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見薑盛滿意,也是大為高興,就建議薑盛再看看其他幾艘船,薑盛欣然同意。
雖然是冬天,但海水溫度還行,除了岸邊有些浮冰之外,海裏並未結冰,薑盛就乘著衝鋒舟往來於大船之間。
這些大船都有繩梯和吊籃,荀攸安排薑盛用吊籃上船,薑盛沒有同意,自己攀著繩梯上了船,看來這幾年沒怎麽動身體,體能倒也沒有減弱。
這些船大體上就是四種樣式,第一種就是旗艦型的,體積大,火力猛,另外四艘樓船也屬於這種,外包鋼板,與最大的這艘相必,體積小了一些,舵樓隻有兩層,容納八十名船員和二百士兵,但安裝在上麵的連弩機和投石機都明顯比最大的這艘多,火力船無疑,薑盛定義為驅逐艦;
第二種是流線型的船,體積小於驅逐艦,甲板上沒有投石機,全是弩機,容納士兵較少,但機動性很好,可以用做護衛艦;
第三種是從底倉到甲板頂部都包著鋼板,鋼板的縫隙中都安裝了鐵矛和尖刺,用於海中衝撞敵船的;
第四種就是貨船類型的,船艙後麵可以打開,類似於後世的滾裝船,頂部有弩機,中間船艙可以容納五千步兵或者兩千騎兵,也可以用作糧草物資運輸船,抗風能力強,但速度慢,不抗打。
還有些小型的衝鋒舟,可以隨大船攜帶,在淺水區使用。
薑盛當初隻是想到了動力和大體的樣式,沒想到漁民們發揮聰明才智,鼓搗出這不同類型的艦船,看來組個艦隊是沒有問題的,就是不知道這船的性能如何。
迴到岸上之後,荀攸道:“屬下曾帶著這些船出過海,主公大可以放心,現在我們就可以出海試航。”
薑盛點了點頭,陳紀連忙組織人手去召集水手,參與造船的這些工人大部分都熟悉海上的情況,直接被招募過來,太史慈所率的將士也被安排上船。
陳紀組織人員用木板架起了簡易浮橋,連接到運輸船,那些戰馬被騎士們牽著涉水出去,從運輸船後方登上了船。
準備完畢之後,薑盛登上了旗艦,帶著四艘驅逐艦、二十艘護衛艦、十艘衝撞船、四艘運輸艦,浩浩蕩蕩地駛向大海。
海麵上有一米多的輕浪,但薑盛所在的旗艦卻毫無影響,水手們在底倉用力踩踏著踏板,齒輪傳動裝置帶動著螺旋槳飛速旋轉起來,激起一輪輪浪花。
一名老漁民掌著舵,控製著旗艦航行的方向,前甲板上一名水手打開了船帆,借著西北風往東南航行,速度快了許多,其餘的船艦也都根據旗艦的旗語變換著方向和風帆角度。
航行了一個時辰,陸地漸漸模糊了,到後來隻看到白茫茫一片大海,薑盛看著速度,足有七節(約每小時十三公裏,1節=1海裏/小時=1852米/小時),這也是借助了風帆的力量,單靠人力,最多也就是五節的航速。
天色開始變換,船頂的旗幟被風吹得“獵獵”作響,那老漁民道:“大人,天氣看樣子要有大風,我們還是返航吧。”
“好,你是船長,你說迴就迴吧。”
那老漁民不再多說,讓旁邊的助手到船頂發出旗語,這些旗語薑盛大概懂得,但跟後世的相比還是不規範,但各船的船長都懂,整個艦隊開始轉向。
薑盛站在甲板上,扶著欄杆,對於各船轉向看得真切,風帆已經下來了,旗艦在右轉,左邊的船槳用力向後劃水,而右邊的船槳則向前劃水,整艘旗艦原地調頭。
跟在後麵的驅逐艦、護衛艦等船則左翼的左轉掉頭,右翼的右轉調頭,空出中間的水道,正好讓旗艦通過。
薑盛估算著時間,整個艦隊掉頭隻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已經重新編成陣型返航。
這時候的船可沒有後世那麽高端,什麽雷達、導航之類的,整個船的航行全靠船長手中的羅經儀。
薑盛看著這羅經儀上麵刻著甲乙丙丁等指示方位的漢字,問道:“這是羅盤嗎?”
