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湘的堅決迴絕讓薑盛也始料未及,他不禁念起童琳的好來,童琳為了薑盛付出了生命,但她留下的九釵卻延續著童琳的存在,她們九人都是童琳,都像童琳一樣忠誠守護在薑盛身邊。
“奉先你位高權重,又是當世豪傑,不必為她念念不忘,天下好女子比比皆是,相信你會找到更好的。”
呂布道:“既然姑娘無意,那末將就告辭了。”
呂布轉身就要走,卻與一名不速之客撞了個滿懷。
“主公!大事不好!”來人乃是涼州來的信使,隸屬於涼州情報站。
他進屋之後就從懷中拿出一卷紙交給薑盛,呂布很是尷尬,這是走還是不走啊?
“太尉,既然你有事要處理,那末將告退。”
“奉先莫急,此事事關社稷安危,你是奮武將軍,理當力挽狂瀾。”
呂布聽到此話,又折了迴來。
薑盛攤開那卷紙,遞給呂布,道:“這是西涼的軍情報告,你看一下。”
呂布一看,消息是董卓舊部李傕、郭汜、張濟揮軍十萬來攻長安。
“啊?關東群雄大軍尚未集結,這可如何是好?”
“關東群雄?你是說王司徒還要讓關東聯軍強製解散西涼軍?”
“前些時日王司徒密令關東各軍集結,看樣子是走漏了風聲。”
“今天我聽皇上說當時反對王司徒關於強製解散西涼軍的打算,難道王司徒敢違逆聖意?”
“皇上並無執政經驗,對此事判斷過於膚淺,所以王司徒為長久計——”
“唉!真是唯恐天下不亂啊!奉先你麾下有多少兵馬?”
“滿打滿算也就是三千多人。”
“我這邊不到五千,現在能戰之兵最多也就八千人。而西涼軍十倍於我,若是死守長安,則必敗!”
“太尉的意思是撤離長安?”
“正是如此,我大漢的主力軍都在關東的冀、青、兗、揚、豫各州,現在集結再來長安,時間上來不及。若是退迴關東,遍地都是我大漢的精銳,管教他西涼軍有去無迴,但若是死守長安,大漢恐將遭遇滅頂之災。”
“那我現在就去布置撤離。”
“呂將軍且慢!”郭嘉叫住了呂布。
郭嘉道:“主公、呂將軍,涼州至長安沿途沒有任何隊伍可以抵擋西涼大軍,西涼大軍長驅直入,不日就能到達長安,若是我們隻顧了撤離,則必定撤不離!”
“奉孝的意思是要派出一支兵馬襲擾西涼大軍?”
郭嘉點了點頭,解釋道:“長安往西又多處險隘要道,隻要有一支兵馬沿途襲擾阻滯,西涼軍必定進軍緩慢,這樣就可以為皇上撤離爭取時間。若是機會合適,搞搞偷襲,積小勝為大勝,既可以延緩西涼軍進兵速度,還可以打擊他們的士氣和有生力量。”
“末將願當此任!”呂布主動請纓,雖然他多次背離主公,卻是個有擔當的漢子,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呂布敢請纓也算難能可貴了。
“奉先敢作敢為,是條漢子!我再調撥麾下兩千兵馬與你,集中全城的戰馬配給,組成五千騎,由你率領襲擾西涼。”
呂布多次反水,也很自知,但薑盛如此毫不保留地就把兩千兵馬交給他,也算是信任有加,於是道:“太尉如此信任末將,末將絕不辱使命!”
郭嘉的提議是目前唯一的出路,而讓呂布揮軍襲擾西涼軍也是薑盛的唯一選擇,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讓呂布去了,那就給他充分的信任。
呂布的品行再怎麽不好,他也是個有血有肉的熱血漢子,對於一個曾經為敵的上級來說,能這麽信任呂布也是讓呂布心存感激。
薑盛對郭嘉道:“西涼軍中必有智謀之士,奉先一人恐怕算計不過他們,奉孝,這次就辛苦一趟,隨呂布出征!”薑盛不能明說呂布有勇無謀,委婉的這麽說出來,呂布聽了也不以為意。
郭嘉道:“主公請放心!我一定盡心竭力,輔助呂將軍成功!”
