?”
“大哥也聽說了?”
“不僅大哥聽說了,我在宮裏也是有所耳聞。好像還有位神童,好像姓林。”
“是禮部侍郎王大人夫人娘家的孫子林晨。”
三皇子趙恆給二哥解釋道。
“三弟認識?”
“見過兩次。”
“有機會被忘記也給哥哥介紹一下。”
自兩位皇子進來,蕭逸然等三女一直沒有開口,英惠公主有些過意不去,又不好開口趕兩位皇兄。隻得那眼睛示意趙恆,想讓趙恆出麵約兩位皇兄離開。
“大哥,二哥,我們在這裏反而讓姐姐的客人拘束了,不如我們還是到別處去,讓姐姐好好待客吧。”
趙恆心領神會,立即對兩位皇兄說道。
兩位皇子也知道,他們留在這裏,怕是三位少女不好開口,仔細打量了一眼,眼前的三位少女,特別是最小的蕭逸然,二人才借口還有其他的事情,拉著趙恆一起離開了英惠公主的住處。
“好了,皇兄和三弟都走了,咱們接著玩。”
最終,蕭逸然也沒能把帕子還給趙恆,隻得在心裏安慰自己,等下次再找機會吧。
三位少年一直留在英惠公主處,用過了午飯,才告辭各自迴府。
“然兒迴來了?”
蕭逸然迴到蕭府,先是來母親孫氏房間坐坐。
“嗯。”
“娘還沒進過宮呢。”
“沒什麽好的,那麽多規矩。”
“公主都請了誰?”
“有上次蔡李兩府的小姐,後來三皇子來了,不久大皇子和二皇子又去坐了坐。”
蕭逸然簡單把當時的情況,講給母親孫氏聽,便迴到後院自己的房間裏休息。當小杏和小喜看到小姐又把帕子帶了迴來,小喜就問道:
“小姐沒有把帕子還迴去?”
小喜雖然不知道帕子的主人是誰,不過,早晨小姐離開時,特意帶上帕子,想比應該能見到帕子的主人,所以才有此一問。
“等下次吧。”
蕭逸然無精打采地說了一句,便歪到床上,閉目休憩。心裏卻在想,以後該如何麵對趙恆。想來想去,蕭逸然也想不到一個妥善的方法。
“要是爹爹能夠調到京城之外做官,就可以遠離他們了。”
蕭逸然心中暗想,也許隻有這樣才能擺脫趙恆有可能的糾纏。
晚飯時,蕭逸然來到前院,陪著爹娘用晚飯,見爹爹蕭國良一臉的憂鬱之色,不由好奇地問道:
“爹爹有什麽心事?”
孫氏自然也早就看出來了,因蕭國良沒提,她猜想,許是當著女兒的麵,夫君不好開口,於是打算等夜裏再詢問。聽女兒提出來,孫氏也期待的看著蕭國良。
“哦,是這樣。今天在吏部,聽同僚議論說,北方又要起戰事了。”
看見母女二人疑惑的眼神,蕭國良接著解釋說:
“近年來北方雖然戰事不斷,但大都是小打小鬧。可是聽同僚議論,這次不同以往,遼國大有大舉進攻的架勢。如今上麵已是在抓緊調集人馬糧草,為接下來的大戰做籌備。”
母女二人靜靜地聽著,孫氏長歎一聲道:
“才過了幾天平安的日子,怎麽就……”
“聽他們議論,似乎聖上有禦駕親征的意思。”
蕭逸然約略記得,宋太宗曾經親自到五台山監督前方戰事,隻是在五台山時,被遼軍突襲,差點喪命。故事被編入評書《楊家將》中,才有了大郎楊延平扮太宗詐降,與二郎、三郎同時戰死,四郎被俘,五郎出家的故事情節。
“爹爹,今天女兒受英惠公主之邀,前去宮內玩耍,無意間遇到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好像從他們那裏並沒有看什麽來。”
“如今各位皇子都還年幼,除了大皇子被封為楚王外,其餘幾位皇子還都沒有分封。幾位皇子也都沒有具體的差事,想必這些事情,他們也未必知道。再說,就是知道了,也不可能在你們麵前流露出來。”
一家三口用完晚飯,蕭逸然並沒有馬上離開,依然陪著父母,坐在客廳喝茶,說些閑話。
“爹爹覺得做京官好,還是外任好?”
“然兒怎麽突然由此一問?”
“我隻是覺得,現在的生活沒有在華州時自在,更不用說太倉的六年了。”
“做京官的確是不易,尤其是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一不留神,說不定就會得罪人。隻是,不論是留在京裏,還是派往地方,都不是爹爹能說了算的。”
“對了,爹爹,娘。自從在太倉時接到過四書大哥的幾封書信後,好像有五六年都沒有四書大哥的消息了吧?”
“四書現在在冀州任提刑,前短時間曾經托人給我捎過口信,忘記告訴你們了。”
“四書大哥是什麽時候中的進士?”
“隻是中了舉人,沒有考中進士。是我們到太倉後的第四年中的,隨後便被選官了。”
“趙家大姐可還好?”
“四書口信中沒有提及,到年底四書也該迴京述職了,到時候就知道了。”
“上次去小喜姐家的時候,我和林晨哥哥還會以前我們的小院子看了看。”
“然兒,那小院子還在吧?”
“娘,在是在,隻是早已荒廢了。屋麵已有些塌陷,院子裏滿是雜草。剛好碰到一位大叔,從大叔那裏知道,自從四書大哥他們離開後,院子就沒人收拾了。”
“沒人住的房子,很快就會垮塌的。不要再管了,改天我捎個信迴去,讓村長看著處理了吧,不要再給我們留著了。”
“夫君說的是,留著也是荒廢掉,還不如送給村子裏的相鄰,或許他們還能用的上。”
過了一會,孫氏似乎剛剛想起來,對父女二人說:
“忘記告訴夫君和然兒了,小喜已經有喜了。”
“是嗎?那以後小喜就不能再做丫頭了,該再給然兒買個丫頭來。”
“爹娘,臨時不用吧,不是還有小杏嗎?”
“小杏和小蓮也都大了,用不了兩年也該出嫁,是該再買兩個小一點的丫頭。”
“賢妻迴頭吩咐蔡旭去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