老漁民道:“這個叫做羅經儀,那些占卜風水的道人都有這個東西,但在我們手裏可不是用來看吉兇方位的,而是確定航向的。”
薑盛不禁讚歎,中國人民的智慧真的是逆天了,大航海首要的就是羅盤,現在有了大船,看來大漢也可以推行大航海運動,比歐洲提前個一千多年。
“這個羅經儀可以做成大的,固定在舵樓裏,那樣航行會更加方便和準確。”
眾人都是點頭稱是,隨行的官員除了太史慈,其他人都根本不懂,也隻是附和。
太史慈突然提醒道:“我們的船隊已經往南偏移,應該適當調整航向,要不然可就迴不了黃縣造船廠了。”
薑盛眼前一亮,笑道:“看來子義也懂航海啊。”
太史慈道:“屬下自幼在黃縣長大,略懂一二。”
“好!你說略懂!那海軍司令就讓你做吧!”
“海軍司令?”眾人都不明白,但海軍這個詞還是明白的。
“哈哈——海軍司令,就是海上艦隊的最高統帥,這樣吧,給你個比較易懂的職位,橫海將軍,今後這些船就組成青州海軍,你是總負責人,準許你在青州範圍內招募選拔水兵,擇優安排職位,報總參謀部備案。”
“總參謀部?”這又是個新名詞。
“就是替我謀劃組織作戰事務的機構,今後一切成規模的作戰都要經過總參謀部的議定。”
太史慈以大司馬薑盛的名義在青州各郡縣招募懂水性的青壯勞力,百姓們紛紛打聽薑盛是要幹什麽,有人就把早先薑盛發出的發展漁業捕撈的布告拿來傳閱,百姓們這才明白,於是熱烈響應招募,紛紛投奔到黃縣來,陳紀調集了大量的給養物資,暫時保障這些人的吃用。
薑盛在黃縣逗留了半個多月,憑借後世的記憶,對戰船的結構、類型以及配屬武器的研發提出了建議,那些老漁民們都聽得很仔細,薑盛又把自己記著的東西,寫了出來。
因為薑盛是陸軍出身,對於海軍的情況不了解,所以有些技術上問題他是不便多說的,隻提出了大概的方向,讓勞動人民的智慧去研究嚐試吧。
二月初的時候,太史慈已經招募了兩萬多人,又把兩萬青州兵劃到海軍中,世界上第一支海軍就這樣成立了。
雖然是冬天,但海水溫度還行,除了岸邊有些浮冰之外,海裏並未結冰,薑盛就乘著衝鋒舟往來於大船之間。
這些大船都有繩梯和吊籃,荀攸安排薑盛用吊籃上船,薑盛沒有同意,自己攀著繩梯上了船,看來這幾年沒怎麽動身體,體能倒也沒有減弱。
這些船大體上就是四種樣式,第一種就是旗艦型的,體積大,火力猛,另外四艘樓船也屬於這種,外包鋼板,與最大的這艘相必,體積小了一些,舵樓隻有兩層,容納八十名船員和二百士兵,但安裝在上麵的連弩機和投石機都明顯比最大的這艘多,火力船無疑,薑盛定義為驅逐艦;
第二種是流線型的船,體積小於驅逐艦,甲板上沒有投石機,全是弩機,容納士兵較少,但機動性很好,可以用做護衛艦;
第三種是從底倉到甲板頂部都包著鋼板,鋼板的縫隙中都安裝了鐵矛和尖刺,用於海中衝撞敵船的;
第四種就是貨船類型的,船艙後麵可以打開,類似於後世的滾裝船,頂部有弩機,中間船艙可以容納五千步兵或者兩千騎兵,也可以用作糧草物資運輸船,抗風能力強,但速度慢,不抗打。
還有些小型的衝鋒舟,可以隨大船攜帶,在淺水區使用。
薑盛當初隻是想到了動力和大體的樣式,沒想到漁民們發揮聰明才智,鼓搗出這不同類型的艦船,看來組個艦隊是沒有問題的,就是不知道這船的性能如何。
迴到岸上之後,荀攸道:“屬下曾帶著這些船出過海,主公大可以放心,現在我們就可以出海試航。”
薑盛點了點頭,陳紀連忙組織人手去召集水手,參與造船的這些工人大部分都熟悉海上的情況,直接被招募過來,太史慈所率的將士也被安排上船。
陳紀組織人員用木板架起了簡易浮橋,連接到運輸船,那些戰馬被騎士們牽著涉水出去,從運輸船後方登上了船。
準備完畢之後,薑盛登上了旗艦,帶著四艘驅逐艦、二十艘護衛艦、十艘衝撞船、四艘運輸艦,浩浩蕩蕩地駛向大海。
