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心裏惴惴不安的拿著孫承宗的手諭,來到了山海關報門求見,結果孫承宗直接開大堂相見,這讓祖大壽的腦門子冷汗汩汩而下,看來孫承宗是真的看出了自己的不法,這似乎是要拿自己開刀。
想到這裏,立刻猶豫起來,是進還是不進,或者幹脆跑迴錦州。
但思前想後,自己若是跑迴錦州還能怎麽樣?一輩子就縮著腦袋不出去啦?這不現實。
造反投敵?更不現實,投敵的路上就是呂漢強的複遼軍,那可真的是兵強馬壯,絕對不是自己這一萬多親兵能突破的。往迴和關內的自己軍隊匯合?一個山海關就是自己無論如何也通不過的,這時候祖大壽才悲哀的發現,困死呂漢強的時候,自己也被困死了,也開始豁然明白,感情皇帝壓根就沒忘記自己丟棄京畿逃跑的事情。
突然想通了這個道理,祖大壽的冷汗就如瀑布一般噴湧而出,立刻濕透了全身。
自己原先的依仗憑借,感情都是虛的,感情原先自己和呂漢強明爭暗鬥,不過是被人早就安排好,並且樂於見到的,都在為自己尋找死亡的道路。
既然是這樣,那以後自己該怎麽做呢?
轉變思路,投靠呂漢強,這才是自己的出路吧。但轉而又沮喪的想到,呂漢強現在是自身難保,那自己投過去不也是一起完蛋嗎?
那放眼天下自己還能依靠誰來?想著這翻江倒海的事情,祖大壽心亂如麻,但現在無論如何還是進大堂拜見孫承宗,這個自己真正的老上司要緊,這時候,祖大壽才後悔,自己當初不該如此待孫承宗,不該架空他。
沒辦法,祖大壽還是戰戰兢兢的進了大堂,直接報門覲見。
然而一進大堂卻讓祖大壽感覺莫名其妙,因為在這巨大的經略行轅,空空蕩蕩的就隻有一個孫承宗在,在他的身後也隻有一個老仆人,端著遼東經略的印信寶劍,然後,大堂裏再無一個人,這時候祖大壽的心才略微放下,小心眼立刻再次浮動起來,兩個老人而已,萬一對自己不利,直接綁架了,然後就可以以他為人質,或要挾呂漢強放自己去後金,或者是要挾山海關的守將放自己迴中原,與自己的關寧鐵騎會合。
心中有了底氣,祖大壽也將腰板兒挺直,依照規矩跪倒在地,給孫承宗磕頭施禮,“關寧前軍總製,末將祖大壽參拜經略大人。”
孫承宗昂然端坐,隻是輕輕點頭,然後對祖大壽道:“今日緊急招集祖將軍來行轅,是有緊急軍務要求你去做,此事秘密不得要第二人得知,因此請祖將軍揮退你身後的親衛。”然後轉過頭來,對身後的仆人道:“你也且退下。”
那老仆人立刻將印信寶劍安放在孫承宗麵前的桌子上,深施一禮悄然褪去。
這樣,祖大壽在迷惑裏卻更加放心,於是也就將身後自己帶進來的十名親衛高手揮退了出去。
這時候,大堂裏就隻剩下孫承宗與祖大壽,孫承宗對祖大壽揮揮手,“將軍且前來。”
祖大壽就依言往前走了幾步,然後孫承宗鄭重地壓低了嗓門,“我之所以要在這裏與將軍商談,實在是這件事情鄭重要緊的很。”
祖大壽便提起精神,對孫承宗道,“老經略有什麽公事?請交代末將,末將會全力以赴。”
孫承宗便鄭重的道,“前日呂漢強來我這裏,向我匯報了遼西的戰況,現在,由於呂漢強後繼無力,而後金也集結全力,堵住了呂漢強東去的咽喉,後金和我們就陷入了對峙的階段,但這樣的局麵不能依舊這樣下去,因此,呂漢強施行了一個饑餓計劃,帶著他一萬五千騎兵衝進遼東,對遼東的莊稼和村鎮施行了三光政策,這政策雖然慘無人道,但效果非常明顯,可以預見,今年到明年,遼東後金的統治區將出現大麵積的饑荒,這樣一來,將嚴重的削弱後金的戰爭潛力,恢複遼東也就指日可待。”
這個戰略祖大壽知道,對即將出現的遼東******也有預見,要不後金的秘密使者也不會來和自己商量糧食走私的事情了,但想到未來遼東地區將出現的餓殍遍地的人間慘狀,就連一項殺人如麻的祖大壽都感覺後背一陣陣發麻。
做呂漢強的敵人,的確是太可怕了。
看著麵色青白不定的祖大壽,孫承宗輕描淡寫地繼續道:“而隻要這個饑餓計劃能夠順利施行下去,不用多了,隻要兩年,我們的恢複遼東大計就能實現,到時候無論是你我,還是他呂漢強,都將標榜青史,公候萬代,但這裏有一個問題,就是這樣破天的大功不能讓呂漢強獨自得到,我的意思你明白嗎?”
