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潔白的牆麵,在陰暗潮濕的樓梯間裏不斷延伸。醫院,總是給人不舒服的病態。或許生老病死的非自然群體凝固在同一個空間裏,所以才會將腐臭味永固在走廊的空氣中。
走廊上,沒有風。隻有垂死的安靜。
元玥有些害怕,身體朝我擠了擠,柔軟的身軀帶著一股不同於醫院裏空氣清新劑的香味。我循著上次來的記憶,找到了吳彤的病房。
病房裏一個人都沒有。原本可以住兩個人的床位上,左邊的床被翻得亂糟糟。而右邊的床位還算幹淨整潔。
臨時輸液用的移動吊瓶杆倒在床邊上,破裂的輸液瓶中透明的液體流了一地。顯然,吳彤在輸液時,突然就離開了醫院。不,或者並不是她主動想要離開。
我皺了皺眉頭,將地上一根棒子一般的物體撿了起來,湊到眼前看了看:“怪了,吳彤不可能一個人出去的了。還記得前幾天我們來見她時的模樣嗎?”
“是因為她的腿摔斷了,打了石膏,移動不便嗎。”元玥問。
“不止是這個。”我搖了搖頭:“你看這個東西。”
我將手裏的棒狀物遞給她。
元玥吃了一驚:“鎮痛棒?”
“這不是一般的鎮痛棒,是強烈鎮痛棒。”我越發的覺得吳彤的失蹤有些不尋常:“隻是摔斷了腿而已,打了石膏固定後,不應該會太痛才對。除非之後她的病情惡化了。這根強烈鎮痛棒裏的藥用了一多半,也就意味著,在藥物作用下,吳彤應該是昏昏欲睡的,根本沒辦法走動。”
我的視線細致的在房間裏又搜索了一圈:“除非是有人帶走了她。可是,這種可能並不大。你看門背後和窗沿。”
元玥轉頭望過去,‘啊’了一聲:“房間裏的櫃子都移到了門附近了?”
“我看,不止是櫃子。還有別一張病床。”我的眼神落在了右側的床上:“那張床是後來歸位的,被子也是才鋪好的。還有窗台,你看。沿著窗沿有些怪異的痕跡。”
醫院的窗戶從來都為了發生意外,所以隻能開一個小縫隙。吳彤不止將窗戶關好了,甚至還不放心,不知為何,將窗玻璃的所有有可能有縫隙的地方,都用膠帶貼了一層又一層。
“吳彤應該失蹤了不久。在她失蹤前,她居然強忍著鎮痛棒的催眠副作用,拖著自己的斷腿爬起來。”我眯著眼睛推斷:“她爬下了床,扯掉輸液的針頭。拚命將房間裏的床和櫃子移動到門背後,抵住門。之後又用膠帶封好窗戶的縫隙。奇了怪了,她為什麽要這麽做?到底是為了防止什麽?難道有東西要進來?”
我用了‘東西’這個詞,而不是人。是因為吳彤的行為太怪異了。窗戶貼膠帶可防不了人,隻能防止無孔不入的玩意兒。
聽了我的縫隙,元玥臉色煞白:“她,為什麽要這麽做?”
“是啊,為什麽呢?”我用手指敲了敲額頭。吳彤的反常行為,應該開始於幾個小時前。畢竟醫院的護士哪怕人手再少,也會每隔幾個小時查一次房。如果進不了房門,肯定會叫來人手將房間撞開。
這就意味著,從吳彤封閉房間到護士撞門進房的這段時間內。整個病房都屬於密封狀態。密室中的吳彤,現在居然失蹤了。
她怎麽可能失蹤的了?畢竟,那可是活生生的密室啊?直到現在,房間中也隻有門這個出口被打破了。窗戶上仍舊還貼著膠帶。她到底去了哪兒?