海麵上有一米多的輕浪,但薑盛所在的旗艦卻毫無影響,水手們在底倉用力踩踏著踏板,齒輪傳動裝置帶動著螺旋槳飛速旋轉起來,激起一輪輪浪花。
一名老漁民掌著舵,控製著旗艦航行的方向,前甲板上一名水手打開了船帆,借著西北風往東南航行,速度快了許多,其餘的船艦也都根據旗艦的旗語變換著方向和風帆角度。
航行了一個時辰,陸地漸漸模糊了,到後來隻看到白茫茫一片大海,薑盛看著速度,足有七節(約每小時十三公裏,1節=1海裏/小時=1852米/小時),這也是借助了風帆的力量,單靠人力,最多也就是五節的航速。
天色開始變換,船頂的旗幟被風吹得“獵獵”作響,那老漁民道:“大人,天氣看樣子要有大風,我們還是返航吧。”
“好,你是船長,你說迴就迴吧。”
那老漁民不再多說,讓旁邊的助手到船頂發出旗語,這些旗語薑盛大概懂得,但跟後世的相比還是不規範,但各船的船長都懂,整個艦隊開始轉向。
薑盛站在甲板上,扶著欄杆,對於各船轉向看得真切,風帆已經下來了,旗艦在右轉,左邊的船槳用力向後劃水,而右邊的船槳則向前劃水,整艘旗艦原地調頭。
跟在後麵的驅逐艦、護衛艦等船則左翼的左轉掉頭,右翼的右轉調頭,空出中間的水道,正好讓旗艦通過。
薑盛估算著時間,整個艦隊掉頭隻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已經重新編成陣型返航。
這時候的船可沒有後世那麽高端,什麽雷達、導航之類的,整個船的航行全靠船長手中的羅經儀。
薑盛看著這羅經儀上麵刻著甲乙丙丁等指示方位的漢字,問道:“這是羅盤嗎?”
老漁民道:“這個叫做羅經儀,那些占卜風水的道人都有這個東西,但在我們手裏可不是用來看吉兇方位的,而是確定航向的。”
薑盛不禁讚歎,中國人民的智慧真的是逆天了,大航海首要的就是羅盤,現在有了大船,看來大漢也可以推行大航海運動,比歐洲提前個一千多年。
“這個羅經儀可以做成大的,固定在舵樓裏,那樣航行會更加方便和準確。”
眾人都是點頭稱是,隨行的官員除了太史慈,其他人都根本不懂,也隻是附和。
太史慈突然提醒道:“我們的船隊已經往南偏移,應該適當調整航向,要不然可就迴不了黃縣造船廠了。”
薑盛眼前一亮,笑道:“看來子義也懂航海啊。”
太史慈道:“屬下自幼在黃縣長大,略懂一二。”
“好!你說略懂!那海軍司令就讓你做吧!”
“海軍司令?”眾人都不明白,但海軍這個詞還是明白的。
“哈哈——海軍司令,就是海上艦隊的最高統帥,這樣吧,給你個比較易懂的職位,橫海將軍,今後這些船就組成青州海軍,你是總負責人,準許你在青州範圍內招募選拔水兵,擇優安排職位,報總參謀部備案。”
“總參謀部?”這又是個新名詞。
“就是替我謀劃組織作戰事務的機構,今後一切成規模的作戰都要經過總參謀部的議定。”
太史慈以大司馬薑盛的名義在青州各郡縣招募懂水性的青壯勞力,百姓們紛紛打聽薑盛是要幹什麽,有人就把早先薑盛發出的發展漁業捕撈的布告拿來傳閱,百姓們這才明白,於是熱烈響應招募,紛紛投奔到黃縣來,陳紀調集了大量的給養物資,暫時保障這些人的吃用。
薑盛在黃縣逗留了半個多月,憑借後世的記憶,對戰船的結構、類型以及配屬武器的研發提出了建議,那些老漁民們都聽得很仔細,薑盛又把自己記著的東西,寫了出來。
因為薑盛是陸軍出身,對於海軍的情況不了解,所以有些技術上問題他是不便多說的,隻提出了大概的方向,讓勞動人民的智慧去研究嚐試吧。
二月初的時候,太史慈已經招募了兩萬多人,又把兩萬青州兵劃到海軍中,世界上第一支海軍就這樣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