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冷。”


    一陣寒風吹來,吳臣縮了縮腦袋,裹緊了身上的羊毛衣。


    他是幹越侯吳芮之子,南征時作為黑夫短兵親衛,北伐期間參與了從雲夢澤到江陵城的一係列戰役,後來調到漢中戰場,在韓信麾下任假都尉。


    雖然吳臣提出的“走子午偷襲渭南”的提議未被韓信采納,但他還是作為偏師,以五千人襲擊子午關,打亂了關中故秦中尉軍的布防,為韓信以主力暗渡陳倉,橫掃雍地做出了貢獻。


    其後,吳臣又匯合東門豹部,將負隅頑抗的故秦將軍司馬鞅包圍在杜縣,司馬鞅投降後,吳臣得到了武忠侯重賞:升爵為大上造,轉正為都尉,帶著一萬北伐軍士卒,北上支援北地郡。


    時值七八月,天已入秋,作為一個從小沒見過冰雪的南方人,抵達北地郡時,吳臣已覺得有些冷,待他們越過朝那塞,真正進入關外後,更覺體寒。


    “塞北的秋天,就像南方的嚴冬一般冷。”


    他在行軍日記裏如此記載。


    對吳臣而言,塞北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從當地人的口音到衣著,從溝壑縱橫的黃土塬到點綴其間的氈帳,從那些辮發的戎人到他們所養的長毛綿羊。


    “不如南方黑山羊可口。”這是吳臣對花馬池灘羊的評價,原因則是膻味不足,那膻味,越人卻稱之為“鮮”,這是他們的最愛。


    “沒有鮮味,還能叫羊麽?”國家能統一,但在口味的偏執上,南人與北人永遠沒法統一。


    一路皆是乏味的景色,與雨林濃密的南方相反,關外處處皆是荒蕪的黃土塬,大片大片的裸露的地麵,被秋風一吹,草地也稀稀疏疏,走上十幾裏也見不到一個裏閭。


    可當大軍沿著烏水,抵達大河邊時,吳臣卻有些恍惚,還以為自己迴到了關中……


    一條寬闊的水渠從大河中被引出,又平行北上,溝渠邊上滿是金黃的粟麥農田,阡陌相連,裏閭相鄰,儼然是一片繁華的農耕區,當地移民和戍卒正在田中收割糧食,一支軍隊也迎了上來。


    卻是章邯將軍派來接應的,帶頭的是一名北地良家子都尉,名為傅直,當他與吳臣一同下馬見禮時,吳臣赫然發現,在南方人裏中等身材的自己……


    身高竟隻能到傅直胸口!


    “吳都尉。”


    傅直彎腰作揖,眼睛卻仍能平視吳臣頭頂發髻,心中有些好笑。


    “久仰高名了!”


    ……


    兩軍並排時,北地良家子們都低眼看著旁邊的北伐軍士卒,他們滿口荊楚口音,平均比自己矮了一個頭,身高的壓製對比強烈。


    “看來武忠侯在南人裏,算是最高的人了。”


    “但武忠侯往塞北派一群南方兵來,有何大用?”


    “他們能上馬麽?能騎射麽?”


    良家子們竊竊私語,有些不明白這群南方小矮子是怎麽仰著頭,將人高馬大的關中故秦軍隊打敗的。


    “砍掉其頭顱,自然一樣高了。”


    當在富平縣的迎接宴饗上,一個魯莽的良家子司馬發出此問時,吳臣不甘示弱,似開玩笑地頂了迴去。


    但他很快又裝酒醉,向傅直賠禮:吳臣很清楚,北地良家子與一般的故秦軍隊不同,同樣是武忠侯一手建立的嫡係舊部,他們北上是為了驅逐匈奴,盡量不要起摩擦。


    “武忠侯以為,塞北不止需要騎士,也需要荊楚勇士奇材劍客,吾麾下士卒多是老兵,自隨君侯起兵以來,凡十餘戰,克數郡,力扼虎,射命中,所結矛陣堅不可摧。昔日武忠侯與李信將軍在此地大敗匈奴,不也靠了步騎相合麽?”