呂布拱手道:“太尉想得周全,末將誓死效命。”
薑盛道:“郭嘉乃是奇謀之士,戰時要多聽聽他的建議,不可一意孤行。此戰不但要拖住西涼軍,還要盡可能地保全自己。”
郭嘉、呂布齊道:“遵令!”
薑盛手寫了軍令給呂布讓他在南北兩軍中抽調兵馬,郭嘉也自去準備出征事宜。
薑盛又令薑二釵和薑七釵隨行保護郭嘉,郭嘉對薑盛道:“主公,此二人殺呂布勝算幾何?”
薑盛一驚,說道:“用人不疑,奉孝何出此言?”
“主公可以完全相信他,但屬下要做最壞的打算。呂布原本與李傕、郭汜之流乃同袍將領,須防他再次反水,與西涼軍共謀長安!”
“好吧,切不可讓呂布察覺到你的懷疑,要不然可就把他推向西涼軍了。”
“屬下明白!”
“此去多加小心!凡事不可勉強,最緊要的是保重你的性命!失十座城也比不上失你的命更嚴重!”
“謝主公!”郭嘉很受感動,連忙拜謝。
薑盛也安頓了太尉府的一切,那些仆從婢女們也都被遣散了,又手書一封令甄儼星夜送往冀州,讓趙雲率玄甲騎兵西來接應。
布置妥當之後,薑盛又入宮去見獻帝。
“太尉去而複還,是為何故?”獻帝問道。
薑盛見王允也在,於是與王允見了禮,說道:“西涼兵已經反了,大軍正往長安進發。”
“不可能!西涼兵怎會如此迅速?”王允一萬個不相信。
“王司徒,朕已經赦免他們,讓他們各安本職,為什麽還反了?”
王允見瞞不過,連忙跪倒說道:“臣罪該萬死!沒有遵從皇上的旨意,密謀削除西涼兵馬,現在還未準備好彈壓之力,西涼兵就反了,定是事機不密,被小人泄露了出去,才會導致今日之事。”
“你——”獻帝氣得直哆嗦,停頓了一會兒,才歎了口氣道:“算了!大漢現在是多事之秋,朕又能如何?”
薑盛奏道:“皇上,賊軍勢大,不可與之爭鋒!為長遠計,臣請皇上移駕關東,以避西涼兵禍!”
“奉先你位高權重,又是當世豪傑,不必為她念念不忘,天下好女子比比皆是,相信你會找到更好的。”
呂布道:“既然姑娘無意,那末將就告辭了。”
呂布轉身就要走,卻與一名不速之客撞了個滿懷。
“主公!大事不好!”來人乃是涼州來的信使,隸屬於涼州情報站。
他進屋之後就從懷中拿出一卷紙交給薑盛,呂布很是尷尬,這是走還是不走啊?
“太尉,既然你有事要處理,那末將告退。”
“奉先莫急,此事事關社稷安危,你是奮武將軍,理當力挽狂瀾。”
呂布聽到此話,又折了迴來。
薑盛攤開那卷紙,遞給呂布,道:“這是西涼的軍情報告,你看一下。”
呂布一看,消息是董卓舊部李傕、郭汜、張濟揮軍十萬來攻長安。
“啊?關東群雄大軍尚未集結,這可如何是好?”
“關東群雄?你是說王司徒還要讓關東聯軍強製解散西涼軍?”
“前些時日王司徒密令關東各軍集結,看樣子是走漏了風聲。”
“今天我聽皇上說當時反對王司徒關於強製解散西涼軍的打算,難道王司徒敢違逆聖意?”
“皇上並無執政經驗,對此事判斷過於膚淺,所以王司徒為長久計——”
“唉!真是唯恐天下不亂啊!奉先你麾下有多少兵馬?”
“滿打滿算也就是三千多人。”
“我這邊不到五千,現在能戰之兵最多也就八千人。而西涼軍十倍於我,若是死守長安,則必敗!”
“太尉的意思是撤離長安?”
“正是如此,我大漢的主力軍都在關東的冀、青、兗、揚、豫各州,現在集結再來長安,時間上來不及。若是退迴關東,遍地都是我大漢的精銳,管教他西涼軍有去無迴,但若是死守長安,大漢恐將遭遇滅頂之災。”
“那我現在就去布置撤離。”
“呂將軍且慢!”郭嘉叫住了呂布。
郭嘉道:“主公、呂將軍,涼州至長安沿途沒有任何隊伍可以抵擋西涼大軍,西涼大軍長驅直入,不日就能到達長安,若是我們隻顧了撤離,則必定撤不離!”
