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督師行轅當然要擺開酒宴慶賀一番,在酒宴上,全是史可法帶來的幕僚以及京營的將官,沒有複遼軍體係的人。


    當然,史可法是邀請過的,這種胸史可法還是有的,不過複遼軍的將士迴答,自己的兄弟喝著稀粥,自己等絕不錦衣玉食。於是史可法也就沒再深邀,因為他知道,即便是來了,也絕對不會有什麽好麵孔,沒來由的壞了這大好的氣氛,不來更是讓人舒心。


    酒宴豐盛,遼東風味絕佳,新月初升,更有詩情畫意,思鄉懷古之情油然而生,於是文士們詩歌唱和,武將們擊節而歌。


    每有佳作出爐,更是好評如潮,歡唿叫好。


    史可法一首思先秦忠良詩一出,技壓全場,冠絕群儒,大家深研深意,竟然是字字璣珠,意境高遠的令人發指。再次當選第一,當然,史可法的詩也曾經得到過第二,不過那是在他當副手的時候。


    正在歡歌興未盡的時候,中軍匆匆走來,對史可法低語一陣,史可法眉頭稍微皺了一下,然後便舒展開來,看著下麵那些探尋的目光,便施施然站起,端著酒杯道:“今日佳節,正該盡歡,而軍中無細樂,可謂美中不足,不過還好,外麵正有好戲上場,諸君不妨與本督師登高一觀。”言罷帶頭大步走出督師行轅,登上行轅外高高的將台,往兩座大營望去。


    這時候,兩座大營正在上演武鬥大戲,看著那恢弘的場麵,大家不由得熱血沸騰。


    而原先的那個謹小慎微的幕僚卻不合時宜,不由得低聲向史可法建議:“督師大人,如此鬧下去不好吧,還是讓他們住手,各歸本營才是。”


    史可法卻淡然一笑:“京營新來,我卻不知道他們的戰鬥力和血性如何,這不正好用複遼軍檢驗一番?這可比列陣走馬觀花實際的多,而這次鬥毆嗎,也不正好給我整頓複遼軍那群桀驁不馴的家夥一個口實嗎?”


    於是這個幕僚啞然,於是其他幕僚深深為督師大人的深謀遠慮折服。


    鬥毆在持續擴大,從整個鬥毆過程來看,京營雖然處於下風,但依舊還能對陣堅持,這樣的結果其實史可法很滿意。


    滿意的原因在於,京營的精氣神很好,沒有在複遼軍這個主軍麵前氣餒,在客場上能夠堅持不墜,已經是難能可貴,最主要的是,在史可法看來,京營沒有經過真正的戰陣廝殺,和實戰經驗豐富的複遼軍相比,能略微處於下風,那也是因為實戰經驗不足,而有這樣的精氣神在,若是再上戰場一戰磨煉,那麽,一支能夠橫掃天下無敵的強軍就橫空出世了,這樣,皇上的手中就可以握住一支平衡全國,震懾不臣的強大力量,那以後大明江山就穩如磬石了。


    結果鬥毆發展到雙方全軍,三萬八千京營全部上陣,對陣複遼軍兩萬,結果劣勢卻越來越明顯了,這時候,也不知道是誰跑迴了營地,抄起了家夥,於是京營一聲喊,紛紛拿起了刀槍。


    史可法就一皺眉,勝不驕敗不餒,不過是小小的挫敗就氣急敗壞,看來,京營還是心浮氣躁,還需要磨練啊。


    而正在大家為即將出現不堪的後果擔心的時候,複遼軍竟然全軍退迴營地,這讓大家酥了口氣的同時,也對複遼軍的膽怯而嗤之以鼻。


    若論血性,看來還是京營要強上複遼軍幾分啊。


    結果大家剛剛準備下去處理善後的時候,猛的看到複遼軍一定火把衝天點燃,照耀的如同白晝,在這衝天的火光裏,一隊隊複遼軍從各自的帳篷裏再次出來的時候,已經渾身披甲,手中握緊了紮槍。一小隊一小隊排著整齊的隊形,匯合成中隊,而後大隊,最後匯合成全軍縱隊,紮槍三疊在前,弓兵五列在後,在漫天的火光裏,整個複遼軍的大營突然生長出一片一望無際的紮槍森林。


    一聲聲“山——”“風——”的怒吼更是讓人驚心動魄。


    而這時候,已經有無數輔兵開始拆卸擋在大軍前進道路上的帳篷。


    而隨著一聲“動——”大軍起步,那是一種怎麽樣的氣勢?那是排山倒海蔑視一切的氣勢,然後大軍滾滾向前,推倒他們的營寨,開動到了兩軍陣前。


    隨著全軍一起應和的怒吼:“為了榮譽,死戰不退,殺——”


    這一聲為了榮譽,死戰不退的呐喊,道出了他們對羞辱的憤怒和絕不受辱的決心氣概。


    這一聲殺,驚天動地,就在這天地之間的空氣就好像突然結冰,漫天的殺氣砰然而出,似乎那殺氣由無形變成了有形,直撲麵門,讓史可法感覺自己的衣袍都在這殺氣裏獵獵飄飛,再看那些京營將官以及自己的幕僚,一個個麵色慘白雙股戰栗。


    而抬眼再看京營,幾萬人馬,在這一聲呐喊裏,一個個膽戰心驚瑟瑟發抖,不由得畏縮不前紛紛後退,還有的那將士,麵對如山的軍陣直接丟掉刀槍轉身就跑,更有的那直接癱倒在地高唿饒命的,有那嚇得沒有了魂魄就那麽茫然的站在兩軍陣前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督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奔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奔叔並收藏大明督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