    “此言有理。”


    傅直倒是不以為忤,在繼續前往靈武的途中,給吳臣介紹起這片“河南地”來。


    “此地本為匈奴駐牧地,當年尉、李二侯北逐匈奴,胡人遂北遁,不敢南下牧馬,賀蘭山及大河兩岸皆空,再無一座氈帳,一時間荒無人煙、野狼成群。”


    “但武忠侯帶著吾等,在此屯田,在大河東岸開出了大片土地,又遷大原戎至賀蘭山東麓,牧馬放羊,亦警備匈奴複來。”


    “武忠侯離開後,章君繼其策,又有上河農都尉李靈,為從關中遷來的萬戶移民修建起一萬間屋舍,開出五十萬畝土地,後又開鑿秦渠,引大河水灌溉。這塞外荒原斥鹵之地,因河水浸潤,牛羊糞施肥,而變為阡陌縱橫的良田。數年下來,富平、靈武數縣五穀豐登、牛羊成群,稱之為‘塞上中原’!”


    當地產糧不僅滿足當地移民戍卒,多餘的糧食甚至能運往下遊,補充長城兵團。


    過了狹窄的青銅峽,一處河津出現在麵前,不少平底的船舶在此停靠,裝載新收的糧秣。


    傅直給吳臣介紹道:“三十二年時,賀蘭糧食已能自給,然朔方糧秣,還需從關中運輸。”


    畢竟朔方郡有兩萬戶移民,卻要養半個長城兵團,以及大量刑徒民夫,就算修了直道,仍嫌遼遠,十萬民夫挽粟苦不堪言,一路人馬吃嚼,糧食到達後十不存二。


    朔方已和南方雨林的泥潭一樣,成了治粟內史每年支出最重的負擔。


    於是財政漸漸枯竭的朝廷,便打起了糧食充足的賀蘭的主意。


    “當時章君與上河農都尉算了一筆帳,從賀蘭到朔方,陸路需走800裏,中間還有不少路段是人跡罕至的沙漠,長途行車艱難異常。”


    “按北地郡能征集的牛車5000輛算,將積存的糧食50萬斛運往朔方,每車裝載20石,一次運輸10萬斛,100多天才能往返一趟。這樣一年最多隻能運送兩趟,50萬斛軍糧全部運到朔方,需耗時3年!這還不算沿途吃嚼損耗,實在是不劃算。”


    而且這種長途運輸還要占用大批勞動力和許多牛馬,三年下來,賀蘭地區自己的農業估計也垮了。


    章邯和李靈認為此種方法勞民費時、荒廢農時、影響耕墾,決定采取昔日黑夫留下的建議:


    “以大河為道,興漕運。”


    李靈通過對大河上遊河道的細致調查,測量各地不同季節水深,認為可行。


    於是令人伐六盤山之木,通過清水河將木料運至大河岸邊就地造船。一年下來,造木船200艘,每艘可載糧1000石,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50萬石的運載任務。


    “朔方四十四城,為了取水方便,多臨河而建,發自賀蘭的木船次第而至,留下糧食,繞一圈至上郡,待來年再返迴,不是吾等吹噓,朔方數萬戍卒能吃飽,多虧了賀蘭的糧食和漕運!”


    原本秦朝在塞北的各據點陸路不甚方便,賀蘭、朔方、上郡各自獨立,但卻被拐了個大灣的澎湃巨河連接起來,水通糧食人力,變成了一個整體。


    “武忠侯當年的設想,皆已實現!”


    對此傅直他們十分自豪,北地良家子看著這片土地草創、壯大、富庶,而現在,他們則必須為保衛她而戰!