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後一抬頭,視線注目到了房間入門口的攝像頭上。攝像頭還亮著綠燈,證明一直都有工作。
“去監控室找找線索。”我抬手指了指攝像頭。元玥立刻會意了。
倆人速度走出病房,朝樓上走去。來到隱蔽處,女孩悄聲道:“夜不語先生,吳彤的房間裏怎麽會有攝像頭?太奇怪了。”
我也很是懷疑。畢竟攝像頭並不屬於醫院病房的標配。更何況這隻是縣一級的醫院。師資力量不高,醫療水平也一般。吳彤住的普通病房更不是icu、或者精神病科。為了病人的隱私,普通病房是明文禁止不準裝監控的。
但是這家縣級醫院居然在普通病房都裝了監控攝像頭,還真是詭異的不同尋常。
“別多嘴。”我一邊上樓,眼睛一邊在四周打轉。這家醫院何止在病房裏,甚至在各個死角上,都裝了攝像頭。連樓梯間也不例外。冰冷的攝像頭燈光閃爍在灰暗的空間裏,如同無數雙眼睛死死的盯著我們偷窺,滲人的很。
監控室很好找,醫院大咧咧的竟然用指路牌給標注了出來。來到三樓最裏邊的房間,我們看到了掛著‘監控室’三個字的銘牌。
輕輕一推門,門就打開了。裏麵沒有人,隻有五個屏幕分布在這間不大的房間裏。屏幕上分屏顯示著各個房間的情況。我靠,監控的有夠徹底的,醫院的院長絕對是個變態。連男女廁所都沒放過。
“吳彤住在203室,幫我找找她的監控記錄。”我吩咐道。
雖然兩個人找起來快一些,但是硬盤中的監控記錄實在太多了,而且分類的也十分淩亂。好不容易元玥才找到203室的文件夾。突然,她發出了‘咦’的一聲。
“發現了什麽?”我被她的叫聲吸引了過去。
“夜不語先生,203的視頻,似乎被監控室的員工刻意分段保留了一些視頻。”她迴答。
我立刻看了過去。果不其然,受限於文件大小,監控記錄其實是滾動錄製的。像醫院如此大的記錄量,監控室中的硬盤最多每份攝像頭保留二十四個小時的記錄。但是203室不同。
它的視頻有幾個段被特意保留了下來。看備份時間,甚至還有三天前的。
我點開了第一個視頻。攝像頭記錄了吳彤的剛進入醫院病房,打了石膏,百無聊賴的正在玩手機。
本書來自
潔白的牆麵,在陰暗潮濕的樓梯間裏不斷延伸。醫院,總是給人不舒服的病態。或許生老病死的非自然群體凝固在同一個空間裏,所以才會將腐臭味永固在走廊的空氣中。
走廊上,沒有風。隻有垂死的安靜。
元玥有些害怕,身體朝我擠了擠,柔軟的身軀帶著一股不同於醫院裏空氣清新劑的香味。我循著上次來的記憶,找到了吳彤的病房。
病房裏一個人都沒有。原本可以住兩個人的床位上,左邊的床被翻得亂糟糟。而右邊的床位還算幹淨整潔。
臨時輸液用的移動吊瓶杆倒在床邊上,破裂的輸液瓶中透明的液體流了一地。顯然,吳彤在輸液時,突然就離開了醫院。不,或者並不是她主動想要離開。
我皺了皺眉頭,將地上一根棒子一般的物體撿了起來,湊到眼前看了看:“怪了,吳彤不可能一個人出去的了。還記得前幾天我們來見她時的模樣嗎?”
“是因為她的腿摔斷了,打了石膏,移動不便嗎。”元玥問。
“不止是這個。”我搖了搖頭:“你看這個東西。”
我將手裏的棒狀物遞給她。
元玥吃了一驚:“鎮痛棒?”
“這不是一般的鎮痛棒,是強烈鎮痛棒。”我越發的覺得吳彤的失蹤有些不尋常:“隻是摔斷了腿而已,打了石膏固定後,不應該會太痛才對。除非之後她的病情惡化了。這根強烈鎮痛棒裏的藥用了一多半,也就意味著,在藥物作用下,吳彤應該是昏昏欲睡的,根本沒辦法走動。”
我的視線細致的在房間裏又搜索了一圈:“除非是有人帶走了她。可是,這種可能並不大。你看門背後和窗沿。”
元玥轉頭望過去,‘啊’了一聲:“房間裏的櫃子都移到了門附近了?”
