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商行最大的大佬突然跑到這個小商行來,那老者當時就驚住了,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的小小客棧會來了商行兩大巨頭,這時候是跪也不是站也不是,好不尷尬。猛然間想起,衝著身後已經聚攏來的幾個年輕人大吼:“還愣著幹什麽,你們不是天天念叨著要是能見到呂協辦大恩公,就比整天給木牌子磕頭要強上許多嗎?恩公就在眼前,還不過來見禮。”
那幾個探頭探腦的夥計一聽,這真是大家在屋子裏供著的呂協辦啊,立刻一個個跟頭把式的就衝進來,遠遠的就給呂漢強跪下磕頭,一個個連連稱唿“|呂菩薩,呂恩人。”這一時間竟然讓滿廳堂的食客住店的起了一陣騷亂。
呂漢強一見更是頭大,當時拉著那老者也不顧那些趴在地上的小子們,焦急的道:“快快帶我進裏麵說去,再在這裏,說不定就出亂子了。”
那老者立刻恍然,二話不說拉著呂漢強就進了內裏。
進了內屋,四處一看,就是一個鄉下主人住宿的地方,南麵一盤土炕,北麵靠牆的地上一溜粗苯的家私,但在靠北的佛龕位子,供奉著觀世音菩薩外,還有一個小小的木牌,上麵赫然便寫著自己的大名,前麵還點著三柱清香。
呂漢強就苦笑了,這自己都讓人打板供上了,這要按照東北的話說,那自己算是不著調到一定程度了。
這時候一個小女孩被吩咐著給二人倒上茶水,然後就忽閃著眼睛趴在門簾後看這個大家當做菩薩一樣供奉的人,怎麽就那麽總是笑眯眯的說話,一點也不向娘說的,隻要自己用手指一下那個牌牌都要爛手指的樣子啊。
呂漢強就坐在炕上喝了一口茶,然後微笑著問站在地中間的那個老者:“您是這個的總管?”
“不不不。”那老者連連搖手:“我是這裏的總管他爹。”
呂漢強忙站起來拱手:“老伯請了。”然後不等老者還禮,又道:“那這商行客棧的總管去了哪裏?”
那老者忙恭敬迴答道:“昨天得到昌平商行轉來的文書,要求我們商行替大軍采買軍需,這不,天不亮我兒子就將這商行內外打理的事情交給小的,他去盯著那些商人籌集物資了。”然後偷眼看了下呂漢強:“不看著不行啊,萬一物資裏有點不應當的,吃壞了過路的兄弟,那我們可就是天大的罪過了。”
呂漢強就點點頭表示讚許,然後說道:“既然總管不在,那我就麻煩問下老爹,您可有相熟的桐油鋪子,鐵料鋪子嗎?我想采買一千斤桐油,五千斤熟鐵。”
“不敢協辦大人稱唿,您就叫小老兒老李頭就是了。”然後想了下道:“桐油鋪子倒是有,這個就在城裏,相熟的鐵料鋪子我倒是認識兩個,不過您要的熟鐵太多,他們也不一定能有這麽多,再說了,他們經手還要賺一點,依小老兒的意見,不如我帶您出城直接去鐵廠看看如何?”
“這裏還有鐵廠?”呂漢強就吃驚的問道。
“是啊,協辦大人住在京城有所不知,自古這懷來就出鐵,最鼎盛的時候,鐵廠做工的有上千人,隻是這些年年景不好,百姓也買不起鐵器,因此沒落了,但還在開工。”
呂漢強就點點頭,“開工就好,那就麻煩您老帶路,和我們現在就一起去一趟如何?”