    “匈奴人雖禍害了朔方、雲中,但萬幸,這‘塞上中原’的賀蘭卻是保住了。”


    這是章邯能屯軍於此,抵禦匈奴的最大依仗,而朔方遭到匈奴入寇時,賀蘭也不斷發大船往下遊而去,收攏北假的難民逃往河南地諸縣重新安頓,並提供其糧食。


    賀蘭地區已實施了軍管,屯戶的糧食,除了自留口糧外,其餘統統被軍隊征收,盡管屯戶有所抱怨,但相比於匈奴入寇顆粒無存,家園毀滅,這算是好的了。


    “武忠侯當日便有此規劃,真是深謀遠慮……”南方人吳臣和北方人傅直,最後在這一點上達成了一致。


    而當他們終於抵達靈武縣,見到了章邯,並奉上黑夫授予的”大庶長“之爵後,章邯明麵上沒說什麽,卻笑著和吳臣打聽起,有多少北伐功臣得以封侯?


    吳臣如實告之:“攝政以功封侯,韓信為益善侯,東門豹為虎侯,趙佗為百歲侯,家父為幹越侯,皆為關內侯,食一鄉之祿。”


    “這些侯名好生奇怪。”章邯吐槽,心中卻有些不高興。


    他暗道:“除了趙佗外,其餘皆是莽夫、胯夫、越人,竟都得封侯,而我僅為大庶長,屈尊其下……”


    但爵位是按照功績,主要是斬首、戰勝、略地三項定的,誰讓他章邯起兵太晚,又錯過了北伐軍幾乎所有戰事呢?


    好在,黑夫遙封章邯為九卿之一的“太仆”,這相當於承諾了章邯未來,必能參與執掌國政,讓老章心中不甘之氣稍緩。


    看來他若想要更高的地位,隻能從匈奴身上取了。


    “匈奴人動了。”


    他也不廢話,對傅直和新到的吳臣說了最新的軍情。


    “匈奴人又南下入寇了?”


    傅直摩拳擦掌,吳臣也緊張起來,這一路北來,讓他明白,自己帶著的南方士卒,恐怕要麵對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戰爭了,若在風雪飄飄時開戰他,懼冷的南方士卒,能適應麽?


    “不,冒頓聽聞六國退往河東,便令其左右賢王帶著所擄數萬人口,返迴頭曼城了……”


    章邯屯兵賀蘭,並派船舶協防河南地,而東邊的上郡方向,韓信也帶著兩萬人迅速北上,堵住匈奴南下之路。


    冒頓可不傻,既然六國退了,他也沒必要與秦軍死磕,搶了就跑,這就是匈奴人最喜歡的!


    “我倒是希望匈奴人南下報怨,與吾等決戰。”


    但很顯然,冒頓的目的在於劫掠人口,而不在盡收故地。


    章邯不免遺憾:“如此一來,看似吾等將匈奴逐出了河南地,但實際上,彼輩仍可占據北假及陰山南,隨時能再度南下,襲我邊塞。如此一來,數萬大軍,便隻能被匈奴拖在北地、朔方、上郡,動彈不得!”


    ……


    而與此同時,尚未知道匈奴具體動向的韓信,正在上郡北部的榆林,在為自己所得的侯印欣喜的同時,也在琢磨這“益善侯”的含義。


    經過一次挫折後,韓信現在可遠沒膨脹到敢和黑夫說什麽“君侯不過能將十萬”“臣多多益善耳”,加上肚子裏墨水少,在連續詢問數名軍中文士後,韓信才“明白”了武忠侯的用心良苦。


    “益者,更也。”


    “善者,佳也。”


    韓信琢磨道:“這莫非是在勉勵我,勿要滿足於眼前之功,而要繼續奮進,獲得更佳更大功勞,以封徹侯?”


    而眼下,倒是有一個壯大軍隊的機會,擺在韓信麵前。


    一位滿臉濃須,結著辮發的胡人站在韓信麵前,自稱是樓煩君的使者,正在向他提出一個在中原人聽來,匪夷所思、不自量力的請求。


    “隻要將軍能給吾等一千斤金餅,便是吾等雇主,三千樓煩騎士,可在今後一年內,攜弓馬為將軍效命!”


    ……


    ps:今天隻有一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新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新番並收藏秦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