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把戰馬讓給了曹操,曹操縱馬狂奔,那曹洪就跟在後麵跑步前進,約四更時分,曹操看到前方明晃晃的一片,近前一看,原來是條大河,曹洪氣喘籲籲地追來,而徐榮追兵的馬蹄聲也由遠及近。
前有大河,後有追兵,大腿受傷的曹操急得滿頭大汗,曹洪直接脫了鎧甲,曹操不解何意,曹洪又替曹操除去了鎧甲,然後把曹操負在背上,涉水而行。
徐榮的追兵追至河邊的時候,曹洪已經背著曹操到了河對岸,追兵空放了幾輪箭矢,見追擊無望,隻得停止。曹洪卻不敢有絲毫停留,背著曹操一路疾奔。
後來實在跑不動了,曹洪攙扶著曹操在一處山坡下歇息。
曹洪罵道:“那薑盛也是個言而無信之人,說好了一起出兵的,怎的到現在都沒見到他的人?”
曹操道:“都怪我急躁冒進,若是與那薑盛齊頭並進,也不至於遭此慘敗!當初約定是在函穀關會師,我軍尚未到達,就中了埋伏,所以怪不得薑盛啊,現在隻能速迴雒陽!”
兩人正說著,突聽得地上傳來“隆隆”的馬蹄聲,曹操暗叫不好,曹洪對曹操道:“主公就在此躲避,屬下去引開追兵!”
說著就提刀往南跑去,徐榮率軍渡河來追,循著蹤跡一路搜來,因為士兵們報告說曹操除去了鎧甲,隻穿布衣逃走,所以徐榮見未穿鎧甲的曹洪快速逃離,以為是曹操,連忙率軍去追。
這時候夏侯惇、夏侯淵、李典諸將各率數十騎趕了過來,在山坡下見到了受傷的曹操,又驚又喜,大喊“主公”,曹操一聽,禍事了,果不其然,徐榮軍聽到夏侯惇等人的喊聲,知道是中計,連忙折了迴來。
徐榮揮刀直取曹操,夏侯惇大喝道:“徐榮休傷吾主!”說著就挺槍來戰徐榮,戰不幾合,徐榮左臂被那夏侯惇刺了一槍,連忙掉頭推開,夏侯惇打馬而追,徐榮的部將士兵圍殺過來。
曹操暗道:“吾命休矣!”
正在危急之間,隻聽得左近一聲暴喝:“徐榮小兒,還不束手就擒?”
曹操轉頭看時,隻見徐晃催馬疾奔,揮著大斧殺了過來,後麵趙雲、於禁、張郃三將各率兩千騎殺將過來。
徐榮部與曹軍交戰,也是損傷不少,追來的也就是七八千騎的樣子,麵對薑盛軍的突然圍殺,倉促應對,瞬間就被斬殺數百人。
薑盛銀槍斜指,大喝一聲:“降者不殺!不降者死!殺!”薑盛全軍萬餘人,在汜水關時略有損失,其餘兵馬都已經來到此處,兵力上超過了徐榮部,這一來就對徐榮部形成了反包圍。
曹操見狀,大喝道:“諸將殺敵!”
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諸將帶身邊親兵集中一處,向外衝殺,而薑盛軍正在步步壓縮徐榮部的活動空間。
徐榮率軍拚死突圍,但死傷正在進一步加劇,衝了數次,都被薑盛軍堵了迴來,看樣子,薑盛是想留下徐榮了。
徐榮所率的是西涼騎兵,向來信念堅定,在付出了近半數傷亡之後依然誓死不降,薑盛令玄甲騎兵殺開一條血路,直取徐榮。
徐榮軍都看出了薑盛這是想先擒王,於是舍命保護徐榮,徐榮的親兵則護送著徐榮向外突圍
在千餘玄甲騎兵的拚殺下,徐榮身邊的將士越來越少,但他也衝出了薑盛軍的包圍圈,薑盛眼見徐榮要逃,縱馬疾奔,直奔徐榮而來。
徐榮的西涼戰馬腳力不如薑盛的漠北戰馬,很快就被薑盛追上,薑盛揮動銀槍,用槍柄擊中了徐榮的後心,徐榮眼前一黑,險些栽下馬來,嘴角已經滲出了血絲。
薑盛反轉槍頭,用槍柄尾部打中了徐榮的肩頭,徐榮摔下馬來,薑盛衝到近前勒住了馬韁,槍尖抵在徐榮咽喉處,徐榮兩眼一閉,引頸就戮,薑盛卻收了槍,翻身下馬,雙手扶起徐榮。
徐榮不明所以,薑盛道:“徐將軍治軍有道,如此殞命豈不可惜?”
