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這樣,往往將自己的責任推卸給別人,卻不想自己應該負擔的責任,這就是人的劣根性,其實,東林黨能走到今天,始作俑者還不是他溫體仁?結果他現在依舊執迷不悟,他的失敗也就注定了。
想到這裏的時候,沉默好久,溫體仁用腳跺了跺轎子的地板,轎簾一掀,自己的貼身管家,小聲的問道:“老爺,有什麽吩咐?”
溫體仁道:“轉向,去鐵柵欄胡同周廷儒家。”
這個管家當時很納悶,自己道老爺與周廷儒現在已經是勢不兩立,怎麽突然要去拜訪周廷儒這個死敵?因此上略有遲疑,溫體仁當時怒吼道:“還不快去?”
在禦書房道經曆,讓溫體仁感覺到呂危機,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就必須再次聯合整個東林黨和呂漢強爭鬥一番,這才是溫體仁現在的想法。
來到周廷儒的宅院前麵,卻看見宅院前車馬如潮,巨大的門前廣場上,幾乎是人頭攢動落針都難,各級官吏排著隊等著接見。
溫體仁就徹底地感慨了一下,還是大明朝的首輔大臣才有這樣的風光,可惜自己當年沒有爭到這個位置,結果現在弄的是門前車馬稀,麻雀滿地走,下了轎子,狠狠地跺了跺腳,心中堅定的道:“這個大明首輔大臣位置,我一定要從你手裏爭過來。”
這就是溫體仁,都到了什麽時候還不忘記遠爭奪這個首府大臣位置的目標,其實你現在應該想的是,保住現在自己的位置才是正經。
結果溫體仁下了轎子,又一件事情狠狠地打擊了他的氣焰,按照原先溫體仁在這個朝中的地位和聲望,即便是周廷儒門前的這些官員們,也應該紛紛上前巴結,結果今天卻事情出乎預料,不但沒有那些官員們上前巴結,反倒是這些官員們看到了溫體仁下轎,紛紛將臉轉向一旁,就當他溫體仁是個空氣。
而溫體仁走向官員隊伍的時候,就好像他身上有巨大的排斥磁場,所有的官員都自動地與他保持一段的距離,沒有人向他施禮打招唿,更沒有人向他如原先一樣跪地口稱恩師,這讓溫體仁真正的出離憤怒,世態炎涼達到了這種程度,不由得大聲怒吼:“一**佞小人,一群見風使舵的東西,聖人君子所教導的東西,難道你們都忘記了嗎?”
結果整個廣場上,幾百人全對他的怒吼熟視無睹,依舊當他是個空氣,這種挫敗感讓溫體仁幾乎達到了絕望。
不過,溫體仁還沒達到喪失理智的時候,越是這樣,他越感覺到自己必須再次拿出東林黨的黨魁的身份,重新整合東林為自己所用,和呂漢強鬥一鬥,否則,按照現在的情況,自己將絕無勝算。
不顧那些躲避自己的官員,溫體仁大步走向周廷儒的大門,對著那上麵一排趾高氣揚的門房大聲道:“去告訴周廷儒,本官來拜訪。”
在他的心裏,自己能拜訪周廷儒,已經是給了周廷儒天大的麵子,下麵事情就應該是周廷儒大開中門,屁顛兒屁顛兒的來迎接自己,然後與自己共商推倒呂漢強的大計。
結果,事情卻大大的出乎了溫體仁的預料之外,高高的台階上,那些家奴們竟然一個個如木雕泥塑一般,對周廷儒的怒吼視若罔聞。
當時溫體仁的手下紛紛怒火中燒,因為在他們的眼裏,從來自己的主人出行沒被如此慢待,畢竟自己的主人是東林魁首,禮部尚書,這還得了?於是紛紛衝上前來,對著那些門房怒吼道:“我家尚書大人親自拜訪他周廷儒,你為什麽不去通報?”
結果這時候從角門裏匆匆忙忙走出一個三等管家的樣子,衝著溫體仁隨隨便便的拱手:“不知道溫大人前來,有失遠迎,萬望恕罪萬望恕罪。”嘴上是這麽說,卻沒有一點想要求對方恕罪的態度。
溫體仁這時也顧不上其他,背著手昂揚的道:“周廷儒為什麽不親自來迎接老夫?”
