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最新的情報,王棟立即把納尼傑爾叫了過來。
戰況很緊急,局勢也很危險,但是並非毫無希望。
叛軍一直在強攻塞馬沃,哪怕遭到政府軍的頑強抵抗,傷亡極為慘重,也沒有調整進攻部署。
看上去,叛軍似乎隻能在夜間發動進攻。
在其他人看來,這很正常,因為到了白天,政府軍有阿盟聯軍的空中打擊就能粉碎叛軍的進攻行動。
隻不過,王棟並不這麽認為。
很簡單,政府軍沒多少給養,因此叛軍完全可以采用圍困戰術,而不是讓成百上千的官兵去送死。
圍上幾天,等到食物耗盡,政府軍就會投降。
從另外一個角度,能夠看得更清楚。
這就是,阿盟的地麵部隊已經進入伊拉克,而且有8個旅,塞馬沃的政府軍會輕易投降嗎?
隻要希望還在,政府軍就不會輕易投降。
事實也是如此,在被叛軍圍困之後,大部分政府軍官兵在奮勇戰鬥,向叛軍投降的並不多。
讓政府軍官兵堅持住的,其實就是獲得救援的希望。
政府軍還能夠堅持幾天,而阿盟地麵部隊開過來隻需要幾天。
就算叛軍沒有把納西裏耶的守軍放在眼裏,也不敢低估阿盟地麵部隊,按理應該做好相關的防禦部署。
說白了,叛軍再自大,也應該知道,在幾天內殲滅數萬政府軍的難度實在太大了。
如果在強攻塞馬沃的時候遭到阿盟地麵部隊進攻,叛軍該怎麽辦?
看得更長遠一點,叛軍更不該強攻塞馬沃。
這就是,如果卡裏姆想盡快結束這場戰爭,徹底消滅拉紮克政權,首先需要考慮的不是政府軍,是阿盟聯軍!
那麽,如何才能擊敗阿盟聯軍?
換句話,如何才能迫使阿盟從伊拉克撤軍,承認、哪怕隻是默認在伊拉克戰敗?
辦法隻有一個。
重創阿盟聯軍!
顯然,圍攻塞馬沃就是一個重創阿盟聯軍的機會。
采用圍困戰術,把主力放在塞馬沃東麵與東南,等阿盟聯軍開過來,然後跟阿盟聯軍正麵交鋒。
隻要能重創阿盟聯軍,就能迫使阿盟聯軍撤退。
到時候,再一鼓作氣的打下納西裏耶,向巴士拉進軍,就有可能趕在阿盟增兵之前消滅拉紮克政權。
這就意味著,不能立即拿下塞馬沃。
如果一舉拿下了塞馬沃,阿盟聯軍最多會向納西裏耶增兵,在納西裏耶等著叛軍。
顯然,叛軍未必能夠打下納西裏耶。
拖下去,阿盟會持續向伊拉克增兵,拉紮克政權也能迴複元氣,最終讓塞馬沃的勝利失去價值。
當然,這裏有一個前提,即叛軍能在正麵交鋒中擊敗阿盟聯軍。
隻是,這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別忘了,叛軍已經從阿馬拉南下,兵鋒直指巴士拉。
先不說這邊是不是佯攻,叛軍的最終目的肯定是攻占巴士拉,而從阿馬拉南下的叛軍離巴士拉更近。
此外,在這邊抵擋叛軍的隻有四個旅,其中隻有一個是機械化步兵旅。
除非該方向上的叛軍能夠把阿盟地麵部隊全部吸引過去,不然就應該利用圍攻塞馬沃引開阿盟聯軍。
隻要能把阿盟聯軍引到塞馬沃,從阿馬拉南下的叛軍就更有希望打下巴士拉。
事實上,受道路限製,阿盟聯軍最多隻需要向巴士拉北麵派遣兩個旅的兵力,就能夠擋住該方向上的叛軍。
也就是說,阿盟地麵部隊不可能全數北上。
隻是受到該方向上的威脅,阿盟聯軍同樣不可能全部殺向塞馬沃,能派四個旅,最多五個旅就不錯了。
顯然,以叛軍的實力,正麵迎戰阿盟聯軍的四個旅,還是有一些勝算。
正是如此,王棟認為叛軍強攻塞馬沃,其實不是害怕在白天遭到轟炸,而是想盡快獲得勝利。
簡單的說,叛軍已經感受到威脅,打算盡快消滅塞馬沃的政府軍。
那麽,是什麽威脅?
