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中國如此混亂,天皇看不下去了,中國出了那麽大的亂子,必須收拾。


    很快侵華關東軍總司令梅津美治郎接到天皇的命令,命令他派出部隊支援華北戰事。


    本來關東軍總司令梅津美治郎是個剛剛當上關東軍總司令這個職位,他需要一個實現自己抱負和鞏固地位的機會,現在機會來了,梅津美治郎就覺得幸福來的太突然了,還仔細看看該派出那支部隊,作戰能力。


    一定要讓愛國劉茂才和八路軍受到教訓。現在的梅津美治郎極度討厭八路軍,因為八路軍和東北的抗聯的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共產黨的能力在梅津美治郎看來能力還是很強大的,隻要他們能在沒有給養和支援的情況下,還能繼續堅持下去。


    現在東北抗聯的情況十分糟糕,一般的很難獲得補給,黨中央雖然每年很大數額的錢發到他們手中,但是有錢缺很難購買東西。


    抗聯咱們先簡單說一下,後來會具體講。梅津美治郎得到接到天皇的電板,雖然有些不太樂意,但是還是十分積極的配合了。


    現在他手中有十一個師團的兵力。正是最強大的時候,咱們簡單介紹一下梅津美治郎這個人。


    梅津美治郎,日本大分縣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關東軍司令和末任參謀總長,是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和對外擴張侵略政策的重要人物,侵華戰爭的罪魁之一,最高軍銜為大將。


    曾逼迫何應欽簽署臭名昭著的《何梅協定》,1937年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時任陸軍省次官。


    在5年擔任關東軍司令期間,大肆壓榨並屠殺中國東北地區的人民,同時策劃對蘇聯開戰,並簽署了擴建七三一部隊的命令。


    他在日本軍界被認為是一個手腕靈活、精明強幹的將軍,從他的經曆也可看出,梅津美治郎一直是飛黃騰達、青雲直上的。


    一些曆史學家對他的評價是:“個子不高,表麵上態度和藹,毫無傲慢之氣,而且用語也給人以謙恭文雅的感覺。但此人事實上表裏不一,著實是個人麵獸心的人。如不著軍裝,絕大多數人都想不到他就是統帥著百萬侵華日軍的大將司令官。”現在關東軍的實力可謂如日中天,正是比較巔峰狀態。