徐榮冷哼了一聲,道:“敗軍之將,何敢言勇?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薑盛道:“聽聞張濟、樊稠、李傕等將與你向來不合,而董卓對你並不信任,你又何必為他陪葬呢?況且董卓無道,激起天下臣民公憤,遲早要遭報應!你也想遺臭萬年乎?我薑盛素來敬重賢臣良將,若是徐將軍肯屈就,可為我之臂助,以成大事也!”
徐榮黑著臉,不作聲,他想想自己追隨董卓這麽多年而所受的待遇,又想到雒陽百萬百姓背井離鄉、雒陽麵目全非的情景,有些沉默了,但忠心還是占了上風。
“哼!丞相重用你,你不僅不思忠義,還恩將仇報,此等不義之人,我徐榮豈能投效?有道是忠臣不事二主!今日落入你手,隨你處置!”
趙雲已經帶著幾名玄甲騎兵趕了過來,喝道:“徐榮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主公青睞,那是你的榮幸。來人,綁了!”
玄甲騎兵立即下馬,把徐榮捆了個結實,縛在馬背上,然後與大隊會合。
那些被圍在核心的西涼騎兵們見徐榮已被俘,知道大勢已去,於是紛紛棄械投降。
曹操見薑盛迴來,一瘸一拐地走了過來,拱手致謝,“若非子誠兄及時趕到,我曹操早已身首異處了!”
薑盛拱手道:“孟德兄不必言謝,此乃盟約之義。董卓大隊已經去得遠了,又有那呂布率鐵騎斷後,追之無益,還是先迴雒陽,在從長計議吧。”
要說薑盛為什麽迴來此,可要從辰時說起。
薑盛天亮後去知會曹操,準備出兵,卻見曹操營中空無一人,知道曹操早已出發,於是率軍急進,很快趕到了函穀關,徐榮率軍去搜剿曹操,而呂布得勝之後即隨董卓軍往西而去了,所以薑盛軍一路並未遇到董卓的人馬,等了半晌之後,也不見曹軍到來,於是就令斥候四處打探,得知徐榮軍正在搜剿曹操,於是率軍趕來,正好救了曹操及其部將。
徐榮兵敗,薑盛便與曹操結伴而行,問道:“不知孟德兄有何打算?”(未完待續。)
前有大河,後有追兵,大腿受傷的曹操急得滿頭大汗,曹洪直接脫了鎧甲,曹操不解何意,曹洪又替曹操除去了鎧甲,然後把曹操負在背上,涉水而行。
徐榮的追兵追至河邊的時候,曹洪已經背著曹操到了河對岸,追兵空放了幾輪箭矢,見追擊無望,隻得停止。曹洪卻不敢有絲毫停留,背著曹操一路疾奔。
後來實在跑不動了,曹洪攙扶著曹操在一處山坡下歇息。
曹洪罵道:“那薑盛也是個言而無信之人,說好了一起出兵的,怎的到現在都沒見到他的人?”
曹操道:“都怪我急躁冒進,若是與那薑盛齊頭並進,也不至於遭此慘敗!當初約定是在函穀關會師,我軍尚未到達,就中了埋伏,所以怪不得薑盛啊,現在隻能速迴雒陽!”
兩人正說著,突聽得地上傳來“隆隆”的馬蹄聲,曹操暗叫不好,曹洪對曹操道:“主公就在此躲避,屬下去引開追兵!”
說著就提刀往南跑去,徐榮率軍渡河來追,循著蹤跡一路搜來,因為士兵們報告說曹操除去了鎧甲,隻穿布衣逃走,所以徐榮見未穿鎧甲的曹洪快速逃離,以為是曹操,連忙率軍去追。
這時候夏侯惇、夏侯淵、李典諸將各率數十騎趕了過來,在山坡下見到了受傷的曹操,又驚又喜,大喊“主公”,曹操一聽,禍事了,果不其然,徐榮軍聽到夏侯惇等人的喊聲,知道是中計,連忙折了迴來。
徐榮揮刀直取曹操,夏侯惇大喝道:“徐榮休傷吾主!”說著就挺槍來戰徐榮,戰不幾合,徐榮左臂被那夏侯惇刺了一槍,連忙掉頭推開,夏侯惇打馬而追,徐榮的部將士兵圍殺過來。
曹操暗道:“吾命休矣!”