祖大壽一愣,轉而心中狂喜,“如果呂漢強真的獨自恢複了遼東,他的軍功將比天高,而這時候,朝廷上的事自己也知道,說不定這個老孫頭說的話,就是上麵的意思,於是很虔誠地點頭,“末將明白。”
?“因此本經略決定,為呂漢強的饑餓計劃添一把火,同時也為你我能夠在這場彪榜青史的戰爭裏,獲得應有的軍功地位而努把力。”
這時候祖大壽的興趣也來了,“不知道老經略有什麽樣的計謀?末將願聞其詳,並努力去實現老經略的計謀。”
這時候祖大壽看著孫承宗,想起當初孫承宗對自己的種種的好來。
想當初自己馳援京畿,看到袁崇煥被下獄之後,惶恐逃走,就是孫承宗不顧奔波追上了自己,並且向皇上擔保自己沒有二心,才讓自己得以保住腦袋,尤其在京畿一戰,自己為保存實力放棄了原先的計劃,讓呂漢強狠狠的咬了自己一口,結果還是這位孫閣部再次出麵,力保自己無罪,還是這位老大人,在繼任遼東經略之後,還將關寧前軍總製的職位留給了自己,這林林總總可謂待自己天高地厚,可是自己呢?剛剛還生出了要挾持自己的恩人為人質的混蛋想法,真的的罪該萬死不是人啊。
想到這裏的時候,不由心裏一熱,眼睛就濕潤了,忙扭頭努力的將眼淚忍住,再迴頭時候,已經丟棄了原先的心思,徹底的想成為孫承宗的心腹了。
孫承宗不知道就在這轉眼之間,祖大壽心理翻天覆地的變化,隻是感覺現在的祖大壽與自己間有種突然的親近,於是微微一笑,“這個計策也說不上新鮮,還不是春秋舊事。”
祖大壽不由一愣,春秋舊事,那是什麽?
孫承宗道:“既然呂漢強燒了遼東大地的莊稼,那麽明年開春,他依舊會繼續耕作,這時候他呂漢強就沒有辦法了,但是老夫卻想到了一個典故。”
祖大壽忙問道:“什麽典故?老大人教我。”
孫承宗道:“想當年吳越爭霸,越國戰敗,臣服於吳,吳國有一年歉收,沒有了明年耕作的種子,於是就命令被征服了的越國向吳國提供充足的種子。”
祖大壽不是大字不識的莽漢,一經提醒立刻想起來了這個典故,當時眼睛雪亮起來。
祖大壽還是愛國的,雖然走私糧食給後金,還不是錢給自己鬧的?如果真的能在複遼的國戰裏彪榜青史,還是心向往之的。
“老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說,我們幹脆再賣點種子給後金?”說著就嘿嘿的奸笑起來。
孫承宗雙手一拍讚歎的道:“不愧是老夫心腹愛將,真的是一點就透。”就這一句心腹愛將,再次讓祖大壽徹徹底底的感動,之後就是心甘情願的倒向了孫承宗。
?孫承宗點點頭,突然神秘地問道:“此事事關重大,我不能交給別人去做,其他人我一個也信不著,因此上。”神情突然嚴肅,端坐正身子:“祖將軍聽令。”
祖大壽立刻端正了身子,深施一禮激動的道:“末將在。”
“我以遼東經略命令你,與後金走私。”
祖大壽腦袋嗡的一下,但這次不是驚嚇,而是被信任的激動與驚喜,一是這事情孫承宗交給自己,就充分的說明孫承宗絕對將自己當作心腹,第二,合法走私啊,那自己賺的可就合情合理了。
“末將遵令。”然後上前一步:“老公祖,末將認為,做事就要做絕,幹脆我再給皇太極走私一點糧食。”
孫承宗雙眼一瞪:“不可貪得無厭。”但隻是瞪眼,卻沒有嗬斥。
祖大壽更加感覺溫暖,忙再次施禮:“我得到情報,後金也感覺到呂漢強毒計的後果,因此正在遼西葫蘆島等地籌措戰備的糧食,老公祖,是戰備的糧食,嘿嘿,這樣一來,我們就在糧食上做些手腳,哈哈,到時候我看建奴吃了我的糧食之後會是什麽樣的。”說到得意處,當時祖大壽笑的是嘎嘎的。
孫承宗當時眼睛雪亮雪亮的,站起身一把拉住祖大壽:“來來,咱們爺倆後廳密室裏喝兩盅,好好合計合計這事情。”
就這個舉動,就這一句話,徹底的讓祖大壽哽咽了,被信任的感覺真好,為國出力的感覺真好。
想到這裏,立刻猶豫起來,是進還是不進,或者幹脆跑迴錦州。
但思前想後,自己若是跑迴錦州還能怎麽樣?一輩子就縮著腦袋不出去啦?這不現實。
造反投敵?更不現實,投敵的路上就是呂漢強的複遼軍,那可真的是兵強馬壯,絕對不是自己這一萬多親兵能突破的。往迴和關內的自己軍隊匯合?一個山海關就是自己無論如何也通不過的,這時候祖大壽才悲哀的發現,困死呂漢強的時候,自己也被困死了,也開始豁然明白,感情皇帝壓根就沒忘記自己丟棄京畿逃跑的事情。
突然想通了這個道理,祖大壽的冷汗就如瀑布一般噴湧而出,立刻濕透了全身。
自己原先的依仗憑借,感情都是虛的,感情原先自己和呂漢強明爭暗鬥,不過是被人早就安排好,並且樂於見到的,都在為自己尋找死亡的道路。
既然是這樣,那以後自己該怎麽做呢?