“不麻煩,不麻煩,這為商行做事,理所應當的。”
為節省時間,呂漢強就留下一輛大車給趙梓,讓他購買桐油和絲綢。
等呂漢強吩咐完畢,老李頭帶著呂漢強再次出了院子,吩咐一個機靈的小二帶著趙梓去買桐油,自己就坐了呂漢強帶來的馬車直接出了縣城往鐵廠而來。
明朝的鐵已經不再是官賣,冶鐵也是以私人為主,不過是按照規定,冶鐵廠隻要向朝廷繳納百分之十五的熟鐵就任憑你自己怎麽做。
到後來農民的魏忠賢感覺這樣收上來的鐵都是次品,因此幹脆規定按照產量收銀子,然後自己去買鐵更劃算。
在這樣寬鬆的政策下,大明的冶煉業相當發達,整個鋼鐵產量已經是整個歐洲的全部總和還要多點。
就比如眼前這個據說已經沒落了的鐵廠,依舊煙塵滾滾人潮湧動,一派熱火朝天的樣子。
把守廠門的家丁見一群人帶著馬車趕來,上前攔截住:“鐵廠重地,閑人不得擅入。”
老李頭忙跳下車,對著一個頭目樣的人道:“這位總管,我是城裏李驛丞的爹老李,這是帶著我們協辦大人前來貴廠購買熟鐵的,還請通報貴東家。”
那頭目聞聽眼睛就一亮,看看一臉好奇的呂漢強身後那一溜五輛大車,便知道這是一個大主顧,立刻指派一個手下,飛奔著衝進了廠區,他則殷勤的上來與呂漢強搭話。
正寒暄間,就見那剛剛跑進去的人領著一個穿戴整齊的老者笑嗬嗬的從裏麵匆匆的迎接了出來,老遠的就衝眾人拱手作揖,“老李大哥,好久不見,不要在門外站著,趕緊的往裏請。”然後才衝著呂漢強疑惑的道:“不知道這位是哪位貴客,還請老李大哥引薦。”
老李忙給呂漢強與這位引薦了,隻提姓氏卻不提官身,然後這位鐵廠掌櫃的說著久仰之後,將大家帶進了場子。
進廠之後,那頭目樣的就帶著幾個人緊隨在呂漢強帶來人的身邊,幾乎寸步不離,呂漢強就小小理解,這時候的技術都是各家獨有,也是保證自己家族長久不衰的根本,這是人家怕自己等偷學了技藝。
呂漢強就對那頭目樣的人客氣道:“我這就和您的掌櫃的洽談生意,我的人車就請老兄多多照看了。”
那頭目這才放鬆了下警惕,連說好說,就帶著呂漢強的民夫去別處喝茶去了。
生意上的事情很順利,呂漢強雖然是外地人,但有老李做保,也不怕事後官府查出自己賣鐵料給了歹人,麵對呂漢強這個大主顧,價格的確公道,比世麵上的一斤熟鐵一錢三分銀子一斤還要低上兩分。呂漢強就賣了五千斤,同時還意外的在這裏夠買到了上好的木炭和石炭,也就是煤炭可算是意外之喜。
財物交割完畢,呂漢強告別了那殷勤的掌櫃,給了老李五兩銀子的酬勞,老李說什麽也不要,最後還是呂漢強強塞給他,才算與他分別。
大隊人馬也不進城,直接就迴了軍營駐地。
那幾個探頭探腦的夥計一聽,這真是大家在屋子裏供著的呂協辦啊,立刻一個個跟頭把式的就衝進來,遠遠的就給呂漢強跪下磕頭,一個個連連稱唿“|呂菩薩,呂恩人。”這一時間竟然讓滿廳堂的食客住店的起了一陣騷亂。
呂漢強一見更是頭大,當時拉著那老者也不顧那些趴在地上的小子們,焦急的道:“快快帶我進裏麵說去,再在這裏,說不定就出亂子了。”
那老者立刻恍然,二話不說拉著呂漢強就進了內裏。
進了內屋,四處一看,就是一個鄉下主人住宿的地方,南麵一盤土炕,北麵靠牆的地上一溜粗苯的家私,但在靠北的佛龕位子,供奉著觀世音菩薩外,還有一個小小的木牌,上麵赫然便寫著自己的大名,前麵還點著三柱清香。
呂漢強就苦笑了,這自己都讓人打板供上了,這要按照東北的話說,那自己算是不著調到一定程度了。
這時候一個小女孩被吩咐著給二人倒上茶水,然後就忽閃著眼睛趴在門簾後看這個大家當做菩薩一樣供奉的人,怎麽就那麽總是笑眯眯的說話,一點也不向娘說的,隻要自己用手指一下那個牌牌都要爛手指的樣子啊。
呂漢強就坐在炕上喝了一口茶,然後微笑著問站在地中間的那個老者:“您是這個的總管?”
“不不不。”那老者連連搖手:“我是這裏的總管他爹。”
呂漢強忙站起來拱手:“老伯請了。”然後不等老者還禮,又道:“那這商行客棧的總管去了哪裏?”