結果那個三等管家淡淡的道:“我家老爺得病臥床不起不能見客。”說這話完後,竟然對著身邊一個剛剛遞上牌子的官員道:“這位知府大人,我家老爺請您到書房一見。”
這就是赤果果的打臉,同時也明確地向在場的所有官員宣布,周廷儒與這個即將過氣的,即將被呂漢強打倒的溫體仁劃清界限。
周廷儒之所以這麽做,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在這大明國朝,幾乎就沒有秘密可言,自己作為朝廷的首輔大臣,現在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消息,都會第一時間被自己知道,否則自己這個首府大臣,那豈不就是睜眼瞎?豈不就是白忙活?因此上,今天溫體仁在禦書房與崇禎皇帝的奏對最終的結果,竟然先一步就傳到了周廷儒的耳朵裏,作為人老成精的周廷儒,作為一個和溫體仁鬥得你死我活的老練家夥,對整個朝堂的風向把握的非常準確,就在這短短的信息裏,就已經確定呂漢強勝利了,溫體仁倒台了。
既然已經明確的判斷出溫體仁倒台了,那麽自己就沒必要再摻合這一趟渾水,尤其是現在,是非常時期,保住自己的位置,保住自己東林剩下的元氣才是正經,而這次一旦自己接見溫體仁這個消息被呂漢強得到,那麽完全有可能,呂漢強會宜將剩勇追窮寇,便將自己也帶進溝裏去,周廷儒之所以能當上內閣首輔大臣而不是溫體仁,比溫體仁聰明就聰明在這裏,他雖然更善於內鬥,但他更善於察言觀色,審時度勢,這才是周廷儒與溫體仁的區別。
被堅決的拒絕在了門外,溫體仁徹底的被再次打擊,這時候的打擊程度遠遠要超過當時在禦書房裏和崇禎的那一場,背叛,被背叛的感覺就是這樣,雖然自己也曾經無數的背叛了曾經為自己努力的同僚,但當自己接受背叛感覺的時候,心中真的不好受。
想到這裏的時候,沉默好久,溫體仁用腳跺了跺轎子的地板,轎簾一掀,自己的貼身管家,小聲的問道:“老爺,有什麽吩咐?”
溫體仁道:“轉向,去鐵柵欄胡同周廷儒家。”
這個管家當時很納悶,自己道老爺與周廷儒現在已經是勢不兩立,怎麽突然要去拜訪周廷儒這個死敵?因此上略有遲疑,溫體仁當時怒吼道:“還不快去?”
在禦書房道經曆,讓溫體仁感覺到呂危機,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就必須再次聯合整個東林黨和呂漢強爭鬥一番,這才是溫體仁現在的想法。
來到周廷儒的宅院前麵,卻看見宅院前車馬如潮,巨大的門前廣場上,幾乎是人頭攢動落針都難,各級官吏排著隊等著接見。
溫體仁就徹底地感慨了一下,還是大明朝的首輔大臣才有這樣的風光,可惜自己當年沒有爭到這個位置,結果現在弄的是門前車馬稀,麻雀滿地走,下了轎子,狠狠地跺了跺腳,心中堅定的道:“這個大明首輔大臣位置,我一定要從你手裏爭過來。”
這就是溫體仁,都到了什麽時候還不忘記遠爭奪這個首府大臣位置的目標,其實你現在應該想的是,保住現在自己的位置才是正經。
結果溫體仁下了轎子,又一件事情狠狠地打擊了他的氣焰,按照原先溫體仁在這個朝中的地位和聲望,即便是周廷儒門前的這些官員們,也應該紛紛上前巴結,結果今天卻事情出乎預料,不但沒有那些官員們上前巴結,反倒是這些官員們看到了溫體仁下轎,紛紛將臉轉向一旁,就當他溫體仁是個空氣。
而溫體仁走向官員隊伍的時候,就好像他身上有巨大的排斥磁場,所有的官員都自動地與他保持一段的距離,沒有人向他施禮打招唿,更沒有人向他如原先一樣跪地口稱恩師,這讓溫體仁真正的出離憤怒,世態炎涼達到了這種程度,不由得大聲怒吼:“一**佞小人,一群見風使舵的東西,聖人君子所教導的東西,難道你們都忘記了嗎?”