轉變思路,投靠呂漢強,這才是自己的出路吧。但轉而又沮喪的想到,呂漢強現在是自身難保,那自己投過去不也是一起完蛋嗎?
那放眼天下自己還能依靠誰來?想著這翻江倒海的事情,祖大壽心亂如麻,但現在無論如何還是進大堂拜見孫承宗,這個自己真正的老上司要緊,這時候,祖大壽才後悔,自己當初不該如此待孫承宗,不該架空他。
沒辦法,祖大壽還是戰戰兢兢的進了大堂,直接報門覲見。
然而一進大堂卻讓祖大壽感覺莫名其妙,因為在這巨大的經略行轅,空空蕩蕩的就隻有一個孫承宗在,在他的身後也隻有一個老仆人,端著遼東經略的印信寶劍,然後,大堂裏再無一個人,這時候祖大壽的心才略微放下,小心眼立刻再次浮動起來,兩個老人而已,萬一對自己不利,直接綁架了,然後就可以以他為人質,或要挾呂漢強放自己去後金,或者是要挾山海關的守將放自己迴中原,與自己的關寧鐵騎會合。
心中有了底氣,祖大壽也將腰板兒挺直,依照規矩跪倒在地,給孫承宗磕頭施禮,“關寧前軍總製,末將祖大壽參拜經略大人。”
孫承宗昂然端坐,隻是輕輕點頭,然後對祖大壽道:“今日緊急招集祖將軍來行轅,是有緊急軍務要求你去做,此事秘密不得要第二人得知,因此請祖將軍揮退你身後的親衛。”然後轉過頭來,對身後的仆人道:“你也且退下。”
那老仆人立刻將印信寶劍安放在孫承宗麵前的桌子上,深施一禮悄然褪去。
這樣,祖大壽在迷惑裏卻更加放心,於是也就將身後自己帶進來的十名親衛高手揮退了出去。
這時候,大堂裏就隻剩下孫承宗與祖大壽,孫承宗對祖大壽揮揮手,“將軍且前來。”
祖大壽就依言往前走了幾步,然後孫承宗鄭重地壓低了嗓門,“我之所以要在這裏與將軍商談,實在是這件事情鄭重要緊的很。”
祖大壽便提起精神,對孫承宗道,“老經略有什麽公事?請交代末將,末將會全力以赴。”
孫承宗便鄭重的道,“前日呂漢強來我這裏,向我匯報了遼西的戰況,現在,由於呂漢強後繼無力,而後金也集結全力,堵住了呂漢強東去的咽喉,後金和我們就陷入了對峙的階段,但這樣的局麵不能依舊這樣下去,因此,呂漢強施行了一個饑餓計劃,帶著他一萬五千騎兵衝進遼東,對遼東的莊稼和村鎮施行了三光政策,這政策雖然慘無人道,但效果非常明顯,可以預見,今年到明年,遼東後金的統治區將出現大麵積的饑荒,這樣一來,將嚴重的削弱後金的戰爭潛力,恢複遼東也就指日可待。”
這個戰略祖大壽知道,對即將出現的遼東******也有預見,要不後金的秘密使者也不會來和自己商量糧食走私的事情了,但想到未來遼東地區將出現的餓殍遍地的人間慘狀,就連一項殺人如麻的祖大壽都感覺後背一陣陣發麻。
做呂漢強的敵人,的確是太可怕了。
看著麵色青白不定的祖大壽,孫承宗輕描淡寫地繼續道:“而隻要這個饑餓計劃能夠順利施行下去,不用多了,隻要兩年,我們的恢複遼東大計就能實現,到時候無論是你我,還是他呂漢強,都將標榜青史,公候萬代,但這裏有一個問題,就是這樣破天的大功不能讓呂漢強獨自得到,我的意思你明白嗎?”