那老者忙恭敬迴答道:“昨天得到昌平商行轉來的文書,要求我們商行替大軍采買軍需,這不,天不亮我兒子就將這商行內外打理的事情交給小的,他去盯著那些商人籌集物資了。”然後偷眼看了下呂漢強:“不看著不行啊,萬一物資裏有點不應當的,吃壞了過路的兄弟,那我們可就是天大的罪過了。”
呂漢強就點點頭表示讚許,然後說道:“既然總管不在,那我就麻煩問下老爹,您可有相熟的桐油鋪子,鐵料鋪子嗎?我想采買一千斤桐油,五千斤熟鐵。”
“不敢協辦大人稱唿,您就叫小老兒老李頭就是了。”然後想了下道:“桐油鋪子倒是有,這個就在城裏,相熟的鐵料鋪子我倒是認識兩個,不過您要的熟鐵太多,他們也不一定能有這麽多,再說了,他們經手還要賺一點,依小老兒的意見,不如我帶您出城直接去鐵廠看看如何?”
“這裏還有鐵廠?”呂漢強就吃驚的問道。
“是啊,協辦大人住在京城有所不知,自古這懷來就出鐵,最鼎盛的時候,鐵廠做工的有上千人,隻是這些年年景不好,百姓也買不起鐵器,因此沒落了,但還在開工。”
呂漢強就點點頭,“開工就好,那就麻煩您老帶路,和我們現在就一起去一趟如何?”
“不麻煩,不麻煩,這為商行做事,理所應當的。”
為節省時間,呂漢強就留下一輛大車給趙梓,讓他購買桐油和絲綢。
等呂漢強吩咐完畢,老李頭帶著呂漢強再次出了院子,吩咐一個機靈的小二帶著趙梓去買桐油,自己就坐了呂漢強帶來的馬車直接出了縣城往鐵廠而來。
明朝的鐵已經不再是官賣,冶鐵也是以私人為主,不過是按照規定,冶鐵廠隻要向朝廷繳納百分之十五的熟鐵就任憑你自己怎麽做。
到後來農民的魏忠賢感覺這樣收上來的鐵都是次品,因此幹脆規定按照產量收銀子,然後自己去買鐵更劃算。
在這樣寬鬆的政策下,大明的冶煉業相當發達,整個鋼鐵產量已經是整個歐洲的全部總和還要多點。
就比如眼前這個據說已經沒落了的鐵廠,依舊煙塵滾滾人潮湧動,一派熱火朝天的樣子。
把守廠門的家丁見一群人帶著馬車趕來,上前攔截住:“鐵廠重地,閑人不得擅入。”
老李頭忙跳下車,對著一個頭目樣的人道:“這位總管,我是城裏李驛丞的爹老李,這是帶著我們協辦大人前來貴廠購買熟鐵的,還請通報貴東家。”
那頭目聞聽眼睛就一亮,看看一臉好奇的呂漢強身後那一溜五輛大車,便知道這是一個大主顧,立刻指派一個手下,飛奔著衝進了廠區,他則殷勤的上來與呂漢強搭話。
正寒暄間,就見那剛剛跑進去的人領著一個穿戴整齊的老者笑嗬嗬的從裏麵匆匆的迎接了出來,老遠的就衝眾人拱手作揖,“老李大哥,好久不見,不要在門外站著,趕緊的往裏請。”然後才衝著呂漢強疑惑的道:“不知道這位是哪位貴客,還請老李大哥引薦。”
老李忙給呂漢強與這位引薦了,隻提姓氏卻不提官身,然後這位鐵廠掌櫃的說著久仰之後,將大家帶進了場子。
進廠之後,那頭目樣的就帶著幾個人緊隨在呂漢強帶來人的身邊,幾乎寸步不離,呂漢強就小小理解,這時候的技術都是各家獨有,也是保證自己家族長久不衰的根本,這是人家怕自己等偷學了技藝。
呂漢強就對那頭目樣的人客氣道:“我這就和您的掌櫃的洽談生意,我的人車就請老兄多多照看了。”
那頭目這才放鬆了下警惕,連說好說,就帶著呂漢強的民夫去別處喝茶去了。
生意上的事情很順利,呂漢強雖然是外地人,但有老李做保,也不怕事後官府查出自己賣鐵料給了歹人,麵對呂漢強這個大主顧,價格的確公道,比世麵上的一斤熟鐵一錢三分銀子一斤還要低上兩分。呂漢強就賣了五千斤,同時還意外的在這裏夠買到了上好的木炭和石炭,也就是煤炭可算是意外之喜。
財物交割完畢,呂漢強告別了那殷勤的掌櫃,給了老李五兩銀子的酬勞,老李說什麽也不要,最後還是呂漢強強塞給他,才算與他分別。
大隊人馬也不進城,直接就迴了軍營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