“我看,不止是櫃子。還有別一張病床。”我的眼神落在了右側的床上:“那張床是後來歸位的,被子也是才鋪好的。還有窗台,你看。沿著窗沿有些怪異的痕跡。”
醫院的窗戶從來都為了發生意外,所以隻能開一個小縫隙。吳彤不止將窗戶關好了,甚至還不放心,不知為何,將窗玻璃的所有有可能有縫隙的地方,都用膠帶貼了一層又一層。
“吳彤應該失蹤了不久。在她失蹤前,她居然強忍著鎮痛棒的催眠副作用,拖著自己的斷腿爬起來。”我眯著眼睛推斷:“她爬下了床,扯掉輸液的針頭。拚命將房間裏的床和櫃子移動到門背後,抵住門。之後又用膠帶封好窗戶的縫隙。奇了怪了,她為什麽要這麽做?到底是為了防止什麽?難道有東西要進來?”
我用了‘東西’這個詞,而不是人。是因為吳彤的行為太怪異了。窗戶貼膠帶可防不了人,隻能防止無孔不入的玩意兒。
聽了我的縫隙,元玥臉色煞白:“她,為什麽要這麽做?”
“是啊,為什麽呢?”我用手指敲了敲額頭。吳彤的反常行為,應該開始於幾個小時前。畢竟醫院的護士哪怕人手再少,也會每隔幾個小時查一次房。如果進不了房門,肯定會叫來人手將房間撞開。
這就意味著,從吳彤封閉房間到護士撞門進房的這段時間內。整個病房都屬於密封狀態。密室中的吳彤,現在居然失蹤了。
她怎麽可能失蹤的了?畢竟,那可是活生生的密室啊?直到現在,房間中也隻有門這個出口被打破了。窗戶上仍舊還貼著膠帶。她到底去了哪兒?
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後一抬頭,視線注目到了房間入門口的攝像頭上。攝像頭還亮著綠燈,證明一直都有工作。
“去監控室找找線索。”我抬手指了指攝像頭。元玥立刻會意了。
倆人速度走出病房,朝樓上走去。來到隱蔽處,女孩悄聲道:“夜不語先生,吳彤的房間裏怎麽會有攝像頭?太奇怪了。”
我也很是懷疑。畢竟攝像頭並不屬於醫院病房的標配。更何況這隻是縣一級的醫院。師資力量不高,醫療水平也一般。吳彤住的普通病房更不是icu、或者精神病科。為了病人的隱私,普通病房是明文禁止不準裝監控的。
但是這家縣級醫院居然在普通病房都裝了監控攝像頭,還真是詭異的不同尋常。
“別多嘴。”我一邊上樓,眼睛一邊在四周打轉。這家醫院何止在病房裏,甚至在各個死角上,都裝了攝像頭。連樓梯間也不例外。冰冷的攝像頭燈光閃爍在灰暗的空間裏,如同無數雙眼睛死死的盯著我們偷窺,滲人的很。
監控室很好找,醫院大咧咧的竟然用指路牌給標注了出來。來到三樓最裏邊的房間,我們看到了掛著‘監控室’三個字的銘牌。
輕輕一推門,門就打開了。裏麵沒有人,隻有五個屏幕分布在這間不大的房間裏。屏幕上分屏顯示著各個房間的情況。我靠,監控的有夠徹底的,醫院的院長絕對是個變態。連男女廁所都沒放過。
“吳彤住在203室,幫我找找她的監控記錄。”我吩咐道。
雖然兩個人找起來快一些,但是硬盤中的監控記錄實在太多了,而且分類的也十分淩亂。好不容易元玥才找到203室的文件夾。突然,她發出了‘咦’的一聲。
“發現了什麽?”我被她的叫聲吸引了過去。
“夜不語先生,203的視頻,似乎被監控室的員工刻意分段保留了一些視頻。”她迴答。
我立刻看了過去。果不其然,受限於文件大小,監控記錄其實是滾動錄製的。像醫院如此大的記錄量,監控室中的硬盤最多每份攝像頭保留二十四個小時的記錄。但是203室不同。
它的視頻有幾個段被特意保留了下來。看備份時間,甚至還有三天前的。
我點開了第一個視頻。攝像頭記錄了吳彤的剛進入醫院病房,打了石膏,百無聊賴的正在玩手機。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