祖大壽一愣,轉而心中狂喜,“如果呂漢強真的獨自恢複了遼東,他的軍功將比天高,而這時候,朝廷上的事自己也知道,說不定這個老孫頭說的話,就是上麵的意思,於是很虔誠地點頭,“末將明白。”
?“因此本經略決定,為呂漢強的饑餓計劃添一把火,同時也為你我能夠在這場彪榜青史的戰爭裏,獲得應有的軍功地位而努把力。”
這時候祖大壽的興趣也來了,“不知道老經略有什麽樣的計謀?末將願聞其詳,並努力去實現老經略的計謀。”
這時候祖大壽看著孫承宗,想起當初孫承宗對自己的種種的好來。
想當初自己馳援京畿,看到袁崇煥被下獄之後,惶恐逃走,就是孫承宗不顧奔波追上了自己,並且向皇上擔保自己沒有二心,才讓自己得以保住腦袋,尤其在京畿一戰,自己為保存實力放棄了原先的計劃,讓呂漢強狠狠的咬了自己一口,結果還是這位孫閣部再次出麵,力保自己無罪,還是這位老大人,在繼任遼東經略之後,還將關寧前軍總製的職位留給了自己,這林林總總可謂待自己天高地厚,可是自己呢?剛剛還生出了要挾持自己的恩人為人質的混蛋想法,真的的罪該萬死不是人啊。
想到這裏的時候,不由心裏一熱,眼睛就濕潤了,忙扭頭努力的將眼淚忍住,再迴頭時候,已經丟棄了原先的心思,徹底的想成為孫承宗的心腹了。
孫承宗不知道就在這轉眼之間,祖大壽心理翻天覆地的變化,隻是感覺現在的祖大壽與自己間有種突然的親近,於是微微一笑,“這個計策也說不上新鮮,還不是春秋舊事。”
祖大壽不由一愣,春秋舊事,那是什麽?
孫承宗道:“既然呂漢強燒了遼東大地的莊稼,那麽明年開春,他依舊會繼續耕作,這時候他呂漢強就沒有辦法了,但是老夫卻想到了一個典故。”
祖大壽忙問道:“什麽典故?老大人教我。”
孫承宗道:“想當年吳越爭霸,越國戰敗,臣服於吳,吳國有一年歉收,沒有了明年耕作的種子,於是就命令被征服了的越國向吳國提供充足的種子。”
祖大壽不是大字不識的莽漢,一經提醒立刻想起來了這個典故,當時眼睛雪亮起來。
祖大壽還是愛國的,雖然走私糧食給後金,還不是錢給自己鬧的?如果真的能在複遼的國戰裏彪榜青史,還是心向往之的。
“老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說,我們幹脆再賣點種子給後金?”說著就嘿嘿的奸笑起來。
孫承宗雙手一拍讚歎的道:“不愧是老夫心腹愛將,真的是一點就透。”就這一句心腹愛將,再次讓祖大壽徹徹底底的感動,之後就是心甘情願的倒向了孫承宗。
?孫承宗點點頭,突然神秘地問道:“此事事關重大,我不能交給別人去做,其他人我一個也信不著,因此上。”神情突然嚴肅,端坐正身子:“祖將軍聽令。”
祖大壽立刻端正了身子,深施一禮激動的道:“末將在。”
“我以遼東經略命令你,與後金走私。”
祖大壽腦袋嗡的一下,但這次不是驚嚇,而是被信任的激動與驚喜,一是這事情孫承宗交給自己,就充分的說明孫承宗絕對將自己當作心腹,第二,合法走私啊,那自己賺的可就合情合理了。
“末將遵令。”然後上前一步:“老公祖,末將認為,做事就要做絕,幹脆我再給皇太極走私一點糧食。”
孫承宗雙眼一瞪:“不可貪得無厭。”但隻是瞪眼,卻沒有嗬斥。
祖大壽更加感覺溫暖,忙再次施禮:“我得到情報,後金也感覺到呂漢強毒計的後果,因此正在遼西葫蘆島等地籌措戰備的糧食,老公祖,是戰備的糧食,嘿嘿,這樣一來,我們就在糧食上做些手腳,哈哈,到時候我看建奴吃了我的糧食之後會是什麽樣的。”說到得意處,當時祖大壽笑的是嘎嘎的。
孫承宗當時眼睛雪亮雪亮的,站起身一把拉住祖大壽:“來來,咱們爺倆後廳密室裏喝兩盅,好好合計合計這事情。”
就這個舉動,就這一句話,徹底的讓祖大壽哽咽了,被信任的感覺真好,為國出力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