    現在下轄十一個主力步兵師團。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


    還有很多其他的部隊,最重要就是日軍在東北得兩個軍的空軍,還有一些別的非戰鬥部隊。


    至於海軍,中國軍隊壓根沒有海軍力量完全不需要再次增派海軍力量。


    此時的梅津美治郎對於中國軍隊完全的不屑,戰鬥的失利,認為是曾經的兩個手下的能力太差了,導致現在這種局麵。


    梅津美治郎還有別的想法,他還想和蘇聯軍隊較量一下,看看蘇聯是不是真的外強中幹,沒有什麽軍事能力。


    所以梅津美治郎覺得作戰能力比較強大的師團不能派去支援華北,華中的作戰。


    最後決定把二十五師團,二十八師團派去支援。順便展示自己東北軍強大的能力。


    岡村寧次和西尾壽造對於關東軍派去兩個師團支援,肯定十分高興。覺得自己重現雄風的機會來了。


    上行下效,稻葉四郎知道關東軍派出部隊支援他們,一來是高興,另一麵是要好好打,告訴他們,我們都是好樣的。


    一旦有了想法,行動上很快就體現出來了,他馬上命令部隊加快速度,追擊劉茂才的部隊。


    這樣,第六師團輜重聯隊就被作戰部隊丟在後麵。這給秦成林機會,但是秦成林沒有立馬衝上去吃掉他們。


    而是不停的偵查分析,利用數據來推算消滅鬼子時間和第六師團支援的時間。


    可能大家會疑問了,一個土匪出身的秦成林是怎麽學會那麽高大上的作戰分析的。


    答案就是劉茂才教的。劉茂才這一套還是學習林總的。林彪從紅軍帶兵時起,身上就有個小本子,上麵記載著每次戰鬥的繳獲、殲敵數量。


    每次打完仗,林彪就親自往上麵添加數字,並為之沾沾自喜…他的這種行為,令人以為這個23歲就當紅軍軍長,25歲就當紅軍軍團長的人,似乎有點小氣。


    林彪把這種小氣的行為堅持了下來,最終成為他的一個重要的指揮作戰依據。


    1948年遼沈戰役開始之後,在東北野戰軍前線指揮所裏麵,每天深夜都要進行例常的每日軍情匯報:由值班參謀讀出下屬各個縱隊、師、團用電台報告的當日戰況和繳獲情況。


    那幾乎是重複著千篇一律枯燥無味的數據:每支部隊殲敵多少、俘虜多少;繳獲的火炮多少、車輛多少、槍支多少、物資多少……林彪的要求很細,俘虜要分清軍官和士兵,繳獲的槍支,要統計出機槍、長槍、短槍,擊毀和繳獲尚能使用的汽車,也要分出大小和類別。


    經過一天緊張的戰鬥指揮工作,人們都非常疲勞。整個作戰室裏麵估計隻有定下這個規矩林彪本人、還有那個讀電報的


    “倒黴”參謀在用心留意。林彪幾乎終日倒騎著椅子麵對著牆上的地圖,長時間不許別人打擾,一個人對著地圖觀察和思考。


    他要計算到進攻時有全勝的把握,還要留出退路。而這些精確的部署都來自於那些看上去乏味的數據準備。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大量繁雜的數據,耗時損力的重複,都沒有意義,但這些用心的做法正是林彪幾乎每戰必勝的源頭。


    1948年10月14日,東北野戰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僅用了30小時就攻克了對手原以為可以長期堅守的錦州,並且在全殲了守敵十餘萬之後,不顧疲勞揮師北上,與從沈陽出援的敵精銳廖耀湘集團二十餘萬在遼西相遇,一時間形成了混戰。


    戰局瞬息萬變,誰勝誰負實難預料。然而,幾乎無人注意到的一個小事改變了雙方的命運……在大戰緊急中,林彪無論有多忙,仍然堅持每晚必做的數據功課。


    一天深夜,值班參謀正在讀著下麵某師上報的其下屬部隊的戰報。說他們下麵的部隊碰到了一個不大的遭遇戰,殲敵部分,其餘逃走。


    與其它之前所讀的戰報看上去並無明顯異樣,值班參謀就這樣讀著讀著,林彪突然叫了一聲


    “停!”他的眼裏閃出了光芒,問:“剛才念的在胡家窩棚那個戰鬥的繳獲,你們聽到了嗎?”大家帶著睡意的臉上出現了茫然,因為如此戰鬥每天都有幾十起,不都是差不多一模一樣的枯燥數字嗎?


    林彪掃視一周,見無人迴答,便接連問了三句:“為什麽那裏繳獲的短槍與長槍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為什麽那裏繳獲和擊毀的小車與大車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為什麽在那裏俘虜和擊斃的軍官與士兵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人們還沒有來得及思索,等不及的林彪司令員大步走向掛滿軍用地圖的牆壁,指著地圖上的那個點說:“我猜想,不,我斷定!敵人的指揮所就在這裏!”林彪可以如此篤定,取決於他每晚必做的功課,這些戰報匯集成林彪腦中一個龐大的數據庫,當出現差異,他可以及時獲取,得到準確信息,找出價值所在。


    從大批雜亂無序的數據中將信息集中、提煉,分析出研究對象的內在規律,林彪對兵力的計算可以精確到一個營甚至一個連。


    以當時的條件設備,再加上人工的費時費力,作為統領千軍萬馬的林彪尚能如此,可見他管理的精細化。


    正是如此,林彪在一次又一次的作戰中獲得勝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殘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茂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茂才並收藏殘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