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天來一劍斬滅了布達拉的掌中佛國及其中的法相金身,便也預示著無論是世俗中大胤與廓拓兩國之爭,還是修行界佛道兩教之爭,都大局已定接近收官。


    密宗一脈僧人們做事倒也幹脆,當場便帶了布達拉遺蛻直接返迴烏斯藏,完全沒有再理會此次扶植的廓拓一方。


    按照先前的賭約,如今的迪古元弘便該向大胤請降、割地、稱臣、納貢,但他也是一代雄主,如何甘心就此承認自己徹底失敗?於是連一句交代也沒有,便率領大軍撤迴草原深處,打算憑著地利之便再與大胤周旋一番,不求反敗為勝,最起碼也要拖得大胤軍疲不能興,主動撤離草原恢複原來兩國對峙之局。


    對此禹天來卻不再關心,他與許仙和戚寶山打過招唿,先送走了此次前來助戰的眾多修士,然後自己也帶著弟子門人返迴了錢塘縣。至於俗世之中的事,自然還是交給俗世中人來處理,何況他對於許仙和戚保山這對門人都有十足的信心。


    許仙和戚寶山也確實沒有辜負禹天來的信任和期望。兩人仍按先前的分工,由許仙鎮守後方策應,戚保山則統帥大軍出征。在接下來的三年中,戚保山率軍三入草原深處,大大小小親曆數百場戰役,終於給他抓住一個機會,在確定了迪古元弘汗帳所在之後,憑借一支萬人輕騎千裏奔襲,一舉全殲迪古元弘的王庭親軍,將迪古元弘及其王庭重臣盡都生俘而歸。


    沒有了迪古元弘的鐵腕統治,草原各部族立時重新變成一盤散沙,在戚保山派出的七路精兵的掃蕩之下難以立足,有的選擇了投降歸附,更多的則紛紛遷往更北方的苦寒冰原,在那片常年覆蓋冰雪的荒原上日複一日地消耗著自己的人口和物資,一步步走向衰弱與覆滅。


    在邊境上奠定最終勝局的同時,大胤國內的形勢也徹底穩定下來並呈現蒸蒸日上之勢。崇正帝又能力更有野心,立誌要以此次與廓拓的大戰為契機,建立遠邁祖輩的不世偉業。在全力調配兵源物資支持前方戰役的同時,他又接著新君即位除舊布新的機會,大刀闊斧地整頓吏治,將以梁王為首的一班早無進取之心的老臣盡數淘汰,換上一批才幹卓越的少壯英才。


    這些少壯官員進入朝廷之後,與勵精圖治的崇正帝一起大展拳腳,使得新接手的大胤江山不僅沒有因戰事而凋敝,反而愈發地興盛繁華。


    在眾多少壯官員之中,以新科狀元身份步入仕途的許士林表現尤為出色。他雖貴為秦國公許仙獨子,卻並未依靠父親的庇蔭,甚至拒絕了吏部安排他往西北父親地盤就職的任命,主動請求前往正有海寇為亂的東南沿海的一個小縣城擔任縣令。


    此後數年內,許士林便從這個已被海寇禍害得千瘡百孔的小縣城為起點,憑借著毫無花假的卓越政績步步高升,直到入京擔任吏部侍郎,手掌銓選天下官吏的實權。


    如今大胤在北方的戰事終告結束,崇正帝傳旨召許仙、戚保山等一幹有功之臣入京接受封賞。


    任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大家預料此次迴朝後必然會順理成章地封王並執掌相位的許仙竟上書請辭,而且是要辭去所有爵位官職,以一介白衣之身返迴錢塘縣,重操懸壺濟世的舊業。


    此等千古未有之奇事引得朝野一片嘩然,崇正帝甚至有些懷疑許仙如此說是否是以退為進,想要謀求更大的好處。知道許仙入宮與他密探一次後,他才終於放下心來,帶著些無比複雜的心情下旨同意許仙的辭呈。


