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輔軍駐紮在長安城下已經三天了,牛輔每日裏看著長安城頭,隻看到人影綽綽,密密麻麻的旌旗遍布城頭,聽得守軍的鼓聲,看來城中軍隊井井有條。


    牛輔的武力略遜於華雄,智謀上卻跟華雄有的一比,都是有勇無謀之輩,他見城頭的狀況,必定是重兵把守,就憑他麾下這萬八千人,真是不夠填的。他又不禁罵李儒,大家還是連襟呢,這老丈人董卓一死,李儒就不見了蹤影,要是李儒在的話,還有個人商量,現在他牛輔可真是無所適從了。


    開始進軍的時候,牛輔就在全軍動員大會上說誓死要為董卓報仇,可現在他卻沒有了動靜,報仇雖然是鼓動人心的說法,但董卓畢竟已經死了,牛輔還是要為自己的後路打算,所以就遲遲不敢進攻,他在舍命一搏和保留實力上權衡不定。


    這一夜,心情鬱悶的牛輔一個人在中軍大帳中喝起了悶酒,喝得醉醺醺的,這才和衣而臥,睡到半夜,大帳的門簾被掀開了,牛輔以為是自己的衛兵進來,也沒有在意,繼續蒙頭大睡,突然勃頸處一涼,牛輔已經成了死牛。


    兩名身軀嬌小的黑衣人從牛輔中軍大帳中悄悄出來,其中一人還拎著牛輔的首級,而守在牛輔帳外的兩名衛兵也早已氣絕身亡,這一切悄無聲息地發生了,牛輔軍中卻毫無察覺。


    轅門的衛兵打著瞌睡,渾然不覺四釵和五釵從此處揚長而去。


    天亮以後,牛輔軍中有人發現了中軍大帳外麵的兩具屍體,連忙進入查看,發現牛輔早已身亡,首級也不翼而飛,消息傳播出來,牛輔軍中亂作一團,本就無意攻城的牛輔軍將士更無戰心。


    牛輔的幾名心腹出營查看,見長安城東門上懸著一顆首級,連忙派人去查看,正是牛輔的首級!


    薑盛站在城頭大喊道:“牛輔已死,你們還要為他陪葬嗎?”


    還有不少不明就裏的將士莫名其妙,於是就竊竊私語,很快消息得到了確認,薑盛派人在夜裏把牛輔給殺了。


    薑盛見牛輔軍中無人迴應,繼續說道:“我給你們一天的時間,若是還不退去,我要親率精銳大軍剿滅爾等!”


    牛輔軍中很多人都知道薑盛能征善戰,又有戰力駭人的玄甲騎兵,聽說薑盛要率精銳大軍來攻,都主觀地認為玄甲騎兵已經在城中了,心中都是驚懼不已,很多將士連夜就散了。


    第二天的時候,七百多名士兵在兩名校尉帶領下殺了牛輔的鐵杆心腹,然後帶著他們的首級投降。


    郭嘉道:“主公大可放心,隻管接收他們入城,然後好生撫慰,以安軍心,他們感念主公仁德之恩,必會交通消息,周邊歸附主公者必將接踵而至,長安可定也。”


    “奉孝所言甚是,隻是長安畢竟兵少,若是西涼的董卓舊部大舉來攻,則仍然無濟於事。”


    “董卓已死,西涼各軍群龍無首,隻要主公借皇上之口加以安撫,然後以調動之名,讓主公的人去替換他們的主將,現在王允正在清理長安的董卓舊臣,還無暇顧及西涼,主公大可以委派將領治理,不出半年,西涼皆為主公之地也。”


    “我擔心的是王允會從中作梗,畢竟他是總覽朝政之人!”


    “主公的意思是,王允有可能要清除董卓餘部?”


    薑盛點了點頭。


    “按著這幾天王允的作為,這個倒是很有可能,主公最好在王允定下解決西涼的調子之前說服他,現在董卓已死,西涼各部都是惶惶無主,若是一言不慎,可能就造成西涼之亂。”


    “正是如此,我這就去拜會王允。”


    薑盛換上了便服,在二釵和六釵的護衛下來到了司徒府。


    家丁們連忙去稟報王允,王允此刻正在府中與眾人把酒言歡,薑盛這一來,他還以為薑盛是來接貂蟬的,心中不喜,就對家丁說道:“你去喚小姐出來與太尉相見。”


    王允並未出來迎接,薑盛很是意外,但情況不明朗的情況下,倒也不便發問,於是就在家丁引領下到了大堂等待。


    貂蟬得知薑盛來接她,大為歡喜,就在房中精心梳妝打扮了一番,然後把自己的緊要衣物打了一個包裹,看來已經做好了離開司徒府的準備。


    貂蟬本是並州人,黃巾之亂時兵災禍及她家鄉,她隨同鄉人逃離了家鄉,曆經千辛萬苦,同鄉一個個都死於奔波途中,她到得豫州後流落街頭,幸得時任豫州刺史的王允收留,王允見貂蟬知書達理,生的又貌美如花,就收她做義女,留在了府中。


    王允為了對付董卓,想了用貂蟬為餌離間董卓和呂布的計策,貂蟬其實是不願的,但王允再三懇求,甚至要給貂蟬下跪,貂蟬勉為其難,接下了這斷送一生幸福的差使,卻沒想到曾與她有一麵之緣的薑盛及時出現,用掉包的方式救下了貂蟬,貂蟬心中怨恨王允,就決心離開王允府而投對她有救命之恩的薑盛。所以聽到薑盛來此,她就一刻也不想多待了。


    薑盛等了半天,也不見王允來此,心中疑惑,卻見貂蟬背著包裹走了進來。


    “任姑娘,你這是要出遠門?”薑盛疑惑地問道。


    “啊?將軍來接奴家,莫不是要迴冀州?”


    “接你?”薑盛雲裏霧裏。


    貂蟬見薑盛的表情,心中不免有些失落,難道薑盛根本就無意接納自己?可當初他明明同意了的。


    她有些傷感,說道:“將軍今日來此,並非接奴家?”


    “任姑娘你誤會了,我今日來此是要與王司徒商議要事,不知王司徒對你交代過什麽?”


    “沒,沒啊!他那日已經同意我隨你離開,奴家隻待將軍來接,敢情將軍並非為奴家而來?”


    “任姑娘,去留自有你選擇,不必對那日的事耿耿於懷。”


    “奴家已經做出選擇了,那天將軍你也是答應過奴家的,”貂蟬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兒,沒想到妾有心而郎無意。


    “莫非隻是戲弄奴家?”


    “呃,你誤會了,我是說雖然那天同意了,但請你不要為了報那滴水之恩而放棄自己的幸福。”


    “奴家能侍奉將軍左右,就是莫大的幸福了,還望將軍不要食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好姐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相辭江湖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相辭江湖遠並收藏東漢好姐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