“奉孝的意思是要派出一支兵馬襲擾西涼大軍?”
郭嘉點了點頭,解釋道:“長安往西又多處險隘要道,隻要有一支兵馬沿途襲擾阻滯,西涼軍必定進軍緩慢,這樣就可以為皇上撤離爭取時間。若是機會合適,搞搞偷襲,積小勝為大勝,既可以延緩西涼軍進兵速度,還可以打擊他們的士氣和有生力量。”
“末將願當此任!”呂布主動請纓,雖然他多次背離主公,卻是個有擔當的漢子,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呂布敢請纓也算難能可貴了。
“奉先敢作敢為,是條漢子!我再調撥麾下兩千兵馬與你,集中全城的戰馬配給,組成五千騎,由你率領襲擾西涼。”
呂布多次反水,也很自知,但薑盛如此毫不保留地就把兩千兵馬交給他,也算是信任有加,於是道:“太尉如此信任末將,末將絕不辱使命!”
郭嘉的提議是目前唯一的出路,而讓呂布揮軍襲擾西涼軍也是薑盛的唯一選擇,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讓呂布去了,那就給他充分的信任。
呂布的品行再怎麽不好,他也是個有血有肉的熱血漢子,對於一個曾經為敵的上級來說,能這麽信任呂布也是讓呂布心存感激。
薑盛對郭嘉道:“西涼軍中必有智謀之士,奉先一人恐怕算計不過他們,奉孝,這次就辛苦一趟,隨呂布出征!”薑盛不能明說呂布有勇無謀,委婉的這麽說出來,呂布聽了也不以為意。
郭嘉道:“主公請放心!我一定盡心竭力,輔助呂將軍成功!”
呂布拱手道:“太尉想得周全,末將誓死效命。”
薑盛道:“郭嘉乃是奇謀之士,戰時要多聽聽他的建議,不可一意孤行。此戰不但要拖住西涼軍,還要盡可能地保全自己。”
郭嘉、呂布齊道:“遵令!”
薑盛手寫了軍令給呂布讓他在南北兩軍中抽調兵馬,郭嘉也自去準備出征事宜。
薑盛又令薑二釵和薑七釵隨行保護郭嘉,郭嘉對薑盛道:“主公,此二人殺呂布勝算幾何?”
薑盛一驚,說道:“用人不疑,奉孝何出此言?”
“主公可以完全相信他,但屬下要做最壞的打算。呂布原本與李傕、郭汜之流乃同袍將領,須防他再次反水,與西涼軍共謀長安!”
“好吧,切不可讓呂布察覺到你的懷疑,要不然可就把他推向西涼軍了。”
“屬下明白!”
“此去多加小心!凡事不可勉強,最緊要的是保重你的性命!失十座城也比不上失你的命更嚴重!”
“謝主公!”郭嘉很受感動,連忙拜謝。
薑盛也安頓了太尉府的一切,那些仆從婢女們也都被遣散了,又手書一封令甄儼星夜送往冀州,讓趙雲率玄甲騎兵西來接應。
布置妥當之後,薑盛又入宮去見獻帝。
“太尉去而複還,是為何故?”獻帝問道。
薑盛見王允也在,於是與王允見了禮,說道:“西涼兵已經反了,大軍正往長安進發。”
“不可能!西涼兵怎會如此迅速?”王允一萬個不相信。
“王司徒,朕已經赦免他們,讓他們各安本職,為什麽還反了?”
王允見瞞不過,連忙跪倒說道:“臣罪該萬死!沒有遵從皇上的旨意,密謀削除西涼兵馬,現在還未準備好彈壓之力,西涼兵就反了,定是事機不密,被小人泄露了出去,才會導致今日之事。”
“你——”獻帝氣得直哆嗦,停頓了一會兒,才歎了口氣道:“算了!大漢現在是多事之秋,朕又能如何?”
薑盛奏道:“皇上,賊軍勢大,不可與之爭鋒!為長遠計,臣請皇上移駕關東,以避西涼兵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