之前,王棟一直想不通。
政府軍主力被圍,阿盟地麵部隊還沒有做好參戰準備,在整個戰場上,就沒有能對叛軍構成威脅的力量。
當然,空中威脅不算。
其實,以阿盟的空軍,也不可能隻靠轟炸就打垮叛軍。
收到雲龍發來的最新情報,王棟的疑惑終於得到解釋。
叛軍不是感受到威脅,而是另有所圖!
從阿馬拉南下的不是叛軍,是伊朗的革命衛隊,準確說是穿著叛軍軍服,打著叛軍旗號的伊朗革命衛隊!
也就是說,在這輪進攻中,叛軍隻投入了不到12個旅圍攻塞馬沃。
那麽,叛軍的其他部隊呢?
在南邊,還是在北麵?
如果在北麵,卡裏姆肯定想在圍殲了政府軍的主力之後,對庫爾德人發動突襲,至少逼迫庫爾德人簽訂城下之盟。
隻要叛軍能夠一舉拿下北部地區的幾座重鎮,扼守主要道路,讓庫爾德人老老實實的呆在戰場外麵。
到時候,叛軍隻需要用很少的兵力就能穩住北方防線。
也隻有這樣,叛軍才能抽調出足夠多的兵力南下,才有足夠的把握擊潰已經進入伊拉克的阿盟聯軍。
如果叛軍的其他部隊在南邊,那就更加恐怖。
這意味著,卡裏姆留了一手,隨時準備迎戰殺來的阿盟聯軍。
如果阿盟聯軍一直按兵不動,叛軍在強攻塞馬沃之後,依然有足夠多的兵力向納西裏耶發動進攻,甚至能攻占納西裏耶,然後迫使阿盟聯軍出戰,在納西裏耶附近跟阿盟聯軍進行決戰。
不管叛軍的其他部隊在哪邊,都需要盡快打下塞馬沃。
很簡單,在塞馬沃拖得越久,變數越多。
別忘了,阿盟聯軍一直在向伊拉克增兵,第二批地麵部隊已經整裝待發,很快就能進入伊拉克。
真要拖上十天半個月,叛軍麵對的就不是阿盟聯軍的8個旅,而是十幾個旅。
到時候,阿盟聯軍就算兩線作戰,兵力也不是問題。
同樣的,北麵的庫爾德人很快就會醒悟過來,發現自己已經被叛軍盯上,然後就會增強軍事要地的防禦兵力。
由此,王棟看到了一個扭轉戰局,把幾萬名政府軍將士救出來的機會。17089
戰況很緊急,局勢也很危險,但是並非毫無希望。
叛軍一直在強攻塞馬沃,哪怕遭到政府軍的頑強抵抗,傷亡極為慘重,也沒有調整進攻部署。
看上去,叛軍似乎隻能在夜間發動進攻。
在其他人看來,這很正常,因為到了白天,政府軍有阿盟聯軍的空中打擊就能粉碎叛軍的進攻行動。
隻不過,王棟並不這麽認為。
很簡單,政府軍沒多少給養,因此叛軍完全可以采用圍困戰術,而不是讓成百上千的官兵去送死。
圍上幾天,等到食物耗盡,政府軍就會投降。
從另外一個角度,能夠看得更清楚。
這就是,阿盟的地麵部隊已經進入伊拉克,而且有8個旅,塞馬沃的政府軍會輕易投降嗎?
隻要希望還在,政府軍就不會輕易投降。
事實也是如此,在被叛軍圍困之後,大部分政府軍官兵在奮勇戰鬥,向叛軍投降的並不多。
讓政府軍官兵堅持住的,其實就是獲得救援的希望。
政府軍還能夠堅持幾天,而阿盟地麵部隊開過來隻需要幾天。
就算叛軍沒有把納西裏耶的守軍放在眼裏,也不敢低估阿盟地麵部隊,按理應該做好相關的防禦部署。
說白了,叛軍再自大,也應該知道,在幾天內殲滅數萬政府軍的難度實在太大了。
如果在強攻塞馬沃的時候遭到阿盟地麵部隊進攻,叛軍該怎麽辦?
看得更長遠一點,叛軍更不該強攻塞馬沃。
這就是,如果卡裏姆想盡快結束這場戰爭,徹底消滅拉紮克政權,首先需要考慮的不是政府軍,是阿盟聯軍!
那麽,如何才能擊敗阿盟聯軍?
換句話,如何才能迫使阿盟從伊拉克撤軍,承認、哪怕隻是默認在伊拉克戰敗?
辦法隻有一個。
重創阿盟聯軍!