    為了酬謝功成而弗居的許仙,崇正帝頒下特旨,令許士林與自幼便有婚約的李碧蓮擇日完婚。後來又想著索性好事成雙,便將最心愛的懷瑾公主許配戚保山,使兩對新人在同日完婚。


    許仙參加了兒子與師侄的婚禮之後,便與妻子白素貞輕車簡從離了京城迴轉錢塘縣,先到太玄觀拜見了禹天來,後便迴轉老宅住下,自己開了一間醫廬,每日裏行針施藥治病救人。他做了這許多年官,醫術不僅未曾放下,反而愈發精湛神妙,每每藥到病除著手成春,儼然已是一位國手級數的神醫。


    如此一年年過去,不知不覺許仙已到期頤之年。這一天容貌仍如四十許人、全然不似百歲老者的許仙將數年前已經告老還鄉的許士林和許多兒孫喚到堂上,說自己大限已至,從容交代了一些身後之事,隨即便端坐著含笑而逝。


    便在滿堂兒孫拜伏痛哭之際,許仙的魂魄卻從軀體中飄了出來,看著痛哭的兒孫們搖頭輕歎,轉身穿牆而過出了許府,絲毫不似尋常遊魂那般畏懼陽光,盯著盛夏的一輪炎炎烈日來到太玄觀,也不用通報仍是一路穿牆直奔後殿。


    “相公來了!“一身道裝的白素貞站在殿門口相迎,看到丈夫的魂魄,不僅未露絲毫哀色,反是笑吟吟地打個招唿。


    她在三年前便已假死脫身,平時都在太玄觀中和聶隱娘、阿青、小青一起修行。


    “有勞娘子久候。“許仙哈哈一笑,上前與白素貞攜手而入。


    此刻禹天來與聶隱娘、阿青、小青連同媚娘、采茵兩個隨侍白素貞多年的丫鬟,在太玄觀打雜多年的禹福、禹祿、禹壽、禹喜、禹財五鬼盡都在殿內。


    許仙先上前向禹天來施禮。


    禹天來擺手笑道:“今日之後,漢文便該恢複本來麵目,貧道卻是不便與你以師徒相稱了。“


    許仙正色道:“師傅何處此言。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弟子又何敢忘卻師恩?再說若非有師傅庇護,弟子與娘子怕是都會落入佛門的算計之內,平白地在人間蹉跎歲月,最終一事無成返迴天界,到時不免要被玉帝降罪。今日之後,或許弟子便不再是純粹的許仙,卻絕不會忘記自己太玄門徒的身份!“


    白素貞也在一旁笑道:“去年我和大師姐迴山拜見師尊,她老人家說師傅你此次在人間做得這件事情圓滿非常,待到飛升天界之後必得玉帝乃至道祖青睞優遇。倒是我和官人怕是仍要拿師傅來做靠山,師傅你卻休想撇清與我們夫婦的關係。”


    禹天來搖頭失笑,隨即若有所覺地抬頭望了望,一雙神目已透過殿頂看到高空落下的一道光柱。


    “天界接引神光已經降下,大家都準備好了。”


    所有人聞言都立即斂聲屏息的站好,其中媚娘、采茵和五鬼盡都興奮無比,他們怎都想不到此次自己竟也有份飛升天界,說起來全是借了禹天來的福分,從而享受了一迴傳說中“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天大好處。


    那道光柱接近地麵時,已經變得足有十數丈直徑,將眾人所在的整座大殿都籠罩其中。那充溢著濃鬱靈力的光柱毫無阻礙地透過殿定落下,殿內的眾人立時都沐浴在雲蒸霞蔚的氤氳光霧之中,身體也漸漸冉冉升空。


    驀然間,自從來到這一方世界後便蜷縮在禹天來體內沒有半點動靜的軒轅劍忽地發聲:“小子,此次到了天界之後你需要將某藏得更嚴實一些,若是走漏的一點風聲,那後果絕不是你所能承受的。切記,切記!”


    (第八卷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仗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葉知秋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葉知秋涼並收藏諸天仗劍行最新章節