正在危急之間,隻聽得左近一聲暴喝:“徐榮小兒,還不束手就擒?”
曹操轉頭看時,隻見徐晃催馬疾奔,揮著大斧殺了過來,後麵趙雲、於禁、張郃三將各率兩千騎殺將過來。
徐榮部與曹軍交戰,也是損傷不少,追來的也就是七八千騎的樣子,麵對薑盛軍的突然圍殺,倉促應對,瞬間就被斬殺數百人。
薑盛銀槍斜指,大喝一聲:“降者不殺!不降者死!殺!”薑盛全軍萬餘人,在汜水關時略有損失,其餘兵馬都已經來到此處,兵力上超過了徐榮部,這一來就對徐榮部形成了反包圍。
曹操見狀,大喝道:“諸將殺敵!”
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諸將帶身邊親兵集中一處,向外衝殺,而薑盛軍正在步步壓縮徐榮部的活動空間。
徐榮率軍拚死突圍,但死傷正在進一步加劇,衝了數次,都被薑盛軍堵了迴來,看樣子,薑盛是想留下徐榮了。
徐榮所率的是西涼騎兵,向來信念堅定,在付出了近半數傷亡之後依然誓死不降,薑盛令玄甲騎兵殺開一條血路,直取徐榮。
徐榮軍都看出了薑盛這是想先擒王,於是舍命保護徐榮,徐榮的親兵則護送著徐榮向外突圍
在千餘玄甲騎兵的拚殺下,徐榮身邊的將士越來越少,但他也衝出了薑盛軍的包圍圈,薑盛眼見徐榮要逃,縱馬疾奔,直奔徐榮而來。
徐榮的西涼戰馬腳力不如薑盛的漠北戰馬,很快就被薑盛追上,薑盛揮動銀槍,用槍柄擊中了徐榮的後心,徐榮眼前一黑,險些栽下馬來,嘴角已經滲出了血絲。
薑盛反轉槍頭,用槍柄尾部打中了徐榮的肩頭,徐榮摔下馬來,薑盛衝到近前勒住了馬韁,槍尖抵在徐榮咽喉處,徐榮兩眼一閉,引頸就戮,薑盛卻收了槍,翻身下馬,雙手扶起徐榮。
徐榮不明所以,薑盛道:“徐將軍治軍有道,如此殞命豈不可惜?”
徐榮冷哼了一聲,道:“敗軍之將,何敢言勇?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薑盛道:“聽聞張濟、樊稠、李傕等將與你向來不合,而董卓對你並不信任,你又何必為他陪葬呢?況且董卓無道,激起天下臣民公憤,遲早要遭報應!你也想遺臭萬年乎?我薑盛素來敬重賢臣良將,若是徐將軍肯屈就,可為我之臂助,以成大事也!”
徐榮黑著臉,不作聲,他想想自己追隨董卓這麽多年而所受的待遇,又想到雒陽百萬百姓背井離鄉、雒陽麵目全非的情景,有些沉默了,但忠心還是占了上風。
“哼!丞相重用你,你不僅不思忠義,還恩將仇報,此等不義之人,我徐榮豈能投效?有道是忠臣不事二主!今日落入你手,隨你處置!”
趙雲已經帶著幾名玄甲騎兵趕了過來,喝道:“徐榮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主公青睞,那是你的榮幸。來人,綁了!”
玄甲騎兵立即下馬,把徐榮捆了個結實,縛在馬背上,然後與大隊會合。
那些被圍在核心的西涼騎兵們見徐榮已被俘,知道大勢已去,於是紛紛棄械投降。
曹操見薑盛迴來,一瘸一拐地走了過來,拱手致謝,“若非子誠兄及時趕到,我曹操早已身首異處了!”
薑盛拱手道:“孟德兄不必言謝,此乃盟約之義。董卓大隊已經去得遠了,又有那呂布率鐵騎斷後,追之無益,還是先迴雒陽,在從長計議吧。”
要說薑盛為什麽迴來此,可要從辰時說起。
薑盛天亮後去知會曹操,準備出兵,卻見曹操營中空無一人,知道曹操早已出發,於是率軍急進,很快趕到了函穀關,徐榮率軍去搜剿曹操,而呂布得勝之後即隨董卓軍往西而去了,所以薑盛軍一路並未遇到董卓的人馬,等了半晌之後,也不見曹軍到來,於是就令斥候四處打探,得知徐榮軍正在搜剿曹操,於是率軍趕來,正好救了曹操及其部將。
徐榮兵敗,薑盛便與曹操結伴而行,問道:“不知孟德兄有何打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