顯然,圍攻塞馬沃就是一個重創阿盟聯軍的機會。
采用圍困戰術,把主力放在塞馬沃東麵與東南,等阿盟聯軍開過來,然後跟阿盟聯軍正麵交鋒。
隻要能重創阿盟聯軍,就能迫使阿盟聯軍撤退。
到時候,再一鼓作氣的打下納西裏耶,向巴士拉進軍,就有可能趕在阿盟增兵之前消滅拉紮克政權。
這就意味著,不能立即拿下塞馬沃。
如果一舉拿下了塞馬沃,阿盟聯軍最多會向納西裏耶增兵,在納西裏耶等著叛軍。
顯然,叛軍未必能夠打下納西裏耶。
拖下去,阿盟會持續向伊拉克增兵,拉紮克政權也能迴複元氣,最終讓塞馬沃的勝利失去價值。
當然,這裏有一個前提,即叛軍能在正麵交鋒中擊敗阿盟聯軍。
隻是,這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別忘了,叛軍已經從阿馬拉南下,兵鋒直指巴士拉。
先不說這邊是不是佯攻,叛軍的最終目的肯定是攻占巴士拉,而從阿馬拉南下的叛軍離巴士拉更近。
此外,在這邊抵擋叛軍的隻有四個旅,其中隻有一個是機械化步兵旅。
除非該方向上的叛軍能夠把阿盟地麵部隊全部吸引過去,不然就應該利用圍攻塞馬沃引開阿盟聯軍。
隻要能把阿盟聯軍引到塞馬沃,從阿馬拉南下的叛軍就更有希望打下巴士拉。
事實上,受道路限製,阿盟聯軍最多隻需要向巴士拉北麵派遣兩個旅的兵力,就能夠擋住該方向上的叛軍。
也就是說,阿盟地麵部隊不可能全數北上。
隻是受到該方向上的威脅,阿盟聯軍同樣不可能全部殺向塞馬沃,能派四個旅,最多五個旅就不錯了。
顯然,以叛軍的實力,正麵迎戰阿盟聯軍的四個旅,還是有一些勝算。
正是如此,王棟認為叛軍強攻塞馬沃,其實不是害怕在白天遭到轟炸,而是想盡快獲得勝利。
簡單的說,叛軍已經感受到威脅,打算盡快消滅塞馬沃的政府軍。
那麽,是什麽威脅?
之前,王棟一直想不通。
政府軍主力被圍,阿盟地麵部隊還沒有做好參戰準備,在整個戰場上,就沒有能對叛軍構成威脅的力量。
當然,空中威脅不算。
其實,以阿盟的空軍,也不可能隻靠轟炸就打垮叛軍。
收到雲龍發來的最新情報,王棟的疑惑終於得到解釋。
叛軍不是感受到威脅,而是另有所圖!
從阿馬拉南下的不是叛軍,是伊朗的革命衛隊,準確說是穿著叛軍軍服,打著叛軍旗號的伊朗革命衛隊!
也就是說,在這輪進攻中,叛軍隻投入了不到12個旅圍攻塞馬沃。
那麽,叛軍的其他部隊呢?
在南邊,還是在北麵?
如果在北麵,卡裏姆肯定想在圍殲了政府軍的主力之後,對庫爾德人發動突襲,至少逼迫庫爾德人簽訂城下之盟。
隻要叛軍能夠一舉拿下北部地區的幾座重鎮,扼守主要道路,讓庫爾德人老老實實的呆在戰場外麵。
到時候,叛軍隻需要用很少的兵力就能穩住北方防線。
也隻有這樣,叛軍才能抽調出足夠多的兵力南下,才有足夠的把握擊潰已經進入伊拉克的阿盟聯軍。
如果叛軍的其他部隊在南邊,那就更加恐怖。
這意味著,卡裏姆留了一手,隨時準備迎戰殺來的阿盟聯軍。
如果阿盟聯軍一直按兵不動,叛軍在強攻塞馬沃之後,依然有足夠多的兵力向納西裏耶發動進攻,甚至能攻占納西裏耶,然後迫使阿盟聯軍出戰,在納西裏耶附近跟阿盟聯軍進行決戰。
不管叛軍的其他部隊在哪邊,都需要盡快打下塞馬沃。
很簡單,在塞馬沃拖得越久,變數越多。
別忘了,阿盟聯軍一直在向伊拉克增兵,第二批地麵部隊已經整裝待發,很快就能進入伊拉克。
真要拖上十天半個月,叛軍麵對的就不是阿盟聯軍的8個旅,而是十幾個旅。
到時候,阿盟聯軍就算兩線作戰,兵力也不是問題。
同樣的,北麵的庫爾德人很快就會醒悟過來,發現自己已經被叛軍盯上,然後就會增強軍事要地的防禦兵力。
由此,王棟看到了一個扭轉戰局,把幾萬名政府軍將士救出來的機會。1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