結果整個廣場上,幾百人全對他的怒吼熟視無睹,依舊當他是個空氣,這種挫敗感讓溫體仁幾乎達到了絕望。
不過,溫體仁還沒達到喪失理智的時候,越是這樣,他越感覺到自己必須再次拿出東林黨的黨魁的身份,重新整合東林為自己所用,和呂漢強鬥一鬥,否則,按照現在的情況,自己將絕無勝算。
不顧那些躲避自己的官員,溫體仁大步走向周廷儒的大門,對著那上麵一排趾高氣揚的門房大聲道:“去告訴周廷儒,本官來拜訪。”
在他的心裏,自己能拜訪周廷儒,已經是給了周廷儒天大的麵子,下麵事情就應該是周廷儒大開中門,屁顛兒屁顛兒的來迎接自己,然後與自己共商推倒呂漢強的大計。
結果,事情卻大大的出乎了溫體仁的預料之外,高高的台階上,那些家奴們竟然一個個如木雕泥塑一般,對周廷儒的怒吼視若罔聞。
當時溫體仁的手下紛紛怒火中燒,因為在他們的眼裏,從來自己的主人出行沒被如此慢待,畢竟自己的主人是東林魁首,禮部尚書,這還得了?於是紛紛衝上前來,對著那些門房怒吼道:“我家尚書大人親自拜訪他周廷儒,你為什麽不去通報?”
結果這時候從角門裏匆匆忙忙走出一個三等管家的樣子,衝著溫體仁隨隨便便的拱手:“不知道溫大人前來,有失遠迎,萬望恕罪萬望恕罪。”嘴上是這麽說,卻沒有一點想要求對方恕罪的態度。
溫體仁這時也顧不上其他,背著手昂揚的道:“周廷儒為什麽不親自來迎接老夫?”
結果那個三等管家淡淡的道:“我家老爺得病臥床不起不能見客。”說這話完後,竟然對著身邊一個剛剛遞上牌子的官員道:“這位知府大人,我家老爺請您到書房一見。”
這就是赤果果的打臉,同時也明確地向在場的所有官員宣布,周廷儒與這個即將過氣的,即將被呂漢強打倒的溫體仁劃清界限。
周廷儒之所以這麽做,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在這大明國朝,幾乎就沒有秘密可言,自己作為朝廷的首輔大臣,現在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消息,都會第一時間被自己知道,否則自己這個首府大臣,那豈不就是睜眼瞎?豈不就是白忙活?因此上,今天溫體仁在禦書房與崇禎皇帝的奏對最終的結果,竟然先一步就傳到了周廷儒的耳朵裏,作為人老成精的周廷儒,作為一個和溫體仁鬥得你死我活的老練家夥,對整個朝堂的風向把握的非常準確,就在這短短的信息裏,就已經確定呂漢強勝利了,溫體仁倒台了。
既然已經明確的判斷出溫體仁倒台了,那麽自己就沒必要再摻合這一趟渾水,尤其是現在,是非常時期,保住自己的位置,保住自己東林剩下的元氣才是正經,而這次一旦自己接見溫體仁這個消息被呂漢強得到,那麽完全有可能,呂漢強會宜將剩勇追窮寇,便將自己也帶進溝裏去,周廷儒之所以能當上內閣首輔大臣而不是溫體仁,比溫體仁聰明就聰明在這裏,他雖然更善於內鬥,但他更善於察言觀色,審時度勢,這才是周廷儒與溫體仁的區別。
被堅決的拒絕在了門外,溫體仁徹底的被再次打擊,這時候的打擊程度遠遠要超過當時在禦書房裏和崇禎的那一場,背叛,被背叛的感覺就是這樣,雖然自己也曾經無數的背叛了曾經為自己努力的同僚,但當自己接受背叛感覺的時候,心中真的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